【摘 要】
《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其内容广博,思想内涵深邃,“无为”思想更是其核心,本文阐释了《道德经》的“无为”“不争”思想。
【关键词】
道德经;无为;不争
老子,是春秋时的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据传说,《道德经》是老子当年弃官归隐,行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的请求而写成的一部书。《道德经》共五千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德经》全书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了人生、***治等多方面。本文是在浅读《道德经》后,对其“无为”、“不争”思想的感悟。
一、“无为”
在《道德经》的第二章中,老子讲述了其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是什么,恶的就会自然显现;都知道善的是什么样,那不善的也就显露出来了。事物要通过对比才能够相互显现,当人的主观意识中没有善的概念时,就不会认识到什么是恶,反之亦然,当认识到恶,会在其对立面发现善的存在。对事物进行区分之后,必然会出现分别,而这一分别显然是具有好坏优劣的,在之后的一段话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其对立统一的观点。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产生,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显现,高和下相互依赖中存在,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区分,前和后在相互对比中出现。我们所意识到的存在,由于其相生相应,我们才能够对其加以区别认识,虽然因为这样,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了整个世界,然而,这样的区别导致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有了差异,这使得我们的心态无法平和,从而刻意地趋向我们认为善的,避免我们认为恶的。虽然善恶的判断几乎是正确的,但是这样仍旧是不正确的,事物的存在本身是无属性的,由人的主观认识定制了事物的属性,显然是偏颇而不客观的,因而老子提出了圣人的处事原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因此圣人作顺应自然的无为之事,提倡不用言语的教育。对万物兴起不做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也就不会失去功劳。圣人处事不以“有为”作为其目的,毫无目的性的行为对事物不会产生或消极或积极影响,而是使得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发展,由此达到,万法自然,无为而为。给予万物,却并不以此为凭恃,不对万物有任何要求,不将万物作为自己的功劳,而这样的态度正是“无为而为”的实现,没有得到也就没有失去,把握住自己的主观认识,不偏颇的看待事物,以公正中立的态度去把握事物的对立面,不执着地追求某个对立面,只是遵循规律处事,自然而然的处理好一切。
二、“不争”
老子哲学中最推崇水的德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尚的道德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处,所以水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而老子最为看重的正是其“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语道尽老子对于水的认识,“善利万物”是无私,也是包容心,又如圣人“无为”之道“功成而弗居”,水以其广阔胸怀去滋润万物,不求回报,“不争”地位,静静地存在于那里,你无法看到它的任何功利欲望,它无形无势,唯一的势是自然的势,顺应地心的引力,居于低处,“不争”却坐拥天下。恰恰因为水在低处,所以更能体会到世间万物的根基所在,更加懂得如何去有利万物,由于在低处,看遍世间万物由低到高的演变发展,能够明白“争”的徒劳,达到“不争”。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居住善于选择地方,思想深邃如渊,与人交往仁慈,言语诚信真实,为***要清静安定,做事能衡量自己的能力,行动时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与人没有争斗,所以没有忧患灾难。详细论述了“水之七善”,便于人们借鉴,以求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居善地’,既有选择好自己居住的位置,如孟母三迁,讲述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因而人要善于选择环境,对自己要有清楚的定位,是“不争”的首要要求,试想鱼儿绝不会在树上筑巢,那样只会招惹所有的鸟,而自己也会。“心善渊”,指的是我们要善于思考,如深渊一般宁静深邃仿佛吞噬包容一切的智慧及心境,是“不争”的一个重要的自身条件,否则,只会被社会的大流所牵动,无法谨守本心。“与善仁”,与人交往要仁慈,“仁义礼智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而在与人交往中只有保持“仁”之心,才能够不被他人的“争”引导、影响,保持本心的“不争”。“言善信”,语言诚信真实,能够使人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诚意,信赖自己所说的话语,从而理解自己“不争”的态度。“正善治”,在执***或管事时,要能够清静安定,不可躁进不稳,躁动会打破“不争”的心,唯有在掌握权力时,仍以清静安定的心态去管理事务,“不争”的心才会显现。“事善能”,如果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行事,会出现执着躁进的现象, “争”就产生了,只有善于衡量自己的能力,在清醒的自我认识下,才会有“不争”的心。“动善时”,我们的行动要善于选择时机,如果行动的时机不恰当,那么在当前的纷繁复杂状况下,容易被各类怀有“争”之心的人卷入争斗的漩涡,我们时常被教导这是个竞争的社会,我们不去“争”就什么也得不到,然而,当我们学会了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这时,我们的“争”也就不能称之为“争”,就比如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这时,我们便是“不为而为”、“不争而得”,这样的状况可以用“应运而生”、“适时”、“顺其自然”等词汇来描述。“夫唯不争,故无尤”,即使我们不与人争斗,他人也依然在争斗,并时不时的把我们卷入争斗的漩涡之中,“夫唯不争”表面所讲是与人没有争斗,而其深层的意思是不与己争,自己才是达到“不争”境界的关键,只要自己的心能够平静无所求,那么,克服了自身的“争”,他人的“争”也就不能影响到谨守“不争”的“我”,在与己都没有争斗的情况下,“争”已经在自己本体内就被消灭了,又如何能与他人“争”。
“无为”、“不争”是老子的重要哲学思想,也是于现代生活中忙碌奔波的人们需要重视的处事原则。在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大部分人都想要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越是如此,人们的生活就越加痛苦,在无尽的烦恼忧愁中不断折磨着自己,想着如何能“居功”,而失去了生命本身的快乐。“无为”、“不争”正是要去除掉已然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还原大道自然,试想这样一个社会——人人没有偏见,互相尊重,遵循自然规律,对于金钱、权力没有过分的执着,不去争斗,而是关注生命本身,把握“水之七善”,正确的处理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人、事、物,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这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屈剑英.和哲学思想相形研究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枉会科学版),1991.3.
邵纯.道德经.哲理三则.实事求是,2009.3.
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思想战线,2008.
汪焰祥.“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2.24.
周高德.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中国宗教,2005.4.
秦晓慧.水德—老子的人生哲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20.1.51.
【作者简介】
巫大健(1987.3-)男,汉族,广东潮州,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宗教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品读《道德经》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