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社渔家乐,风清晚泊舟。歌怜喉舌巧,出爱水天秋。欺乃波纹碎,轻肠月影浮。鱼羹常一饱,不似把人忧。”这首五律是明人袁润在云南石屏隐居时听到山中彝族樵夫高歌时写下的,诗中樵夫所唱的动人曲子叫做海菜腔。
在当地传说中,石屏的异龙湖风光秀丽,湖中生长着一种绵长柔软的植物,名日海菜。该植物根茎颀长,颜色碧绿,顶部生出白色小花,气味馨香。彝族先民们就在这静美的湖光山色间悠闲地荡舟、打渔、采海菜。和所有民歌的起源一样,彝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哼出萦绕心头的曲调,且随环境、心情的不同赋予其日趋复杂的变化,这就是海菜腔的源头。
每一地的民歌都和当地的环境互为映衬。微雨飘零的江南水乡孕育出软糯温香的吴侬小曲,朔风呼啸的陕北高原孵化出苍凉厚重的信天游,而在那波光潋滟、海草舒卷的异龙湖上,才诞生了绵延悠长、起伏不绝的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是2006年经***批准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名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与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滇南四大腔”。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
海菜腔的唱词广博浩繁,缤纷多彩,内容有反映彝族青年爱情生活的,还涉及到劳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通常随口而来,信口编唱,妙趣横生,比兴巧妙,借景发歌,触景生情,手法多样,变化无穷,都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直接反映。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石屏的彝家妇女走西头到思茅、普洱一带背运东西,一路上还唱着海菜腔跳着烟盒舞来劳逸结合,解除困乏呢。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奇特的唱腔是在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里,30多个身着艳丽的彝族服饰的女孩子,唱起一首不明所以的山歌。不明所以是因其所唱并非汉语,但这并不妨碍听者凝神屏气,侧耳倾听。起处高亢,转处婉约,尾处淡去于似有若无,仿佛无尽心事,欲语又还休。30多人分部配合,声音具象形成的画面,便是那月光下流光溢彩、随波舒卷的一朵朵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