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比鸡好
鸭,古称“骛”、“舒凫”,“凫”即野鸭,“舒凫”指不能飞的鸭,就是家鸭了。
《本草纲目》说:“鸭,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清头雄鸭。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白鸭。”
不过,我宁愿叫它“甲鸟”。鸭由“甲”和“鸟”两字构成,鸭肉也是非常好的禽肉,民间历来视为滋补食品。至少对于我这样性热的人来说,鸭比鸡好。何况,鸡的头、颈和尾,均有可能存在癌细胞,吃时都得丢弃,而鸭头颈不但可以放心吃,还风味十足,被做成“鸭脖”的小吃,风靡全国。鸭尾(即鸭屁股),还有许多粉丝追捧。
10多年前,我的学生陆宝荣,曾同我设计了一席“百鸭宴”,其中鸭尾 “风”过后,蒸一蒸,成为一味冷菜“腊桥”,是很好的下酒菜。鸭的舌、血、掌、翼、胰、肠、肫均可入馔制成名肴,又可腌、腊、烧、烤,名产有板鸭、烤鸭、烧鸭、酱鸭、琵琶鸭、熏鸭、卤鸭等。
绿头雄最好
小时候,家里多数日子是吃鸡,但有时也会吃鸭子。鸡有两种吃法,炒着吃的买童子鸡(多为将啼未啼的小公鸡),而鸡汤,则要用***鸡来烧。前者取其嫩,后者取其汤浓而香。不过,吃鸭子要选用老公鸭,母亲称其为“绿头雄”。那时,我心里总纳闷,为什么鸭子不嫌其肉老,也不怕其“骚”,而且瘦不拉叽,没油水呢?母亲讲了半天,我听不懂。近日读了清初大文学家、大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记》卷五“饮馔部”,在“鸭”的条目下,有如下一段:
禽属之善养生者,雄鸭是也。何以知之?知之于人之好尚。诸禽尚雌,而鸭独尚雄;诸禽贵幼,而鸭独贵长。故养生家有言:“烂蒸老雄鸭,功效比参芪。”使物不善养生,则精气必为雌者所夺,诸禽尚雌者,以为精气之所聚也。使物不善养生,则情窍一开,日长而日瘠矣,诸禽贵幼者,以其泄少而存多也。雄鸭能愈长愈肥,皮肉至老不变,且食之与参芪比功,则雄鸭之善于养生,不待考核而知之矣。
这一段话中,“知之于人之好尚”意即从人们的嗜好可以看出。两个“使”是“如果”、“假使”的意思。初看好像很难接受,不过,仔细想想,李渔说的是实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秋天也是人体要“收”的季节,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秋天吃老鸭汤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通常是老鸭加扁尖或芋艿。徽州人还有鸭馄饨,就是老鸭汤的砂锅里有馄饨,这肯定是非常好吃的。后来,又看到书上有“全份鸭馄饨”,并注明,馄饨里也是鸭肉,这是何等美妙的佳肴!另有一款食疗菜,雄鸭一只去毛及内脏,加猪蹄或火腿,煮熟后调味食用,可滋阴利水,适用于阴虚水肿者。
时下“冬虫夏草”炙手可热,坊间涨到500克几十万。也有人以为虫草炖老鸭很滋补,惜乎不知如何补法。据我所知,要将鸭头劈开,将虫草植入,再将鸭头扎起来(用草、葱、海带扎均可),再蒸两小时。据说,如此,虫草之力便可行至鸭子全身以补肾益精,益肺止喘。
李大师全鸭宴先尝记
自从吃过李兴福大师的何派川菜,老想着吃他的“全宴”,如全鳝宴、全鸭宴、全鹿宴……可是天太热,大师要“歇夏”。正为积存了一嘴巴的口水无用武之地而发呆时,电话铃响了,良轩的徐飙老板在那头说道:“李大师在我这边做全鸭宴,冷菜、热菜、正菜、点心都有30多个,哪天有空,过来品尝!”
口水终于有发挥的余地了,赶紧邀了摄影师周少铿(绰号:大侠)在秋老虎余威犹存之时,分别前往。从斜土路茶陵北路口,左转没几步,就看见“良轩”果绿色的店招了,徐飙老板已在门口迎迓。拾级上楼,到“天津厅”坐下,冷菜就已上桌。服务生说:“水晶鸭方待你们拍好照后,拿下去改刀,糟香鸭肫现在就可以吃了。”好不容易等大侠拍完鸭肫,迫不及待挟一筷进嘴。待糟香慢慢在嘴里弥漫时,余光已瞄见水晶鸭方似倒扣的碗。大侠说:“我去厨房转了转,刚煮好的鸭子分成几块,盛在碗内,进冰箱速冻,就是这东西。”服务生下去改刀,再上时,已是切块的“连肉带冻”了。淡淡的鲜,尤甚于水晶肴肉。
热菜“回锅鸭夹饼”远远就闻到青蒜香,味道似略胜回锅肉一筹。“芙蓉鸭舌”是汤,每人一盅。汤内有鸭舌一根,菜心一只,竹荪三小块,其余就是如水的顶汤,就跟开水白菜一样。进嘴一啜,此汤真鲜(应该是鸭汤了吧)!
这时,又上了“香酥鸭卷”,香酥鸭肉条挂了脆皮糊后油炸。除了香、酥、脆之外,还非常鲜。吃到这份上,李兴福大师汗流浃背地进来,手里拿一份刚打好的全鸭宴菜单:
冷菜:水晶鸭方、糟香鸭肫、红油鸭片、麻酱鸭丝、鸭穿纱裙、怪味鸭丁、椒麻鸭掌、香茜拌鸭柱、煎脆鸭块。
热菜:锦绣鸭丝、回锅鸭片、锅贴鸭方、莲子鸭羹、明珠鸭掌、芙蓉鸭舌、响铃鸭子、清炸鸭肫、生爆紫菌、生炒菌红。
正菜:香酥鸭、联珠八宝鸭、香酥八宝鸭、三套鸭、红罗雪衣、香酥鸭卷、樟茶鸭、掌上明珠、虫草鸭、父子相会、母子相会、酿鸭掌、魔芋鸭子。
这样的菜单,看看都会流口水。
出租车飞也似的在高架上驰骋,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李大师厨艺高超,他不但有脍炙人口的“无刺刀鱼席”,也有以普通食材(如鸭子)为主料的传世佳肴。老人家常说:“厨师以菜讲话。”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年过古稀的李兴福大师就是以菜立身的高厨!
附两款鸭馔
清炖肥鸭:裕德龄在《御香缥缈录》中说,慈禧太后最爱吃清炖肥鸭。将肥鸭洗净后,加上调味品,入瓷罐,装入盛一半清水的铜锅中,盖紧锅盖,不使走气;用文火蒸三天,鸭子全酥了,不必用刀子去切割,只要用筷子即可。太后很少吃鸭肉,大多时候仅吃鸭皮,认为鸭皮才是这一碗菜中最精美可口的部分。
鸭肉粥:有一次家里喝老鸭汤,食毕剩下些鸭肉,我将鸭肉拆骨后入冰箱保鲜,而汤煮开。次日早起,淘好米,加入鸭汤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再开后,加入撕碎的鸭肉,直至粥稠肉酥,即可。煲粥过程中,可加入一点点盐,熄火后,可加入葱花,盛在碗里,可撒些胡椒粉,粥稍黏而鲜,十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