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都市水墨人物画在美术史的历史长河中呈现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非主流到主流的发展趋势,当然这与社会剧变,时代变迁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城市的“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意识形态的绘画艺术的发展从也从对表象世界的研究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感悟,当代艺术家们以自己的言说方式,对自身与市民生存境遇的深层关怀,并凸显了画家主观情感与关注视角的表现主义倾向。
关键字:都市人物;情感表达;表现主义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中国古代水墨人物画的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石恪的《二祖调心***》。虽然到南宋时期梁楷的《泼墨仙人***》、《太白行吟***》等作品开创了写意人物画之先河,然而由于受到当时整个社会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所限,大多数的绘画作品都是以山水、花鸟而闻名于世,人物画发展却很缓慢。水墨写意人物画更是处于弱势地位。至元、明两代,水墨写意人物画也没有能突破前人的框架。到晚清,以任伯年为代表的水墨写意人物画虽有异***突起之势,但终因传统的人物画造型方法所限制,而无法取得总体上的兴盛。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不在主流状态,那么在传统水墨人物画里表现都市生活与都市人物这类题材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的本质规律的,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说中国上千年的传统绘画也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根基之上。总的来说“这与中国的农业文明、老庄思想、都市的不够发达有深刻关联。
然而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它的非主流性而湮没在滚滚的美术史长河中,正如艺术家毕继民所讲:“中国人物画从地下(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及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的陪葬品,发展到人间的墙壁和独幅画卷,为朝廷服务,又从朝廷走向朝廷生活,而后又转入竹林、田园,之后又发展到民间去为广大农兵服务,今日又发展到都市。这种变化与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民族文化结构及人的审美心里追求不无关系,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受西方文化观念、人生观及西方人的生活状态的影响,中国文化人开始了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不同选择”【1】。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大量的崛起,农村乡镇“城镇化”,中小城市“都市化”。中国的城市在性质和格局上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市生活成为了时代生活的主旋律。而与此同时,作为意识形态的绘画艺术也在悄然的改变着。大量的水墨人物画家开始把目光由“工农兵”转向了自己熟悉的都市生活,特别是都市水墨人物画家们对城市变革的敏锐反映成为时代变迁的必然选择。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内都市水墨人物画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都市水墨人物画家们成为一股新的势力占据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是与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兴起和繁荣分不开的。中国都市化的进程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为人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也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圈拢在一座座高低错落的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之间。冷漠、隔膜、疏离,形成了这个世界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基调。同时,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家们同他们的画中人一起感受着都市的芜杂与律动,体验着作为一个都市人所体验着的一切,同时对都市人生存情态的关注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着重体现对人的荒诞境遇的关注。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李孝萱、田黎明、刘庆和、周京星、王彦萍、雷子人、纪京宁等。这些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或怪诞,或变形,或宁静、或躁动,或愁苦,或惊恐,以多变的视角,不同的心态经验领略着都市生活中的美与丑,正如萨特所说的“造就处境的同时,也就造就了自己”,然而无论是戏谑的冷眼旁观,还是充满爱意的平和注视,他们在寻找自己的答案的同时也许就找到了自己。田黎明说:“一个生活在都市的人,每天面对都市文化就不能不去思考笔墨的现状,否则笔墨的时代意义也会受到来自自我时空与传统时空的怀疑,应把笔墨文化的思考介入其中来承载它不可回避的时代空间。”【2】他们这种对自身与市民生存境遇的深层关怀的态度,侧面深刻地揭示出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背景下当代都市生活的焦虑、压抑和荒诞的精神实质。
从艺术角度来看,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发展中凸现着“表现主义”的特征,这是与西方美术思潮对水墨画的冲击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派美术思潮涌入中国,使得传统中国画在新时期出现了生存危机。许多艺术家开始探索用西画改造中国现代水墨画人物画。而与此同时的西方现代艺术,已从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转向了表现性艺术,他们把注意力由对表象世界的研究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感悟。十九世纪末的塞尚、凡高、高更、蒙克等几位画家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家获得了表现的自由,使新语言的产生成为了可能。表现主义绘画成为对内心世界揭示得最为彻底的艺术样式。蒙克有一句格言:“一件艺术品仅仅来自人的内心。”而这种无视审美规范的革新精神,重视表现内心探索过程和知觉感受的艺术样式,正好为现代都市水墨画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现代都市水墨画家的作品中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凸现出表现主义的倾斜。
都市主题有取之不尽的素材,问题在于画家的态度和立场。这些具有表现主义性质的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我们可以大体上把他们归为三类:其一,雷子人、田黎明一路,以轻松的笔墨处理,优雅平和的心态和诗意化的情调,表达都市人的怀旧、眷恋、缠绵、淡逸的生活向往,试***以水墨方式,还当代都市一个宁静、淡泊的诗意空间。如田黎明的《都市人》沁人心脾如晨风的绿、《早晨六点半》颤动如水面涟漪的橙,为当代都市人营造了一个淡泊、温馨、宁静的精神空间;其二,李孝萱、刘庆和、周京新一路,他们以强烈的主观表现主义倾向更为真实表达了当下都市人那种困于都市之中的焦虑、无聊、失重生存境况。如李孝萱的《公交车》系列,刘庆和的《流星雨》、《慢舞》、《晚风》都将那些隐藏于繁华现象背后都市人的憧憬、欲望、失落、无奈的另类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了出来;其三,彦萍、纪京宁一路,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绘画语言,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剖析了女性世界独有的生活写照与内省表白。她们以女性的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当代的女性的生命气息。
当然,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必然可以而且应该借鉴外来艺术的营养,但它是立足于民族的自主选择和需要,而不是对这种自主性的淡化与模糊。都市水墨人物画的“表现主义”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吸收西方表现主义后的新发展,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对于西方艺术的借鉴久是立足于这一点之上的,所以一直在“表现主义”上加上双引号,就是因为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虽然表现出表现主义的倾向,但这并不等同于西方表现主义或者说是中国的表现主义水墨,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的“表现主义”对表现主义借鉴是立足于民族的自主选择的,这是在重个人体验与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对现实的反思与审视,追求更深沉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感情表现:。都市水墨人物画的“表现主义”是立足于现代生活,注重对现代都市真实生活的反映,是现实主义绘画的时代表达。
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在融入了西方表现主义后,在水墨语言的感性实践上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赋予水墨以更多的理性思考与当代意识,同时也倾注了画家的才气和灵性。都市水墨人物画的“表现主义”是现实主义绘画的当代表达,它生于现实主义绘画的土壤,表达当代人的生活与情感。它的发展处在一个物质和经济都飞速发展的开放空间,随着已有画家的不断探索以及后起画家的加入,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内涵与外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都市水墨人物画它承载着当下都市的真实,希望它也能承载历史的真实,承受记忆的消褪!
参考文献:
【1】毕继民著.《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0年
【2】《画室探访•田黎明》.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
作者简介:
汶振鑫,男,陕西宝鸡人,现为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