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集篇1
论读书中讲到读书之用有三:一是:心旷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长才益智。这三点我深有体会,但却不觉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从来不会如此认为,但是这确实真正的原理,爱学、想学那就一定会觉得所讲的没错。
我这次,我所看到的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愤怒。培根的笔者翻译得很好,人之所以会有怒是因为人很脆弱,经不起波折,但是易发怒者,脾气就必定会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却无法克制发怒的倾向,所以培根就说“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其实,笔者认为,要克制再一次发怒,就应该反省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从而改变。到哪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时间慢慢的改变。不可急于一时。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也如此,易发怒,但却从未反省。也学这就是人吧。
而《圣经》里说人要有耐心。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这样,你一定可以打败愤怒的。
培根随笔集篇2
《培根论说文集》与蒙田的《随笔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被评论者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这本书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和***治理想,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四百年来经久不衰,被译成世界上的几乎所有文字。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对于近代唯物哲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重大贡献,马克思曾给予其极高的评价,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传世的代表作有《新工具》《学术的复兴》《培根论说文集》等,其中《培根论说文集》是培根穷毕生之力所写就的一部人生随感作品。
【内容梗概】
《培根论说文集》是培根成书于1625年的一本随感集。该书英文版书名《随笔》,中译本书名译作《培根论说文集》《培根人生论》或《论说随笔文集》,它由58篇散文组成,每篇***成章。它重在对人性中的某个侧面或人生的某种境遇阐述见解,是随遇而感式的文章,故该书主要的精华是它的一些议论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思想。
一般说来,《培根论说文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根论说文集》一书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敏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包括《论困厄》《论虚荣》《论狡猾》《论作伪与掩饰》《论复仇》等等,占了很多篇幅。其中许多是传诸后世的名篇。培根拥有一种直指人心、透彻灵魂的智慧,加上他一生遭遇多舛,因此许多篇章都充满了成熟的感情,论人评事一语中的。
如在《论逆境》中,他写道:“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他认为“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德性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当时培根正逢身败名裂之时,中国古人说,作诗是“穷而后工”,培根这时的情况与此类似,他对逆境人生的铺张尤为令人感动。像这样精彩的议论,书中比比皆是。
如在《论父母与子嗣》中,他写道:“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在《论财富》中,他主张“不要相信那些表面上蔑视财富的人,他们蔑视财富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对财富绝望。”在《论游历》中,他称“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的一部分,在老年人是经验的一部分。”凡此种种,读来有如与智者攀谈,往往能令人在不知不觉间获得新知,并不断为作者敏悟式的点化所折服。”
其次,《培根论说文集》拥有一种成熟的经验式的智慧,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中肯而不偏激。对读者而言,它具有启迪人生、把握人生的现实作用。
《培根论说文集》是一本带有浓厚的入世色彩的社会教科书。培根热心于将他的生活经验传给读者,其中没有高深玄奥的论述,许多评议合情合理,而绝非说教。它的现实性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
如在《论作伪与掩饰》中,培根并不反对作伪与掩饰的价值,他说:“最好的结合是有坦白之名,隐密之习。”而在《论死亡》中,他写道:“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其中充满着对生命老到的感悟,体现了培根深刻而复杂的生活观。
像这样的篇章,在《培根论说文集》中颇有一些,甚至包括了《说花园》《论养生》这样的篇章,其中大多有助于读者们更好地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文必有补于世”的角度看,《培根论说文集》比较直接、坦白。
