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对麦克尤恩研究有升温的趋势,但是同国际上兴盛的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相比,目前我国关于伊恩・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中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中国 研究
当代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英国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早年在东英吉利大学曾师从著名的作家兼评论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安格斯・威尔逊学习文学创作,于1971年获文学创作硕士学位。麦克尤恩自197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来笔耕不辍,且创作体裁涉猎甚广,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十一部、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儿童文学、三部影视剧、一部歌剧和一部清唱剧。其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6年获毛姆奖,长篇小说《时间中的孩子》1987年获惠特布雷德奖。他迄今已被六次提名曼・布克奖,并在1998年以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荣膺此奖项。2001年出版的《赎罪》获得了史密斯文学奖(2002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文学奖(2003年)、洛杉矶时报小说奖(2003年)和圣地亚哥欧洲小说奖(2004年),世界范围内销量超过四百万册。根据《赎罪》改编的同名影片获得2007年度全球最佳影片奖,并赢得多项奥斯奖提名。2010年3月出版的新作《日光》不仅在英美学术界备受褒扬,也备受普通读者的青睐,进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麦克尤恩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和前两部长篇小说因为充斥怪僻、、暴力等令人震惊的阴暗题材在评论界曾引起骚动,评论界忧心忡忡地称之为“惊悚文学”(“literature of shock”),麦克尤恩也因此被戏称为“阴森的尤恩”(Ian Macabre),并和同辈作家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一道背负“英国当代文坛的坏小子“(the enfant terrible)之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麦克尤恩的创作从早期关注幽闭的私人空间转向较为广阔的社会、***治等领域,写作技法也日臻成熟,在21世纪推出了《赎罪》和《星期六》之后,麦克尤恩已经被英国评论界誉为“我们的国民小说家”,他也是全世界当代英语作家中的佼佼者,有评论家这样赞誉他:“麦克尤恩是尚健在的最伟大的作家,不仅在英国如此,因为贝娄已经不再写作,罗斯已经捕捉不住精准的措辞……伊恩・麦克尤恩现在的写作水准无与伦比。诺贝尔奖委员会若给他颁奖,应该能开始赢得尊重。”[1]
国外的麦克尤恩研究伴随麦克尤恩的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新世纪随着麦克尤恩本人在国际文坛逐渐声名显赫,研究也相应持续升温。已经出版关于麦克恩的英文研究专著十几部,访谈录一部,硕博士论文20余篇,研究性论文80多篇和无以计数的书评①。除了英语,国际范围内麦克尤恩研究还以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语言进行且成蒸蒸日上的势态②。
我国对麦克有恩的译介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西方学界兴盛的麦克有研究相比,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也有升温的趋势。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几个版本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小说史基本上都有专节论述麦克尤恩。包括阮伟、徐文博等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2],王守仁、何宁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3],王守仁、方杰合著的《英国文学简史》[4]和瞿世镜、任一鸣合著《当代英国小说史》[5]。蓝纯在《外国文学》1998第6期上最早译介了麦克尤恩的两篇短篇小说,国内对麦克尤恩多部作品的正式翻译出版则始于新世纪。2001年12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王义国翻译的《阿姆斯特丹》,2003年12月又出版了何楚翻译的《时间中的孩子》。此后,其他出版社也竞相推介麦克有恩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了丰俊功翻译的《阿姆斯特丹》,7月出版了冯涛翻译的《水泥花园》。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夏欣茁翻译的《星期六》。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黄昱宁翻译的《在切瑟尔海滩上》。2009年5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仲旭翻译的《梦想家彼得》,2010年2月出版了潘帕翻译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由著名作家余华作序。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冯涛翻译的《只爱陌生人》,郭国良翻译的《黑犬》和周丽华翻译的《床第之间》。可见,近年中国出版社已经陆续引进翻译麦克尤恩的众多作品,这无疑推动了麦克尤恩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除了麦克尤恩本人的作品陆续翻译出版,还有学者翻译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新成果。[6]
据“中国知网”检索,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期刊共发表有关麦克尤恩的评论文章二十来篇③。蓝纯在1998年《外国文学》第六期上发表的《麦克尤恩其人其作》[7]和《评〈陌生人的安慰〉》[8]是国内最早引介麦克尤恩的学术文章。进入21世纪,《世界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动态》等有影响的外国文学杂志,以及部分高等院校学报都陆续刊登有关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多是对麦克尤恩单部作品的探讨。除了蓝纯最早从性别角度研究评价麦克尤恩早期小说《陌生人的安慰》主题外,另有4篇文章关注麦克尤恩早期作品。邱枫的《男性气质与性别***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讨论短篇小说《家庭的制造》对传统男性气质的颠覆和重构意***[9]。王悦的《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解读短篇小说《立体几何》,探讨不可靠叙述在小说艺术表达中的特殊功用[10]。张和龙的《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11]和何其方的《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12]聚焦麦克尤恩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张和龙一文认为《水泥花园》是一部青少年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13]。何其方一文在洛伊德理论关照下认为《水泥花园》从叙事认杰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反伦理故事[14]。
