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想去岳阳看看。农历壬辰岁末出游港澳归程,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江南三大名楼,以前只到过黄鹤楼,而今赴岳阳,就是奔着岳阳楼去的。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上初中时就学过,当年也曾背诵过课文,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多少年一直熟记在心。我想,在中国大凡是有点文化的人,都是知道这两句话的,因为它是范文精髓之所在;历来名家写有关岳阳楼的文章,几乎都要引用它,这恐怕是范公未曾料到的吧。就像读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样,谁读了都忘不了。可见一些至理名言对人的影响之深。岳阳楼原为唐开元年间所建,宋、元、明、清几毁几建,是谓“五朝楼观”。但人们仍说它是滕子京重修的,个中原因,就是范公那篇记文起了大作用;而其中“先忧后乐”之语,从古到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仁人志士,也征服了不知有多少为官的、为民的,使他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和净化。文因楼生,楼以文名。完全可以这样说,岳阳楼就是因范公这两句名言而闻名天下的。
说起大名鼎鼎的范公,无人不晓得他是北宋著名的***治家、文学家,但其祖籍在陕西彬县,是我们咸阳的乡***,却是少有人知道的了。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其先,邠(即今彬县)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十世孙,生于江苏徐州,长于山东邹平县,少时贫困力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27岁时中进士,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庆历三年(1043),升为参知***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向朝廷提出10项改革建议,史称“庆历新***”,后因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终未实现。五年(1045),他自己奏请罢去参知***事职务后,以资***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衔,来到祖籍邠州做了知州。当他看到州学“隘甚,群士无所安”时,便决定由时任邠州通判的太常博士王稷负责,另行选址建学。翌年夏,广厦高轩的州学竣工,范仲淹应王稷之请,在邓州(今延安)知州任所撰写了《邠州建学记》一文,指出“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论述了“才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之理;到了九月,他才遵与他同年进士的好友、贬任岳州知州的滕子京之嘱,在邓州写下了《岳阳楼记》。由于他在邠州重学尊师、浚渠引水,广施惠民德***,离任后百姓就画了他的肖像,立生祠来侍奉他。明成化初年(1465),邠州百姓又在西街修建了“范文正公祠”(亦称“眉寿堂”),专为纪念他。他在邠州作的《题眉寿堂劝农诗》和在邓州作的那篇《邠州建学记》以及《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诗,被彬县人世代传诵。
名胜古迹因诗文闻名,脱口而出的就有:鹳鹊楼、黄鹤楼、滕王阁、寒山寺、白帝城等,连一般刚学会背诗的孩子都知道这些诗文佳作,可见其魅力之所在。
离开港澳,一路北上,边走边看,到岳阳已经是腊月初七了。腊八前后,我们关中已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原以为在江南楚地会暖和些,没想到并不尽然,我将所带的薄厚衣服都披挂在身,仍觉难以抵御侵人肌肤的凛冽。
第二天一早,从下榻的饭店出来,乘坐出租车,七拐八拐,十来分钟就到了岳阳楼景区。一看,在这木叶萧疏的洞庭之滨,参观者仍扶老携幼地不绝于道,听口音多为本地人。是的,岳阳楼是他们心中的一份骄傲,也是他们的一张名片;有时间常来这里转转、看看,何尝不是一件幸甚之事呢!
这里,楼及其周围的一些其他建筑和设施,都用矮墙围了起来,成为一方游园。从悬挂“巴陵胜状”金字匾额的正门入内,首先看到的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岳阳楼微缩景观。岳阳楼肇自汉晋,但楼的形制有据可考的则是从唐代开始。一次同观几个朝代的建筑,我还是头一回,也可能只在这儿才能看到吧。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群,不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也再现了岳阳楼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发展脉络。
景区中部,是供游客驻足品味的诗碑回廊。一块块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着历代大家、名人吟颂岳阳楼的诗篇,记录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表达了他们忧国忧民的崇高理念,给人以庄严、凝重之感。在中国四大名楼中,几千年来,描写岳阳楼的诗词最多,诗廊展示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一座岳阳楼,不知触拨了历朝历代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怀;而一篇篇动人心魄的诗文,不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倾诉么?
