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于 伟 东
崂山素描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古代又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之为“近海名山”,自古就有“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
崂山是我国道教四大发源地之一,又是道教“全真派”的创始地,被誉为“天下第二丛林”。据历史记载:鼎盛时期,山上山下曾建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座名庵。
崂山民间故事的总蕴藏量极为丰富,以数量巨大、内容保存整理完善、故事情节脍炙人口及“集团”化等优势,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尽显其古老民间智慧的恒远魅力。
崂山的来历
据《崂山的来历》这个风物故事记载,崂山此名是因居住在崂山海边的一对勇斗东海大鳌鱼的兄妹而来,初曰鳌山,后因文人墨客行文作赋于此,几经演绎终成“崂山”。
石老人的传说
“石老人”是一块坐落在崂山西侧浅海中的大石头,因其形状活像一个老人高高屹立于海边而得名。当地渔民们按照它的形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苦难遭遇,对它展开了丰富想象,并进行了诸多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最为古老的一个传说是:开天辟地不久,有个老神仙,使一根长长的麻杆当扁担,用两根头发做绳,挑着两个石头人过海。当他来到海边时,碰上一个在海边打蛎子的老妇人,那老妇人一见,便惊奇的大叫道:“啊呀呀,您老人家使这麻杆、头发挑这么重的石头,不怕压断吗?”话音刚落,只听“叭咯”一声,那麻杆扁担,头发绳子一齐断裂,石头人落入海中,露出半截身子,后人因石头的模样和神韵颇似一位沧桑老人,故取名为“石老人”。在民间,《石老人》的传说还有众多版本,每个传说,都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石老人鲜活的生命,将原本的石头,变成了“活”的石老人。同时也在这些传说里寄寓了崂山人对大自然对世界的美好希冀。
西荫氏找桑蚕
相传西荫氏是黄帝的妻子,为了给人们找到能纺纱、织布、做衣御寒的原料,她不远千里,从黄山老家,一路寻至东海。正在西荫氏为找不到材料一筹莫展时,从远方飞来一只大鹏鸟落在她身边,引领她飞越东海,来到蓬莱仙岛,取回了桑种、蚕子。从此,人世间便有了桑、蚕。西荫氏传授给人们抽丝、织绸、裁缝衣裳的技能……她那为民造福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在崂山人中流传着,一直延续到现在。故事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徐福岛
“徐福岛”是崂山脚下近海的一个小岛。据《徐福岛的传说》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派徐福带上众多童男童女从崂山登船出发,踏上了寻丹之旅。徐福出海一去不返,秦始皇也未达到长生不老的奢愿,但徐福出海寻药的故事,却在崂山人中一代又一代地流传开来。浩浩汤汤的船队出发的“徐福岛”因此得名。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徐福出海远征寻丹觅药的史实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据可考,但徐福岛却因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余韵引得后人纷至沓来遥寄怀古幽情。
李白巧得相公砚
此传说记叙了大诗人李白,成名之前来崂山游玩时的一段奇遇:李白游至崂山,住在北九水上头的一个草庵中。夜里独自在灯下饮酒作诗,忽听屋门开启,从外头走进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那书生走到李白身边,向他施了一个礼,便向李白要酒喝。于是,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对起来,相当投缘遂成知己,此后书生经常至此草庵寻访。一天夜里,那书生姗姗来迟,整晚郁结于心,愁眉不展空余长吁短叹。天明临走时,书生从怀里掏出一块血红色的石头,洒着泪递给李白道:“李兄,吾乃这山头上的相公石化身。只因今日山下有人要上山来掏吾心,拿进京去献给皇上捞取功名,吾不甘为此小人所取之,故留与兄台留作纪念。望太白兄把它琢磨成一方砚台伴随着吾兄行文作诗吧!”说完,撤身而去。
后来,李白照那石相公的嘱咐,把那块红石头琢磨成一方砚台,起名为“相公砚”。此后,李白成为了风神俊朗、诗名盖世的大诗人。(本期协办:崂山区委区***府 宣传部 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