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期发展的任务是确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所以对自我同一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先对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相关概念予以辨析,最后对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概念;理论基础
1.自我同一性的基本概念
1.1自我的界定
英语中的两个单词:ego和self,都译为自我,但二者在来源、涉及的内容上区别很大。弗洛伊德认为自我(ego)是从本我中的一部分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平衡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使个体保持心理健康。詹姆斯则将自我(self),分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主体,客体我是自我概念,即主体我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但相较于弗洛伊德,他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点,将自我从潜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他把自我看做一种心理过程,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其包含人的意识活动并能够被人控制[1]。
1.2同一性的含义
牛津字典中解释Identity为两种含义,一是“本身、本体、身份”,二是“相同(性)、一致(性)”。在我国心理学界,认同通常有两种翻译,一是译为“同一性”,二是译为“认同”。同一性在界定上一直具有模糊性,难以界定。
1.3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3.1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埃里克森是第一个系统阐述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家,他将同一性既看作一种结构,也看作一个过程。他对同一性概念的界定是多维度的,认为其具体有四个基本的意义:个别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社会凝聚力。
他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在内容上的开放性,成为深入研究的限制,但也激发了后续研究者在该问题上的探索[2]。
1.3.2玛西亚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玛西亚从对心理动力和心理社会两方面的考虑下提出:同一性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自我结构,是对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和成长史等方面内化了的自我结构组织[3]。
1.3.3国内学者对自我同一性的界定
黄希庭认为自我同一性使个体不再对“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等问题觉得惶惑迷茫。
张日对自我同一性进行两个层面的划分。首先是自我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连续中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的主观认知,即“我还是我”。其次,同一性意味着以社会性存在的自我[4]。
2.自我同一性相关概念辨析
2.1同一性混乱与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指青年想重新认识自我时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在青年期,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主客观的矛盾,产生心理冲突,即同一性混乱[5]。
同一性扩散意味个体自我意象的***中心的丧失和消散,这一过程较温和。而同一性混乱指同一性的严重混乱和瓦解[6]。
2.2消极同一性
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的同一性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甚至是社会所不承认、不接纳或强烈反对的。消极同一性很可能成为仇恨与战争产生的根源[7]。
2.3心理的延缓期
心理的延缓期是允许或强迫某些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给予自己一段拖延的时期。因为各个方面的摇摆不定,青年需要时间去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及进行多种社会实践,从而更好的对自我进行再整合,避免同一性的提前终结[6]。
3.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基础
3.1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中的生物本能的动力学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考量,提出“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人格的形成是一生的工程,不仅仅取决于童年时期[6]。在该理论中,他用八个发展阶段划定人一生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发展课题,包含两相对立的发展危机。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视为终生的发展过程,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在这八阶段中,埃里克森聚焦青少年期,从而提出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这一阶段的研究是其理论的基石和最大成就之所在[1]。
3.2玛西亚的理论
玛西亚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或定义标准,提出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1)自主定向者(成就型同一性):即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指通过探索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后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2)他主定向者(排他型同一性):形成的承诺是反映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而非自我的探索。(3)寻求方向者(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处于积极的摸索阶段,尚未达到最终的承诺。(4)迷失方向者(弥散型同一性):即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指无固定承诺又不主动探索,彷徨迷惑,或者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尚未成功地解决[8]。
3.3Waterman的理论
Waterma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具有一种清晰明确的自我肯定,包括那些使个人能够实现其所希望的目标、价值和信念。在此,他强调的是同一感本身所包含的特质使人产生的目的感和方向感[9]。
4.小结
青少年期发展的任务是确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所以对自我同一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迄今为止,自我同一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在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者们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王林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与形成机制的探索性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张日.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3.
[5] 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主编.心理学词典[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6]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 杨喜梅.从自我同一性理论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
[8] 郭余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相关研究.心理发展教育.2004.
[9] 转引自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自我同一性及其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