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好友之约去浙东小城临海游玩,欣赏完旖旎的山海风光后,好客的朋友带我们到一家酒店用餐。餐桌上海鲜不少,但对我这个住在海滨小城的人而言,却实在没什么吸引力。倒是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如油而不腻的“蛋清羊尾”、焦脆爽口的“麦油脂”、酥松香甜的“羊脚蹄”等让我食指大动。尤其是那盆鲜美可口的“麦虾”,至今还让我唇齿留香。
说起麦虾,当时我还闹了个笑话。酒过三巡之后,只听朋友对服务员说道:“请来一盆麦虾,大份的。”一听此言,我赶紧指着满桌的海鲜说不要再破费了。谁知朋友却哈哈大笑,说:“麦虾是我们临海最有名的小吃,别看它名字里有一个‘虾’字,其实它是一种类似于刀削面的面食。”不一会儿,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麦虾就端了上来。只见奶白色的汤汁里除了一条条酷似虾仁的麦虾,还有青菜、笋丝、香菇、蛤蜊肉和牛肉片等,不说别的,光是那扑鼻的香味就令人把持不住了。我赶紧盛一小碗品尝起来,先是一口浓香鲜滑的汤汁,再来几只筋道十足的“虾仁”。那滋味,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朋友说,现在临海的大街上,满是麦虾店,生意很火。可在旧时,麦虾不过是临海穷苦百姓用来填饱肚子的主食。为了省点口粮,他们把麦粉调成黏黏的糊状,然后用刀削成一根根细条,下到煮着青菜、萝卜、瓜藤之类的沸水锅里,再放点盐拌一下,就是一家人的饭菜了。这样的麦虾味道差不说,还不耐饥,往往早上吃好,不到中午肚子就饿得咕咕直叫了。而现在的麦虾做工精细、配料丰富,既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和营养观,又满足传统怀旧的心理需求,因此广受大家的喜爱。在临海的许多麦虾店里,经常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白领、美貌时尚的姑娘,或光着膀子的民工坐在一起吃麦虾的情景。
面对如此美味营养的小吃,喜欢烹饪的我来说当然不会放过“偷师”的机会。朋友见我想学,便拉我到厨房去找他的同学。说明来意后,热情的大厨边讲解边示范起来。只见他先在盆子里倒入面粉,再往里面加两个鸡蛋、一匙菜油和一匙盐,用适量的温水调成面糊,(湿度以插入筷子不倒为准)放在一边备用。然后烧热油锅,放入切好的青菜、香菇、牛肉丝等翻炒,等五六成熟时,倒入高汤用猛火烧开。接着就到亮绝活的时候了,只见他将盛着面糊的盆子略微倾斜,当面糊流到盆边“探头探脑”之际,手起刀落,“唰唰唰”沿着盆子的边缘削了起来。只见白色的面糊条如活蹦乱跳的银虾,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最后都落入翻滚的汤水之中。此情此景,若被一些文人雅士看到,说不定会吟上几句酸溜溜的诗句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汤中都不见。”等它们都浮出水面时,就可以盛入碗中按各人口味加入小葱、香菜或辣酱等作料大快朵颐了。
麦虾和许多传统小吃一样,都是来自民间的“草根”美食,但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活色生香,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