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主体具有学历层次较高、学科背景较强、传播经验较足的特点,其传播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关注热点事件、运用多种载体。科学松鼠会网站综合运用网络传播、纸媒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网上互动、报网互动、线下互动三者相辅相成,互动性强。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其受众具有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与网络接触频繁、受者与传者合一等特征,传播效果具有信息接受度高、网站印象良好、受众参与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科学松鼠会;科学知识普及
中***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70-03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良好,科普网站的力量也随之壮大。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能正常运行的科普网站有438 家,占当年网站总数的0.29‰ 。经过两年的发展,到2010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建成科普网站601个,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科普网站以其信息的丰富性与开放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交流的互动性与平等性等特点,成为普及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在我国上百家科普网站当中,科学松鼠会网站的受众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我国民办科普网站中的佼佼者。因而笔者选择科学松鼠会网站为个案,对其科技传播进行细致分析。
1 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主体
本文所述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主体是指该网站传播活动的发起人群体,他们是传播过程的源头。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08年4月,一群立志剥开科学坚果的年轻人成立了科学松鼠会,之后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者的加入。由于资源有限,笔者仅能找到下列13位科学松鼠会成员的相关信息(表1)。科学松鼠会传播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学历层次较高
表1列举的13位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主体(以下简称松鼠们)中有1位博士后,9位博士,3位硕士,学历层次较高。其中安婆婆是美国麻省总医院博士后,姬十三是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云无心是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林竹萧萧是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在读博士,赵承渊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冷月如霜是密歇根大学分子细胞与发展生物学研究所 (Molecular,Cellular,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简称MCDB) 的植物细胞生物学博士生,溯鹰是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士生,李清晨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
他们是科学松鼠会网站原创内容的主要作者,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大多是博士或博士后。高学历赋予松鼠们系统的学科知识和理性的思维,他们推崇科学,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
1.2 学科背景较强
由表1可知,“松鼠”们要么是国内外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如安婆婆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从事脑科学研究、云无心在美国某国际食品公司研发部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研究、冷月如霜在密歇根大学分子细胞与发展生物学研究所从事研究;要么是在学科领域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家,如赵承渊现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奥卡姆剃刀在高校主讲通信类专业课程,李清晨是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医生并且写有医学史科普书《心外传奇》。
松鼠们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学科背景较强,对该领域的科学知识有着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因而其发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1.3传播活动丰富
松鼠们有很多在媒体开设了科学专栏,如姬十三曾在《新发现》等10多家媒体开设了科学专栏,云无心在《瞭望东方周刊》开设“食色物语”专栏、瘦驼在《新京报》开过“动物行星”专栏等。还有一些松鼠是《环球科学》《新发现》《牛顿科学世界》《南方周末》等媒体的科学记者、编辑。如小姬是新华社记者,史***曾做过《科学世界》副主编,现为果壳阅读策划人。庄是《新发现》杂志特约编辑和《上海壹周》的专栏作者,李清晨长期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溯鹰是科普自由撰稿人。
松鼠们具有充足的传播经验,作为媒体人的他们深谙传播之道,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在意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更注重为受众创造平等的交流环境,在我国以自上而下单向灌输为主流的科技传播中无疑更受欢迎。
2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内容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在科技传播过程中表现地尤为明显。
