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一起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3S”。1984年我国还专门成立了“3S”研究机构,来研究这三位伟大的西方新闻记者。但是这么多年来,国内对于斯特朗的研究并不多见,“3S”中关于斯特朗的中文研究资料也是最少的。本文对已有的关于斯特朗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分析其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展开对她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3S” 新闻采访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简介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1.24-1970.3.28),美国记者、作家、演讲家,1946年7月曾采访并报道了关于“一切***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她也因为这篇著名的采访稿入选《选集》而闻名中国。她一生中曾6次访华,并最终在“月亮背面”①的中国安家落户;她与埃德加・斯诺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一起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3S”。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数量惊人,她“用了60年的时间从事新闻工作,报道四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写了好几十本书和无数的文章”②。
1985年,为纪念斯特朗诞辰100周年,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斯特朗在中国》一书。书前有***女士作的序言《斯特朗的名字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心里》,回忆了她与斯特朗的相识。该书首先选译了斯特朗关于中国的部分作品,包括:斯特朗根据自己第二次访华经历所写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书,记录了她亲历的1927年到1935年中国***;1937年第三次访华后所写的《人类的五分之一》,记载了她在中国所见的日本暴行,以及同八路***在一起的所见所闻,并特别介绍了她所见的中国妇女的变化;《中国人征服中国》则是斯特朗第五次访华,在延安的所见所闻;《人民访问记》和《农奴站起来》是斯特朗不顾年老体衰冒着生命危险,作为第一个前往采访的外国妇女,用她手中的笔记下了***后改天换地的新面貌。另外,书中还汇集了斯特朗研究的重要资料,即她生前好友和同事对她的回忆文章7篇,通过这7篇作品,可以很好地了解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尤其是艾泼斯坦的文章,简单又全面地叙述了斯特朗的一生,并回忆了他们相识相知、共同工作的片段。但是这些文章都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仅从好的方面去回忆斯特朗,写出来的是一个供人膜拜的十全十美的偶像,关于她的弱点却几乎只字不提。从这个方面来说,她的侄孙特雷西・斯特朗夫妇为她所写的传记《纯正的心灵――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一生》就要客观得多。这部作品也是目前关于斯特朗研究的重要著作。特雷西首先说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即使多次访问中国,并最终定居中国,但她仍然是个美国人,是个“希望在中国找到她自己的国家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③,为自己的同胞服务的美国人。同时,特雷西也没有为自己的姑婆讳言,她少年时期的不合群、青年时期的迷惘以及老年时的坏脾气,都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供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个精力充沛的追梦者。此外,白黎曾经参阅大量的“3S”资料,写成了“三行”三部曲,关于斯特朗的一部是《东方行――记斯特朗》,主要再现了斯特朗1946年的访华经历,为研究斯特朗的这段历史提供了详细的史料。
虽然我们把斯特朗和斯诺、史沫特莱一起亲切地称为“3S”,1984年我国还专门成立了“3S”研究机构,来研究这三位伟大的西方新闻记者。但这么多年来,国内对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研究却很有限。
国内关于斯特朗的研究综述
在“3S”中,关于斯特朗的中文研究资料最少。关于斯特朗的文章,一共只有17篇,而其中还有4篇是以“3S”为研究对象而写的,而2000年以后的研究文章只有4篇,这4篇中又有3篇是以资料介绍为主的文章。这4篇文章分别是:卢小飞在2010年第3期的《中国》上发表的《亲切的斯特朗,熟悉的》,这是为斯特朗的《百万农奴站起来》一书再版所作的序言,身为新闻界资深编辑的作者不仅介绍了斯特朗采访写作的情况,总结了斯特朗的采访经验,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了作品中的被采访对象;2009年6月王起秀在《百年潮》杂志上发表《1959年斯特朗赴采访》,详细记录了斯特朗的采访行程,为研究斯特朗的采访及著作提供了资料;2008年3月张威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美国记者A・L・斯特朗及其晚年思想研究》,主要从斯特朗晚年的经历和思想轨迹来揭示这位美国左翼记者复杂的精神世界,这也是目前关于斯特朗研究比较深入的一篇文章;2003年第5期的《山西老年》杂志上发表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访问太原》一文,作者杨建峰作为当时的参与者记录了斯特朗1963年到太原“了解搜集社会主义***和建设的成就”事件始末。