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数学家陈省身曾说“数学的主要方法,是逻辑的推理”[1]。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显然,素养是无法教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载体下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逐步形成[3]。为了能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培养高中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课题组深入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状况,查找梳理相关文献,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文献检索情况

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为主要文献来源,检索中分别以“数学核心素养”“数学逻辑推理”“高中数学逻辑推理”为关键词检索,搜索日期截至2021年9月,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关键词检索得到2.37万条记录,以“数学逻辑推理”为关键词检索得到665条记录,以“高中数学逻辑推理”为关键词得到210条记录。检索“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收集到期刊论文14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58篇、会议论文6篇。最后,为保证研究文献的质量和精确性,剔除重复的以及无关文献,最后对剩余的149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

(一)从发文数量看

以2017年为时间分界点来统计分析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的相关文献,在2018年以前共有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的文献5篇,占文献总数的3.36%。2018—2021年间共发文144篇,占总文献数的96.64%。特别是2020年,有关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的文献达到了峰值66篇。从整体上来看,数学逻辑推理的研究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局部呈波动状。这反映了从2018年开始,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们逐渐重视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二)从作者类型看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备受高校教师研究者、中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关注,进一步体现出研究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三)从研究内容看

关于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的文献中,其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的策略及建议的文献有144篇,占论文总数的96.64%。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最好形式。同时分析这144篇文献中所涉及的课程分布(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关于几何课程中培养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多,而概率与统计中培养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研究严重缺乏。

(四)从研究方法看

裴昌根和宋乃庆在文中谈到研究方法是决定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度,并把研究方法分为非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4]。结合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文献内容,得到相应研究方法分布(如表3所示)。上述结果表明,有关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研究中,思辨研究是目前高中数学逻辑推理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指出,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中思辨研究仍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实证研究已经逐渐占据主流的地位[5]。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数学逻辑推理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对数学对象(数学概念、关系、性质、规则、命题等)进行逻辑性思考(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演绎),进而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6]。数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而训练的基本手段是让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7]。课题组将上面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国家对高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要求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

***1956年的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将逻辑推理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所需的数学技能之一。1978年,又将这种数学能力更改为逻辑思维能力,2003年版课程标准将提高理论证明能力和抽象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王朝辉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途径:首先,必须重视操作性的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推理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便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8]。贺联梅在《论高中数学逻辑与教学方法》中谈到,高中数学的逻辑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常用的逻辑和逻辑推理,但目前在高中数学逻辑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9]。史宁中在文中谈到对数学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至少应当清晰两件事情:一是,不能单纯让学生记住一些概念,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而应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逻辑推理素养;二是,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10]。

(二)第二阶段:教学课程的要求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推理论证能力是数学学科高考首要考查的能力,又是利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11]。梁宇学认为要重视中学教学内容,同时认为在解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逻辑严密,通过解题提高学生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是培养高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观念[12]。王会针对教师利用新教材落实逻辑推理提出了基本要求:了解教材内容的变化,了解教材落实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程度,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也给出具体的教材使用建议:注重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注重数学公式的教学,注重学生活动的时效性,注重习题的利用[13]。沈佳星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十分肯定,但在实际的立体几何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二是基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立体几何教学,应明确逻辑推理在立体几何中的表现,合理选用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加强几何语言的培养与训练,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14]。王志玲和王建磐在文中总结出高中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层面的研究主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提出数学逻辑推理的教学策略;二是构建逻辑推理的教学模式,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三是开发逻辑推理的教学案例,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可靠依据,四是提出逻辑推理的教学方式[15]。

(三)第三阶段:对人才的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16]。任子朝、赵轩认为高考作为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纽带,要基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发挥考试评价的反拨作用,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17]。史宁中指出数学的思维就是逻辑推理。数学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是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数学的结论,也就是数学命题[18]。刘文强探究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逻辑培养策略,即借助合作探究形式,对学生思维从抽象到具体进行训练;巧用合作探究,加强一般思维规律训练;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9]。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知,把逻辑推理当作一种能力研究的多,但是把它作为素养来研究的较少;研究逻辑推理的文献很多,但普遍偏重演绎推理,对归纳推理等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逻辑推理的研究局限在几何方面,涉及以数量关系、概率与统计等为载体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研究逻辑推理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

统计分析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分布特征。我国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为主题的文章最早于1997年公开发表,此后到2008年,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09年开始出现下降,2010年又开始回升,2011年开始又逐渐下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0年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已逐渐关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阶段是2001-2006年的飞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共发表相关论文784篇,占发文总量的28.11%,与第一阶段的发文量相比,增加96.31%。第三阶段是2007-2014年的蓬勃发展阶段,此时大学生信息素养已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国内学者共发表相关论文1975篇,占发文总量的70.81%,是第二阶段发文量的2.5倍多。以上数据表明,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二)刊源分析

数据显示,筛选出的2789篇在833种期刊上,分布范围较广。这与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相一致。但是,过于分散的发表现状对提高该研究影响力有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形成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也不利于学者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前沿内容。对发文最多的期刊以及核心期刊的研究表明,***书情报类期刊仍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关注的“主战场”,其次是教育类期刊。这说明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与高校***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说明高校***书馆承担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统计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质)”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以此分析该领域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热点。基于关键词非受控的性质,研究通过对关键词频次归并处理,形成最终的关键词共现频次。经SAT13.2软件统计分析,可知“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高校***书馆”共现频次高达318次,由此反映出在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时,专家、学者更加注重高校***书馆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培养策略”的共现频次也比较高,说明目前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调查、培养策略等方面。而“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共现频次只有3次,反映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虽然受到了学者的关注,但不是关注的焦点。

2.共现关键词网络***谱分析通过UCINET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共现关键词网络***谱,***中节点处密集度和中心位置呈正相关。“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校***书馆”和“信息技术”等处节点非常密集,可以代表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仍是和“大学生信息素养”密不可分的几个关键词。此外,“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信息检索”等处节点比较密集,也是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热点。

(四)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文献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利用文献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也反映了学科的成熟水平和完善程度。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文献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越高,在本领域内的影响力也越高。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是桑新民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的《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23次),其次是邹志仁发表在《大学***书馆学报》的《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217次)。进一步研究表明,被引频次排在前10的文章中有8篇发表在***书情报类期刊上,其余2篇发表在教育类期刊上,研究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二是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比较;三是高校***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五)作者分析

1.核心作者分析洛特卡定律揭示了科学文献的作者与所著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某一研究领域,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所有写一篇论文的作者约占全部作者数量的60%左右。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作者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文数量为1篇的作者(2656人)占全部作者数量3073人的86.37%,比洛特卡定律所给的标准高出26.37%,这表明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中写1篇论文数量的作者过多;写2-7篇论文的作者数量(417人)只占写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5.7%,明显低于洛特卡定律的比例标准,这种趋势说明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形成。普赖斯定律在洛特卡定律的基础上对论文的核心作者加以阐释:在同一领域中,只有在M篇(M=0.749(Nmax)1/2,式中Nmax为统计年限中最高产的作者的论文数)以上的作者才能称为多产作者,即核心作者。数据显示,最高产的作者发文数为7篇,代入公式可得M=1.98,说明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核心作者至少应发表相关文章2篇。据此可知,该领域共有417位“核心作者”。但是,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撰写的论文数量应约为该领域全部论文数量的50%左右。而这417位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数量仅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4.28%,明显低于普赖斯定律的标准。这表明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

