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丁革民林鹤龄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教中心
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电教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但从开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各系科差异不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四。
1.学生主体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从对“电化教育的作用”的问卷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持认同态度从Fi值看,认同度最高点为0.792,最低点为0.529,均值为0.66,认同度较高。其中F1值和F2值最为显著。表明学生都认识到:教师使用电教技能可以在信息承载和传递上,突破传统教学手段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给学生提供***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信息,丰富了学生的大脑刺激,促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必然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在272份有效问卷中,有86%的学生认为“《电化教育基础》公共课对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或有帮助”。尽管主体认识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文科生与理科生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生对待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态度差异影响了师范院校学生电教技能的掌握效果。师范院校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直升,以我省的情况,高中阶段高二开始分文理科,学生就接受两种学科特点不同的知识体系,一直到上大学按系分专业。多数文科生理科基础处于弱势,尤其在物理方面。另外部分来自中师、职专选拔上来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更显薄弱。而电教技能、电教设备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计算机及各种电声仪器的操作与维护均需有一定数理常识,学习电教技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理解若干设备的光电原理或各种参数,这对理科生较为轻松,而文科生长期以来以记忆的学习方式为主,在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方面稍微逊色,这也是《电化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所在。此外,当前师范院校教学体系上仍是重专业知识、轻教学技能,学生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而非“如何当教师”。《电化教育基础》课程仅是公共课,课时偏少,考核方式主要是实验操作,偏重动手能力,又只是考查,在学生看来学习压力不大,重视程度不够。
2.教学实验环境的限制。电化教育公共课作为技能学科对教学环境和实验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近年来,由于教学媒体的进步,电化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投影仪、幻灯机、录音录像设备,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介入电教领域,“电化教育”已经升华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内容和课程体系上都更加完善。学习内容一般有七大块:理论概述、幻灯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电视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常用电化教学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内容)、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完成不同要求的操作实验,这些均要求有相应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教师教学一般在多媒体综合教室进行,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一方面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上课的过程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现代教学手段操作的示范过程。多媒体教室使用要求高,一旦操作不慎,易造成数目不小的经济损失和教学损失。加上多媒体综合教室比传统教室造价高得多,建设设备复杂。当前师范院校实际用于公共课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与实际教学需要尚有一定差距。基于节约教育经费、保证公共教学资源的考虑,学校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持保守态度。一遇特殊情况(如停电、设备故障、教室另有任务等)只得延误教学,或改在普通教室授课,由于无法让学生感受电教信息,自然影响教学效果,也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责任受挫感,影响教学积极性。
电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是《电化教育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系别不同,实验要求有所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学得使用技能。随着学习内容的更新,实验的种类也在更新。电教实验分为设备使用和教学软件制作两大部分,要教会几十、上百名学生使用电教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电教实验室,这正是我们设备建设的薄弱之处。近年来学校设备资金投入有限,实验室现有的相当部分电教设备使用年限较长,零件老化,设备易出故障,却要承担全校电化教育公共课的全部实验。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组织学生分批分时段参与实验,因此学生实验机会又受时间限制,往往只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学效果自然受影响。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公共课已发展为全校性文理科公共必修课,由于修读人数增加,理论教学与实验安排还有待对应协调。有时理论已学过一段时间后,才轮到做实验,因没有及时巩固先前所学知识,一个实验只有一次机会,很难操作自如,更不用提实践中的应急操作和设备维护技能。调查表明,有83.96%的人认为“电教设备缺乏、实验机会少”是影响电化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障碍,所以电教教学环境与实验环境的建设急待改进。
3.课程教材方面的原因。电化教育技能是一种应用技能,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只有与各专业学科的特点结合,才能发挥其工具性作用。教材是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属基础课程,课时有限而学生专业差别大,教材却较为单一。受教学经费的限制,配套使用的音像教材更是缺乏,多是介绍电教状况和经验的录像片,有些相对陈旧的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师难以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特点,把最新的电教发展与运用成果展现给学生。能够实现“因系施教”的材料不足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又一障碍。
4.教师行为的影响力不足。教师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结构上包括教师观念、教师思维、教学行为、课堂监控、讲述时间等因素,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双方地位作用的认识,教师如何向学生呈现新概念、新内容、教师如何安排有效的时间进行课堂讲述、讨论或学生练习等。《电化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树立,而且与能否习得合格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密切相关。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中有能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例相当少,这就要求师范院校急待提高《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教学生力***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目前承担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任务的是电教系或电教中心,许多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述,相对忽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仍然用“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模式来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用“背书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使电化教育公共课教学陷入“讲书”(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状态,教师行为影响力不足。学生既然无法从教师的课堂行为中体验到生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魅力,也就难于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急需增补的实践技能,使师范院校毕业生能迅速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加强以下各项工作。
1、要使每个师范院校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电教技能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舍得投资现代教育设施,形成“教师一定要具备电教操作技能”的氛围,真正把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师范院校学生在课堂学习、见习、实习中就能够领会到掌握电教技能之必要,消除“电教是遥远的前景现在学而无用”的观念,增强学***迫感和学习重视程度。
2、改革授课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完成好教学设计工作。教学设计是这门课程要讲述的重要内容之一,任课教师必须起示范的作用。由于教学课时少,任课教师应精选教学内容,抓住重点,有些理论内容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讲授,努力做到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有机结合。注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3、师范院校要加强硬件环境的建设,在电化教育手段方面给未来的教师做好示范。校内要加大电教设备和实验室建设,力争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鼓励各科教师使用电教手段讲授专业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观摩到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尽量避免耗资可观的电教设备只当展品、只行使学校建设评估成就的功能,从教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笔可惜的浪费。只有教学硬件跟上,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的间隔就会缩短,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非常有益,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4、任课教师要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前沿,根据不同系科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并编制不同的教学内容,力争做到因系施教。对于某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和实验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开展“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电教原理和技能。
《、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可以考虑建立电教教材编制基地,把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电教中心)作为师范生进行实践的一个场所,同时承担全校各系各学科电教教材的制作,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制作成音像材料或教学软件,既可作为各专业的辅助教学,又丰富了《电化教育基础》公共课的教学素材库,使因系施教更为有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教对学生现代教育技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