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土地资源的减少,人们的居住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已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前景力量不可小觑。
关键词:建筑;空间
中***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阐述了空间的定义,为人们提供活动和休息的场所,这就是空间。而人们在使用这些场所时所提出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目的,在建筑学中叫做功能。而建筑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比如,一套户型里有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和阳台,各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像入户花园、露台花园、屋顶花园、大阳台等为人们所热衷。
任何一种新兴的事物都是应人们的需求而生。因此,建筑的功能还有其发展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所以作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建筑,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美国建筑师沙利文说过一句话:“形式由功能而来。”人们经常提到的建筑形式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色彩、装饰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从现代的建筑角度来看,“形式由功能而来”有它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不是绝对的,不能一概认为所有的建筑形式都是由功能而来,说法有些偏颇。但不可否认与功能直接相关的就是空间。建筑的空间首先要适合功能的要求。如供人们休息的卧室;供烹调煮饭的厨房;供盥洗间浴厕的卫生间;供会客活动的客厅等,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使用功能,人们可以根据功能的要求对空间的大小进行设计,有一房一厅、两房两厅或三房两厅等等,建筑的形式也因此发生变化。在所有的使用房间中,居室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人们的休息,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室的设计,太小就放不下衣橱和柜台灯家具,还会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此外还要有充足的光线和通风,以保证房间的采光和通风要求。而厨房的主要功能是供烹饪,活动的时间不是太久,不需要太大,就算是狭长或不规则形状,只要在内部的装修上设计巧妙,是不会妨碍使用的。而客厅是接待客人,休闲娱乐的地方,所以活动人员会多一些,需要的空间也相对大一些,如果客厅有阳台的还可以放些植物,可以给房间带来一些点缀和清新的感觉。有些小户型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根据当今单身上班族的要求而设计的,像一房一厅和小公寓房,空间有限,但是必须具备人们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会在布局上做些小设计,比如厨房做成敞开式与餐厅连成一体,扩大了空间视野,不至于使房间看起来很小,反而还有一种现代感。在门窗的设计上,居室的采光和通风要求都比较高,有利于人的活动。一般卫生间的门窗相对较小一些,能满足一个人的进出和使用就可以了。
从建筑的朝向来说,以坐北朝南最好,冬暖夏凉,特别是居室,良好的朝向也有利于人的休息。我们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建筑的风水,现在各式各样的建筑层出不穷,在追求技术造型的同时往往很难和建筑风水相协调,像现在网上传得很热的建筑风水比如“U”型、“V”型、口字型建筑等,都是说不利于居住的,至于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不作评价,也不是说迷信,但是老祖宗的东西经过了千百年的推敲和考验能流传至今不是没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说房子不宜建在山谷中,因为在山谷里风很难流通,人长期居住于此就容易生病。还有居室的朝向,床位宜南北朝向,主要是根据人体的磁场和地球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更利于睡眠。例子我就不多举了,中国的易经博大精深,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如果这些能应用于建筑中,将给人们带来更舒适和健康的生活。
除满足人们功能上的要求之外,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和审美上的要求。比如现在的居住建筑,层高定义为多少米才合适呢?有3米、2.9米、2.8米,对于不超过限定高度的情况下,大多是选择3米,如果有高度限制的时候,层高通常会降低一些,有些做到2.8米,但是哪个更合理更适合居住,高度刚好又不觉得压抑,也是设计师们和建筑界争论的问题。人们对于美德追求自古就已经存在,例如誉满天下的美如人间天堂的苏州园林,就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一种体现。人们把建筑和园林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古人们“人类与自热的和谐”的精神。又例如西方的教堂,都是把层高做得很高,其实从使用上来说,高度可以降到更低也不会影响使用功能,可是大师们却把层高做得非常高,为什么呢?试想,如果把层高做低了,是不是教堂就少了一些庄严、大气和神秘?这就是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再回到现在人们的居住建筑上,如果把层高做得很高,人们里面休息会不会觉得少了些温馨,多了些空旷,当然也有人喜欢大气的卧室,但是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房开商都在控制着房间的层高。
古今中外,无论是哪一种建筑都是具有两个特点,既是物质的生产,也是艺术的创造。也有一部分的建筑并非艺术的创造,因为条件有限。对于追求艺术的建筑如古代的宫殿、城堡、寺庙、园林建筑等,都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获得较高的艺术成就。现代建筑中,像迪拜塔更是人类艺术建筑的杰作。建筑也可以有它自己的性格,或优雅,或宁静,或忧郁,或神秘,或庄严,或雄伟……等,这些性格特点都是人类或者说是建筑师赋予它们的,这就是在创作前的构思。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之中,所以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类一切的艺术创作都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建筑师要表达自己的创作意***,或给人以亲切、宁静、幽雅或给人庄严、大气的感受,当然这不能完全脱离建筑本身的功能而独自创作。就比如医院是给病人休息、养病的地方,所以以宁静的白色为佳,不能把建筑设计成大红大绿,那样不利于病人的精神平静。又如幼儿园是小朋友们学习、玩耍交朋友的地方,小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所以在幼儿园的设计中加入童趣的元素,会让小孩子感觉很亲切。所以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都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来进行。
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反应当时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民族、地区的特点,这就是时代的风格。但不管哪个时代,所建的建筑都是应时代而生,都是根据当时人们的需要和当时对美的追求而产生的,它们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根据不同的功能所设计的空间可依人的各种需要而变化。如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文化突飞猛进,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愈加复杂,也就出现了很多高度复杂多变的空间形式。如何满足人们这种多变的需求是建筑师们的一个难题,对此也有大师提出不加分隔的空间概念,似乎又让复杂的建筑回归到单一的建筑,就好像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起点一样,许是最简单的设计才更好灵活使用。
建筑的形式也是在变化的,从最初的人们为躲避风雨雷电,把建筑的墙砌得很厚,窗口也做得很小,使建筑看起来是很封闭的。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逐渐提高,人们从消极的躲避自然现象到积极的迎接和利用自然条件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像现在人们都喜欢把窗或门做得很大,如玻璃幕墙、落地玻璃门窗,有些甚至把墙都做成通透式的玻璃墙,极大的开阔视野,站在高楼上的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美丽夜景,是一种至尊的享受。有些别墅把一面或两面墙都做成通透的玻璃,即便在室内也能欣赏周边美丽的风景,如同把自然迎接到室内,这不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么?著名的流水别墅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建筑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人的衣食住行,活动的场所、娱乐的场所等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应运而生,并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而变化,建筑的空间就成了反应建筑功能的重要部分,如何很好的设计空间来满足功能的要求是建筑师们愈来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发展的趋势,也是考验建筑师设计功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尹青《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
张伶伶 李存东《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