第三,在《培根论说文集》中,体现出了很强的***治、社会意识,充满了道德劝诫的意味。这样的篇章有《论殖民》《论真理》《论邦国真正的伟大之处》等。在这些篇章中,培根显然更倾向于当时英国和社会中的进步力量――资产阶级,表明了积极的价值取向。
如在《论贵族》中,培根对民主***体表示出赞赏的态度,并认为“贵族人数众多则国贫而多艰,因为这是一种过度的消费。”在《论变革》中。他写道:“人们在变革之中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他的这些论点,多少带有着一定的时代的进步意义,这便决定了培根式的道德劝诫往往给人积极的观念。
以上所述,只是培根这本不厚却堪称巨著的《培根论说文集》的部分内容,像所有指导人生的书籍一样,其真正价值往往在细节而不在整体,在实用而不在观念,因此只有品读《培根论说文集》的读者们,才会真正体会并把握到培根式智慧的深刻与广阔。
【精彩篇章推荐】
1.《论真理》这是一篇用典丰富、充满激情的文章,写法优美动人,可感受到培根作为真理探求者的那份坦率的激情,是《培根论说文集》中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
2.《论困厄》这是一篇充满感悟的文章,由于与培根人生经历的某种契合,故几百年来为人们推崇不已。
3.《论狡猾》以狡猾是邪恶的智慧为引题,展示了培根全面的洞悉人性的才华,全文充满对人性透彻的剖析,颇能代表培根文笔的风格。
【精彩语言辑录】
1.思想中的疑心好像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翔。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而忧郁。
2.一个人的心智若在仁爱中行动,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地轴上旋转,那可谓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
3.真理的探求,真理的认识和真理的信仰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点。
4.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心就嫉妒。
5.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6.死亡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
7.舞台较人生受惠于恋爱者为多。
培根随笔集篇3
我不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但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父母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读课本,读课内知识才是“正业”,读其他书,学习其他知识就是“不务正业”,这就是当代父母在教育儿女方面存在着的误区。
现在的父母思想过于传统化,跟不上社会的进步,用自己陈腐的观点来“强迫”他们的孩子依照自己的指示做,这是最令我无法忍受的。
今天晚上,我跟我母亲闹了别扭,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指明让我读哪一科书(她的这种教育自从我进入初二就开始了),我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这是在限制我的自由权,于是我发了火(在以前从来没有过,我都忍了过去)。事情是这样的:我下午四点多时去找朋友玩耍,去了和朋友谈论了一些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这是我的爱好。朋友把《培根随笔集》拿给我,我大体浏览了一下目录,都是论文,这对我的哲学的研究很有帮助,便做在床头挑拣了写我感兴趣的话题看。朋友则趴在电脑前写作文。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晚上六点了了(由于是冬天,所以六点天就黑了),我飞速跑回家,父亲问我去哪里玩去了,母亲代我回答了:“×××家,还能去哪儿。”这句话我听明白了,她就是说我去×××家玩游戏了,我不想争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无谓的争论只会闹得家庭不和睦。我悄悄的回了书房。打开电脑见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收视率很高,便打开看了一会儿,这让母亲不高兴了,在她眼里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并且给我限定的范围是课内书本,因为她只认成绩,成绩不好其余的什么都是空谈。母亲边骂我边让我把电脑关掉,我照做不误,让我去看书,我依旧依令行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影响一生的名人名言》仔细阅读,并在每一句下做批注,过了一会儿,母亲见我看这些书便呵责我,非要我做英语,这令我很不快,我不喜欢有人专门强迫我读哪些书。母亲的唠叨令我无法专心去品读名人名言,在“忍无可忍”时我站起来顶了母亲一句。
我不反对母亲管我,但我希望把我管在个范围内,而不要把握管在某一点上,为什么我在这个时候只能学英语,我现在只想继续我下午的事。母亲平日里对我的正确教导我从未顶过一句,但一向开明的母亲似乎糊涂了,与我相悖的观点越来越多,我虽然存在着自己的理念,但这些理念是我所认为正确的,再者,她竟然说我一天学习一个小时都不到,这令我不服,我今天只是用了极少的时间学习课内知识,但绝对不是一小时。在管教人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夸张手法,否则很难让人信服的。我学课内知识时间虽少,但整个下午我都在读《培根随便集》,我没告诉她,我怕“不务正业”
培根随笔集篇4
