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摄生,又叫养生。它是以饮食、体育锻炼、心情调理等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总称。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已精辟地阐述了其基本思想,提出了养生之大法――人们应打破老年人才需要摄生的思想,摄生当从小做起。
关键词:摄生 少年摄生 壮年摄生 老年摄生
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年,度百岁乃去。”
古人用精辟的话语告诫我们,不但对于不正常的四时邪气及其他致病的外因要随时注意防范,更重要的是要排除自身的一切思想上的***欲、利禄奢念,顺从外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起居,饮食,劳作都要有一定的限度,这样才能“静存于内,神守于外”,从而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安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目的。
1.少年时期,摄生宜养,做法――“防微杜渐”
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在著作《素问病概气宜保命集》中详尽阐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内外致病原因及气血盛衰状况,他认为:人欲抗御早衰,尽终天年,应从小入手,若能注重摄养,便可收防微杜渐之功。人们把六岁至十六岁称为少年时期,在这段时期,人体“和气如春,日渐滋长,生气勃勃,思想纯朴,少有七情所伤,但脏腑娇嫩形气求实,故常易感受病邪。如刘完素所说,此时:“血气未成,不胜寒暑。和之伤也,父母爱之,食欲过伤”。意思是说:人在青少年时期,身体还没有完全长好,所以对于热和冷不能很好地去抵御。就会容易受到伤害。而由于这个时期又是重要的成长之时,父母怕孩子营养不良,长不高,所以尽力给其补充营养,有时补得太过反而会造成营养过剩,引发食积等病症。这是少年病之病理特点,有鉴于此,刘氏提出:“其治之之道,节饮食,适寒暑,宜防微杜渐,用养性之药,以全其真”。节饮食,就是饮食有节制,不多不少。如有俗语说:“要得小儿四时安,须得三分饥与寒”。适寒暑,在唐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有云:“凡天和日暖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习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增耐风寒,不致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意思也很简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多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让血脉畅通,锻炼身体,使筋骨更强健,肌肉更结实,增强抵抗力,不做”温室里的花朵”!所谓“用养性之药”。即教人***用药以“匡扶正气为主,即令祛邪也不可伤正”,用药宜轻,点到为止,忌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及攻伐之品,否则,伤了真元,后患无穷。
2.壮年时期,摄生宜治,做法――“当减其毒”
人们称二十岁至五十岁为青壮年时期,此时和气如夏,精神鼎盛。是一生中最兴旺阶段,各方面发育日臻成熟,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处于较高水平。但这一时期“内有思想之患,外有爱慕之劳”。正如《内经》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欲竭其精,以耗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这段话形象地刻画出一位奔忙于各种饭局和应酬之间,喝酒豪气千云,加班到夜深人静,为了达到工作目标而没有时间放松调整,时刻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疲惫引起早衰的中年形象。对此刘完素提出:“其治之之道,辨八邪,分劳佚,宜治病之药,当减其毒,以全其真。”所谓辨八邪,分劳佚是教人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既然人到中年,已经懂得了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对身体的伤害,凡事就应适度而不要损伤正气。调济精神,节制饮食。刘氏提出的中年“减毒”以保全真气的思想,对于抗御早衰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许多老年性疾病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四十岁以后在体内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
3.老年时期,摄生宜保,做法――济其衰弱
五十岁至七十岁为老年时期,此时“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泣”。虽然人到这一时期“形体伤惫,百骸疏漏,风邪易乘,和之伤也,风雨晦明”。但只要在少年时期给身体打下好底子,青壮年时期劳作有节制如上所述,奠定了牢密的基础,再将养生之道融化于生活之中,即可取得益寿延年的功效。七八十岁称耋,八九十岁称耄。七十至百岁,“和气如冬,五脏空洞,犹蜕之蝉,精神浮荡,筋骨沮弛。”对耄年延寿要做到:“形欲常鉴,津欲常咽,体欲常运,食欲常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乌伸,导引按跷。意思是说:老年人要常常观察自己的情况,有不舒服就要提出来:吞咽口里的津液是一种好的养生方法:要经常活动身体保持身体的灵活,使气血不致瘀滞;饮食要刻意的少一些,避免给脏腑过多负担;呼吸时宜使用腹式呼吸,深呼吸,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有兴趣的还可以学习气功和“五禽戏”等健身方法进行身体锻炼。
因为年老之人,先天已衰,全赖后天吸收水谷精微以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所以适当地摄取营养品,对高龄人颇有裨益。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中药中的人参、鹿茸、阿胶、何首乌、黄芪、枸杞等等能提高免***力,调整内分泌功能,增强新陈代谢,补充身体所需各种元素。
4.结语:综合前人的经验我们总结出养生的原则――
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
谦和辞让,敬人持已,可以延年;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口勿妄言,意勿妄想,可以延年;
行住量力,勿为形劳,可以延年;
悲哀喜乐,勿令过情,可以延年;
坐卧顺时,勿令身怠,可以延年;
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可以延年;
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儿孙孝养,家庭和睦,可以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