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形成时期为清代末叶。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花鼓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清朝嘉庆以来,就在湖南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所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沙更是地地道道的“花鼓戏窝子”,说起花鼓戏《手拉风箱》、《刘海砍樵》这些经典唱段,年纪较大的男女老少都能信手拈来唱几段,但现在很多地道的长沙年青人对这些经典的唱段却浑然不知。当年红红火火的民间班社已被霓虹闪烁的酒吧、嘈杂的网站侵占了昔日繁盛的舞台,老一辈的艺术家相继过世,众多的传统剧目因为无法传承也在逐渐地减少,剧院、专业剧团、专门的艺术家也在逐渐减少。这些都说明花鼓戏在整体上已经开始慢慢衰退,衰退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表达的语境处境困难。作为传统艺术的长沙花鼓戏,保持了其“源”的来历,更融湖南本土各民族文化为一体。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心血,达成今天的成就。但,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向的迅速转轨,使花鼓戏面临的文化生态危机却是无法掩饰之痛。基层“根”部欣赏群体由于老龄化的面临几乎集体消失,让戏曲百年来建立的优势很可能消失殆尽。
第二是面对传承无人的痛苦尴尬。面对传承遭受社会整体冷落、年轻人冷漠传统的局面,长沙花鼓戏本身也出现了问题。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湖南几个专业戏曲剧团中,在职演职人员平均年龄为40来岁,趋于老化,民间自乐班社的平均年龄接近60岁,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剧团的艺术生产活动。
第三是编剧和导演队伍严重匮乏。随着观众品味的不断提高,创作排演出一部既可符合当下人口味,又能兼顾剧团演出要求的剧目,的确说易行难。目前湖南大多数戏曲专业团体普遍缺乏自己的编创人员,也导致了好的题材和资源的闲置,这都直接导致剧目生产的乏力,难以创作出叫好卖坐的作品。
第四是无米下锅制约着创新。剧团创作生产经费缺乏,无力组织艺术创作生产,仅仅处于维持状态。湖南多数剧团属差额补贴单位,所拨经费只是人头工资,所以很少有自行创编剧目,大多是演出传统剧目。长久以往,队伍很容易丧失了创新意识和精神,集体萎顿。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民族音乐逐渐地走向衰落,一个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戏曲品种成为历史。所以,长沙花鼓戏只有在保持原有精华的同时进行创新才能使得长沙花鼓戏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在音乐方面,花鼓戏的传统曲调都是以民间小曲和各种戏曲中的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中间不乏有“老年化”的成分。比如说细腻婉转的曲调,不紧不慢的唱词。这使得当今的年轻人很难接近它们。所以说,以“老年化”的元素进行创作,不适合现在的发展规律。在长沙花鼓戏里注入“少年化”的元素,才是当今花鼓戏创作的当务之急。这样,长沙花鼓戏才可以成为有源之水,得到旺盛的生命力。
在表演内容方面,我们应该“守其宗,得其变”。守的是花鼓戏的传统,也就是花鼓戏的创作题材;变的是题材中的内容。传统的剧目所讲述的生活琐事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能引起太大的反响,所以长沙花鼓戏也该随着时代的脚步向前发展。利用社会时事进行创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试想一下,把一些时事编成花鼓戏进行演出,既有新意,又能起到对人们的教化作用,这难道不比冰冷的文字更有活力吗?且古人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迷。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演出形式方面,我们也要有所创新。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花鼓戏的演出“走出来”。欣赏者是花鼓戏剧团的“上帝”,他直接决定了花鼓戏的流行程度。多开展一些类似于“花鼓戏进社区”、“花鼓戏下农村”等活动,可以很好地促进花鼓戏的传播。
另外在对于伴奏乐器的组合上,长沙花鼓戏可以有很多的选择。比如说京剧,现在有不少京剧都是用的西洋交响乐队伴奏,这样可以使得京剧更有气势,并体现中西结合的优越性。花鼓戏大可不必追求那种效果,只需稍加修饰,就可以完成质的蜕变。保持原有的大筒、唢呐、锣鼓,再加入一些低音乐器、色彩乐器,如:贝司、竖琴,来演奏一些民族乐器不能表现的手法,这样不但保持原有的特点又注入了新的特色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长沙花鼓戏是中国戏曲音乐中一颗璀璨的奇葩,它代表着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代表着湖南人的夜色,我们需要并且有义务地去做好民族音乐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沙花鼓戏在众多人的关心呵护下,一定会重新焕发风姿,芬芳四溢,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者单位:河南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长沙花鼓戏的现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