2.作者合作情况论文合著情况能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的性质、方法、人力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水平等。分析2789篇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论文的作者,笔者发现:独著篇数为2122篇,占文献总数的76.08%;2人合著篇数为409篇,占文献总数的14.66%;3人合著篇数为173篇,占文献总数的6.20%;4人及以上合著篇数为85篇,占到了论文总数的3.06%。可见,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结果讨论

对1997-2014年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与年份分布、来源期刊、关键词、文献被引频次、作者五个维度的计量分析,大体上描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进展情况。据此,得出以下结论。

(一)研究成果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与2007、2008年的发文数量相比,2010年后的论文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基本上每年在200篇以上,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表在核心期刊(含CSSCI)论文的数量(见***)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二)期刊分布范围有待拓展

对来源期刊的分析表明,国内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书情报学和教育学这两个领域内,说明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高校***书馆和教育领域的紧密关系,但是也反映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还没有与其他学科较好地融合,有待进一步的拓展。

(三)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高校***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国外与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比较”这几个方面,而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相关的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相对偏少,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四)核心作者群尚未有效形成

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中发文1篇的作者较多且与发文2篇的作者总量相差较大的现象表明:该领域多数学者只是瞬时性研究,缺乏持续的研究能力,尚未形成有效的研究团队。研究结果还表明,发文2篇是现今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高质量研究的突破口,发文1篇的作者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争取跨过2篇的“拐点”从而扩大核心作者群体。此外,在保证研究队伍人员数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特别是强化核心作者辐射带头作用的发挥,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加强科研队伍高水平建设。

(五)合作研究亟须加强

目前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领域还主要在***书情报和教育学两个学科领域,缺乏其他学科的参与和融合。多人合作、跨学科合作、跨部门合作明显偏少,与国外合作研究更是极度欠缺,因此合作研究是未来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必然趋势。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是我国教育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中对该素养的认知、开展存在着不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公民的科学人文素养起着基础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科学人文素养;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少年关乎国家盛衰。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培养关乎到民族复兴的大局,因此,素质教育、科学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其中,农村小学数学对养成和提高科学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有自身的文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何谓科学人文素养

部分学者把科学素质分为科学精神、科学观、科学能力、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分为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格完美。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狭义上,科学人文素质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科学人文素养要高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包含五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和STS。我国科技部等五部门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认为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述五要素按紧密度分为三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含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科学观念(含科学本质和STS)。这是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定义。科学素养高于科学素质,包含了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在宏观上来思考科技。

其次,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致等同, 但有自身特点。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各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因此,它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典型标志。

人文素养自身的特点:1、人文素养有内隐性。文学、科技、艺术等物质载体隐含着作者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精神状况,是人类思想展现与情感流露的空间和场所。人文素养(如人的意志品质)是无法完全复制在物质性产品中的,一旦脱离主体就不能***存在。因为数学等知识体系已脱离了创造主体而成为***的学习和研究对象。这就要学生去探究、体验、挖掘知识本身隐含的精神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2、人文素养体现了人性本质。人类的发展是生物性不断弱化、社会性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社会性的升华和确证,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养成中的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各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和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科学人文素养是培养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未得到体现。

1、教学理念对科学人文素养的认知不足。我国数学在竞赛中取得了成绩,这归功于注重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推理和解题技巧。但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认为学好数学就是得高分。搞不清数学是什么?有何用途?学到了什么?有人认为数学是概念、法则、公式的堆积,因而死记硬背、反复做题,不会变通不会创造。而且,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知识产生的历史过程;例如,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反复做题,轻视了过程教育、人格塑造、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缺乏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只在表层的知识、技能上,缺乏对数学人文价值的挖掘,仅重视数学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引导。合二为一的数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被割裂,使学生“谈数色变”。

2、对农村小学数学的科学人文素的资源配置的缺乏或失衡。在农村,数学资源大多数是课本、教参、直尺等,缺乏关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配置。在数学史、数学的人文反思等方面上失衡。在教学中少有提及教参上的数学史知识。

3、农村学校的其他问题不利于科学人文素养的工作的开展。农村是劳动力输出地,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一边是有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老师流出,一边是有科学人文素养的人不愿进村执教。“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重了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负担,占用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关注。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养成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高科技人才很多,若我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可能犯罪。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同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价值判断的能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1、农村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我国现行教育受前苏联凯洛夫教学的影响,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这种教学加上中国的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是一种不完备的科学教育。人们已经注意到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理解了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们证逐渐摒弃“纯科学主义”的理念,回归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点。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克服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忽视了成绩背后的负面影响。如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片面理解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三大能力”,导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了学生厌学、惧学的现象。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严重的后果。学生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学习,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造成了新一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养成的片面和薄弱。(作者单位:土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廖卫新.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2012.6

[2]郑向玲.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

[3]庄树前.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探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1 要理解教材的知识序列结构

如果按照恩格斯对于数学的定义,可以把数学看成是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两条主轴构成的一个平面.其中交织着几条主线:比如函数、解析法、运算、空间观念、随机思想、对应思想等.每条线上知识的先后顺序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和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比如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把“空间几何体”放在“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的前面,这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整体把握***形能力、空间想象与几何直觉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几何内容,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1].作为教师要明确中学数学中的几条主线,每一条线都有哪些内容,前后的关系?以函数为例,函数是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贯穿于数学的方方面面,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从以下表格可以看到函数概念在中学数学的序列结构.

明确函数的序列结构,在学习“函数”序列的子目录时你就明确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同时找到各部分间的生成关系.比如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到高中必修1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个内容?初高中研究函数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①以这两个基本函数模型来系统研究函数;②研究方法从初中的“直观观察”到高中的“严格推证”(比如求二次函数的值域,对称性的证明);③体会函数性质可以由观察***形得到,也可以分析解析式特点得到.即从“形 性质”上升到从“数性质”.这就明确了教材编写的目的.

2 理解好教材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记忆、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能应用的陈述性知识.核心概念的特征:它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不同知识间的“联结点”;其中的思想方法一般能够迁移,有广泛的应用,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比如函数、向量、单调性、解析法等.

2.1 怎样找核心概念?

举例说明:统计这个内容在初中和高中必修3都学.学习这部分内容你要思索: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什么?首先是会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所得数据资料,再往上一点是,学会用数据说话,再高一点: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学会尊重事实,科学决策.因此我确定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科学决策.并在这一单元的每一节课里都渗透这个核心,用它指导每一节课的学习.可用下***体现这个过程.

2.2 落实核心概念的途径

落实核心概念的途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从“从内到外”,即先揭示“核心概念”,再让学生一步步学习支撑核心概念的材料,比如对于“空间几何体”的学习,先给出空间几何体的整体结构,然后学习空间中点、线、面的关系;另一种是“从外到内”,即现从边缘知识学起,逐步渗入到核心概念,比如对于“曲线与方程”这个核心概念的学习.先由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逐步让学生体会“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有时两种方式会交叉应用.具体到课时设计,可以通过“生成性话题”或“基本问题”来实现.比如在讲授《统计》一章时,第一节课可设计这样一个生成性话题:“毒奶事件”给很多无辜的人带来灾难,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奶产品的质量关系千家万户,假若现在你是某市质监局专门负责奶产品质量检测的公务员,你会做哪些工作?以下是师生对话简录:(S代表学生,T代表老师)

S:(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统计初步就会想到)我先抽样调查,再对数据分析,再做出判断?

T: 怎样抽样调查?从那里抽样?

