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是指具有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形式。古代中国,各民族人民以其独特的语言系统,为了抒发喜怒哀乐的情绪,形成了最原始的民歌这一音乐形式,以后出现了民族器乐。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大部分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因此,民歌成为记载民族历史的形式,而民族器乐演奏则成为重大仪式的核心,可见民族音乐不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苗族古歌是苗族的史诗。苗族古歌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起源、人类和物种的出现、开辟疆土、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它记载了整个苗族的历史文化。历史学家范文澜对苗族历史的研究也参考了苗族古歌的内容,写道:“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
配合古歌演唱的器乐有萧筒、芒筒、板凳,以单旋律形式演奏为主,对于和声的运用则相对较少,有人认为“落后”、“土得掉渣”,难以普及推广。如果苗族古歌在当前时代变革当中不加以变化和调整,就会造成人们和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拉得愈来愈远,失去文化传承的功能。由此可见,苗族古歌应当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找到新的发展途径。
应当改变以往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起来的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宗旨的观念,主动、自觉地运用民族音乐创作的市场化运作规则。要在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依靠苗族古歌自身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以及现代商业化包装手段以吸引广大受众。比如运用苗族风情旅行、景点舞台演奏、游客歌师互动等各种形式来扩大苗族古歌的影响并产生衍生效益,从而为民族音乐演出实现产业化运作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以往对民族音乐的运作主要由相关的文艺行***管理部门牵头,进行公益性演出。这种体制无疑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利,但是其负面影响是导致音乐团体形成依赖性思维,形成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的习惯,淡化了市场竞争意识。苗族古歌应吸引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资金投入,实现商业化合作,形成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互动框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与多维度的民族音乐文化市场,真正提升苗族古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音乐教育首先需要关注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培养文化的国际交流能力。一个民族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消亡则民族危殆。学校应当承担起弘扬苗族古歌的重要职责。在苗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音乐教师应当将音乐教学与苗族古歌结合起来,以民族情感教育作为主线来抓,不仅要培养学生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真情实感,还要以欣赏民族音乐为主要形式来提升学生们对于民族音乐的感知力和爱好。
在中国***的英明领导下,苗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我们相信传承着几千年苗族文化的苗族古歌将如滔滔江水源远流长,正像苗族古歌所唱到的:“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