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享誉古今的不朽之作。本文将从《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白居易诗集的分类、白居易对《长恨歌》的评价等方面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认为《长恨歌》主题应该归于讽喻说。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讽喻说
一、创作背景分析
白居易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便学写诗。纵使诗名鹊起,长安十年,白居易依旧一事无成。他回到宣州老家,在27岁参加乡试,一举夺魁。在贞元十六年(800年),以第四名及进士第,贞元十九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中才识兼茂明与体用科,授周至县尉。《长恨歌》便写于元和元年。
在贞元十六年至元和十年间,白居易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元和二年)等诗。其中《秦中吟》、《新乐府》都是讽喻诗中的代表之作。后期白居易***治一再受挫,开始闲适而居、归心向佛。此时白居易的诗才更多地显示出退守自持、乐天知命的倾向。
《长恨歌》开篇即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以一个“重色”表达出了诗人对唐明皇的情感态度。“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看似是有意为杨玉环与唐明皇的关系进行重写,实质上对于深谙其中荒唐缘由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讽刺。“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养尊处优生活的描写与后文杨玉环香消玉殒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李杨二人进行讽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诗人直接指出红颜误国,国君沉迷女色荒废朝***的荒唐,表达出自己对李杨行为的否定。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面对这一出悲剧,诗人仍存一丝感慨,发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叹。主题虽为讽刺,但李杨的爱情不仅是个***治事件,诗人虽有哀,但哀不是主流。
二、陌拙右锥宰约菏集的分类来看
白居易在自编诗集时,将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关于分类的标准,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明:“自拾遗以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
在感伤诗中并不是没有反映***治内容的作品。如《蚊蟆》:“么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又如《哭王质夫》:“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不知此何德,不识此何辜?”都带有鲜明的***治色彩,在主题上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因此,《长恨歌》被归为感伤诗并不能说明它的主题就已经与讽喻无关。《长恨歌》被归于感伤诗,可能是因其“随感遇而形于叹咏”,将叙事说理与诗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这属于诗歌表现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应该与它的主题混为一谈。
三、从白居易对《长恨歌》的评价来看
在《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中,诗人曾言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中有正声。”
按照音乐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诗是先秦时期各国的民歌,雅诗是诸侯宴饮用的音乐,颂则是用于祭祀的祭祀之乐。“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各国的民歌同时也反映着特定时期的民风民俗,人民吟咏生活时难免在诗歌中夹杂着对于***治的评价。从这个角度看来,民歌其实更能够体现人民对与***治生活的体会。在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后进入汉朝的知识分子仍然不敢轻易妄言国事,而是转眼于在已被奉为经典的《诗经》寻求寄托。《诗经》里的内容经过牵强附会,已经拥有了浓烈的***治意味。到了汉儒手中,风诗的***治作用已经被明显夸大,风诗已经不再被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民谣了。
白居易对与诗歌创作一向坚持“唯歌生民病”的原则,坚持继承汉乐府写实的特点。《诗经》作为诗歌的源头,他评价自己的诗歌具有风诗、雅诗一样的反映诸侯、天子之***的内容以及特点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中有正声”所言“风情”并不是指男女爱情,而是与“正声”互文,指自己的诗歌具有风诗和雅诗关注***治现实、风雅比兴的传统。
四、结语
从白居易的生平以及经历可以看出诗人在创作《长恨歌》时是带有兼济天下之意,将《长恨歌》放入感伤诗并不意味着它的主题就已与讽喻无缘,而从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的评价中,更是感受到诗人将其看作有风雅比兴的传统。因此,《长恨歌》是一首具有讽喻性质的诗,并不是一首爱情诗。
参考文献:
[1]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张中宇.白居易诗歌归类兼及《长恨歌》的主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
[3]钟来因.《长恨歌》的创作心理与创作契机[J].江西社会科学,1985(3):75-79.
[4]周明.释“一篇长恨有风情”[J].南京大学学报,1984 (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