关注、探讨麦克尤恩中后期作品的文章中,有两篇考察麦克尤恩1998年度布克奖的获奖作品《阿姆斯特丹》。陆建德的《“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15]发表于2000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后两年内就较早向国内读者批评介该作品。陆建德认为该作品从人际关系、媒体影响等方面揭示了“文明生活的本质”,流露出对当今英国社会流行价值的辛辣讽刺[16]。李桂荣的《〈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分析小说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社会交往的弊端[17]。李文发表于2010年,从陆建德一文2000年发表以来至2010年前十年间鲜有文章研究《阿姆斯特丹》,可见表明国内学界对该作品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
新世纪伊始,陆建德对麦克有恩获奖作品的评介无疑推动了麦克有恩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外国文学研究者随之给麦克尤恩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他中后期的代表作《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成为关注的热点。有3篇代表性文章探讨《时间中的孩子》,包括舒奇志的《主体的欲望与迷思――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18],程心的《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19]和龙江的《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20]。舒奇志一文应用拉康主体欲望与他者的相关理论透析主人公对童年本真追寻过程的社会、***治意蕴[21]。程心一文认为该作品通过不同人物影射了浪漫主义、极权***治和自然科学对童年的不同构想,指出孩子的隐喻意义是人性的本真存在[22]。龙江一文认为小说揭示了“时间”并非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一种生命的神奇本质,它使短暂的童年能够贯穿人生的全部过程,面对混乱无序的当今社会,成年男女需要认可内心的“孩子”[23]。这三篇文章从多视角探析《时间中的孩子》中孩子与时间意象折射出来的深层主题意蕴,强调了该作品在麦克尤恩创作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龙江一文的主要观点与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相关成果雷同,欠创新性。
与《时间中的孩子》相比,《赎罪》更受国内学界研究者的青睐,近三年来就涌现研究性文章近十篇,且研究视角呈多元化态势。张和龙盛赞《赎罪》“像是一部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24]。陈榕的《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探讨了《赎罪》这部历史小说的元小说结尾的作用,认为“麦克尤恩在《赎罪》中所采用的叙述姿态,呼应了当代英美文坛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麦克尤恩通过这部“历史小说”,重新唤起了公众对于历史、对现实的思考[25]。《赎罪》的叙事模式和功能是国内研究者们的评论重点。朱静仪的《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从小说人物、作者、读者三个不同层做出的叙事判断切入分析文本的叙事性,以此说明叙事判断对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作用[26]。杜维平、高一琼的《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认为,《赎罪》陌生化叙事模式的应用令小说充分展现其陌生化美学意蕴的同时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及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认知力[27]。陈小霞的《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主要探讨文本“戏中戏”的叙事结构,从而挖掘作品深刻的主题内涵。也有论文集中探析其主题意蕴[28]。蔡晓燕的《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从成长小说文学体裁的视角分析《赎罪》中年轻主人公布里奥尼在赎罪过程中的成长变化[29]。李桂荣的《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则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文本中言语缺失意义,认为作品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30]。李桂荣一文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来关照文本的阐释,具有跨学科研究特点。另外刘峰、王建香的《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在互文性的观照下从影响与误读两个视角分析《赎罪》的艺术价值[31]。随后,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关注麦克尤恩创作的最新动态。麦克尤恩的最新力作《日光》于2010年问世后,我国学界不仅有引介性文章,而且有论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较深入地探究《日光》的主题内涵[32]。
