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坐落在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馆藏羌绣作品和各类珍贵文物250余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的主题陈列馆。
《恋・羌绣》:蕴藏着浓厚羌文化底蕴羌民族云云鞋、羌族服饰、围腰、枕帕等羌绣作品让人眼花缭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据北川县文化馆馆长徐正斌介绍,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一些非遗传承人身亡,羌绣等非遗作品濒临失传的危险。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注下,北川文化旅游局、北川文化馆立即组织非遗保护,而羌绣作为重点,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创新。
羌绣作品《灵雀登枝》来之不易。这是地震后羌绣文化传承人之一何国良和北川文化馆负责人躲过余震和泥石流,到北川青片竹林沟“救”下来的。当时他们碰到几个羌族大姐在商量一些绣品是否有用,没有用的就把它烧掉,而《灵雀登枝》正在其中。何国良赶紧拿了过来,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幅作品集天地之灵气和喜雀、牡丹、羊角花、四季果木、蜻蜓、蝴蝶等动植物于一绣品中,十分罕见,便以高价购买下来。后来他才得知,这幅绣品是那位大姐的奶奶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采用的是锦缎丝线绣和盘锦绣针法。估计是以前大富人家才拥有的,要么是嫁妆,要么是聘礼,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另外,云云鞋、花围腰、绣衣、绣垫、绣挎包等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羌绣产品,也令前来参观的游客赞不绝口。
徐正斌告诉笔者,《羌山依旧》融入了许多传统针法,是50个北川绣娘在苏绣工艺大师姚惠芬手把手指导下,夜以继日花了20余天才绣成的。《回望羌山》是双面挑花绣,至今传了七代,约200余年的历史。“5・12”地震后,是灾区唯一一件从废墟中挖出来的绣品。作品色彩绚烂,大气磅礴,充分反映了羌族古老文化风情。
陈列的作品中,有曾在上海世博会大放异彩的――《恋・羌绣》系列作品,是此次陈列展示的点睛之作。这批作品于2010年7月在上海宝钢大舞台展览期间,博得了中外游人的一致好评。
古羌故事:牛皮铠甲诉说在另一个展厅内,已有300余年历史的牛皮铠甲,用了300余片牛皮精心串缀而成,堪称羌区的绝品。据介绍,《铠甲舞》是祭祀中的一种礼仪性舞蹈,是古代将士出征前或为村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民族英雄举行追悼、超度亡灵时所举行的歌舞活动,羌语称之为“克西格拉”。
羌族是个性情豪爽、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在打仗之前,羌族将士们都要跳铠甲舞,汉语俗称“卡斯达温”。在举行铠甲舞前,人们首先将大酒瓮摆在举行活动的麦场中央,负责“仪式”的司酒,手拿长柄木勺用羌语向人们大声讲了一番话,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披挂牛皮铠甲、头戴插满雉鸡翎和牦牛尾鬃毛头盔的老年武士们,便高举火***、刀戈,在麦场外排成一列纵队静候仪式的开始。盛装打扮的老年妇女们,并肩而立,在全场肃穆的气氛中开始了悠扬而悲切的合唱。随后严阵以待的武士们便从场外踏拍而来,开始了铠甲舞“序幕”的表演。他们围绕场地边以缓缓而行的蹉步前进,边挥舞刀戈,边向天鸣***,最后驻步于歌队妇女身边,等待着司酒宣布饮用咂酒的号令。
据考证,“卡斯达温”最初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后演变为将士出征前的征战祭祀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千年古羌文化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