蒙田(1533~1592),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其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以博学著称。年轻时在***卢兹大学攻读法律,后曾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当过国王的侍从,亲历战争,游历欧洲各地,还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到37岁以后,他就隐居到他祖先的领地,去思考和写作了。他把旅途见闻、日常感想等记录下来,集成《随笔集》2卷,晚年修订为3卷。作品行文恣肆***,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开创了随笔这一文学体裁的先河,奠定了法语作为文学语言的基础,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帕斯卡尔、卢梭、普鲁斯特、法朗士等一大批文学巨匠都吸收借鉴了蒙田随笔的风格,蒙田因此被后人尊奉为随笔这一文学体裁的鼻祖。所著《随笔集》也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经典分享
读书人语:《蒙田随笔》是蒙田的主要著作,先后写了近十年,在此期间,随着作者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作品的内容也陆续加以修改与补充。全书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诸如友谊、爱情、教育、善恶、生死、信仰等。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它是16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作为西方最优秀的随笔作品之一,本书先后被译为几十种文字,现在仍被人们诵读。
书中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书中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文章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亲切活泼,富于生活情趣。
谈教育孩子
为您的儿子选怎样的家庭教师,决定着他受教育的整个成效。教师的职责包含着好几个重要部分,但我不谈这个,因为我知道谈不出道道来。本文想向家庭教师提点忠告,他看出有点儿道理,就会对我更加相信。作为贵族子弟,追求学问,不是为了***利(因为如此卑微的目标不配受缪斯女神的恩宠和垂顾;再说,利益之事也牵涉他人并取决于他人),既不为身外的好处,也不为自身的好处,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美化自己的内心。对于这样的子弟,我更想把他培养成为会***思考的能人,而不是造就成博学之士。我也希望人家着意为他物色一名头脑清晰精密而不只是塞满知识的教师,要求他二者兼备固然好,但品德和智慧比学识更重要。我宁愿教师以新的方式从事工作。
人们在我们的耳旁喋喋不休,就像往漏斗里灌东西,我们的任务竟是复述别人跟我们说过的话。我希望教师改变这样的教法,一开始就按受教的孩子的状况,进行训练培养,教他自己去领略、选择、鉴别事物,有时为他引路,有时则要他自己开路。我不主张教师独个儿自编、自讲,而希望他也听听学生的讲法。苏格拉底以及后来的阿凯西劳斯都是让学生先讲,然后自己才讲的。教师的威严常常有碍学生的学习。
教师最好是让学生在自己面前跑跑看,以此判断其步态,从而断定如何放慢进度以适应他的能力。彼此不相适应,就会坏事。善于选择适当的进度,并与之紧密协调,这是我所知道的艰辛工作之一。一个高尚、宽广的心灵,懂得配合孩子的幼稚步伐,进行引导。我自己上坡的步子就比下坡的步子走得更稳、更踏实。
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对许多智力不同,情况各异的学生,却以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方式施教。无怪乎他们在一大批学生中才遇上两三个能从其教诲中受益的人。
教师不应只要求学生重述功课的词语,而应要求他讲述其意义和实质。老师判断学生的成绩并非看他记性如何,而是凭他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学生学到什么,老师都要求他举一反三,从多方面来加以应用,看看他是否真正懂得,是否已经变为自己的东西,同时按柏拉***的教学法来调整进度。吞进去什么,就吐出什么,这是胃纳不佳,无法吸收的表现。如果肠胃对吸纳之物改变不了其形态和外表,那肠胃就不起作用了。
读书人语:书中有很多篇章值得回味,而这一部分所谈的教育孩子更能引发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深入思考,获得启发,让人印象深刻和受用。他既谈到了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又提出了学生在学习上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蒙田就像一位时代的先知者,帮我们梳理和打点着生活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细枝末节的疑问。也许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圣伯夫道出了共同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蒙田身上发现自己的一小部分。”
我不想树立雕像
我不是要树立雕像,将其安置在市中的十字街头,教堂之内,或是广场之中。
我不想夸张其词,空话连篇,
而只愿促膝相叙,娓娓交谈。
――佩尔西乌斯
我这本书只配放在书架的一角,博得邻人与亲友的喜欢。他们会高兴地借此和我相叙,与我细细倾谈。别的作者都着意谈论自己,他们认为这一题材丰富而且有价值,可我却相反,我觉得自己非常贫乏浅薄,人家不可能指责我卖弄自己。
我乐意评价别人的行为,但我自己的行为,由于太微不足道,很少可以供人评价。