S:从商店,从工厂,从城里,从乡村……,

(同学们会想出很多抽样的方法,基本把随机抽样的几种方法说出来,同时逐步认识到如何抽样更合理.)

T: 那分析什么数据?

S: 奶的重量,奶的细菌含量,钙的含量…(学生比较集中在奶的质量,含三聚氢胺的含量,但不知道检查是要检查很多指标,)

T: 怎样分析数据?

S: 科学分析.(具体怎样算是科学,不清楚.)

T: 怎样算是科学?得出结论后怎么办?

(――要对社会公布信息,要帮助企业、国家做出科学决策.)

这一个生成话题和教师的追问促使学生一步步思考,一方面认识了统计的过程、方法,更体会到学好统计内容能够形成科学决策,事关自己的生活、人民的利益. 这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欲望.在朴素的讨论中统计的步骤、思想会在他的脑子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并指导他在今后学习具体的知识, 而不是仅仅是面对枯燥的数字和抽象的符号.

3 理解好教材育人价值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做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而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是从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训练具体的技能开始,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能力、发展意识、进一步发展为个人的思想、精神、观念.这就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体现.因此我们教授每一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一次积淀.忽视这一点就是“只教书不育人”.数学的育人价值是十分丰富的,集中体现以下三点: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观念;提高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滋养一个人的文化.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数学的使命》一文里曾强烈呼吁:人们如果不求真,就没办法立德;不求美,就没办法做到温柔敦厚.数学能够讲真和美,我觉得数学是中华民族需要的基本科学[3].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92.

[2]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3] 叶宝生主编,科学之美[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03.

作者简介

1.万晓琼,女,1970年1月生,高级教师,青岛市优秀班主任,李沧区优秀教师,曾获青岛市优质课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市级奖.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反思;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习习惯

【中***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6-0035-02

【作者简介】张晓兵,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011)教师,高级教师。

***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教育教材审查委员、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具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提升更是我们应该探索和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数学反思能够助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反思有常,增强能力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书本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目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大量的练习,而缺乏对自己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虽然一些学生有学好初中数学的意愿,但是难以发现问题的症结,难以用已有的经验来指导后续的学习,更做不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他们的典型表现是“课上都能听懂,作业也都能做,时间一长就忘记”;他们对知识似懂非懂,只求知道是什么,很少追求为什么;他们只注重套用课堂教师讲解的方法、程序,而知识增多时常会“张冠李戴”。

针对“学而不思则罔”的现象,笔者让学生每天的数学学习都是从数学反思开始,反思每天的数学学习内容,反思教师讲解的思路,反思问题解决的关键点,反思前后知识的联系,反思问题的变化与统一,等等,让数学反思成为数学学习的核心环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反思有物,强化针对

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初中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坚持进行数学反思,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要针对数学素养进行数学反思,强化数学反思的阶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有学生会在学习了运算法则后一味地进行练习,虽然这样好像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运算能力,可能单元检测的效果也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一些学生不断重复出现的错误,错多了只会继续练习,继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有学生会怀疑自己天生就是数学运算能力弱。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尝试让学生体会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小学学习的运算法则有哪些异同,观察比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从错误中反思运算法则的应用和数学运算的习惯,调整数学运算的经验,并辅以针对性的数学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对法则的理解,大大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还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通常会有教师让学生记住勾股定理然后辅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也许这样能够提升课堂的练习量和授课容量,但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就忘记了勾股定理应用的条件,只会机械地进行重复练习,知识多了自然容易错位。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参与勾股定理发现的过程,通过折叠、拼***、计算等方式发现勾股定理,并在探求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反思,体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并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反思的数学发现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数学学习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数学反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思索,这样的数学反思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助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反思有形,促进思维

数学反思应该在数学学习的每个过程中进行,可以渗透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让数学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才会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数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合适的数学反思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笔者抛出思考题,“你脑海中的一次函数是什么?你认为它有哪些应用?请***思考后回答”。这样的思考题,一下子让学生进入了沉思,等待一会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可以用它的表现形式进行应用,研究解析式、***像、性质等的关系”,有的说“一次函数不仅可以在数学上进行应用,还可以赋予实际情境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有的说“可以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起来进行应用”,有的说“可以在一次函数的***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及***像的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上设置应用”……这时教师适时让学生合作学习,一个小组就其一点进行研究,并举例汇报说明,教师适度点评,整个活动不仅热烈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让数学反思出现在数学学习的开始,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研究是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自行反思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探索自然事半功倍,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数学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反思,也可以在学生每天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反思,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每天的自主作业开始前进行反思,反思当天学习的内容,思考所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回忆其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点,回顾研究的方式方法,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完善对应的思维导***。例如在教学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用思维导***的方式整理这部分内容,并就这部分的学习心得撰写数学小论文。学生在学习接受新知识、进行知识应用后,通过反思、构画思维导***、撰写数学小论文等方式,很好地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和重构,理顺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对照三角形研究的经验进行对比研究,完善不同知识网络间的联系。经历自主学习中不同形式的反思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更强,研究的氛围变得更为浓厚,学习的内容不仅有了深度更有了广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助推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说题也是数学反思的一个很好的形式,通过说题进行数学反思有多种形式:可以在学习新知识时说如何应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不可以用旧知识解决同一问题,多种方法比较后哪一种方法更巧妙;也可以说自己的错题,分析错因,追根溯源,反思知识上的盲点和思维习惯上的误点,寻求解决问题避免犯同种错误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某一单元知识学完之后说说这部分内容中的典型题,由点带面,寻求问题的主线,举一反三,强调数学的变化与统一,强调数学的特殊与一般。说题前必须要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准备时间可长可短,由说题内容决定。说题不是做题和解题,说题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怎么做还必须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思考,有没有更好地思路,你是如何发现的,等等。数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抓住形的同时更多地要关注质的提升,要让数学反思助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数学反思,有意识地渗透及时反思的习惯,将能大力助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林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章建跃.数学基础知识及其教学的再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05).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6篇

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源于兴趣驱动,基于专业成长,专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与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密不可分,撰写教研论文是为了分享教研成果,是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中学数学教研论文是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结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困惑—学习—感悟—实践—撰稿—发表”是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六重境界.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文题选取

文题即论文题目,反映研究主题,体现论文宗旨.文题宜用高度概括、含义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般不超过25个字符,不宜出现“初探”、“浅谈”、“浅论”等文字.文题选取,指论文题目的选择与确立.撰写中学数学教研论文,首先要认真选题.论文题目要反复斟酌,甚至可先自拟几个题目,然后从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篇论文的价值,决定了论文具体写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题选得“真”、选得“小”、选得“热”、选得“新”、选得“深”、选得“美”,容易出成果,容易交流发表.相反,“虚”、“大”、“冷”、“陈”、“浅”、“丑”,低位重复,事倍功半,难以交流.“真”、“小”、“热”、“新”、“深”、“美”,理应成为文题选取的基本原则.

1.选题崇“真”

“真”指“真问题”.选题崇“真”,指选题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真问题”.这样的论文提供“真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对课堂教学有现实指导价值,操作性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都是好的论题.

2.选题宜“小”

“小”指“小问题”.选题宜“小”,指选题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小问题”.这样的选题,易于驾驭,针对性强.选题过大是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大忌”.例如,一个中学数学教师要写一篇题为《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论文,这个题目太大,不是一个普通中学数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所能驾驭的,何况几千字的文章很难把这个问题彻底阐述清楚.对于“大问题”,应该缩小范围,宜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从某个层面或某个角度去论述.

