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各种版式的“天启通宝”方孔钱中,背文为“奉旨”的小平钱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为:一是这种古钱不仅是奉旨铸造的,而且还在背文上铸了“奉旨”二字,应为“天启通宝”的开炉钱;二是许多古钱虽然同样是奉旨铸造的,却都没有铸上“奉旨”二字的背文。所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在明代古钱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历代古钱中也无二例。因此,这种背文“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小平钱,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此情况下,前几年,江西等地的一些作假者,就把目光投向了这枚古钱币。他们的仿制品虽然比较逼真,但铜质不古,精准度也不及真品,故容易识别。笔者开始收藏的几枚背“奉旨”的“天启通宝”小平钱,几乎都是比较逼真的仿制币,故对其一直不够满意。直到最近,笔者才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上,收集到了一枚铜质古朴、制作精整、包浆陈旧的真品(见***),较好地圆了我对这枚古钱币的收藏梦。
“天启通宝”,有徐“天启”和明“天启”之分。徐“天启”,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所铸。徐寿辉,生于公元1320年,卒于公元1360年,湖北罗田人。1351年8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聚众起义,以红巾***为号。10月,攻占蕲水与浠水,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后铸“天启通宝”。明“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所铸造的流通货币。徐“天启”和明“天启”,除了铸造时间相差270多年外,两种“天启通宝”的字体略有差异,“启”字的写法亦有不同:明“天启”的“启”字中的“户”,首尾呈“一”状或“丶”状,与第二笔断开;徐“天启”的“启”字中的“户”,首笔呈撇状,并与第二笔相连。明“天启”有小平、折二、当十等多种版式,大小各异,变化甚多。钱文“天启通宝”四字,楷书,上、下、右、左直读。在其小平钱中,除光背无纹者外,有星月、祥云纹和记重壹钱、壹钱一分、壹钱二分,记局户、工,记地京、浙、新、密、云、镇、院,以及背“入”、背“奉旨”和天启、泰昌合号,天启、泰昌合背,天启、万历合背等。在折二钱中,有背记重十、十・一两,背记地密、镇、府等几种。这些“天启通宝”,以小平背文“入”、“奉旨”、“壹钱一分”和折二,以及当十背“密”者等较为稀罕。而笔者所收集到的背“奉旨”的一枚,是明“天启”小平钱中较为稀罕的一种。
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小平钱,用青铜铸造;直径2.4厘米,重3.9克;面文“天启通宝”四字,楷书,上、下、右、左直读,“启”字中的“户”,首笔为“一”并与第二笔断开;边缘较阔,宽0.3厘米,方穿,穿径为0.6厘米;背文为“奉旨”二字,“奉”字在穿右,“旨”字在穿上;未入过土,钱面、钱背在棕红色的锈层上,有不规则的深绿色的锈斑。(责编:丁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明代“天启通宝”背“奉旨”小平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