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或无望,或冷漠。我们需要“比我们更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人性、独特性、基本价值、尊严、自由和潜能的人本心理学运动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无远弗届。可惜,原本健康的人本观念却因大众化而逐渐被曲解,带来负面影响。人本心理学的一套术语变成流行语,如自我价值、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等。这些名词本身并无过失,只因过度地引用,使得许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变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自爱变成自私,自由变成不负责任,自我肯定变成不顾他人,自我接纳变成自我放纵。“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可若被自私者滥用,则遗害无穷。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完善
1954年,身为人本心理学中流砥柱的马斯洛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巨著《动机与人格》,书中提出了他的需求五层次论。进入了上世纪60年代前后,马斯洛开始感到这一层次架构不够完整,作为人本心理学的最高理想,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
1968年,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再版序里写道:“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实现等观念……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很可能为日渐消沉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提供一具体有用又有效的答复……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无望、冷漠。需要‘比我们更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性的、与教会无关的方式奉献自己。”
人们需要超越自我实现,即需要自我超越,因此马斯洛在其去世前一年的1969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他在文中重新反省需求理论,并归纳为三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Z理论”,构成了下面的体系:
Z理论―― 6.最高需求(超越性灵性需求)
Y理论―― 5.自我实现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爱与归属的需求
X理论――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马斯洛使用不同的字眼来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Z理论),例如:灵性、超越自我、神秘的、超人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以宇宙为中心)、天人合一等;马斯洛将“高峰经验”及“高原经验”放在这一层次上。但大众传统看到了心理学教科书所呈现出来的,始终限于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理论及Y理论),根本不提后期的修正。
人本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为人的终极目标,而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需要自我超越,不能一直滞留在自我中。他们认为成长有两个层面:水平式(即自我实现)及垂直式(即自我超越),两者并行才是他们所谓的真我的圆满实现。而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义。表面上这两者相互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
追问“我是谁”
灵性修行如何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了解。
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自我力量来自早年的发展,天生气质或业力倾向会受到童年环境的反馈和镜像塑造,产生自己是谁的感觉。若我们与父母有良好联结,受到他们的尊重,就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则形成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
接下来,这种初期的自我感会被老师、学校、社会状态和之后的家庭生活所强化。通过这种塑造,在早期童年模式之上一层层累积,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断重建,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自我感。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灵性功课在一开始的任务就是恢复和疗愈,也就是了解并释放匮乏或受伤的自我感,重新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
自我恢复到某种程度时,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与慈悲。佛陀的教导中,把这种发展形容为“善巧特质”的培养,比如慷慨、耐心、觉察和仁慈。
接下来,自我发展就会导向更根本的层次:发现真我,也就是发现各种正向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之中。
真实世界超越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我们通过欲望之网来观看它,将之分成快乐和痛苦、对与错、内和外。要看见宇宙的本原,就必须跨出去,超越欲望之网。
当我们敞开自已,放空自己,就会体验到万物间的相互联结,了解一切是相互关联的,每个经验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经验与事件。老师需要学生,飞机需要天空。
如果你是诗人,就会清楚看见云飘浮在写诗用的这张纸上。没有云就没有水;没有水,树就无法生长;没有树,就无法造纸。所以云在这里,这张纸的存在有赖于云的存在,纸和云是如此贴近。同样道理,阳光、樵夫所吃的麦子……每一件事都在这张纸上。
许多灵性传统促使人觉醒的主要做法,就是不断自问:“我是谁?”或是询问“拥有这副身体的是谁”这一类的问题。许多老师如马哈希和中国、日本的伟大禅师都曾使用这个方法,重复这个简单而深奥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若不觉察它,就会把许多事物视为自己,比如身体、种族、信念、思想。若能真诚地提出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感受到更深层的真理。
询问“我是谁”,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另一个人一起提出这个问题,在持续进行中得到愈来愈深入的答案。
做法如下:轻松舒适地坐着,面对同伴,准备好一起冥想半小时。先决定谁在前十五分钟提出问题,然后放松地看着对方。提问者开始发问:“你是谁?”让对方自然地回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得到一个答案后,稍等一会几,提问者再问:“你是谁?”如此一再重复提出这个问题,持续十五分钟,然后交换角色,也进行十五分钟。
重复提出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答案,回答可能愈来愈有趣。答案本身不重要,它们只是逐渐深化的历程的一部分。每次发问时,只要温柔地倾听答案即可。若未浮现答案,就停留在那段空当,直到浮现出答案。如果浮现困惑、害怕、笑声或眼泪,就留在这些感觉里面,但无论如何都要一直回答。请你自然地融入过程,让自己享受这种冥想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