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提升国家实力,确保国家安全,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成为中国大国战略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能源未来竞争集中在欧亚之间和亚洲内部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仍是化石能源占主导,但是,全球能源一大格局是消费和产出地域分布不均衡。中东、中亚和俄罗斯占全球能源储量和产量80%左右,而能源消费是20%;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占全球80%,产量却只占20%。目前,世界分成三大经济板块,欧洲、北美和东亚,全球三大能源板块也分布明确,大西洋供需区、环欧洲供需区和环亚洲供需区。美洲已经开始***,自成循环体系;欧洲和亚洲相互重合,不仅在中东地区重合,在俄罗斯和非洲也重合。随着国际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亚欧之间以及亚洲内部各国之间的能源竞争将趋于激化。
虽然消费总量、增量已经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治理和对话平台上却无法扮演重要角色,更没有话语权。由于亚洲国家在中东的***治影响力、话语权低微,在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的同时还要支付额外“亚洲溢价”,每桶石油比美国和欧洲买家贵1-3美元。亚洲各国与中东也没有设立类似于IEA与GCC(海湾合作委员会)或OPEC开展对话的机构或机制。
中国能源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上涨46%。5年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中国国情是,未来20年仍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以每年3%的速度上升。自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2009年突破50%警戒线,2011年达到55%。由于进口规模增大,中国国内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国内石油产业受外部因素影响很大,风险不言而喻。
与国外比较,中国缺乏整体能源战略设计。中国目前尚未形成与发展中大国相符的能源安全战略思想,也没有形成中长期能源安全的目标和战略构想,同时,还存在以对外战略替代能源安全战略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能源规划,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7亿吨标准煤,2050年是47亿吨,但实际上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已达34.8亿吨。可见,国家在进行能源战略规划时,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估计严重不足。所以,如果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耗估计不足,对中国未来的内外战略设计都将是一大缺陷。
目前,全球石油工业结构层层分工,石油公司、服务公司、制造公司等各种公司在同一层之间有合作和竞争,但不同层之间没有资本纽带,没有从属关系,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因此投资灵活,利于创新。而中国石油产业结构为蛋糕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家,不相信市场和社会分工,因此周期性严重。这种横向关系没有竞争也没有合作。服务的市场和产品的市场之间也是互相进不去,严重阻碍了创新。未来,转移技术越来越难,包括人力、土地和资源等成本优势消失殆尽,改革的后发优势越来越弱,而且后发优势还掩盖了后发劣势。
由于中国人口和经济将继续增长,过于依靠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一大软肋。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依存度可能达到70%,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超过10亿吨,如果没有新技术变革,这对中国将是灾难性的影响。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
中东地区在全球能源市场举足轻重,但中东油气在美国能源供应版***中的地位正在逐步弱化,与此同时,美国本土能源产出持续增长,“能源***”战略逐步成形。页岩气***有可能使美国成为主要天然气出口国。这一变化将导致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较大冲击。中国海外油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进口份额分别为51%和24%,占中国石油进口量3/4。美国力量撤出中东后,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油气的通道安全问题。
能源国际安全过多依靠别人就会丧失。日本在战后的海外资源安全主要依靠美国,所以直到今天日本也不完整,是用换安全。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更不能依靠别人,要依靠自己,这就需要根据能源安全需要,选择正确的外交和***事战略。
中国几大石油公司都在努力“走出去”。近年来,通过数百亿美元投资已经获得了每年6千万吨的份额油,但6千万吨油中只有10%能够拿回来,绝大多数份额都在当地或国际市场上被卖掉。这主要是受到很多方面限制,比如***治因素,即产油国家对油源的控制,外来投资者只能是参与者,不能将获得的石油自由输出;运输问题是中国能源安全的软肋,在某些特殊地区中国缺少足够运输能力,同时,在运输通道安全上也无法有效保障。所以,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主要成果,是增加了全球对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增加了全球能源的供给,间接地有利于中国的石油需求保障。中国进口石油的增长,绝大部分是贸易结果,而不是投资结果,这需要对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再思考。
中国能源对策与战略设计
为了满足未来巨大能源需求,中国亟须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合作舞台,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同时,要有一套面对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性能源战略。具体地说,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尤其重视周边资源国家;其次要采取陆路和海洋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另外还要贸易、投资、金融三者并举,进行突破。同时,积极构建***府层面的多边能源对话机制,承担大国责任,这也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际能源环境复杂多变,超出了单个企业所能把控的范畴。因此,中国决策者应将能源从一个部门或者少数人研究制定的***策变成公共***策,国家按照公共***策规律来制定能源***策。中国能源战略应是多元化战略,重点关注战略资源国,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伊朗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伊朗。伊朗的石油资源储量全世界排第三,天然气储量全世界排第二。尽管伊朗资源丰富,但由于***治格局和意识形态,西方国家在目前条件下都排除考虑它,但中国应该考虑。
关于投资,需要关注沙特、俄罗斯、美国、尼日利亚以及安哥拉等国家,这些国家石油稳产,对中国有利。乌干达、伊拉克、利比亚、巴西、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等国家是增产国家。另外,还可以考虑非洲板块。
在利用世界能源过程中,中国要陆路和海路并重。中国不能放弃管道通道,有一部分石油能源要通过陆路通道,如果没有管道,将过多依赖于海外市场和海洋通道,在进行某些战略博弈时,将会处于不利地位。目前,除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两国的石油进口基本通过陆路外,超过90%的石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如果能实现两条腿走路,对中国能源安全更有益。
现在中国进口的2.6亿吨石油,主要靠贸易得来,国家***策里缺少关于石油贸易如何深化和保障的***策,贸易权完全交给三大垄断公司。因此,石油贸易需要提上日程。此外,参与投资仍然需要继续推进,由于掌握份额油可以对世界油气资源产生平衡力量,因此,中国也必须参与这个过程。从贸易到直接投资只是一方面,将来还要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去,取得话语权。而取得话语权或者说定价权并不是简单的建立期货市场,而是需要有金融控制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能源安全与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