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通假字】
小惠未(同“遍”,遍及、普遍)
【古今异义】
(1)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某些利益)
(2)大小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3)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鄙,品行恶劣)
(4)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5)齐师伐我(古义:***队;今义:老师)
(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7)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8)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词类活用】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下视其辙(名词用作状语,下车)
【一词多义】
(1)而:A. 登轼而望之(表修饰)
B. 再而衰,三而竭(表顺承)
(2)焉:A. 惧有伏焉(兼词,“于是”,在这里)
B. 又何间焉(“呢”,表疑问)
(3)夫:A. 夫(fú)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表议论或说明)
B.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愚公移山》)
(4)间:A. 又何间(jiàn)焉(参与)
B.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暗中)(《陈涉世家》)
(5)师:A. 齐师伐我(***队)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论语〉十二章》)
(6)请:A. 曹刿请见(请求)
B. 战则请从(请允许,请让)
(7)故:A.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B. 故克之(所以)
(8)以:A. 必以分人(把)
B. 何以战(用,凭)
【重要句式】
(1)倒装句
何以战?(即“以何战?”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谓语的前面)
(2)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重要词语】
(1)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2)望其旗靡(倒下)
(3)弗敢专也(独自专有)
(4)公将鼓之(击鼓)
(5)弗敢加也(以少报多)
(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7)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8)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事)
(9)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0)彼竭我盈(充满,指士气旺盛)
【重要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要按实情处理。〕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衰竭了。〕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您去。 )
【节奏停顿】
(1)惧/有伏焉
(2)民/弗从也
(3)下/视其辙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文意提示】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治远见,有高超的***事才能。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中考链接】
(2013湖北十堰卷)阅读《曹刿论战》(因篇幅有限,原文略),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3分)
(1)小惠未( ) (2)公将鼓之( ) (3)再而衰( )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治抱负和在***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 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 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