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努力的目标。而我觉得在这场教育方式的改革中,教师所起是作用是巨大的。教师要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怎样去完成好一节课,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在历史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摘要】历史;教学;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学习。作为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我们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是在博采、了解、欣赏、尊重、和感悟人类丰硕文明成就的同时,从中涉猎对我们未来及终生发展有价值的历史与文化精华为己所用,进而警策自己未来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学习它的真正目的。
一、通过历史教学加深我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世界历史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家的历史就是汇入长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分散而孤立历史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结。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而且人类文明越发达,国际交往就越密切。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许多挥之不去的情结,比如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唐朝有玄奘天竺求取真经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明朝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等;而近现代的中国更是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同学们学习世界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东西方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辉煌和繁荣。
二、通过历史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人说,学则须疑。只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有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吴三桂不引清***入关,李自成会成为一个新封建***权的皇帝吗?”、“孙中山为什么要把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呢?”、“假如林则徐没有去禁烟,中国近代史会怎样发展呢?还会有鸦片战争的发生吗?”、“不判国,他会成为之后的中国领导人吗?”、“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呢?”等等。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学生有了这样的问题后,教师不能只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要抓住这个契机,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历史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有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后,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历史学科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四、通过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 是世界反***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在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大胆回答,敢于幻想,敢于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同学在学习“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文物***时,用归纳推理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提出:①可以反映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富兵强的真实吗?②兵马俑严阵拱卫秦皇陵能否反映秦国专制中央集权的***治吗?③其陵墓规模的宏大可否想到秦皇耗费人力物力之巨繁,并与秦的苛***联系起来呢?④那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可否想到当时雕刻技艺的高超水平?教师抓住这些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于是课堂活跃了,气氛和谐了,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起来,收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双重教学效果,也是发展创造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一个学生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这种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其次,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有进步:比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各是什么时?教师先有意设计几个答案:金钱、土地、奴隶、房屋……让学生思考。在讨论中,有人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要求那个同学说说他的理由。教师在耐心倾听后,再帮他释疑,分析原因,直到错误思维因点拔而澄清,学生因此掌握了知识,同时在思考中发展了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刘洪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2]王宇.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J].教育评论, 2002,(03).
[3]曲淑贞.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正确认识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