科学松鼠会网站分为原创、活动、译文、专题、训练营等板块,原创和译文板块的内容涉及健康、化学、医学、天文、心理、数学、物理、环境、航天、计算机科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并且通过小姬看片会、小红猪抢稿、科学一课、达文西行走中队、Dr.You等活动将科学知识引入生活,给受众亲身参与和学习的机会。科学松鼠会还对重大事件进行科学普及,如2008年的奥运和地震专题,2009年的日全食专题等。训练营设有线上专区邀请资深科学记者主讲并进行文字指导,线下则围绕特定的热点进行互动。
2.1译文和原创
2.1.1译文开拓视野
从科学松鼠会网站2012年12月23日至2013年1月31日的10篇译文分析。研究得知,科学松鼠会不定时从《New Scientist》《nature》等国际杂志、国际科技网站或科技领域书籍中选择文章翻译并,翻译工作大多由小红猪小分队承担,一部分是由想成为小红猪的忠实受众参加小红猪抢稿活动而翻译。
科学松鼠会对译文的选择很有眼光,如《地球值多少钱》《德国大胆的能源实验》以及《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节选科学的影子》等译文,都是国际科学领域中吸引受众眼球的文章,有助于开阔受众视野,帮助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人拓宽思维,与国际科学研究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及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2.1.2原创代表生命
在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译文只是锦上添花之举,原创才代表生命力。科学松鼠会网站原创文章每天更新,内容涉及健康、化学、医学、天文、心理、数学、物理、环境、航天、计算机科学、生物等领域。
同时,笔者以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1月6日的50篇原创博文为研究对象,将所选50篇文章在时间、学科分类、评论数及转载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统计(见附录A),统计显示健康、生物、心理和医学领域的文章共有35篇,占一半以上,其中健康领域13篇,生物领域12篇,心理领域6篇,医学领域4篇,数学领域3篇,科学漫画3篇,物理、环境、地质领域皆为2篇,天文、计算机科学领域各1篇。由此可知,科学松鼠会及时掌握了受众的选择倾向性,网站原创板块的文章编排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兴趣。
综上所述,科学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内容属于原创,而非转载其他媒体的文章,不会对受众造成视觉疲劳,并且对不同学科领域文章的编排符合受众的口味,从而创造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2传播内容特点
2.2.1贴近日常生活
科学松鼠会网站原创文章话题贴近日常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接地气,以此迎合受众的口味,吸引受众的关注。
科学松鼠会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健康、生物和心理领域所涉及的生活中人们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比如《蘑菇越贵越好吗?》《戴水晶能治病吗?》等,吸引受众进行全文阅读。科学松鼠会网站的语言活泼,如《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到底是什么鹿呢?》一文中“时常听到有人说麋鹿在为圣诞老人拉雪橇,这实在有点让人抓狂:天可怜见,本来就已经够珍稀的麋鹿们会被冻死的!至少,它应该是一种可以在寒带地区生活的鹿对不?”科学松鼠会和受众一起在嬉笑怒骂中探讨科学问题。
2.2.2关注热点事件
从2008年地震专题到奥运中的科学、甲流、2009日全食、世博会直至2012年4月的H7N9禽流感专题,科学松鼠会网站的专题版块足以表现其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把握。
这一点在原创版块也有体现,笔者进行内容分析的50篇文章中的《为什么说“嫦娥2号”近探“战神”牛爆了?》切合当时我国“嫦娥2号”在太空对小行星“战神”进行首次空间探测这一时事热点。《末日无方舟,2012请自救》则是松鼠会针对2012的末日留言进行辟谣,这些文章都说明了松鼠会在接地气的同时还不忘结合时事热点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
2.2.3运用多种载体
在统计的50篇文章中,每一篇都配有***片进行辅助说明,如《柑橘家的不堪往事》一文中有9幅***片,《带水晶真的能治病吗?》文中则有6幅***片。网站大部分文章后列有参考文献或引申阅读***链接,值得一提的是《给大脑装一个“光”控开关吧!》还附带科学家通过蓝光控制小鼠行为的视频来佐证文章。科学松鼠会网站综合运用文字、***像、视频、超链接等多元方式,令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科学知识更全面更立体。
3科学松鼠会网站传播方式的特点
3.1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绝大部分科普网站仅局限于网络传播方式,但产生于新媒体融合时代大背景下的科学松鼠会网站以网络本体传播为主,网外的纸媒传播和人际传播为辅,三种传播方式综合运用,相辅相成,极大地吸引和巩固了受众群体。
3.1.1 网络传播
科学松鼠会网站页面顶端是科学松鼠会横式标志和各版块分类导航,下部左边占了三分之二的版面,是所选板块文章的简单介绍,以精选***片搭配生动的导读,吸引受众点击阅读,右边是活动、专题、媒体导读等链接。页面以灰色为主色调,白底黑字搭配偶尔的橙色,将网页的颜色控制在3种色彩以内,每天更新的文章搭配简约而不失明快的页面带给受众愉快的阅读体验。
与此同时,科学松鼠会新浪微博经常科学松鼠会网站相关科普内容并附上***链接,或者对科学方面的信息进行解答,这些微博内容吸引了众多粉丝们转发和评论。如4月1日全文链接于网站原创板块的“智齿,拔还是不拔”微博被转发999次,4月25日的“今夜月偏食”微博被转发2040次。
3.1.2纸媒传播
除了网络传播之外,科学松鼠会网站还通过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以及出版科普书籍等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松鼠会成员以集体专栏的方式为《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读者》等供稿,并以个人名义为《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几十家一线媒体写作,扩大了科学松鼠会对受众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其知名度。与此同时,科学松鼠会将网站中发表的部分原创博文进行梳理整合,推出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等一系列科普***书,通过书籍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科学松鼠会的受众基础。
3.1.3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体现在科学松鼠会发起的线下活动和受众间相互推荐两个方面。
科学松鼠会积极发展线下活动,如小姬看片会、科学一课和基于上海的达文西行走中队,不定期的举办讲座、沙龙,承办首届科学嘉年华,在2013年4月H7N9话题越演越烈的时候,邀请中科院动物***病研究组组长何宏轩于4月14日主讲“H7N9,候鸟惹的祸?”讲座,吸引了大批受众参加。人们***下活动中互相交流,科学知识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得到扩散。
