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都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的爱,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接受,还会用各种举动来回避和对抗。于是,我们就着急了:骂孩子白眼狼、忘恩负义,还要打孩子,希望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种种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学会尊重孩子。
前不久,我在商场中见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抢了一个小女孩的电动车,女孩向男孩要,男孩不给,女孩哭了起来。男孩的母亲微笑着走过来,轻轻地对男孩说:“你过来一下。”说完就走到一边。小男孩不大情愿地跟了过去,这位母亲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轻声跟男孩交谈。开始小男孩还反驳,母亲在小男孩的耳边又讲了几句,小男孩就不作声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低着头,拿着小车走到小女孩面前,把车还给了她,并认真地说了声:“对不起!”说完后向女孩欠欠身,然后挺胸抬头像个男子汉似地回到母亲身边。
见了这一幕,我们不禁惊叹于这位母亲的教育艺术,惊叹于她的出神入化。其实,再细细品味这一点,不难发现,这位母亲之所以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尊重孩子、宽容孩子。
试想,如果这位母亲不是采用细声细语、耳语等尊重孩子的教育方式,而是大声训斥,黑着脸硬要孩子把玩具归还,那么孩子就会坚持要那辆车。我们平时不难看到,父母批评孩子的声音越大,孩子对抗得越厉害。其实这是他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孩子坚持要车,其实也不一定是非要不可,而是一时下不了台。俗话说:“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那是得不偿失的。
中国有句古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因此,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懂得尊重孩子。而尊重孩子的核心就是要学会对孩子信任、赏识、理解、激励、宽容,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树立自信,使孩子学会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心情舒展地沐浴在父母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中。
当下,在整个社会功利心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父母对孩子过于苛求,没有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人情味,对孩子的小过错,总是一味采取批评、责骂的方式,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势,结果却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片苦心最终也只能落空。
日本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没错,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怎么可能会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教诲和要求7因此,父母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平等交流,这样孩子才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产生对父母由衷的爱,并由此更敬重父母,从感情上更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如此,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尊重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