3.选题跟“热”

“热”指“热门话题”.选题跟“热”,指选题关注当前的热门论点或某个时期内的热点问题.这类选题,时效性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很多热门话题,如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等都是好的选题.对于初学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的老师来说,重视中学数学教研期刊的同步教学和中考、高考栏目,是十分有益的.

4.选题求“新”

“新”指“新的创意”.选题求“新”,指选题言他人未言之言,补他人之所不足,有“新意”,表现为观念新、角度新、感受新、方法新等.观念新,就是关注新矛盾,总结经验,补充前说,纠正通说,完善新理念.角度新,就是从新的角度探讨教学问题,提供新问题.感受新,就是探讨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方法新,就是提炼新方法,推陈出新.有“新意”,才有灵气,文贵求新!

5.选题追“深”

“深”指“揭示本质”.选题追“深”,指在某个问题的研究中深入探究,挖掘本质,以小见大,剖析透彻,表现为对数学问题的类比、联想、推广,变位思考,深度思维,建构联系,揭示本质.在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中,选题追“深”的论文多见于初等数学研究类文章,这类论文短少精悍、—事一议、言之有据,有真知,有灼见,有深度.

6.选题尚“美”

“美”指“致善尽美”.选题尚“美”,指在阅读数学文献时质疑纠偏,追求完美;在提炼标题时,追求美感.由于作者知识的缺陷或疏漏,编辑工作的繁忙或校对不细,在中学数学教研论文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或瑕疵,在点明论文主题时,巧用诗词,借代明确,喻义深邃.选题尚“美”表现为求真求美,发人深省.这类论文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可读性强,美轮美奂.

无论教学研究,还是论文写作,选题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个步骤.选题要注意方法与技巧,多学习,勤研究,尽量体现研究与写作的价值,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选题可以解题方法研究、易错问题研究、教学内容研究、高考试题研究、教法学法研究为抓手,选取适合自己写作的主题.选题不在大,小问题就行;问题不在小,深入就可行;斯是选题,唯求真美.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对一定时期内期刊上发表的围绕某个主题的研究文章进行综合总结与评述.在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中,要学会对文献进行综述研究.文献确实能反映数学教育某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要收集一定时期内大量的文献,要在驾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某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并评述研究中的成就、存在问题与不足、发展方向,指明尚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最后形成综述报告.

案例1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综述[2]

笔者的综述摘要如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研究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概念、特征、策略、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的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心理机制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基于课堂实践,关注教学反思.在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中,撰写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式.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包括课堂整体分析和课堂局部分析,课堂整体分析是对课堂教学各要素的分析,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核心概 念、过程设计和教学导向等.课堂局部分析是课堂教学的局部特征、技术细节的分析,如课题引入、环节过渡、师生交往、媒体使用、课堂总结和课堂节奏等.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写作结构,一般包括案例呈现、案例点评和改进方案、反思等三部分,

案例2 让数学教学设计优质高效——基于等比数列新授课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3]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研究教材编写意***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师生互动交往的活动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能有效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程.等比数列新授课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旨在追求教学设计的优质高效.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对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专题研究是数学教育的“草根”研究,不受“人浮于事”的干扰,静下心来研究真问题,给出某些问题的个人答案.专题研究也是点燃数学教育思想火花的过程,火花一闪而过,即使带来风雨,却能润泽万物,如果研究成果能发表,哪怕只是无人重视的流星,但却留下对数学教育思索的痕迹.专题研究,通过个人思索,反思教育实践,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问心无愧的实践探索.

案例3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变式教学[4]

笔者围绕“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变式教学,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做法:变位思考,探求方法;逆向思考,深化结论;逆向变形,双[专业提供论文和论文,欢迎光临]向思维;变换命题,探求规律.该文着眼于“逆向思维”和“变位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能力,促进了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优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案例4 关于等差数列的变式教学[5]

就“等差数列”的复习教学,笔者阐述了变式教学的几点做法:变式设问,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提炼通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逆向探求,培养思维的互逆性;数形变换,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变用公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5 “变式创新模式”的理论建构[6]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构建了变式创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基本观点:学生能在变式中学习,并且能够自主创新.

基本方法:变式探究,求异思维.

基本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问题性原则;再创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审美性原则.

案例6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7]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既要具有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又要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提炼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目的性——促进学生发展;有效性——追求高效率轻负担;思想性——学会数学思考.阐述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面向全体,问题驱动,展示过程,变式探究.提出了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效率较高,

案例7 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研究与思考[8]

该文提出了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基本观点:“优效的数学教学”的“效”是指“有效”和“高效”,侧重于学生的“基础性发展”.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优效的数学教学”的“优”是指“优效”与“长效”,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性发展”,强调理性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发展,注重“数学文化价值”的发挥,关注“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优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平台;变式是模仿与创新的中介,变式探究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在变式探究中能够自主创新;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在积极营造变式探究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帮助学生改进数学学习方式、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维方式”,促进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纸上得来终觉浅——行动反思

“君子只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有功.”知识贵在实践,重在行动,躬行践履.对于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而言,行动反思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案例8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特征与操作模式[9]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把握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形成的抽象性,概念表征的多元性,概念理解的层次性,概念联结的系统性.数学概念的获得(概念的掌握),实质上是要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两种基本的概念获得方式.概念教学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是一个“意义赋予”过程.概念教学应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由此,笔者得到如下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

六、精雕细刻臻佳境——论文修改

写作数学教研论文要经过定标题、拟提纲、写初稿、修改文稿等过程.写好初稿后,并不代表一篇论文已经完成.写文章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的人毕竟凤毛麟角,修改文稿是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不改不成文,好论文都是通过修改而成的.修改论文不仅仅是文字润色,而且是思想的提高和认识的深化.在写初稿时,要“深信不疑”,“七分材料,三分写”,力争一气呵成;在修改文稿时,要“吹毛求疵”,力戒“自我欣赏”.论文的主题、素材和结构犹如人的灵魂、血:请记住我站域名肉和骨骼,主题使文章言之有理,素材使文章言之有据,结构使文章言[专业提供论文和论文,欢迎光临]之有序.好文章不可缺此“三要素”.综观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毛病,主要有:论文题目不当,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论述不力(佐证乏力,有据无理,逻辑混乱,词句不当).因此,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修改宜采用趁热打铁与冷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要有耐心、有毅力,要把握修改技巧,论文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查观点、审查结构、审查素材、审查语句.

(1)审查观点.论文的观点是作者表达自己研究成果的结晶,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在修改初稿时,应审查观点是否正确、客观,是否符合教与学的规律.若观点不妥,要立即修改.

(2)审查结构.论文结构要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类型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体例要求审查论文的结构,检查论点与论据的联系.如果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有问题,要立即修改.

(3)审查素材,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要真实可靠,要有说服力.如果所用材料代表性和典型性不够,要立即修改.

(4)审查语句.论文语句的流畅性和科学性是论文质量的基础.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语句要简练、规范.如果语句欠规范,要立即修改.

