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个思想学派对于人性的善与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以及老子为代表的超善恶论。
【关键词】先秦 孟子 荀子 老子 人性善恶观
一、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
(一)以四善端的存在论证人性本善
以善论性发端于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和良知和良能,就能产生善德,善出于人的本性,是天生的,所以人人都具有“善端”。 即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二)以“寡欲、存夜气、求放心”作为修善德的方法
孟子虽然主张性善,但又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之端,故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虽然善端生而有之,但人的具体作为却有善有不善,恶的产生主要来自两方面:耳目之欲的泛滥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如果心官不思,耳目之官就会收到外物蒙蔽,在声色物质的诱惑中丧失本心。此外,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将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
这就说明行善还需要后天的努力,将善端转化为善德也是需要修炼的。为此,他提出了三条最主要的措施:一是寡欲。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那些具有善端的人,由于不保养善性,而放纵自己的私心所欲,不断扩张这种欲望,便成了恶。因此寡欲,对与养心,存性是很关键的。一个人,欲望不多,其善性纵然有所失,也不会失去太多;一个人,欲望太多,其善性纵然有所保存,也不会保存的很多。唯有寡欲,才能立善心,否则很容易迷失于耳目之欲,遮蔽了善端。二是存夜气。孟子认为“平旦之气”的好恶与人的本心很接近,此时的良心是最澄明的,能够存此夜气是养浩然之气的重要途径。三是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都仍谟谌耍是人心、是人路,不必外求,找回亡失的本心,即根本之道。
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一)以生而好利论证人性本恶
孟子认为人性是一种自然的质朴的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孟子认为人生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荀子则认为人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性恶》);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本来固有的良知、良能,而荀子则认为“伪起而生礼义”,即礼义是为改造恶、制止乱而制定的。“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二)以“化性起伪”作为修养之手段
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与不为。 “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荀子・性恶》)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所以成为君子。人性生来有耳目之欲,自利之心,但只有不加以节制时才乱,才变成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
三、以老庄为代表的超善恶论
(一)以自然状态否定善恶分别
道家的老子、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保全人性的天然状态,主张人应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中去,人应完全顺应自然。所以老子和庄子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超善恶的。他们不赞成对人性作善恶分别,反对人为的“扩而充之”或“化性起伪”。道家之谓人性或人的本质,是指从道那里获得的自然本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就不存在人为制造的善和恶。道家也讲善,是指没有恶作对立面的善,是比儒家所讲的善更高级的善。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庄子也说:“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意思是说,最纯正的道德并不没有改变它的自然本性。庄子则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庄子・齐物论》)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无所谓绝对的错与对,所以善恶也就没有固定标准了。讨论孰是孰非似乎并无意义。
(二)以“绝圣弃智”作为养心性的途径
他们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的自然性的恢复,主张回复到与自然相合的状态,在“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过程中,要求做到知常,知常既是对“道”的顺从,也是对人间秩序的认同。对自然人性的珍视,使得道家对仁义礼智等采取强烈的拒斥态度,主张“绝圣弃智”。老庄的人性论则强调了人性的浑然天成,推崇人性的***和复归自然。老子大胆地提出“绝圣弃智”,使被礼教束缚的人们重新审视人生。对权威、规矩的过分信任和推崇,长期以来压抑了人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它提示我们不要迷信圣人、不要轻信仁义、不要追逐名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先秦时期主要的人性善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