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泰国回来,学会了一句话:“别着急,慢慢来”。据说是跟导游韩PP学的(泰语里面哥哥的发音是PP),韩PP成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即使是催促你上车,末了也会找补一句“别着急,慢慢来”。真得感谢温和谦恭的泰国人民帮我教育儿子,要让一个六岁的臭小子接受“别着急,慢慢来”的道理,家长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还未必能见到什么效果。
很多时候,至理名言就是一句大白话。事情就是这样荒诞,越是浅显的道理,越是有很多人不懂得,再有一些人是别有用心假装不懂得。就像北大张维迎说的那样,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带来灾难。在经济发展上,品尝过一轮轮狂躁冒进恶果的我们更应该体会到“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是多么金贵。
上期周刊,记者曾诗淇发表了一篇关于五常大米加工企业的报道,老夫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这丫头在报道里至少传达了两条有价值的信息,一是中天米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没有什么“奇招怪式”,二是“高端产品,中档包装”。
做企业,坦途正道只有一条——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基本功,把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用一砖一石一寸一寸地把自己垫起来,才能在同行里露出头角,积年累月,谁家功力深厚就高下立判了。所以企业经营者真正势大力沉的劲道,往往体现在那些耐烦琐碎,“一个都不能少”的基本建设上。当年不少人信奉那句话:“一条狗在央视溜达一圈,都能成为世界名犬”。于是就冒出了秦池、爱多等一干子“标王”。结果呢,风光无限转瞬就变成过眼云烟。舍不得下苦功夫,希***剑走偏锋、一招制胜,下场往往惨不忍睹,令人唏嘘。
看到“高端产品,中档包装”几个字,老夫咂摸了好一会儿。这年头,我们接触到的像马三立相声说的——打开一层又一层,叠床架屋式的包装还少么?一个包装,表达的是一个品牌的理念(这里且不说什么“节约型社会”),一个品牌,呈现着一种生活态度,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以年收入划分出的所谓“高端人群”,不过是一帮子寒酸市侩的臆想,至少在农产品市场上,现实中存在的“高端人群”,应该是那些讲求生活品质和格调的人。而这些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有节制地享受,理性消费。所以,适度的包装,是品牌传播和街头吆喝着叫卖大力丸的区别。
选用名贵材料和最高级的语汇包装产品常常流于恶俗,未必就能得到消费者认同。譬如一对小白领过周末,烧两条舟山带鱼,煮一锅上好的米饭,再点一盏烛光开一瓶干红,人家那是在过小日子,与包装盒上标榜的“皇家尊崇”、“帝王享受”没有一毛钱关系,女的不指望老公生一身“伴君如伴虎”说翻脸就翻脸的毛病,男的也不乐意小清新媳妇添一重慈禧的戾气。
法制一天天完善,游戏规则一天天建立起来,***府作为“守夜人”的职责也逐渐到位,过去那种一个经济奇迹后面藏着一个或几个瞎窟窿在等着填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做企业,最好别忘了香港黑帮电影里那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谁在环境、资源和社会上欠了账不还,***府就得替你买单,***府不买单,一方百姓就得承担恶果。百姓是好惹的么?所以,有些事“急不得呦,哥哥”,别着急,慢慢来,***个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