案例9 抛物线对称轴上点的“相关弦”的变式探究[10]

2008年高考数学湖南卷理科第20题是一道存在型探索性问题,通过变式探究,笔者得出圆锥曲线对称轴上点的“相关弦”的性质:

该文初稿完成于2008年6月,应某刊“我所喜爱的一道高考题”特约编辑约稿而作,因时间匆促,论文只有抛物线部分的核心内容,可惜半年后未能如愿发表.2010年3月,笔者重新关注到该课题,自以为有进一步研究的价 值.几何直观告诉我,由抛物线推广到椭圆和双曲线是有可能的.于是修改整理成文,另投《中国数学教育》.承蒙编辑老师和审稿老师的4次指教,遂有现在呈现的文稿.笔者深受编辑和审稿老师精益求精作风的感染,每次读完审稿建议,不敢懈怠,夜不能寐,终于领悟问题的实质——圆锥曲线中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终得文中性质5~性质10的完整证明,特别是性质6、性质9中的构造性证明,颇费周折,最后由“相关弦”中点在椭圆内部、双曲线内部,终于获得A的取值范围的限制.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昨夜西风凋碧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词表达“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种境界.笔者要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鸳鸯绣取凭君看,愿把金针度与人”六句诗来比喻“困惑—学习—感悟—实践—撰稿—发表”的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六重境界.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2008,(5).

[2]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 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4] 王春明,莫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关爱;责任;成长;培育

2016年4月,一个让全省乡村教师热血沸腾的日子――200多个市、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正式建站运行,开启了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的美好旅程。

作为一名从农村学校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一名在一线课堂摸爬滚打了30年的乡村教师,我深知培育站对提高乡村教师素质的意义,但我更清楚地知道,要让好***策落地,让文件从静态的文本转化为火热的行动,需要各级部门上上下下的倾心付出,需要导师组全体成员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教师的成长,各级主管部门全力以赴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帮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培育是一种帮助。在培育站,关于培育,爱是路径,帮是方法,培育是一种爱的帮助。

回顾半年来的培育站工作,我们深有感触:上级已经用“爱”为乡村骨干培育工作指明了航向,那我们就必须用“帮”为培育工作保驾护航,向乡村教育美好的明天进发。

一、起点:厘清培育工作的内涵

随着教育均衡的强势推进,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是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与城区学校仍然相差一段距离,这也是制约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掩盖不了师资水平整体偏低的尴尬现状。因此,着眼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证。

培育站的美好愿景由此日渐清晰起来: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乡村教师,带着我们的乡村娃娃们一起接近城市学生的起跑线。

培育站建站之初,我们首先组织学员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培育?为谁培育?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渐渐懂得,对于教师来说,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培育历程,既丰盈了自己的生命,又润泽了孩子的生命。

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乡村骨干教师的培育不是象牙塔中的“闭门修炼”,而是为一个个乡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收获学习的自信、成长的快乐和对美好明天的希望。

所以,在培育站研修计划中,我们明确提出,研修主题应当立足课堂教学,结合乡村实际,既要有数学眼光,更要有儿童视野,以学生的“学”为关注点,通过学员数学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优化乡村学校数学课堂品质,让培育成果惠及我们的学生。

二、准备:夯实培育行动的基础

根据培育站建设总体要求,我们通过双向选择,从高邮市各乡村学校挑选了一批数学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级别的骨干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愿望。我们首先对他们的教学实际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前期调研,我们把提高学员的课程实施水平确定为培育站研修的中心工作。本着立足课堂教学,结合乡村实际,既要有数学眼光,更要有儿童视野的原则,我们把培育站研修主题确定为:以“核心问题”导学,提升乡村数学课堂品质。意在构建“核心统领、问题引路、学生探究、教师指导”的“问题导学”课堂框架,以学生的“学”为关注点,让课堂活动始终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同时,让每一位学员在研究中逐渐提升核心知识问题化的水平,实现数学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培育站刚成立,作为培育活动的“热身”,同时也是为帮助学员树立自信,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培育站所有成员“一人一课”的亮相课展示活动,来自各校的乡村培育站学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的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可圈可c;有的朴实无华,善于捕捉学生动态,抓住课堂生成推进教学,尽显教学机智;有的注重生本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有的激情四溢、幽默风趣,课堂气氛热烈,不仅给上课教师提供了同台竞技、大显身手的机会,更充分发挥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示范、辐射的作用,进一步引导教师们在实践中求索,在研讨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

三、行动:注重“培”“研”“教”的整合

培育站大力倡导“培、研、教相互校正‘准星’,彼此搭建‘舞台’”的工作思路,有效调动了学员追求业务成长的发展自觉,实践了培育工作促进教学内涵发展的功能创新。

在主题分别为“核心提问”“学案导学”“师生互动”的三次研讨活动中,我们充分整合了现场观摩、经验分享、个案点评、主题引领、综合评析等诸多教研与培训元素,让“教”“研”“培”在活动中和谐统一。培育站组织、教研室参与、各学校承办,锁定研修目标,丰富培训资源,生成教研成果,提升教研品质。

(一)聚焦研修主题

自从培育站成立以来,我们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培育站学员的“数学思维”“问题意识”,慢慢学着从课题的研究角度去审视课堂,研究课堂,开始学着针对“问题导学”课题的研究内容留心身边的案例,坚持写后记、教学反思,并在反思总结后再做新的尝试或创新。本阶段学习研讨活动主题分别为“数学课程建设”“学生自主课堂”“深度学习”“文本解读的儿童视角”“核心知识的问题化”等与课堂关注点高度契合的内容。

例如,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农村小学数学导学课堂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所有成员通过典型引路,深度反思,实践尝试,以“问题”的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把学生置于一个个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通过***尝试与自我探索,同伴互助与经验分享,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抓住新旧知识的分化点,遴选最具思维价值,最能揭示本质,具有迁移效能的知识方法,强化核心知识的引领功能;在学习效果的反馈中,我们允许儿童“渐进式”思考,让他们通过反思调整,逐步触摸数学的本质,循序渐进地提升思维水平,把数学素养的积淀在一次次学习活动中得到落实;在学习行为的指导上,我们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组织他们进行质疑、思辨,让知识在一节课中的发展呈螺旋式行进。

(二)丰富活动形式

针对每次具体的活动,我们都精心规划,包括时间、地点、主题、主持人、嘉宾等。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与我领衔的工作室活动进行整合,主题靠实,活动落实,效果扎实。

半年来,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针对研修主题“核心问题导学”的主题研讨;读同一本书《简单教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学员撰写读后心得,组织交流并推荐发表;组织专业理论研修竞赛,对获奖成员颁发证书并奖励***书;开展“互动过程的探究,思想方法的渗透”主题沙龙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面向基层一线老师,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与赞扬。

4月份以来,培育站成员分别到南京、江都、南通等地现场观摩徐长青、陈宏杰、华应龙、斯苗儿等专家的课堂教学和讲座,感受大师风采。我们还组织学员收看名师张冬梅、刘德武的教学视频以及曹培英等专家关于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的专题讲座,并组织撰写心得交流,已有两位学员的专题文章发表,还有3篇即将发表。

(三)强化交流意识

半年来,培育站先后与本市徐宏臻工作室、江都于正***工作室等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邀请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扬州教育学院陈开泰教授、省特级教师于正***等为学员现场教学示范,进行理论指导。同时,培育站和工作室成员还主动走出去,到江都实验小学、安徽天长界牌小学进行示范教学与专题讲座。

作为全市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培育站在学员们的交流课程中采取开放式课堂,欢迎全市数学教师前来听课、指导,分享经验。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是我们活动的常态。每次听课后,各位学员都能本着课堂重构的立场,和上课教师以及活动承办学校的老师开展互动研讨,在目标解读、策略选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改进设想,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四)激发内省意识

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相同,培育行为也具有内和外的两面性,理想的培育要能够激发成员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参与教师都能从培育站的研修计划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产生对培育目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培育站工作目标与个人专业成长目标的对接,自觉开始“向内”的努力,尝试着稍微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教育教学的新突破,在自主研修,合作探究,互动生成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

