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缝合方法的改进,提高高张力切口直接缝合的愈合质量。方法:结合皮肤伸展术原理,采取皮下过度减张的方法,将缝合张力分布在皮下组织深层,使切口表层低张力愈合。结果:早期切口呈外翻隆起,凹陷不平,外形欠佳。后期则逐渐变为平坦,瘢痕轻微。26例均Ⅰ期愈合,2例有线头排斥反应。结论:皮下过度缝合方法是关闭较大张力切口的好方法,切口瘢痕轻微,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关键词]过度减张缝合;切口;张力
[中***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17-02
切口缝合后张力的大小与切口的愈合质量密切相关,切口缝合后的张力愈大,切口不仅愈合不佳。且后期瘢痕明显。我们采用皮下过度减张缝合法处理大张力切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男21例,女7例,年龄6~40岁,平均26岁。
1.2 切口类型:背阔肌皮瓣供瓣区6例,肩胛皮瓣2例,腹直肌皮瓣2例,胸脐皮瓣3例,腹部全厚供皮区12例,背部供皮区3例(2例为扩张器扩张后)
1.3 切口尺寸:宽度7~11cm,长度15~29cm。
1.4 切口闭合方法:2例采用皮肤牵张法将切口对位后予以皮下过度减张缝合;其余26例直接应用皮下过度减张缝合法闭合切口。
1.5 缝合方法:在深筋膜浅层向切口两侧游离4~5cm。同时将切口缘的皮下组织部分剪除,形成45°左右的三角边。在距切口缘2cm左右的浅筋膜面进针(4号或7号线,也可用双线),向上外方进针钩住部分真皮组织后向外下方弯转,在距切口缘1cm左右处出针。再自对侧浅筋膜面切口缘1cm左右进针,向上钩住部分真皮组织后向内下方弯转,在距切口缘2cm左右的浅筋膜面出针,然后在切口张力较大处间断如此缝合。最后依次缝线打结,使线头埋藏于皮下组织深面。这时切口外翻,两侧皮下组织面接触。切口呈石榴嘴状。然后用0号线间断缝合真皮层。依然使线结埋藏于皮下组织深面。这时可见切缘基本严密对位。外皮可用3―0线间断缝合。
2 结果
2.1 缝合完成后可见切口隆起外突,且切口两侧有真皮被牵拉而形成的凹陷,切口周缘外层皮肤松弛无张力,而皮下组织则张力极为明显,随着时间局部隆起和凹陷改变逐渐改善,半年左右变得平整光滑。
2.2 本组皮肤牵张制法拉拢切口的1例在第3天出现牵张孔增大并有炎性改变,拔除牵张针后愈合良好;2例因皮下线结反应行皮下线头摘除术;其余25例均Ⅰ期愈合,其中3例半年后再次手术时可见切口平整,瘢痕轻微。
3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性,40岁。因双腋、双手瘢痕挛缩伴小口畸形入院。在全麻下行双手瘢痕切除、全厚皮移植和口角开大术。从腹部自深筋膜浅层切取27cm×9.5cm皮肤和皮下组织,修剪成全厚皮修复双手,同时用Convers法行口角开大。腹部切口张力大,在2把布巾钳的帮助下,采用皮下过度减张缝合法顺利关闭切口。早期可见切口周围不平整,有凹陷改变。3个月复查时见小口畸形复发,且口周瘢痕过度增生,而腹部切口平整,凹陷处变平。半年后再次因小口畸形入院,查体可见腹部切口平整,凹陷消失,切口瘢痕不明显。
病例2,患者男性,28岁。颈部、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入院。在全麻下行瘢痕切除。自左下腹切取10cm×18cm全厚皮。因切口张力极大,采用皮肤伸展术法,用2根直径3mm的克氏针插于切口两侧的真皮下组织,持续牵拉对位,同时用皮下过度减张缝合法逐层闭合伤口。然后用橡皮筋固定克氏针两端,以保持克氏针的牵拉力。术后3天见牵张孔有变大和炎性改变,但切口对位好,局部张力明显变小,遂拔除克氏针。切口顺利愈合。后期切口瘢痕轻微。
4 讨论
4.1 切取大块皮瓣或皮肤组织在烧伤整形外科手术中较为多见,关闭由此造成的高张力切口有一定难度。若要使切口顺利Ⅰ期愈合并尽量减轻切口瘢痕则更具有挑战性。按照常规的切口缝合法或常规的减张缝合法,尽管当时局部平整,对位好,但切口张力是均匀分布于皮肤层和皮下组织,甚至皮肤层张力大于皮下组织层张力,这样就会影响切口的血运和愈合,出现局部炎性反应、切口裂开等现象。有时即使早期愈合良好,但缝线拆除后,切口张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导致明显的切口瘢痕。
4.2 采用皮下过度减张缝合法能将张力最大限度地分布在皮下层,切口两侧筋膜层面对面的接触,增大了创缘的接触面积,使切口在愈合过程早期较牢固地愈合,抗张力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外层皮肤则较为松弛,张力小,局部血运好,发生炎性反应的机会减少。所以切口缘在对位准确的情况下很好地愈合。虽然当时局部切口外翻、有凹陷形成,但后期随着皮下张力的重新分配而逐渐平整。由于切口愈合早于皮下张力的再分布。因此切口瘢痕会明显减轻。
4.3 皮肤伸展术也是关闭较大切口有效而简单的方法_2。]。皮肤伸展术能借助外力,通过皮肤的延展性和应力松弛特性,使切口能拉拢对合。此后持续张力的刺激,促进局部皮肤的机械蠕变、弹性伸展和生物性增生,从而减小皮肤的张力,使切口顺利闭合。本文有2例因切口张力过大而采用皮肤伸展术,不但使切口对位,而且由于持续皮肤牵张。3天后拔除牵拉装置,效果良好。其实过度皮下减张缝合法也含有皮肤伸展术的原理。皮下组织层持续较大的张力可刺激局部组织的生长,从而增加切口周围的皮肤软组织量,使切口的皮下组织张力逐渐衰减,达到切口良好愈合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皮下过度减张法在张力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