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与今日相差甚大。虽然今天我们仍在沿用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习惯用语,但实质内容已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魏晋以前,人们的居家生活条件比较简单。古人的居室内虽有几、案等家具,但由于那时还没有专用的座具,人们在室内只能坐在地上。为了给自己的居家生活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古人们便采用铺席的方法。即先将室内的地面处理平整后,再于地面上铺设席子,通常要铺设两重席。“凡敷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周礼・春官・司几筵》)筵为竹编的席,因其较硬,耐潮湿,故铺在最底层。席为草编而成,比较柔软,铺设在筵的上面,利于人们踩踏舒适。这两重席实际起着掩盖泥土地面的作用,人们在上面活动不会再沾士。
筵和席在当时都作为坐卧用具,两者因此常常合用。古时,每逢有亲朋好友登门拜访,主人经常要铺设筵席,上面陈放酒器、菜肴,摆设酒宴盛情款待。“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礼记・乐记》)因此,筵、席合用,又专指酒宴。即后世的宴席。酒宴结束后,再将筵和席撇去,故又称“撤席”。
古人在居室内铺席,主要是为了方便室内的活动,因此也成为古人居家生活的重要设施。所以,古人入室也有“入席”、“登席”、“上席”之说。进入室内,人们日常的坐、卧,就都离不开席。而室内的家具及生活用品,也都放置在席上。一旦“席卷”或“卷席”,就意味着一切皆无。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誉,在许多生活细节中,都有与之配套的礼仪制度和习俗。人们通过特定的礼节,或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或表现自己的谦恭。由于席在当时居家生活中的特殊用途,也由此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礼节。“跣足入室”,就是那时走亲访友的一项基本礼节。所谓“跣足”,即为了不踩脏室内的席,存入室前,必须先脱去脚上的鞋和袜,然后赤脚入席,以此作为对主人的尊重。“侍坐于长者,屦(草、麻等编织的鞋)不上于堂。”(《礼记・曲礼》)
春秋时期,楚***在郎大败晋***后,楚庄王遂称霸中原。随后,他派申丹出使齐国。从楚国到齐国,必须经过宋国。不可一世的楚庄王竟不按礼仪制度中“过邦假道”的规定,要求申丹不要向宋国国君“假道”,径直过境。这种无视礼法的做法,立刻引起宋人的不满和愤恨。申丹在途经宋境时,被宋人截获,并被处死。消息传到楚国,庄王勃然大怒,拂袖而起,竟未穿鞋就走出大殿。侍从见状,急忙提着庄王的鞋追赶。可见即使是国君,入室前也要脱去脚上穿的鞋。
进入室内后,席就是当时最常用的座具,于是便有“席地而坐”之说。但古人的“席地而坐”,还十分讲究坐的姿势。“跽”、“踞”,就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表示对对方敬重的坐姿。这两种坐姿都是两膝着席,臀部不着席,实际就是跪的姿势。
“跽”,亦称“长跪”,是“席地而坐”时最为庄重、严肃的一
“踞”相对于“跽”,是一种比较随和的坐姿。坐时,两膝亦着席,但臀部落在脚后跟上,上身无须挺直,可以向前倾或稍向后仰。这种坐姿由于比较随意、放松,丝毫不拘谨,身体还能够前后捌动,利于交谈,进食方便,故常用于宴饮、交友等活动中。此外,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内,坐姿由跽改为踞,则含有准备起身,表示告辞之意。
跽、踞这两种坐姿不仅在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甲骨文吉,也有表现这两种坐姿形象的文字。可见跽、踞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坐姿。
不过,在古代的坐姿中,还有一种“箕踞”。即坐时,将臀部直接着地,两腿前伸,身体后仰。从侧面看,形似畚箕(即簸箕),情况下,“(荆)轲自知事不就,依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他面对秦王采用这种坐姿,就是要表示对秦王的鄙视和轻蔑。
长时间的“席地而坐”,也会感到不适,所以古代室内家具的功能故称箕踞。这种看似比较舒适、随意的坐姿,在当时被视为是一种轻簿的坐姿,被种坐姿,即所谓正襟危坐。坐时,两膝着席,臀部抬起一上身挺直。通常表示对对方的敬仰和尊重。认为是轻视对方,傲慢无礼的举止。所以礼仪制度规定,“坐毋箕。”(《礼记・曲礼上》)战国后期,刺客荆轲受燕国太了坩之托,前往秦国行刺秦王赢***。在***穷匕首见,却未能刺中秦王,而自己却身负重伤的也与今日大相径庭。几和案都比较低矮,就是供人们坐时身体凭依的家具。“俾筵俾几,既登乃依。”(《诗经・大雅・公刘》)《说文解字》:“案,几属。”徐铉注:“案,所凭也。”将上身依靠在几或案上,可以起到调节、舒缓的效果。
魏晋以后,由于人们的居家生活中有了专门的座具,“席地而坐”的习俗逐渐改变。但这种用语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一直沿用。直至今日,人们还经常使用这个词汇,只是坐的方式和姿势均与秦汉以前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