我们帮助培育站所有学员建立了学习、成长记录,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安排、学习结果、阶段性成长变化、导师指导情况及评语等,内容完善,过程清楚,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员成长的轨迹。

我们在帮助教师提升的过程中,针对“核心统领、问题引路、学生探究、教师指导”的研修主题,突出核心知识的提炼与呈现,以问题的提出、表征和解决为主线,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并尝试以研究者的自觉行为,通过调查分析,制定方案,展开基于乡村儿童数学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

四、收获:重树乡村教师的自信

加入培育站半年多来,每一批学员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张生华、吴兴坤等老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尹力、王锋等培育站成员参加高邮市珠湖星光大舞台教学竞赛获得全市一等奖,解碧云老师代表培育站全体成员参加扬州市青年教师录像课比赛。

培育站成立半年来,培育站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8篇,参加教学展示活动44节次,到外县市交流3次。在今年扬州和高邮市县两级第七批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培育站共有16人位列其中。其中,有10人由校级骨干教师晋升为教坛新秀或教学能手,6人在原有骨干称号基础上成功晋级为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9名学员在高邮市数学教学优质课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24篇论文在扬州市论文评比中获奖。两位学员和主持人合作研究的课题成果在扬州市第二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是当地农村学校唯一获奖的项目。

从教学实绩来看,每一位学员都能把研修培训成果用于课堂实践,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受到所在学校师生和家L的一致好评。

培育站的所有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帮助,帮的艺术就是培养的艺术。面对乡村教师,关心是一种帮,微笑是一种帮,鼓励是一种帮,批评也是一种帮;面对工作,研究专业是一种帮,打磨课堂是一种帮,认真备课是一种帮,互动研讨也是一种帮。在培育工作推进的路上,帮无处不在,每一次的帮,只要心灵在场,只要能给所有成员以动力和能量,就是一次有效果、有责任的帮和有意义的帮。

所以,最后我想说,对于导师组来说,帮首先得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责任,最后是一种精神,唯有如此,培育工作才能形成一种智慧、一种习惯和责任、一种精神和品质。

张文质先生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里的“慢”不是速度之慢,而是指教育者对待学生的耐心等待与宽容。我想这话对培育站工作同样适用。同样,骨干教师培育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短暂过往,它是一个高要求的、艰难的、复杂的漫长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9篇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历了10年的实践与探索,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真总结多年来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把纷繁的教学现象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对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专家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归纳为专业阅读、教学实践和专业写作三个方面。可见,专业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教师都能认识到数学教学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也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分析自己在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梳理成文,在更大范围内与同行分享课改成果。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虽然有撰写教学论文的良好愿望,但在写作过程中却遇到诸如怎样提炼有价值的主题;怎样收集、积累典型教例,以及写好论文后怎样精心修改等棘手问题。

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论文,一直是云南教育编辑部数学室与广大数学教师热议的一个话题。本期围绕这一话题编发一组文章,希望这些文章作者勤奋笔耕的精神能给广大读者以鼓励,他们的写作经验能给读者有益的启发。

数学教学论文是作者对数学教学问题的科学认识。首先,它具有客观性,论文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及论证材料要符合真实的数学教学实践。其次,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它要客观反映数学教学的本质。因此,一篇好的数学教学论文不能只靠单纯的写作技巧来完成,它需要经历充分的思考研究过程。简而言之,数学教学论文是长期思考和研究的结晶,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述。

一、研究得以识“真”,此乃“论”之源

论文突出的是一个“论”字,其实质就是用语言来表述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抽象、类比、演绎、归纳,完成一系列由此及彼的推理,从而讲清三个层面的问题:是回什么事?为什么这样?该怎样处理?这三个问题所反映的必须是所论事物真实的本质关系。不知事物的这种“真”,写论文也就无从“论”起。要弄清楚事物之“真”,唯一的途径就是扎实的研究实践。其途径有:

1 提升理论素养的读书研究。人们常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来说明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多年来牛顿一直为重力问题的思索与研究。因此,成千上万的苹果从树上掉到很多人的面前,人们却什么定律也没发现。这正应了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的一句名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多年来,笔者既读《数学教育学》之类的教育理论著作,也读教育杂志发表的数学研究文章;既研究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也研究不同时期的数学课程标准(或数学教学大纲)。古今中外,各类数学教育文献,均有涉猎。对这些数学教育文献,不能只是泛泛浏览,而应仔细研读,联系自己身边的数学教育事实进行提炼。时间长了,慢慢形成厚实的数学教育知识储备,也形成了数学教育研究的睿智。这时,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教育现象,有的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热闹,自己却能看出其中的门道。2003年9月在《人民教育》发表的《让课堂上的“错误”成为一种课程资源》一文,就是笔者在听骨干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触发的灵感,参与听课的20多位教师都看到了执教者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在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都是就错误本身来对授课教师进行责难,笔者却另辟蹊径,提出:“教师也是人,犯错在所难免,所犯之错,能否顺势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呢?如果我们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课堂上的错误,不过多苛责,不一味去文过饰非,而是引导学生来发现错误,分析错因,并将之更正,既可消除错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又可形成课堂上一个新的知识生长点。那不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吗?”我铭心感到:慧眼慧心源于长久的研读累积。

2 立足实践的实证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思考,往往会有一些写作冲动,但是,提起笔来却又无以下笔。其原因就是缺乏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使最初的想法得不到充足的佐证。一篇数学教学论文的成型,实证研究是最重要、最辛苦、最漫长的一个环节。因为,在作者头脑中最初产生的想法,还不一定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常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设,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反复的验证,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思想和策略。

我们可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很多,如,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这里重点说说中小学教师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1)观察法。它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资料信息的研究方法。在笔者的教学论文中所使用的例证材料,百分之六十以上是通过直接听课来获取课堂教学信息,这种听课活动,主要就是应用观察法。可见,这种研究方法使用最方便、教育情境最自然、显现的教育信息最真实,是以课堂为主的教学研究所离不开的方法。关键的问题是,在应用这种方法时要讲究观察的策略,既要全面观察,包括观察教师、观察每一个学生、观察每一个教学环节、观察每一个教学活动,又要重点观察,即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招数,观察特点突出和个性分明的学生活动及言行表现,要特别注意观察不太引人注意的课堂教学细节,捕捉稍纵即逝的典型信息,更要重视观察中的思考。这样,才能擦亮一双慧眼,发现最有研究价值的教学信息。(2)个案研究法。个案是指在一定范围具有相对***的个体(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事件、问题等。所谓个案研究法,就是以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形成、变化的特点及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因果规律的方法。笔者自2006年以来在《云南教育》发表的几篇数学教学论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篇文章只分析一个完整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用这一“个案”把文中的所有分论点支撑起来,这是本人论文写作功力上一个小小的突破。之所以有此点滴长进,就是因为成功地应用了个案研究法,选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个案,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再从部分到整体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清楚地梳理和提炼出个案中的理论精髓。

二、思考方可得“要”,当为“文”之本

通过“研究”,完成了验证与探索,得出问题的结论,产生一个研究成果,而要把它写成论文,就还需要大量的“思考”。既要把研究所得的素材淘沙炼金,得出最有创见的论文主旨,又要进行巧妙的文章构思和科学的组织安排。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和要领,成就文质皆美的文章。