我没积多少功德,说起来只会羞惭不已。
因而,倘若我听到有人向我谈及祖先的生活方式、面容、举止、惯常言语以及人生遭遇,我该多么高兴啊!我会非常留神细听。如果我们对友人和前辈的肖像不屑一顾,对其衣服和武器的式样十分鄙视,这肯定是不良的天性使然。至今我还保留着他们的文具、印章、祈祷书和他们使用过的剑。家父平常捏在手中的几根长杖条,我也没有将其移出房间去。
“子女对父亲的感情愈深,则对其衣物和戒指就愈加珍惜。”①
然而,如果我的后人另有所好,我也有回报的办法,事实上,他们对我的重视程度不可能低于那时我看待他们的程度。
我写此书与大众的全部关系,就在于我借用了印刷工具,更为快捷,也更加方便;而作为酬报,也许我的书页会用作市集上牛油块的包装纸。
但愿金***鱼和橄榄都不缺包装。
――马尔提阿利斯
我会常常为鲭鱼供应舒适的衣装。
――卡***卢斯
即便谁都不读我的书,我用很长的空闲时间去整理一些有益而又有趣的思想,是不是就浪费光阴了呢?我要将自己的面貌呈现出来,常常需要做一番准备并摆正姿态,这样我才好勾勒自身的形象。最后,雏形出来了,多少可以说,它是自然而然成形的。向他人描绘自己的时候,我着笔的色彩比我原有的还要鲜明。与其说我在写书,不如说书造就了我,书与作者成为一体,不可分离,它是我生活中的一员,只与我发生关系。它不像其他书那样,需要涉及第三者,谈论陌生人。
我这么认真仔细不间断地描述自己,是不是浪费时间了呢?那些光凭兴致所至偶尔在口头上作点自我分析的人,不可能从本质上深入考察自己,只有为此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工作,作为手艺的人才会洞察入微,因为他满腔热情,竭尽全力长时间坚持详细的记录。
最令人陶醉的乐趣是不露形迹,避开众人的目光,乃至避开第二者的目光;虽然这种乐趣只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已。
我多少次凭着这一活儿,驱除烦闷的思绪啊!
注:①圣奥古斯丁语。
读书人语:在书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其行文风格飘忽不定,变化多彩,亲切自然,仿佛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读来别具一番风味。可以说《蒙田随笔》是一本看似平凡却又意蕴深长的作品。
培根随笔集篇5
关键词:比较文学 散文 赫兹里特
Essay(随笔)是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集(Essais)》引申出的一种文学体式,后经培根借鉴,引入英国文学并扩充了Essay的文体范围。至19世纪,受到浪漫主义思潮影响,英国散文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散文名家。威廉・赫兹里特是与查尔斯・兰姆齐名,“将Essay的创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水平”①的散文家,其独特的文风和个性在英国散文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21 年周作人在《美文》中提到:“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②他因此被视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借鉴英国随笔的领头人。他所倡导的美文,“是注重文学性的散文,是注重自我表现、抒发情趣的散文,与英国散文中的随笔较为接近”。③周作人在推崇英国随笔之余,无疑在创作散文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其影响。他雅致随性、张扬个性的美文值得与赫兹里特之散文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印证赫兹里特理性自由、新颖独特的风格对周作人创作的影响。
一、跨文化领域的文学功用
赫兹利特年轻时兴趣广泛,饱读哲学、***治、文学书籍,因此为随笔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证。他对于文学、绘画、***治、体育、戏剧、旅行都有独特的见解,如《谈绘画的乐趣》结合自身的绘画经历,用真情实感叙写绘画时的愉悦舒畅,表达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激情;《谈演员》中警示演员应该清楚自己的本分,应该“学会过不张扬的生活”,展示出他的演艺观。这些随笔针对社会中的普遍现象进行讽刺和调侃,从而增加了自身的批判功用。
世界性的眼光和品味与周作人的翻译和创作密切相关,他杂览群书,阅读范围涉及文学理论、文化生活、社会***治等方面,如“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安特路朗的神话学、蔼里斯的性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④他把英国随笔中的“理智”、“科学”与散文结合,显示出“五四”时期散文的现代性:《谈龙集》对文艺理论的探讨、《泽泻集》对民俗生活的追念、《看云集》对花鸟虫鱼的描摹等等。因此周作人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具有思维广袤、题材丰赡、哲理深厚、形式多样的特点”,他把散文的功用提升到启蒙思想、“为艺术”、“为人生”的现实层面,契合了赫兹里特重视散文的批判价值。
二、恣意洒脱的行文风格
赫兹里特行文***恣意,不受拘束,喜欢随性自由的风格,不过分讲究字句。如《谈远景愉人》中,他由空间上的远景顺推到时间上的长久,又联想到声音、气味、味道的除视觉外的感官刺激,从一件事情突然转变到另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仿佛离题万里;但转了一圈后,他仍然在强调之前的观点。又如《谈技艺和艺术》中,他从印度杂耍艺人神奇的技艺表演中获得灵感,想到自己写作与之相比多么拙劣,继而写到历史上一连串演员、画家、文学家、科学家、***事家等等;“在自己的论述中随意加入例外,自由地改变语气和观点,不经核实地使用典故和文学引语”。⑤
