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晓灵(1987_),男,汉,兰州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一、 关于奴役
奴役是我们经常会见到的一个词汇,但是何为奴役呢?哈耶克在书中指出,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的会迈向专制极权,一个国家最终会变成极权主义,这也是《通往奴役之路》的核心思想。哈耶克所说的奴役,是计划经济引导民众通向奴役。即伴随计划经济民众将不断失去自由,最终彻底的变成不自由,笔者猜想哈耶克笔下的奴役,正如孟德斯***说:“在专制国家里,人的命运和牲畜一样,就是本能、服从和惩罚。”哈耶克认为,奴役就是社会主义、极权主义、计划经济的代名词。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喻指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二三十年代大危机后的国家***策的“左转”,即积极干预经济、加大调控力度等做法。随着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这些做法逐渐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他认为,这样使国家权力无限膨胀,侵害公民自由与权利,导致独裁和恐怖,就是“通往奴役之路”。
二、关于极权主义
那哈耶克为什么说所有的极权主义社会最终会“通往奴役之路”呢?哈耶克是作如下解释的。实行中央计划的必须有一个小团体(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便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治权力。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的转变为“极权主义”。
《通往奴役之路》完成于二战时期,不可否认,那时候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似乎显示了一些“奴役”的色彩!那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治经济体制。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权为核心,以***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命令为经济***策,以行***手段为运作方式。而***治上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不分,***领导一切,直接***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义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而当时的他认为希特勒领导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更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乃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爱来深重的危害。难怪哈耶克会认为社会主义会最终导致“极权主义”,因而极力反对社会主义。他反对计划经济,但不认同“无***府状态”,***府在一些领域也可以管制,但这种管制必须建立在所有个人认同的基础上,也就是***治意义上的社会契约。
三、关于自由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共存的一个基本价值,是人类一直追问的问题和追求的理想,有其重要的含义。甚至在在哈耶克看来自由可以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价值,这一价值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那么何为自由呢?自由本是***治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哈耶克的自由观是在批判计划经济和极权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自由就是一种“人的状态”,“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于是,他激烈抨击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转的一切限制,认为国家干预对经济自由和***治自由构成了致命威胁,必须反对集体计划和极权主义。
哈耶克式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哈耶克以为,自由主义唯一的原则是“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地多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因而,这种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他看来,强制不能完全避免,因为防止强制的方法只能依靠强制,但必须把行使强制的权力赋予国家,即由国家对个人私域加以保护,以免遭他人的干预,由此形成所谓“个人主义秩序”或“自由秩序”。由此可以看出哈耶克不是极端的自由主义者,他所说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哈耶克曾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在当时集体主义的德国社会中,公务员被认为是令人歆羡的职业,只因为这样一个职业提供了长久而稳定的经济保障,这一现象与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是何其的相似。自中国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实施以来,为此产生的矛盾就接连不断,人们都用尽各种办法争取得到这种保障,殊不知,这正是放弃自己追求真正自由的机会。只有花代价才能得到自由。其实,从当今中国社会现状不难看出,在社会主义国家确实存在着诸多被“奴役”的现象,使我们无法充分享有自由的权利。虽然在经济制度上,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自由竞争的机会。但是在***治制度上,“奴役”色彩却体现的相当明显。我们不能对国家***治体制、对******体制、对民族事务畅所欲言,只能私下里发泄不满。之风盛行,走后门,托关系,成为了普通民众与***府官员打交道的必须步骤。因而,哈耶克的理论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有极好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社会科学出版社.
[2]赵恩朋.朱***:自由至上主义:哈耶克的自由***洽观梗概——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有感.法制与社会,2009(6).
[3]陈晏清.阎孟伟,是自由还是奴役?——评哈耶克的自由观.文化视野,2008.
[4]李钧傅新.被遗忘的自由——从《通往奴役之路》中所想的.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