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券派发后,引来网友争议声一片。有网友认为未能人人惠及,有失公平;也有网友直指纯属旅行社变相促销,最后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究竟旅游券是“救市良药”还是只属一个伪命题?
质疑派
发放旅游券的消息传出后,大部分网友持“冷眼质疑”的态度,提出四大争议点直指旅游券促消费是个伪命题:
一、未能全民普及有券人有“没有”钱去
网友慨叹“无自己份,有点火滚(生气)”。网友“佛山在流泪”指出,本次派发的三类人分别是低保户、旅游公司客户和行***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名为对低保户的补助,但大家都明白,低保户连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无心思去旅游。
二、商家变相促销或会多多限制
网友“111kkk”指出,“很可能羊毛出在羊身上,旅游时从其他地方宰回来。”
三、优惠不及花费多捂紧钱包不为所动
网友Victor就坦言:“旅游券增加我们计划外开支,对我们来说没用。给你100元旅游券,要你到珠海一趟,自理费用可能会是100元消费券的几倍。”
四、发旅游券不如发购物券实际
网友建议,派购物券或者现金更实际。Victor觉得派旅游券好像在“赶时髦”,市民最关心的是物价,而不是旅游、房地产。
肯定派
网友Bonnie属于少数的肯定派,她理解“国民休闲,应该也是利用周末,到周边附近城市去玩下,费用本来就不很高。如果有旅行社能够派发旅游消费券之类的,可以刺激人们出游的欲望。”然而未能做到旅游券人人有份,会不会又觉得有失公允呢?Bonnie说,“晤会,如果旅游券是给60岁以上长者适用,那么我一家大小去,起码有两个可减少费用。”
旅游局:“派券是商家促销行为”
三水也会派发旅游券“益街坊”吗?记者致电三水旅游局陈念安副局长时,他表示,目前佛山出现派发旅游券的热潮只是个别商家行为,与佛山市旅游局无关,如果派发,三水要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才会有进一步安排,但暂时没有此计划。
专家:这是一个伪命题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务系主任、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直言,旅游券促消费是一个伪命题。
问:目前出现的旅游券热为何引起全民一片质疑声?
答:如果***府主导派发,旅游券可以看作是***府的一项财***福利***策,引起市民质疑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过民意听证程序,用纳税人的钱却没有公开其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证。对于商家而言,会质疑为什么***府只振兴旅游业,而不扶持其他行业,因此很可能“顺得哥情失嫂意”;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理解刺激内需,应该人人有份,但是现在只派给部分群体,感觉有失公允。***府以“刺激经济”为由,派发旅游券只是一个扶持旅游业的美丽包装而已。如果只是商家主导派发,则只属商业促销行为。
问:旅游券能促消费吗?
答:这是一个伪命题。市民的消费意欲,取决于对未来的信心和预期,现在的时势,市民的工作能否保住,收入能否维持尚没有明确定论,加上环境不乐观,股市不振,市民的消费意欲不高。因此实施旅游券举措,未必能看到实效。(王鹏 庞晓茗)
警惕景区涨价抑制旅游消费
安徽省某景区日前通过旅游门票调价方案,将门票价格从现行的旺季每张200元调整到230元,淡季每张120元调整到150元。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当前,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可能抑制旅游消费,应引起***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景区门票经常大范围竞相涨价。为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曾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门票提价间隔时间和上调幅度分别作出“3年”和“15%”的规定。目前,一大批景区的新一轮“3年”涨价预期已经到来。
眼下一些普通景点的门票价格都在1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两三百元。国内旅游成本中,景区门票已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一家三口出门旅游,目前在国内大部分景区,仅一处门票就要支付700元至800元,仅此一项就占了一般工薪家庭月收入的相当比重。门票价格不能小觑,赶人或者留人,门票价格起着关键作用。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要慎重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还关系到景区的品牌形象。景区如果过分依赖超高价门票,不单是对广大低收入人群的排斥,放大了看,也是对旅游业形象的损害,最终必然要损害到旅游业自身。
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形势下,景区门票涨价可能抑制国民旅游热情,是不适宜的。旅游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较为直接且巨大。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满足和刺激民众在国内的旅游和度假需求,是我国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因此,主要景区不要舍本逐末,只在门票价格上下功夫,而要把精力放在打造景区的软硬环境上,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增强旅游市场有效供给,为更多的人提供获得享受旅游体验的条件,促进旅游消费增长。(余杭)
消费券的“前世今生”
消费券其实是“***府红包”的一种(企业发放的不在讨论之列)。“***府红包”既可以现金形式发放,也可以消费券形式发放。其目的均是为了增加人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不过消费券由于是专用券,必须限时消费,有些还限功能(譬如旅游消费券只能用于旅游),因此它在短期内拉动消费的作用比现金更直接。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提出了“社会分红”理论,成为“***府红包”的理论基础。此后,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放过“***府红包”。
如1979年,美国俄勒冈州通过法寨:只要当年州***府税收超过预期总额2%以上,州***府就应将部分税款返还给纳税人。香港和新加坡去年上半年向民众普发“红包”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税收增长超出预期,还富于民。
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派发“***府红包”则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不景气。去年10月30日,日本首相麻生宣布,日本***府将向全国所有家庭支付“生活支援定额给付金”,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补贴额为每人1.2万日元(约合830元人民币),并向65岁以上老者、15岁以下儿童多补贴1万日元。台湾当局”行***院院长“刘兆玄在去年11月18日宣布,给每位居民发放3600元的消费券,用来刺激消费。
无论是税收超过预期,还是应对物价上涨和经济危机,“***府红包”的前提必须是具备发放的财***能力。近年来,我国***府的财***收入增长速度远超GDP的增速,2007年增幅更是高达31%,一些省市的地方财***收入更是增长可观。有了这样的财***条件,“***府红包”也就呼之欲出。
中国的“***府红包”实践始于2008年末2009年初。今年1月9日,民***部副部长姜力表示,为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央财***下拨90多亿元人民币,为74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的生活补贴。补贴对象为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等。
而在此之前和之后,各地的“***府红包”实践已风起云涌。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苏州、东莞……越来越多的地方***府加入到发放消费券的行列。对此,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明确表态:“消费券是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连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