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需要平常心
文/陈连升
性格急躁的老年人,遇到事情容易着急上火,这样很伤身体,平时不妨学学佛家的修身养性。佛家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并不代表佛家否定现实。相反,因为尊重生命,佛家一向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生活习惯、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
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可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这样才能宽以待人。
佛家为了克制欲望而有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戒妄语、戒迷幻,这“五戒”对于养生也同样有借鉴意义。戒杀生,可减少残酷之心;戒偷盗,可减少对于他人利益的侵占心理;戒***邪,可以学会对于欲望的控制,让处于理智的约束之下;戒妄语,才能有诚实正直之心;戒迷幻,才能抵抗心理的空虚和种种诱惑。所以,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用平常心来对待,这样就不会因急躁而引发疾病。
群处守住嘴 独处守住心
文/宁静致远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实际上是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群处守住嘴。沉默是金,这句极其朴素的语言蕴含着极其耐人寻味的道理。沉默并不代表思维停止。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暂时沉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听取中有效取舍,往往能抓住要害,点石成金,足见真知灼见,令人感佩折服。沉默并不代表思想空虚,沉默是一个蓄势等待的过程,大地的沉默是在孕育着金秋的收获,雄鹰的沉默是在等待着振翅高飞。
独处守住心。古人云,君子之心,昭之天下,不可使人不知。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恰恰是对人德行的严峻考验。每当夜深人静时,独自内观其心,自己的真实面目就会浮现眼前。经常反思,你就会觉得真我的显现让平时欺瞒你的假我原形毕露,于此中你会羞愧难当,会真正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这样形成一种习惯,你的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高。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所以,当你遇到快乐时,你要记得克制,因为得意忘形,忘形伤本,忘本失性。当你遇到困惑时,你要退一步思想,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要养成群处守口,独处守心的良好习惯!
古人睡眠方法、姿势、方向谈
文/柯泽
睡眠之法,自古就有人研究、探讨。以明末清初大医家曹庭栋总结得尤为系统,其“操、纵二法”更为人们所推崇。“操”则须先“贯想头顶”(意念领先),而后“默数鼻息”(用鼻子呼吸,并默记其次数),然后再“返观丹田”(再把意念收回到自己的丹田中来)。如此反复多次,便可使“心有着落,得不分驰”,渐渐进入梦乡。“纵”则与“操”相反,“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即遥远、无垠、不着边际的地方),甚至于忘却自己,亦能渐入朦胧睡境之中。
上述两种睡眠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都不能“操”之过急,“纵”之不当,最重要的是要心静,忘己。所以古之“寤、寐”有别:“神栖于目谓之寤;神栖于心始为寐”。只有“心”与“神”相会,才能真正入睡。
睡眠姿势古人也相当讲究。《希夷睡诀》提倡:右侧卧,则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左侧卧,与前相悖。佛门规定右侧卧,名之曰“吉祥睡”,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人的心脏在左侧,如果左侧卧则可能压迫心脏。
至于睡的方向,则众说纷纭。有权威的《礼记・玉藻》要求“恒东首”,即一年四季均头向东睡。据说是日出东方。“恒东首”是“面生气而卧”于人体有益。但是《保生心鉴》则提出:春、夏“首宜向东”,秋、冬“首宜向西”。如果东西没床,则“以南首为当”。
睡眠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人的一生将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有必要对睡眠的方法、姿式等做出科学的选择,以增进健康,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长寿需要平常心/群处守住嘴 独处守住心/古人睡眠方法、姿势、方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