周作人善于旁征博引,把知识、哲理、趣味融于一体,仅2800余字的散文《两株树》引证竟达33处之多;⑥《吃茶》中从徐志摩讲“吃茶”起笔,引用吉辛(George Gissing)《草堂随笔》(Private Paper of Henry Ryecroft)的英式红车和冈仓觉三《茶之书》的日式抹茶,最后以一首中国民间传统叫卖词升华主题;《诗的效用》中,从《圣经》到《诗经》、民谣,以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案例论证诗的文艺效用。周作人的散文引经据典,雅致闲适,不难发现这都受到赫兹里特的随性文风影响。
三、浪漫主义的个性魅力
赫兹里特的“说理”散文常出现奇思妙想和格言隽语,时常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新颖见解。“他始终以个人的自我经验为中心元素,通过自我与感受对象的关系――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文学和艺术等――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把自己特殊的感受传达给读者。”⑤如《谈只有一个想法的人》中讽刺把哲学概念硬塞进日常生活中的人“把许多哲学范畴像珍珠项链一样戴在脖子上,把原始性和先验性这些名词当做戒指戴在手上”;不欣赏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人,在《谈有学问的无知》中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天才的力量,就读读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如果我们想要看看学问的毫无意义,就研究一下那些给莎士比亚作品作评注的人”。这些作品里体现了赫兹里特张扬个性,重视感性和想象,反对权威和陈规陋习等浪漫主义精神。
周作人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谈虎集》、《雨天的书》中均表现出了个人色彩和风格,突出“我”的所感所受正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再次创造。在《自己的园地》中,周作人接受文艺复兴以来的个人主义思潮,倾向于个人本位主义,重视纯文学的价值意义。他的不少文章,都属于“表现自我的个人文体”。他在《个性的文学》中说:“假的,模仿的,不自然的著作,无论他是旧是新,都是一样的无价值;这便因为他没有真实的个性。”⑦周作人把新文学当做“个性的文学”,是作家“自己的表现”。⑧他在说理散文《沉沦》中肯定了郁达夫《沉沦》的魅力价值,“通过英国性心理学家蔼理斯的学说,无限崇拜于英国自由主义文化传统,以同样巨大的热情追求着在‘禁欲’与‘纵欲’之间求得‘节制’的个人小天地的‘生活之艺术’”,⑨积极鼓吹在“灵”与“肉”的统一上表现人的欲望的“人的文学”。
周作人吸取了赫兹里特随笔中独特的个性自由、理性民主等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结合丰富的学识和阅历创作出大量知趣相融、情志合一的散文,从根本上更新丰富了散文的文学批评现实功用和表现方式,在文学发展史的散文现代化进程中树立不可磨灭的地位。
注释
① 引自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
② 周作人.美文[N].晨报副刊,1921-6-8.
③ 王春景.误读与影响――五四散文和英国散文的关系[J].
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12(6):4.
④ 王福和.世界文学与20世纪浙江作家[M].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4:78.
⑤ 何朝阳.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兼谈赫兹列的散文名篇
《独游之乐》[J].天津外国语学院,2003,1(10):1.
⑥ 黄遥.浅谈兰姆对周作人随笔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
2007,4(9):2.
⑦ 周作人.知堂文集・序[A]//周作人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1992:134.
⑧ 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89:75.
⑨ 周作人.关于我自己[J].
参考文献
[1] 王福和.世界文学与20世纪浙江作家[M].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4.
[2] (英)威廉・赫兹里特.燕谈录[M].严辉,胡琳,译.上海: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 潘文国.赫兹列散史精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4] 周作人.知堂文集・序[A]//周作人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1992.
[5] 周作人.泽泻集――过去的生命[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
出版社,2011.
[6] 周作人.美文[N].晨报副刊,1921-6-8.
[7] 王春景.误读与影响――五四散文和英国散文的关系[J].
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12(6):4.
[8] 何朝阳.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兼谈赫兹列的散文名篇
《独游之乐》[J].天津外国语学院,2003,1(10):1.
[9] 黄遥.浅谈兰姆对周作人随笔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
2007,4(9):2.
