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和传达信息的工具。这些传达的信息既反映人的生产活动,也反映人的思想活动。把这些生产活动和思想感情放在一定的社会里,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不同文化进行交流时,不直接相通的语言必须借助于翻译。因此,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的转换,翻译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所进行的交际。本文在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俄汉文化差异并总结针对文化差异现象的翻译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俄汉;文化差异;翻译
俄汉两个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两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也渗透和反映在翻译之中。原文语言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信息能否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中,直接影响着译文能否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是一个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一、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因此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俄汉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动物种类的差异使得人们对周围的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同,因此即使描述同一件事物的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在俄罗斯,皑皑的白雪、高大的白桦、辽阔的原野构成了俄罗斯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也反映在语言中,如:как снега на голову(突如其来), как грипы после дожля(雨后蘑菇)。而汉语则为“雨后春笋”,这是而我国盛产竹子,因此汉语中与竹子相关的成语有很多,而俄罗斯雨后大量生长的则是蘑菇。
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俄汉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文化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不具备这种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而俄罗斯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他们视马为吃苦耐劳和勤勤恳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的“老黄牛”译为“ломовая лощадь”;“他像牛一样干活”译为“Он работает как лощадь.”等等。
(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恭维、称谓、婚丧嫁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倘若不了解该民族特有的习俗文化,就无法正确地进行翻译传达原文信息。比如,在俄罗斯人喝晚茶的时候,一般同时吃一些点心。这与中国的喝茶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翻译“чай”这个词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点,把它和中国的“茶水点心”或“夜宵”联系起来。
禁忌、征兆也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的一个写照,反映在语言中,形成各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语。如俄罗斯人,认为левый(左边的)表示不好的意义,因此清早起床若左脚先下地,表示一天都不吉利。右脚先下地才是好的兆头。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类的文化习俗因素,并将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传达出来,才能更准确、更巧妙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信奉不同的宗教,并将各自的宗教语言、行为反映到作品中,在翻译中应准确地译处这些宗教行为与观念,表现出它们的特殊性,避免张冠李戴。如“龙”在汉文化中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凶恶的怪兽。俄罗斯人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常常无法理解。所以,大家所熟知的“亚洲四小龙”不能译为“четыре драгона”,而是译为“четыре тигра в Азии”。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思维与表达习惯、社会制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俄汉翻译。而恰恰是这些给翻译增加难度的民族文化因素的内容使原文作品充满了异国文化气息。所以,当原文出现以上内容的描写时,应仔细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尽可能地传达出来,使译文起到交流文化的作用。
二、翻译中俄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修辞色彩不相同。即译文的修辞色彩和原文的修辞色彩不一致。比如在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中有这样一段话“Что вы,милостивый государь,”•••продолжал он отрывисто “Незнаете порядка•••”在这里,如果把“вы”译为“您”表面看起来是正确的。但如果考虑到文化现象,即在俄语中,通常用вы表示对不熟悉、关系一般的人的称呼,而用ты来称呼关系密切的人,但在汉语中却用“您”表示客气尊重,就会发现,此处“вы”译为“你”才是恰当的。
(二)联想意义不相同。即原文中的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或行为在译语中不具备相似的联想意义。如俄语中гусь(鹅)的联想意义是“滑头”、“不讲信用的人”,这些联想意义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是简单的直译这类词汇或句子,它的联想意义即文化内涵就不能被传达出来,同时也容易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偏差。
(三)指称意义不相同。即原语中所指称的事物在译语中不存在。如самовар,这一词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物,这时就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尽量的传达原语的指称意义。译为“茶炊”即“烧茶的炊具”基本传达了самовар的内涵。又如,汉语中的“太极拳”、“功夫”等指称意象在俄语中也不存在。
三、翻译俄汉文化差异词汇的原则
特有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特有的文化意义,认识这种差异对翻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翻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由于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是翻译的一个重要任务。处理俄汉文化差异词汇通常可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代换法,即在保留原语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意象相近的词代替原词。当无法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意象时,可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词汇来替换原语词汇。
其次是直译。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直译能保存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并能加强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第三是意译。一些词汇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直译不能准确地传达出这种信息,而更换又容易破坏这种民族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意译,即用译语中文化意象较弱的词汇去传达原语中所传达的信息。
总之,俄汉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不了解俄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因此在进行俄汉翻译的同时,要翻译出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巧妙地传达信息。(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1] 张会森.俄汉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