其余9篇文章中,有一篇是安娜三次采访谈话记录译稿,一篇是安娜回忆录的书摘,一篇是分析谈话内容的学毛选心得,一篇是报道斯特朗《中国公社的兴起》一书在欧洲受到欢迎的短消息,还有一篇是对斯特朗传记《纯正的心灵》的作者特雷西・斯特朗的访问记,剩下的4篇才是真正关于斯特朗的文章,其中有艾泼斯坦和邱茉莉的《回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除了上述关于斯特朗研究的著述之外,就是报刊在每年3月28日偶尔会刊发一条纪念斯特朗逝世的消息,这些消息也主要是简单介绍斯特朗的生平,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并没有深入探讨和研究她和她的作品。在余家宏等编写的《新闻学简明词典》中收录了“斯特朗”这一词条,成为后来众多提及斯特朗的新闻学教材的材料来源。国内的新闻史研究作品中对她的研究也不多,如蒋含平和谢鼎新编著的《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中,在第175~176页中有两个段落讲述了抗战前后外国记者的抗日救亡报道,其中的一个段落提及了著名的“3S”。李彬教授在《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中介绍了斯特朗和她对著名的访谈。《世界著名记者传》也编写了包括斯特朗在内的“3S”的篇章。此外,人们在研究中美关系时,也会将斯特朗作为一个促进中美关系、传播中国信息的友好使者进行分析研究。在《情系热土――国际友人在延安》、《国际友人西北行记》、《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等作品中,也介绍了斯特朗为此作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斯特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生平介绍和她为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方面,而对于斯特朗新闻工作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因此进一步研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大有可为的。
斯特朗研究建议
根据上述材料,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斯特朗在中国的新闻活动:
斯特朗的作品研究和报道风格。斯特朗一生不仅致力于报道新闻,还致力于说明新闻。她拿着新闻记者的签证周游世界,不仅是为了报道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治新闻,更想借此为美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因此她在新闻报导基础上的分析文章或者说是评论,更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她晚年定居中国后,创办《中国通讯》,发表大量的时***评论文章,在国外发行量庞大,并成为统治者的施***参考。
斯特朗的采访技巧和职业操守。尽管特雷西在她的传记中说斯特朗是个坏脾气的大个子女人,但是她却成功地采访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并与他们保持着长期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说,她足以与法拉奇相媲美。这一方面体现出她迷人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精湛的采访技巧。1947年,无论是访问***还是,她的问题总是简单而切中要害。同时她也能牢牢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由于她经常采访各国领导人,稍有不慎,发表出来的文章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当被采访者表示不能公开发表时,她即使为此痛苦万分,却也能信守承诺,不越雷池。
斯特朗的***治背景与报道深度。路易・艾黎曾在回忆文章中赞美斯特朗与日俱增的***治成熟,并指出这对她的新闻报道非常有益。但是更深入地关于斯特朗成长过程中,对***治的理解和她的报道侧重点的比较研究却一直没有,这也可以作为研究斯特朗的一个重要角度。
总之,通过对斯特朗作品的阅读和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对斯特朗的研究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值得新闻学者们去填补,她身上还有大量的闪光点等待我们去挖掘。
注 释:
①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八十岁生日之际,曾送给路易・艾黎一本再版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新书,并在新书上题写赠言“献给路易・艾黎,纪念共同登临月亮的背面,这部书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版的”。
②艾泼斯坦、邱茉莉:《回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3期。
③特雷西・斯特朗、海琳・凯萨:《纯正的心灵――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一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作者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编校:赵 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