[10] 郭文正.周作人散文中的英国情味[J].商丘职业技术学
培根随笔集篇6
印象中,好象有人说“《围城》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对于什么是小说,怎样才称得上是小说,我不敢至喙,但我记得古人曾说过“文无定法”,不知“文”是否包括小说在内?就算不包括,套在小说上,行是不行?被誉为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卡夫卡,在他的《变形记》开头就是“一天早上,格里高从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已在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你看,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再往深一层想,也许这句许真的说对了,说《围城》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更适合。小说,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但本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给人启迪,能让读者省视自已的灵魂。《围城》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它象一面镜子,照镜的不是人,是一个个赤裸的灵魂,映出了人性的种种美和丑!“什么都有”,就算不能等同包罗万有,但至小是能反映出人生百态。光停留在反映人生百态上面,也不失为一部很好的作品,但还不算是智慧的书。智慧的书,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俯视人生,穿透种种表象,直达人性和灵魂的深处,并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作展示,给人启迪。我真的很惊诧,惊诧于钱先生有这种洞若观火的本事,对人性的理解,人情百态的观察,细腻和深刻得让人难以致信。
能看穿人性,洞察人情世态的,我想有二种人,一种是“市井之徒”,一生争名夺利,结交三教九流,在俗世这个大染缸里如鱼得水,“流氓皇帝”刘邦,“乞丐皇帝”朱元章,就是代表,这类人世故,圆滑,狡猾。还有一种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看透了人性、人生,但不随波流,冷眼旁观,独善其身。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入而不出”,这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后者是“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显然,钱钟书就是后者。正经因为钟先生“入而能出”,所以能站在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上,清醒而明晰的剖析人性的种种,解剖纷纭的世态,举重若轻,包罗万有,呈现一幅刻画人性的“清明上河***”。
你看《围城》中,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艳活和逼真。《红楼梦》描写的不也是一个钟鸣食之家的日常生活?可是它达到的艺术高度,却是旷古炼今。表现生活的真实,却又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真实,上升到人性和世态的层次和高度上,正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着笔很少,所谓的历史容量,时代风云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在某些人看来,是一种遗憾,甚至是病灶。我却觉得这正是本书的成功处,因为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态为目的,换言之他反映出了带普遍性,而超越了时代的人性百态。我敢说,象方鸿渐的不学无术,董斜川的附庸风雅,曹元朗的庸俗无聊,褚慎明的欺世盗名,孙柔嘉的胸府心计,鲍小姐的轻浮肤浅,李梅亭的厚颜无耻,高松年的老谋心,这一类文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后还会有;至于“文化沙龙”的无聊,三闾路上的见闻逸事,学校里的人情世故,上海滩上的稻梁谋,大家庭内的口舌是非,无不这样真实,又这般深刻,更不有说将婚姻喻为围城的永恒命题。
所以我个人觉得《围城》比《官场显形记》《儒林外史》等讽刺遣责小说更进一步,就在于前者有固定的社会背景,离了这个社会背景,人物意义就大打折扣。我们今天再读这些小说,多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上,并不能作为一种智慧之书来看,更不能让人看了后有审视自已的逼切和共鸣感。据称《红楼梦》是第一本将女人当人的小说,能不能说,《围城》是一本专门针对和审视“人作为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性”的书?鲁迅的《阿Q》是从个人方面着手刻画“中国人的劣根性”,那么,能不能说《围城》就是从社会的角度表现人性的共同点?