1 篇章结构需要严密的逻辑推敲。每一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都有一个核心,都蕴涵一个根本的价值。撰写论文时,就要扣住这个核心来组织篇章结构,确保文章能集中突出研究价值的精髓。因此,对论文的篇章结构进行严密的逻辑推敲,也就成了写作阶段最关键也是最艰辛的工作。笔者撰写每一篇论文,均在这个阶段进行了反复的逻辑推敲,从论文题目到各个层次的结构提纲,都像解几何证明题那样,一步一步地推理,并字斟句酌。首先,保证论题简洁明了,且准确表述所要论述的核心;其次,推敲一级提纲是否按同一种逻辑关系来围绕中心论题展开。用同样的方法,再推敲下级提纲与上级提纲的逻辑关系。反复检查和斟酌有无用词失之本意、有无要点重复或遗漏、有无题域与提纲错位、有无分类标准不一而导致逻辑混乱、有无句子表达冗长累赘、有无标点符号用错。只要经过如此缜思细推,文章结构便会不偏不倚,条理关系就会清楚明了。譬如,2009年9月,《云南教育(小学教师)》刊发笔者拙作:《有效的数学活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该文的一级提纲有两个:第一个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第二个是“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四关注’”。在第二个一级提纲下,安排了四个二级提纲,即:(1)关注原有认知,实现同化和顺应;(2)关注创设情境,促成发现和顿悟;(3)关注增进交往,拓展认知和思维;(4)关注积极体验,感受价值和乐趣。这篇文章的题目由主标题“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副标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组成。副标题是研究的问题,主标题就是该问题的答案。因此,安排了两个呈递进关系的一级提纲。第一个提纲先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集中论证“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第二个提纲再来论述“有效的数学活动”该“怎么样”,答案就是呈并列关系的二级提纲中的“四个关注”。如此安排文章结构,便显得条分缕析,逻辑严密。

2 论据材料需要巧妙的组织安排。在论文写作中,如何使教材与观点达到高度的统一,让论据材料有力地支撑论点?最重要的就是把实证研究阶段所获取的拟用素材筛选过滤,清晰地凸现每个材料所蕴含的理论特点,与论述的观点相比较,看二者是否具有一致性。这一思考过程,是一个从事实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论文写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从论点开始进行演绎推理,逐层展开;另一方面,从材料开始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推理,逐步透出个中之理。在演绎与归纳这种聚与散的相互行进中,使观点与材料合理链接,达到二者的高度统一。在《有效的数学活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一文中,笔者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时,就把全文所要运用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一典型个案摆出来。然后,一方面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逐层演绎,最后导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这一命题;另一方面又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一个案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搭起支撑论点的架子。这样,把从“理论概念”到“事实材料”的演绎和从“事实材料”到“理论概念”的归纳相结合,二者相反相成,有力地证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这一真命题。再用同样的方法,分别选取个案中的相应部分作为论据来论证第二个论点的“四个关注”,使全文从论据材料到理论观点浑然一体。

应该说,研究和思考是论文写作的两个重要条件。研究是前提,但研究阶段和撰写阶段都离不开思考,所以说,思考又是贯穿论文形成的全过程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互文本的引进,***了老师,同时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思辨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推而广之,我们认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互文性理论的思想,引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互文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对互文性现象和互文性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在小学各学科中构建互文性教学的新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涉及三个核心概念:“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1)互文性: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彼此牵连的现象。关联性是互文性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不仅文本存在互文性,思维也存在互文性,具有关联性的思维现象也可以用互文性来理解和阐释。

(2)互文本:互文本是进行互文性教学的工具,在本课题中,互文本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指与原文本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背景、修辞等方面具有相近性或相关性的实体文本,如文学作品、文学评论、背景资料、声像资料等。另一类是意识性的,指在解决问题时所用到的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如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

(3)互文性教学:把互文性理论的思想植入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互文本,让学生在互文本和原文的对比研究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文性教学。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联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一个成分或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联系观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互文性理论的文本观: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文本时可以参照其他文本。我们也可以由此联想,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理解某个知识点可以参照学习其他知识点的方法与过程。

(3)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课题中通过互文本进行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4)现代教育理论的课程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因而,把具有互文性的文本引进课堂成为可能,开发互文本是建设课程的一种途径。

(5)创新理论的创新观: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熊彼德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本课题以互文本为媒介,从学科知识重组和跨学科知识重组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互文性教学规律,建立互文性教学规范,提出互文性教学策略,完善互文性教学理论,规范互文性教学实践。

(2)通过互文性教学,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3.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成为文化地带,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

1. 互文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由于互文性的广泛存在,互文性教学也有意无意地存在于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因而对互文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必要性表现在:①对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②对未来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③学生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其可行性表现在:①教学资源上的整合与重组;②教学手段上的媒介运用;③新课导入上的情境设置、故事(事件)导入、习旧引新;④解决问题上的方法与策略的迁移;⑤技能训练上的改写、仿写、扩写、缩写、改编的运用。

2. 互文性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程,所有的经验与成果都来源于此,通过课堂教学,探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建立跨学科的互文性教学,构建互文性教学的流程群。并以此为基础,从互文本的开发和课堂教学应用方面,探索有效实施互文性教学的策略:①开发互文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②如何科学地设置互文引入点;③互文本的引入时机;④互文本的引入方式;⑤物质性文本的应用策略;⑥意识性文本的应用策略。

3. 互文性教学规律与原则的研究

教学规律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互文性的教学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教育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②互文本与原文本的辩证统一;③师生的知识结构与互文性教学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并以规律为基础,制订互文性教学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适时性原则。

4. 互文性教学评价的研究

制订科学的互文性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设置评价指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互文本的选择;②互文引入点的设置;③互文的引入时机;④互文的引入方式;⑤教学效果与互文本的因果关系;⑥互文意识的建立与思维方式的变革;⑦动态生成;⑧教学智慧。

五、研究方法

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充分掌握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先进性,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同时围绕教学主题查阅与之相关的实体文本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确保互文本的科学性。

行动研究法:将互文本进行精心地筛选和合理地组合,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地反思、比较、总结中,优化互文本,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阅读教学:以互文性的眼光审视、解读语文教材,以教学单元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为基点,将互文本引入课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和融通,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起一种全新的互文性教学单元。探索“导读课”“集中识字课”“粗读课”“精读课”“品鉴课”“整理课”六种课型,建构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群。

(2)作文教学:从阅读教学中的模仿、借用、渗透、转化、颠覆等手段和技巧的运用入手,从说话到写话的过渡。将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组课文依照主题和训练点的要求进行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开展一次活动,如参观、制作、观察、实验、读书、春游、学工、学农、学***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和感悟,进行习作,然后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对比讲评和修改。

(3)数学教学: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和后续知识的辐射点,建立知识网络。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把数学知识还原,让学生就像数学家研究数学一样学习数学。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美育资源以及数学史料,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构建多维、立体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其他学科教学:围绕教学主题搜索互文本,品社科用具体的案例和小故事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行为规范内化为信念。科学科类似于数学,创设情景,把科学知识还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像科学家一样,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挖掘科学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技术路线

研读课标和教材查阅文献、开发互文本互文性教学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总结提炼互文性教学规律、原则、策略制订互文性教学评价标准

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1)探索互文性教学规律。在现实教学中,人们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文本的互文性设计教学,但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本课题将对互文性教学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2)建立互文性教学规范。本课题将对互文性教学原则进行探讨,为教师顺利开展互文性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和调节,规范互文性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出互文性教学策略。本课题运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普适性特点,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放在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里进行学习,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教学流程、方法、媒体等方面的操作策略。

