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玉簪横。”“银线”说的就是线面。
线面源于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寿诞,其心爱的女儿九天玄女为了祝贺母寿,费尽心机准备礼物。她想:金银珠宝、锦衣玉食在天宫多如牛毛,只有自己用双手制作的礼物才有意义。她左思右想,终于制出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祝愿母亲长寿。在王母娘娘寿诞之日,她卷起衣袖,当场献技,寿面投入沸腾的锅内,再沸后捞起,放入调好的高汤内。这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王母提筷便吃,牵丝缕缕,软滑可口,堪称美味佳肴。王母大喜,赏赐给百神每人一碗,众神吃罢,赞不绝口。寿诞过后,九天玄女归家,正在腾云驾雾途中,看到人间一条河边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烧香祈祷,“望上天赐我一技之长来养活***。”九天玄女听罢,大为感动,便下凡将线面技术传授给他。所以福州制线面者,都尊九天玄女为祖师。老线面师傅家里,一般都供奉有“线面始祖”——九天玄女的神像,左联“金梭玉帛”,右联“牵丝如缕”,横批“巧夺天工”。
福州线面制作始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以精制白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生油、鸡蛋,调匀拌搅后,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包装等9道工序制成,制作时间长达9个小时,是面制品中技术较为复杂的一种。线面成品首尾横截面约在0.5毫米之内,条长约2米。每100公斤面粉可制作线面120公斤左右。1斤面粉一般能制成2米长的线面近3000根。线面品种主要有:鸡蛋线面、银丝线面、龙须线面和线尾面。线面成品一般像丝线一样,用红头绳扎成小束,福州话称之为“指”。一碗线面用一“指”也就够了。
线面煮食简单,将其投入沸锅中,再沸即可捞起,抖水盛入碗内,放入炖烂的羊肉、番鸭肉、上排(三者选其一)等高汤,略调以福州黄酒,即成羊肉面、鸭面、上排面——线面本身是咸的,不再用盐。福州人称这个过程为“泡”线面,一个“泡”字,绘声绘色。面在高汤中不乱不粘,一筷拈起,牵丝挂缕,咬上一口,柔韧滑润,嚼不粘齿,带着原汁原味的鲜美,怎一个“妙”字了得!
线面和福州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所以又叫“长面”和“寿面”,由于福州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 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落地面”;亲友临门煮线面请客叫做“饷容面(迎客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亲友远行之际,送上一指线面,两个鸭蛋,算是善祝善祷,所谓鸭蛋,谐音“压浪”,让出洋过海的一帆风顺,旅程平安。俗语所谓“吃鸭蛋,讲太平”,就是这么来的;老人家过生日时也要来这么一碗寿面,一般用鸡汤,称为“太平面”。切面是万万要不得的,切面就是“切命”,多不吉利啊!
福州线面还曾经充当过文化交流的“大使”。1991年,是福州市和日本那霸市建立友好城市10周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同志率代表团访问那霸市,随带两位福州线面师傅马行仁、程双弟,在那霸市现场进行制线面表演。其时,那霸市特用直升飞机在空中拍摄福州线面精制工艺各道工序。中日友谊因为线面又多了一段佳话。
福州线面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和美妙的滋味,风行于世,畅销海内外,华侨尤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