《围城》常被看作关系婚姻问题,所谓“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冲进来”,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围城要表达的含义和内容与其是指婚姻,不如说是指人生!虽然故事从头就尾象是围绕着方渐鸿的婚姻展开,但钱先生其实是借方渐鸿的经历和其他人的小故事,表达了自已对人生的种种看法和理解,并以讽刺调侃的方式,让人在会心一笑时,有丝丝的苦涩。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读一次《围城》就象跟着方鸿渐游经一番,有了一次深刻的人生经历。
培根随笔集篇7
――《伪君子》
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
――《神秘岛》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诗选》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汤姆叔叔的小屋》
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巨人传》
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培根论说文集》
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童话》
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好兵帅克历险记》
同上帝保持联系是一码事,他们都赞同这一点,但让上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身边就是另一码事了。
――《第二十二条***规》
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
――《总统先生》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泰戈尔诗选》
艳阳高升,原野上的朝露很快便了无痕迹。源氏痛感人生如梦,像朝露一般,愈加万念俱灰。
――《源氏物语》
一些普普通通而毫无特色的罪行才真正令人迷惑,就像一个相貌平凡的人最难以让人辨认一样。
――《福尔摩斯探案集》
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静静的顿河》
你有一处建在房子里面的小池塘吗?在那个小池塘里,你可以随时观察水中生物生活的每一个片断。
――《昆虫记》
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
――《马丁・伊登》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鲁滨逊漂流记》
上天让我们习惯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
――《叶甫盖尼・奥涅金》
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监狱里过上一百年。
――《局外人》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
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
――《侏儒的话》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玩偶之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德伯家的苔丝》
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比***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几乎是可划等号的。千万别忘记这一点。
――《教父》
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
――《格列佛游记》
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巴黎圣母院》
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
――《一千零一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
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
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童年》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
――《喧嚣与骚动》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套中人》
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
培根随笔集篇8
关键词:作业适量;挖掘潜能;检查作业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受到一个现象的困扰。那就是:一到星期一早晨,各个班级会有一大群完不成家庭作业的同学,或站满讲台,或挤满办公室,甚至被挎上书包,赶出教室,通知家长;也会有不愿通知家长,老师又实在无法容忍屡次不写作业的学生走进课堂,于是乎趴在教室外的台阶上哭哭啼啼写起作业来,真是叫人啼笑皆非。如此,恶性循环,每周一反反复复,令老师头疼不已。
虽然学生没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方方面面,有的学生家长不重视,有的学生恶习难改,等等。但是,作为教育者,思考的最多的是:根源在哪里?教师该做哪些努力?
一、书面作业要适量,口头作业更重视
低年级的作业中,书面作业要轻数量重质量。而口头作业占多数,却往往会被学生忽略,检查方法不当,必然会有漏网之鱼。长此以往,学生对不做口头作业就会存有侥幸心理,更不重视口头作业了。因此,调动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口头作业的重视,便成了当务之急。而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写作业的效率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其中重要的是,布置作业讲方法,检查作业讲策略。
二、布置作业花样翻新,开发学生家长互动功能,挖掘学生潜能
单一的背诵、朗读、写字,学生的兴趣不高,而变换形式会让学生兴趣盎然。
例如:一些数学重点题型,易错题型,让家长照样子出几题,学生做一做,中游以上学生提倡自己照样子出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家长考一考(家长点菜):把背诵或朗读的内容列成菜单,让家长点哪个学生就背哪个;同桌互考(第一天出两份题,第一份自己完成,第二份第二天交换完成,再交换判卷,老师最后检查)这种形式适合答案单一的内容,比如:计算,看拼音写词语,闯关游戏(把题目设计成闯关)。
其中,我们要强调的是互动中加强评价功能,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的进步与成绩在评价中得到肯定。
当看到某个同学因为认真批改一道题、一个字而争得面红耳赤,你也会为他们的进步、他们的认真、他们的细心负责感到无比的欣慰。这其中,我看到不仅仅是学习效率的提高,也看到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的成长与改变。
把作业设计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长孩子互动的动态作业,让孩子得到被家长承认,被同伴承认的某种满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检查作业灵活有序,激发学生进取心,提高自主管理和学习效率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争星”活动,变换各种形式,进行口头作业检查,如:朗读之星、背诵大王、最佳小播音、能说会道之星、口语小博士等。我积极利用自主学习小组管理机制,在小组里组织检查,组内互相制约,自主管理,提高了管理和学习效率。每当有口头作业,我还会利用课前5分钟或下课时间进行抽查,被抽查到的学生如果完成得好便能获得一个***标,***标累计到5枚,便能参加每周班级组织的“争星”评选赛,在评选赛中,学生可背诵课文、朗读课文、可介绍课外所学的知识等,最后由全班同学评选出“新星”。在学生获得各种星级称号时,让他把自己最漂亮的照片展示在班级的“摘星榜”上;当学生多次获得星级称号时,老师不仅给该学生发奖状或小奖品,还发一张喜报给家长,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你只有认真完成口头作业,才有机会获得这些殊荣。
在这些环节中,让学生看到上进会得到奖励,努力才会成功。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不光改变了学生不爱完成作业的坏习气,还有了意外的收获:当众发言再也不愁啦;升入中年级后,老师反映口头作业完成都很积极,令新老师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