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友在其博客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和男友去逛街,手机被偷了。发现手机丢了之后,她马上用男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居然通了。对方摁断了电话,然后用公用电话打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像你这样粗心大意,丢手机是迟早的事,就算我不偷,肯定也会被别人偷。手机以后不要放在背囊里,一定要记住了。”
她跟小偷谈判:“手机就当我送给你了,但你能不能把卡还给我?它对你没啥用,但对我却很重要。?小偷沉吟了下说:“好吧,拿充电器和备用电池来换。”于是,俩人谈好第二天晚上交接。
第二天上午,她男友接到小偷打来的电话,让他转告女友,她的老板发了好几条短信过来,还有谁跟谁打了电话进来等等。晚上,女孩在约定的公用电话亭里拿到了她的***。小偷在电话里说:“最近手头有点儿紧,手机已经出手了。充电器就不要了,你自己留着吧。”“善良”的小偷还再三承诺:“以后有钱了,会买一部同一款的新手机还给你。”
尽管她知道小偷的承诺并不值得相信――不管他有多“善良”,他终归是个小偷。但她心里依然对这个“善良”的小偷充满了感激。她在博文里写到:“幸好我及时和老板取得了联系,不然公司得受大损失,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恐怕也得泡汤了。我还真得感谢那个还没有坏到头、良知尚未完全泯灭、还尚存一些善念和良心的小偷。”
明明是被人偷了,却发现了小偷身上尚存的那么一丝所谓的“善念”和“良心”,并对其心生感激――这么看来,还是“坏人”好当啊!人们对敌人的要求总是比朋友低,对朋友的要求总是比亲人低。对你越亲的人,你越在乎的人,你的要求就越高。
不熟悉的人、陌生的人惹你不高兴了,你可能不会那么过分地在意,最多也就骂几句脏话、撂几句狠话、说几句气话完事。可如果换成是你的亲人,或者你在乎的人,哪怕是一句话说得你心里不舒服、不痛快了,恐怕你都得怄一番气、落几滴伤心泪。只有亲人、在乎的人才能让你伤心,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那些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只能惹你生气,根本不具备让你伤心的资格。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贝勃定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放上301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他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的砝码,那么左手的砝码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一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贝勃定律”。
意大利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两对具有大体相同的成长背景、年龄阶段和交往过程的恋人当中,做过一个送玫瑰花的实验:心理学家让其中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在情人节前两个月的每个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女孩送一束红玫瑰;而让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只在情人节那一天,向自己心爱的女孩送一束红玫瑰。
由于两个男孩送花的频率与时机不同,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情人节前两个月的每个周末都收到一束红玫瑰的那个女孩,情人节当天收到男孩送来的红玫瑰时,表现得相当平静。尽管没有太大的不满意,她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看到别人送给自己女友大把的‘蓝色妖姬’,比这普通的红玫瑰漂亮多了,我心里真是很羡慕!”而情人节前从没接受过红玫瑰的那个女孩,情人节当天手捧着男友送来的红玫瑰花时,表现出了被呵护、被关爱的极度甜蜜,竟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地与男友紧紧拥吻在一起。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是贝勃定律在作祟:在彼此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对方给你的一点小小的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而当你们确立恋爱关系以后,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你也就觉得平淡如水了――陌生人给你的关怀,常常会让你感动不已,这就是为什么旅途里总会发生那么多浪漫的爱情。
亲人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习以为常,甚至视为天经地义。无论亲人怎么宠你、爱你,你都可以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心安理得,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而陌生人给我们的一点微小的帮助,却常常会让我们感激不已。这是因为我们对亲人的期望值很高,而对陌生人并没抱多大期望。这中间还是“贝勃定律”在操控我们的感觉。
有个女孩和母亲吵架后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肚子饿了,她来到一家小面馆,却发现出门时忘带钱了。好心的老板娘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吃。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并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可我妈竟对我那么绝情……”老板娘说:“我只是煮了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给你煮了十几年饭,你难道不更应该感激她吗?”女孩一下子就愣住了――“是啊,妈妈辛辛苦苦养育我,我非但没感激她,反而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她大吵大闹。”想到这里,女孩鼓起勇气朝家的方向走去。走到离家很近的十字路口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四处张望。看到女儿回来了,她急忙喊道:“饭已经做好了,快跟我回去吃吧,菜都已经放凉了!”边说边拉起女儿的手大步往家走去。女孩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其而言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贝勃定律”教会我们,理性地分析事实,而不是随意地凭感觉论事。
我们的感觉很敏感,但它也有惰性。它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变化;也会加重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迷失理性。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贝勃定律”的牺牲品,从而对身边本应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视而不见。“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少做锦上添花之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之事;而受与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爱你的人如果没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并不代表他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陌生人给我们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激;亲友给我们的帮助,我们应报以更大的感恩,“不要拿别人心血来潮时顺手拈来的一棵草去平衡亲人心里的那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