顺湖岸,沿汉白玉护拦,过了“南极潇湘”牌坊,先来到楼的西面。仰望那悬挂在三楼檐下的“岳阳楼”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写得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百尺危楼显得十分相称。而楼的金顶红墙,和故宫博物院那些大殿的色调差不多,给人以庄严的视觉感观。楼外正门的廊柱上有用金粉书写的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清代陈大钢的作品,其内涵深邃丰厚,凝练地体现了范公《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又很上口,一下子便记住了。
进门,迎面是范记全文的檀木雕刻,黑底绿字,为清代乾隆年间张照所书,字体功力深厚,字迹一气呵成。《岳阳楼记》曾经读过不知多少遍,但此刻站在这里,还是不由得肃然起敬,低诵了全文。
楼内四根巨大的楠木柱子从地上直至顶部,支撑起楼体大部分重量,另有梁檩搭配,勾心斗角;尽管未用一钉一铆、一砖一石,但浑然天成。壁后一边是内楼梯,踩踏上去,有轻微的颤动和木头之间磨擦的嘎吱声。登上二楼,壁间同样有一块范记的檀木雕刻,只是字迹为金黄色。一篇记文,在同一座楼上被重复雕镌和悬挂,可见岳阳人对记文的重视和用心程度。
来到三楼,正壁是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文章大家虽未去过岳阳楼,但他却心向往之;那狂草的诗句中,分明洋溢着他与少游一样爱国爱民的情怀。明代张元忭在《巴陵游览记》中曾说:“楚中二楼,岳阳与黄鹤争霸。自文正有记,岳阳之名始重。”而今,名人、名诗和名书这样的组合,无疑更提升了岳阳楼的地位。从廊外望去,洞庭湖就在眼底,虽然天气阴沉,湖面灰蒙一片,远处不时传来低沉的汽笛声,君山也隐没在雾霭之中,但淡淡的日光透过云层散射下来,仍见近处的湖水泛着浅浅的鳞波,船舶来往穿行的身影亦清晰可辨。无怪“天下洞庭水”,连冬日竟也有这般迷人的异样景色。
下了楼,绕到东面,与楼基连在一起的有两个平台,南北各立一座小牌楼,将范公的那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分刻在上。基座下是砖砌的洞子,洞内有一条甬道,直通洞庭湖,顺着长长的砖砌台阶,下到底层,再向上看,才发现岳阳楼是建在古城墙门洞之上的。伏在楼外女墙上,洞庭湖就在下面,只是枯水季节,墙脚下一片淤泥。待仔细观看四周,却发现城墙下立有一块石碑,记录了1998年那场大雨时,洞庭湖水上涨的位置。显然,当时的湖水已经涌到了半城墙上,是一次大水患。
再试***下到湖边去观湖水,无奈与湖连通的那个曾经的埠门却紧锁着,只好望湖兴叹。中华名楼,大都与水共存,一提岳阳楼,便会想到洞庭湖;有了洞庭湖,岳阳楼才显得有灵性。楼湖映衬,才会相得益彰。真乃是:古楼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漫步来到景区一家小店,买了本《岳阳楼诗词选》翻看,厚厚的,里边裒辑了从唐至今的大量作品,仅楹联就有200多幅。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直至当代的费孝通、汪曾祺、余秋雨,他们写的许多诗词都是传世之作,但我尤喜欢宋代张舜民的那首《卖花声·题岳阳楼》词: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
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张舜民也是陕西彬县人。元丰四年(1081),他随从高遵裕出师西夏,兵败归途中,写下了“白骨似沙沙似雪”及谴责官***乱砍树木作柴烧的诗句,不料被转运判官李察闻奏得罪,遂于六年(1083)遭贬,谪监湖南郴州酒税。他离开河南开封后,怀着对京师的依恋和不甘贬谪的牢骚,长途跋涉,是年秋天到达岳阳楼。面对漫漫洞庭湖水,不禁心潮起伏,想到此去郴州归期未卜,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便以苍凉遒劲的笔调,写下了这首声可裂石的词篇。词中提到的渭城,就是我如今居住的地方。此时此地读他的词作,尤其有一种亲切感,大约也与我出游多日而隐隐生出的一种思乡情绪有关吧!虽说没有看到“夕阳红尽”那个时刻,但西望长安的心境却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首词,时隔近千年,在我这里竟有了共鸣,可见一首好的诗词生命力有多么强!
回咸阳多日,忆识游踪,整理思绪,遂写下这篇游记,并拟诗一首作结:
腊月无雪风袭面,
云罩日光雾漫漫。
巴陵城外有名胜,
遍览细品了夙愿。
遭贬未沉浩然气,
双公德***传千年。
大家墨宝满壁廊,
诗文生辉尽佳篇。
万顷洞庭水平平,
五朝名观矗岸边。
湖中行船通江海,
登顶倚栏望君山。
黄鹤颧鹊滕王阁,
难抵岳阳一楼显。
范公记叙文不朽,
天下忧乐心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