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温暖而略带忧伤的童话故事 《小王子》 为引子,自然引出了“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中心论点,继而紧扣“忧”与“爱”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文学及自身,由童话到现实,组织丰富的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的道理,论证深入,语言流畅,思维严密,是一篇厚积薄发之作。
(江雪松 评价)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 《小王子》。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深深的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
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意,当他来到地球听了狐狸的话,明白了所谓爱其实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使他的那朵玫瑰花与地球上的5000朵玫瑰花不同。他懂得了爱。他的玫瑰花只有四根刺保护自己,她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大都是双眉微蹙的样子,他们忧心着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贫苦的农民、命运悲惨的孤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包裹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才是与大地同呼吸的,不被时光淡去的,永远流传的。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在一起,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到她的手传递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温柔的、深沉的感情。
这种充满内涵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的、脱口而出的,是真正的爱吗?没有忧的爱,又能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如 《草房子》、《红瓦黑瓦》 等,总是充满着淡淡的忧伤。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读他的作品,虽然也会忍不住流泪、担心、忧虑,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有人狭隘地理解忧,有人浅薄地对待爱。其实,有爱的忧,未必沉闷消极;有忧的爱,才更柔软温情。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懂得忧与爱,或许会让生活多一份深厚的温情,也让心灵多一抹温润的色彩。
冰心老人有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将一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想,这正是忧与爱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