八、课题的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

本课题是我校已结题的《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连续式、掘井式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题组主要成员由教育局的科研人员、学校主要领导和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有利于结合本职岗位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也有利于全面落实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九、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研究报告

(2)系列论文。①互文性教学的客观性与必要性论文。②互文性教学优化设计实施策略论文。③互文性教学规律论文。④互文性教学原则论文。⑤互文性教学评价细则。

(二)实践成果

(1)教师成长案例。②学生发表的习作和获得的荣誉及成长案例。③学校所获得的荣誉。

(三)物化成果

①互文文本辑录。②教学设计精选。③教学片断精选。④课件精选。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0月):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查阅相关教育文献,审视、分析变革思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并组织理论学习。成立子课题组,明确子课题组的研究目标、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8年2月):开展实践研究。以读书、个人尝试、说课、研究课、赛课、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为主要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小型活动,每期开展一次大型活动,并系统记录、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3)总结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0月):自测讨论,对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平时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归纳,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材料准备,提出申请,聘请专家结题,并做好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范文

学习

“任务”翻转复习课堂

阅读(22)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预学――欲练――遇错”,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与总结来完成一个个驱动性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并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翻转以往复习课教师

学习

春天的使者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的使者,内容包括春天的使者,风是春天的使者。一名乙肝患者罹病多年,不懈求医,历经多家医院诊治,不但未愈,反而肝区疼痛加剧,腹水加重,失去了工作能力和生活信心。当其怀抱最后一线希望找到友人推荐的魏东丽大夫时,他绝不敢相信

学习

试论医生的科普使命

阅读(15)

[关键词]医疗科普;重要性;途径治病意识强、防病意识弱、保健意识差――这是中国公民根深蒂固的理念。人们保健意识欠缺,防病能力薄弱,是一定程度上造成看病难的原因所在,这是当前应着重加强的领域。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8月19日在京召开,在国家

学习

品品江南“水八仙”

阅读(23)

吴江这个地名用苏州方言讲听上去是上海话“渔港”,它离上海很近。常有人因惦记了吴江的一碗面,一盆菜,休息日特地坐大巴过去一解相思。东太湖生态旅游区建成以后,清洌且平缓的太湖水更像一个淡妆的少女,用她柔软的小手,不倦地、轻轻拍打苏州湾

学习

《1984》营造出的极权主义氛围

阅读(23)

【摘要】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被人们认为是反极权主义的代表作。作者在《1984》文中营造了一个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本文从极权主义领导者“老大哥”,极权主义结构的象征金字塔,色彩等方面,浅论《1984》中象征手法所营

学习

达克罗涂覆工艺及涂层检验要点浅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达克罗涂覆工艺及涂层检验要点浅析,内容包括达克罗涂层退镀工艺,达克罗表面处理检测要求。【摘要】讲述了达克罗的工艺流程,并简单介绍了达克罗涂层的一些检验方法。【关键词】达克罗;涂覆工艺;常见缺陷;检验方法0.前言达克罗涂

学习

糖是甜的,你是暖的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糖是甜的,你是暖的,内容包括暖婚甜入骨免费阅读全文无弹窗,重生暖婚甜入骨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一、受伤了就吃颗糖通常情况下,宿舍里只会剩下我和江暖暖。我们俩的床在半空中咫尺相对,她神情专注地读着饶雪漫,我捧着我的二手笔

学习

济南洪家楼教堂建筑特色探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济南洪家楼教堂建筑特色探析,内容包括济南历下区洪家楼教堂,济南洪楼教堂是什么建筑风格。【内容摘要】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天主教堂是济南地区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其设计在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及济南特有

学习

Dega掀起狗狗瑜伽风

阅读(16)

高温、健美、消脂Yoga……相信都没有Doga般令练习者更感有趣开心。所谓Doga,又叫DogYoga,即是狗狗与主人一齐拍档做瑜伽!这种Doga风已吹至香港,半山宠物店“PawetteDeluxe”与爱狗的注册瑜伽导师SuzetteAckermann开办Doga班,教各位主人跟心爱

学习

《星球大战》里的星球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星球大战》里的星球,内容包括星球大战完整的传奇第二章,星球大战是哪个星球的。著名的“星战”系列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世界:在那遥远的星系里,有着怪异的外星人、巨大的宇宙飞船、人造天体“死星”……这里还

学习

为什么是[小月亮]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为什么是[小月亮],内容包括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小月亮是什么小说。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月是故乡明》中不止一次地把故乡的月亮称为“小月亮”,说每逢看到异地的明月,就立刻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学习

翠园18号:曲径通幽处 私房花木深

阅读(16)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翠园18号,这座由有着20余龄的老别墅改建而成的现代会所,红墙瓦砾,翠绿环绕,古朴的黑漆宅门,摸一摸,历史怀旧感油然而生,进入大门,左手边一条抄手游廊,直通内厅,而正道右侧,名为“前行空间”的玻璃艺术走廊在绿茵掩

学习

果胶酶在食品中的运用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果胶酶在食品中的运用,内容包括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总结,果胶酶在食品中的研究。《江苏调味副食品杂志》2014年第二期1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果胶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尤其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

学习

蔡娜: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阅读(24)

青春只有一次,就算倒下也要掷地有声“小学离家步行5分钟,初中10分钟,高中15分钟,连大学都在家附近。北京的一条街就把我的前20年走完了。”能用数字精确概括自己前20年的蔡娜上学时数学并不好,却拗不过父母的爱,高考后报了并不适合自己的经济

学习

浅议认知负荷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认知负荷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声音对认知负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教学ppt制作基本原则注重认知负荷。【摘要】目前许多研究过分关注教师应该如何“教得有效”,而忽视了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为什么“教得无效

学习

数学填空题全攻略

阅读(23)

填空题不同于选择题,选择题的答案就在四个选择支中,它只要说明其中的三个选择支是错误的,就可以选出正确的;填空题又有别于解答题,解答题需要推理、计算的过程,而填空题只要结果因此,解填空题就必须在“正确”、“合理”、“迅速”上下功夫以“

学习

安全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阅读(28)

作为全球安全纪录最好的工业企业之一,杜邦公司为了改善中国企业的安全状况,除了向多种行业的工人提供个人防护材料,还倡导基于预防、领导力和卓越运作的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杜邦公司安全与防护业务平台集团副总裁马维诺先生对解决中国企业

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

阅读(20)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学好小学数学应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一、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

学习

生活与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与数学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四年级数学小论文的范文,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范文。生活与数学论文篇1一、玩中说,培养表述兴趣数学知识在教材上的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中规中矩、严密精确。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论文,教师又偏差地

学习

打造望京地区核心商圈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打造望京地区核心商圈,内容包括望京商圈外卖增量领跑全国,望京商圈有哪些金融公司。2006年7月,嘉茂购物中心・望京在被称为“卧城”的望京地区的广顺北大街隆重开业,开业四年来嘉茂购物中心・望京始终以“生活加油站”作为推

学习

简评罗马法时期合同之债的核心――“法锁”

阅读(21)

罗马法的契约制度开启了各国关于契约法律制度研究的先河,不仅造就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契约法传统,还为现代契约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作为罗马法时期合同之债的核心,"法锁"思想对契约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通过分

学习

数学课本的功能

阅读(17)

数学课本有多方面的作用,只不过它的许多功能、许多作用,还没有引起多数教师的重视。新课程的教材在编排方面编者在原有义务教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进。结合几年来使用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会,思考,我觉得在使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