除了刊发的有关麦克尤恩的研究性文章外,近年来涌现出研究麦克尤恩的硕、博士论文18篇④,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在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一大亮点。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沈晓红于2010年5月完成的博士论文《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是迄今国内唯一的一篇麦克尤恩研究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从伦理视角探讨了《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这三部主要作品中伦理困境问题――自由的悖论、伦理反乌托邦和伦理两难之境,通过对这三部代表作品的讨论试***论证伦理困境在麦克尤恩各部作品均有体现,且呼应了时代伦理环境的变化和写作技巧的提高。该论文是国内首篇较系统的麦克尤恩研究成果,但是作者仅从三部作品总结麦克尤恩所有作品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博士论文相比,硕士论文较多,已经涌现出17篇。硕士论文中有关《赎罪》依然是研究的热点,7篇硕士论文聚焦《赎罪》,或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主人公赎罪的心路历程,或探讨小说的叙事特征、艺术特色,等等。有2篇硕士论文聚焦探讨《时间中的孩子》,研究《水泥花园》和《阿姆斯特丹》的硕士论文各2篇,均完成于2008年。这些硕士论文皆聚焦麦克有恩的单部作品。另有4篇硕士论文则以麦克尤恩的数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聚焦麦克尤恩的某单部作品而是较系统地探究数部作品的叙事特征、主题意蕴等,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关于麦克尤恩研究的文章和硕、博士论文逐渐增多说明麦克尤恩已经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目前正迎来研究的热潮,但是与国外兴盛的麦克尤恩研究相比国内麦克尤恩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且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不平衡,现有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多集中探究《赎罪》,虽然这也呼应了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界《赎罪》热的现象,但是国内学界对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还关注不够,有的作品还无人问津。二是有价值的高水平论文不多,部分研究有重复性。现有的研究文章和学位论文里部分缺乏理论深度,或热衷于对某些理论盲目套用。三是对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最新动态缺乏了解,有些国内研究者的“新”的观点在数年前已经在国外学界就已经论及,在梳理、综述现有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观点方面尚欠缺国际的学术视野。对麦克尤恩做较深入的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仅1篇,该论文也仅涵盖其三部主要作品,具有局限性。鉴于麦克尤恩目前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我国亟须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②参见国际麦克尤恩研究的网站,http:///bib/.
③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
④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和硕士论文数据库,以下评论皆依据该数据库收集到关于麦克尤恩的博士、硕士论文信息.
参考文献:
[1]Wells,Lynn.Ian McEwa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9:11.
[2]阮伟,徐文博,许亚***.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1998.
[3]王守仁,王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杰拉德,格雷格,柯英.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J].鄱阳湖学刊,2010,(5).
[7]蓝纯.麦克尤.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8,(6).
[8]蓝纯.麦克尤恩评《陌生人的安慰》[J].外国文学,1998,(6).
[9]邱枫.男性气质与性别***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外国文学,2007,(1).
[10]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
[11][13]张和龙.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3,(4).
[12][14]何其方.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
[15][16]陆建德.“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J].世界文学,2000,(6).
[17]李桂荣.《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
[18][21]舒奇志.主体的欲望与迷――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19][22]程心.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J].当代外国文学,2008,(2).
[20][23]龙江.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24]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8,(2).
[25]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1).
[26]朱静仪.虚构与真实――浅析《赎罪》中的叙事判断[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7]杜维平,高一琼.麦克尤恩的自由国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8]陈小霞.走出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迷宫――分析《赎罪》的叙事结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
[29]蔡晓燕.在赎罪中成长――解读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成长主题[J].作家杂志,2009,(1).
[30]李桂荣.麦克尤恩《赎罪》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1]刘峰,王建香.从“影响的焦虑”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2]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J].当代外国文学,201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布雷德伯里批评思想及学院派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10CWWW019)系列文章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