3.2传播方式的互动性
科学松鼠会网站网络传播、纸媒传播、人际传播方式三管齐下,在不同传播方式中体现出了相应的互动性,和谐地达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3.2.1网上互动
主要从Dr.You、小红猪抢稿、发帖和评论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Dr.You是一个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栏目,目前已有106期和42期号外,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人们曾经遇到过或者很好奇的问题,比如“金鱼真的会撑死吗?”“宝剑吹毛立断,靠谱吗?”等,松鼠会鼓励受众进行思考并解答,赋予优胜者问不倒先生“Dr. You”的称号,在读者群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叫“LRZ”的松鼠会网友说“Dr. You可是当年我逛松鼠会最大的动力之一啊。”
科学松鼠会每周选出两篇文章贴在网站上,号召将翻译工作进行到底的读者们参与,再由栏目负责人进行统稿和编辑,最后将文章贴在译文栏目中供大家阅读。这不仅体现了科学松鼠会网站的互动性,还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参与的满足感和忠诚度。
科学松鼠会论坛设有松下问答板块,松鼠们会在这里对受众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科学松鼠会读者花园豆瓣小组中最热的话题大部分都有上百条回应,其中最高的是2648条。科学松鼠会站网每篇博文下都有读者的评论甚至是质疑,正确的质疑还会令作者修改文章。
3.2.2报网互动
科学松鼠会联合《南方都市报城市副刊》设立了每周三的科学问答专栏“坚果时间”,人们只需在新浪微博上提出想解答的问题并@南都文化副刊和科学松鼠会,或者将问题发邮件至csbj@nandu.cc,被选中的问题将由松鼠们回答,并在城市笔记版发表。松鼠们回答受众提出的如“喝酸奶时,你喝了什么”、“一次性筷子会加速森林的毁灭吗”等问题。
3.2.3线下互动
“小姬看片会”是由松鼠会从Discovery、BBC、National Geographic等国外公共频道选取优质科普大片,邀请科学家和受众一起交流的活动,以北京为基地,在上海办过2期,杭州、厦门、重庆、深圳各1期,目前已有28期。科学一课是由科学松鼠会成员或邀请某一领域的研究专家主讲,地点主要在北京。课程涉及变废为宝、探索地外生命等话题,人们踊跃报名,观众甚至在结束后还和主讲嘉宾交流。达文西行走中队是立足于上海的免费户外活动,主队达文西会带领大家去上海海洋大学鱼文化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等地方了解相关科学知识。
4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特征
4.1受众群体年轻化
笔者将设计的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调查问卷在问卷星网站上,在科学松鼠会读者花园豆瓣小组内随机选择成员发送问卷链接,从已填的201份问卷中得到受众的基本信息如下:
通过调查可知,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年龄段集中在19-25岁,约占总体的50%,是受众的主力***。26-30岁受众比例约为30% ,31-39岁以上为15%,18岁及以下和40岁以上的受众较少,分别约为2%、3%。由于网络问卷调查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受众男性比重为50.75%,女性比重为49.25%,男女比例相差不大。这说明科学松鼠会的受众群体较年轻,他们对新事物富有好奇心,易被生动活泼的风格吸引,渴望探索新领域。
4.2受教育程度较高
通过调查,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学历高度集中在大学本科和硕士学历,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所占比重约为65%,硕士学历约为24%,高中及以下学历较少,约为6%,博士、博士后学历分别约占4%、1%。这些数据说明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追求科学,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形成了***的思维体系,对事物有了较为科学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他们相信科学,不会盲目轻信谣言。
4.3与网络接触频繁
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职业以学生为主,约占比重30%,其次为企业员工/管理者(不包括IT/电子数码业)22.4%,IT/电子数码业11.3%。这三种职业的受众由于职业的原因,每天与电脑的接触时间较长,所以更容易受到网络传播影响,是网络科技传播的易感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平日上网时间较长,其中约40.3%的人每天上网时间在2-4小时,约有33.3%的人每天上网时间为5-7小时,甚至有22.4%的人达到7个小时以上。这一类型的受众因为职业背景或个人兴趣而关注科学松鼠会网站,忠诚度很高。由于他们大都对网络接触频繁,所以一旦喜欢上就会成为忠实受众。
5结论
科学松鼠会网站以其高学历的传播主体在学科领域和传播领域的专业性,传播内容的贴近性和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把握,网络传播、纸媒传播、人际传播三种方式结合的高互动性,达到了信息接受度高、网站印象良好、受众参与度高的传播效果。科学松鼠会的科学一课、达文西行走中队等很多线下活动举办的次数较少,Dr.You则从2012年之后便悄无声息,希望科学松鼠会将来能策划更多吸引人的专题,组织更多的线下活动,让这只立志剥开科学坚果的小松鼠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
在全国5.64亿网民中,科学松鼠会网站受众尚为少数群体,但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和科学传播领域的发展,随着众多科普网站的不断创新和科普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张红叶.2008中国科普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180.
[2]姚义贤.新媒体科普发展专题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4-9.
[3]科学松鼠会网站.成员介绍[EB/OL].http:///about/,2013-03-06.
[4]网友评论[EB/OL].http:///archives/77458,2013-03-06.
[5]坚果时间简介[EB/OL].http:///?s=%E5%9D%9A%E6%9E%9C%E6%97%B6%E9%97%B4,2013-03-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科学松鼠会网站科技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