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疗科普;重要性;途径
治病意识强、防病意识弱、保健意识差――这是中国公民根深蒂固的理念。人们保健意识欠缺,防病能力薄弱,是一定程度上造成看病难的原因所在,这是当前应着重加强的领域。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8月19日在京召开,在国家新医改的形势下,“大健康”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医改提倡预防为主“治未病”的医疗理念,提倡把生命健康视为全程呵护的过程。在专家学者的引导之下,公众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与“疾病”和“***”相关,它是一个贯穿于生命全程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态度。大健康是根据时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而提出的全局理念。它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关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
医疗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全国人民的健康乃至家庭幸福,随着新医改***策的出台及逐步深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然而,有很多老百姓对于专业的新医改***策以及医疗专业知识仍然表示“看不懂”,而对于不清楚的医学知识问题,老百姓并没有一个可以获得权威解答的途径。疾病不只是源自身体,医生不是社会学家,医院也不能解决社会的疾病。“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大健康医学模式的概念更新,正是新医改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其中,推动医学健康科学普及,传播健康知识,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理念,提高科学防病意识和能力的系列工作尤为重要,这需要医者和公众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
医学科普不同于广泛的科学普及,由于医学科普关系全民健康,与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直接相关,因此推动医学科普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年轻化趋势已经被社会公众所意识,也更多地使人们意识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缺乏是导致疾病的可人为操控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知晓但不行动”。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KABP)仍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念。因此,从“知识”以及“获取知识”上入手,是目前改变国民健康状况的切入点。由于医生和专家在普通公众眼中的权威性和高知位置,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有不可撼动的指导作用。因此,从医生群体为出发点,是做好全面科普的重要一环。
一、科学普及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国民健康素质亟待提高,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应急自救互救的科普工作因为观念、认识及资源等多种因素进展缓慢。老百姓出现医疗紧急情况时只能被动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很少能够进行主动的自救、互救。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在54.4万人左右,平均每分钟猝死1人,居全球之首。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统计,在美国大城市中,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16.2%。而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15%。我国目前中风病人总量已超700万,并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增长。按目前的数据,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5人发生中风,其中3人死亡,抢救成功者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我国中风的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倍~5倍,并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与老百姓健康知识缺乏、不能及时就诊而错过了救治时间窗有密切关联。
新医改提倡预防为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医疗指导原则。进而促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成熟。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后对抗性***往往为时已晚。医学是一种修复和维护健康的技能。目前t学的分类除了临床医学以外,还分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基因医学。在这样的分类中,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都与医学知识的传播息息相关。
二、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亟待多元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媒介便利也给医疗科普信息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伪科学、假专家层出不穷,打入了中老年的生活,让他们无法分辨其真假,打着公益讲座和科普的旗子,实为经济利益驱动的商家和个人大行其道。这种情况下,***府、医院、研究所、社区等***一方面要打击恶劣势力,更需要做的是,让正确的声音逐渐走向主流,让有需求的百姓能够通过各个渠道了解权威的健康知识,让他们头脑中极大的知识空缺得以填补。授之以渔,才是医者能够为大众做得最长远最有效的事。医院可以组建专业权威的科普团队,形成专业的科普团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普宣传。
目前的科普宣传大多以***文形式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受众面主要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中青年群众,对于亟待解决健康问题的老年人和真正缺乏医疗资源的农村群众,其覆盖面仍然很有限。科普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情景短片和“真人秀”,医师团队定期走访社区等也是一种不错的宣传方式。
三、全民科普,从医生品牌传播做起
做科普并不容易,既要求科学严谨,又要求通俗易懂。这需要做科普的人,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成老百姓的生活常识,是很需要花一番心思的。一个科研能力很强的医生,在准备工作十分充足的条件下可能需要花几个月来写一篇学术论文,而同样的时间可以写很多篇科普短文,后者的社会效益往往远高于前者。科普工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专家理应肩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
有很多医生习惯“埋头苦干”,说明科普的意识还不够深入人心。临床医生应积极投身医学科普宣传,转变诊疗观念,强化科普宣传意识。另外,医学生的培养过程是科普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医学教育可以将科普宣传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加入到医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
目前有很多科普的网站做得已经有声有色,比如果壳网、好大夫、丁香园等等,在传播科普知识方面,已经逐渐担当起了责任。我们开始看到,医生已经有意识做科普,将科普视为从医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中青年医生,他们勇于在大众媒体上倡导健康理念,在医疗工作的日常发放健康指导的读物,在网络上定期发送内容提示公众健康误区,也会在公众场合以某一类疾病为主题进行公益讲座。有一些医生也会主动走进基层,走到社区、学校、课堂、农村,在诊疗的同时,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大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更值得关注的是,年轻医生开始利用网络社群等稳固的受众群体渠道,进行定期的专题健康科普,在健康习惯和健康行为促进上起到了作用。
健康传播和健康促进的工作开始有了起色,开始从医生的源头有了巨大改观。大众媒体也越来越多地为医者搭建科普的平台,成立医生频道、科普专区,开设视频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健康科普的风气已经逐渐改观,如春风般渐渐深入人心,让大众开始接受权威的健康知识,开始逐渐缩减“知识沟”,通过这些科普形式,大众开始增加对健康知识的获取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样的治未病理念从古代医者的著作中就已经存在,医者不应仅仅是治愈,不应仅仅是术者,不应仅仅处在医疗救治的终端,医者应放眼长远,既要治病又要防病,把防病理念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递给患者和大众,应该将科普作为医者的重要责任,一以贯之地实践和坚持下去,长此以往,中国国民的健康素质才有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