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生产面积较大,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然而很多地区都将玉米秸秆焚烧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玉米秸秆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同时玉米秸秆也可以产生出新能源,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工业原料,另外,玉米秸秆在发展食用菌生产、制造建材等发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秸秆;玉米;综合利用
中***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40-1
1 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
1.1 作为肥料的应用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它们经过微生物的作用,通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等步骤,最终转化为有机质,它既能改善土壤结构、耕性,又能供给植物营养,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相关数据显示,秸秆还田后第一季度作物平均增产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5%。
玉米秸秆主要是通过秸秆还田和直接覆盖两种方式来实现肥料的功能的。玉米秸秆还田是目前利用玉米秸秆的主要方式。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分为3种方式,即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间接还田、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具有方便、快捷、降低成本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直接还田也包括高留茬还田、覆盖免耕还田、机械粉碎还田等方式。秸秆间接还田则包括沼渣还田、高温堆沤还田及过腹还田,其中过腹还田是综合利用率比较高,而且效果较好的一种应用方式。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是一种比较现代的秸秆应用方式,具有快速、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并能确保肥效高、持久、稳定。
1.2 作为饲料的应用
玉米秸秆是很好的饲料,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同时用秸秆饲喂牲畜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玉米秸秆收割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分不断蒸发,随着水分的不断减少,玉米秸秆内的营养物质含量不断减少,同时由于玉米秸秆内的叶绿素不断降低直至消失,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大大下降,利用率则明显降低。因此,作为饲料时,玉米秸秆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被很好的应用。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物理处理、青贮、氨化、微贮、鸡粪调制、酒糟调制等。物理处理秸秆就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经过物理处理后的秸秆只能提高适口性,不能提高消化率。青贮秸秆是一种常见方式,它是通过将鲜嫩玉米秸秆切碎后密闭发酵,从而达到长期保持鲜嫩状态的一种处理方式,青贮秸秆易于操作,同时贮存量大,并能够延长保存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秸秆处理方式。氨化秸秆是一种比较简便快捷的处理方式,但是需要添加尿素,由于尿素的成本价比较高,因此,如果有***策扶持,是比较适宜在农户中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技术。微贮秸秆顾名思义就是在玉米秸秆中添加具有高效活性的微生物,经过发酵后,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及营养。微贮秸秆对整个操作过程要求比较严格,但是该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的优点。鸡粪调制和酒糟调制就是通过向秸秆中添加鸡粪和酒糟制作饲料的一种方式,适于在有鸡粪和酒糟来源的农户中推广使用,成本比较低廉。
1.3 作为能源物质的应用
玉米秸秆作为能源物质,最简单的使用方式就是直接燃烧,可以产生热量,供农户做饭等。但是该种方式的利用率极低并且会带来空气污染,不提倡使用。其他作为能源物质的方式有:加工成型燃料。将玉米秸秆加工后成为高效低污染的燃料,例如将秸秆碳化成碳粉制成蜂窝碳,可以代替煤作为燃料;转化为沼气。建沼气池,用玉米秸秆作原料,产气用于生活用电,据调查,一个10m3的沼气池,如果能够常年产气,基本能够满足一个四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用电、用水,能够代替1.8吨煤;秸秆发电。利用秸秆发电,既能够缓解电力紧缺的问题,又能够减少CO2的排放,降低污染。
1.4 作为工业原料的应用
玉米秸秆可以应用于造纸、编织、食用菌生产等行业,也可以用于制造工业乙醇、工业酶制剂、单细胞蛋白、苯酚等。
2 玉米秸秆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各级***府不够重视,从***策支持到资金扶持力度都不够,影响了玉米秸秆的开发利用进程;玉米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过于单一不够系统,甚至有些技术还不够完善成熟,无法大面积应用;目前的玉米秸秆利用技术普遍存在着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这样就不能吸引农民应用这些技术;农民意识不强,环保意识落后,积极性不高;玉米秸秆产品不被认可、不畅销,影响从事该项技术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3 发展建议
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源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秸秆回归为“新”的资源,必须纳入农业系统的新的经济循环过程,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大秸秆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让企业有效益,让农民得实惠。各级***府部门要重视起来,对秸秆利用给予必要的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扶持,必须有一定的补贴和***策上的倾斜;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解决制约秸秆产业发展的“瓶颈”,努力形成成本低、效益好、群众易接受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理利用的模式体系,要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将秸秆利用的技术研究开发作为系统工程来研究,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以实际效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参考文献
[1] 彭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7期.
[2] 于朝波,郭红梅.大力发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新举措[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1年03期.
[3] 任仲杰,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作者简介:张维东,男,汉族,吉林公主岭人,本科学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规划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秸秆综合利用与能源作物选育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