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形成及其演变

摘要: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及其丰富。而遗存于我国大江南北的古戏台,它作为一种承托戏曲表演的文化建筑,也像意味深厚的戏曲一般,浓缩了诸多魅力无比的文化内涵。戏台建筑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古代戏曲文化的载体,也是研究古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基于对戏台建筑的热爱,考虑到目前国内对戏台建筑的研究甚少的问题,本文在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讲述戏台的起源,重点讲述戏台演变过程,最后将历史不同时期戏台特点变化之对比,总结归纳出戏台建筑发展史等各方面问题。

关键词:戏台建筑 祭祀 发展史 特征

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 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 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 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 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 field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 from the stage, 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

Keywords: stage construction; sacrific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1. 戏台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艺术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宗教的祭仪乐舞演化出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动场所则演化出最初的歌舞场所--神庙戏台[1]。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极易遭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人们在面对这些不能被人力控制的疾苦、时***、死亡等诸多问题时,都把希望寄托给鬼神天地、祖先亡灵,以求生生不息。因此,五花八门的祭祀敬神活动应运而生。而各种神庙祭祀形式,内容不外乎两类:一是呈献供品,二是献演歌舞[1]。古时的歌舞献祭,是神和凡人的精神交流。在那种大型聚集活动场景中,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烦恼苦痛,享受这一刻时歌舞带来的精神洗礼。祭祀也由“敬神”慢慢转为“娱人”。只有这时,人们才能不惜花费金钱而名正言顺地得到文化娱乐[1]。这是歌舞祭祀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因素。

秦汉以前,戏曲还依附于寺庙建筑而不能***生存,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祭神献祖。随着它的影响渐渐扩散,在秦汉至西汉时期,戏曲表演不单单在人民生活中流行,也开始盛行于皇宫贵族之中,并成为上层阶级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戏曲渐渐脱离对寺庙建筑的依附性,***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并且由开放场所逐渐转变为室内场所。到了宋代,由于“里坊制”的废除,城市形态处于一个开放热闹的时期,大城市中出现了各种技艺集中表演的瓦舍,内部有茶肆、饭铺、书场、以及勾栏,观众需付费才能进去观看。这个时候的戏曲已经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戏曲演员不再作为公共表演而演出,而成为一种职业,并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和商业基础。明清时期,戏曲的剧种、曲种、演出都达到鼎盛,各地区的戏台建筑也竞相精雕细琢,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审美需要和视觉效果。清朝后期,由于清***府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受到严重阻碍,许多优秀的剧种都流失,戏台建筑也遭到破坏和毁灭,使戏曲文化一度受到打击和衰败。

2.戏台的发展演变

“古戏台”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顶盖的长久性戏台[2]。那么研究戏台,首先我们应明白,何为戏台?是否是上台表演的“台”即为戏台?是高于平地即可称为“台”?大众普遍观点是,戏台即舞台,是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我认为这种定义,没有确切地将戏台所界定的空间概念给讲出来。

在戏台的固定化演变过程中,戏台形制经历了三个阶段:露台、戏亭到形制成熟的庙台,并由四面观慢慢向三面观、一面观演变。

2.1露台

露台之名,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书・文帝纪赞》曰:“(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人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为台?”以“露”称台,是因为上面没有覆盖。所以露台可理解为露天之台。早时的露台,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砖石建造一方形台子,和殿基齐高相连。发展到后期,和殿堂相连的露台,进一步发展为***的形制,和殿堂***开来,成为与殿堂遥遥相对而设立于庭院中央的露台,这就向戏台的建制迈进了一大步。

这时候的露台表演形式,有学者认为还是观者平视或俯视演出人员。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尊卑关系中的“三教九流”,而戏子为下九流之列,所以就有《隋书・音乐至》里描述的“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4];也有学者认为观者是平视或仰视演出人员,因为当时露台的高度有限,观者与露台的距离也不远,这就决定了观者看演出的角度,或平或仰,但很少俯视。我认为,前者是从统治阶级角度出发,而后者是站在劳动阶级层面来考虑。但不管何种观点,这都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古戏台尚未明确划分观者和演出者的高度。

汉代时期,露台常是降神之所,用来招徕天神,为民间传统的信仰建筑。唐代时期,露台大量用于歌舞演奏,这在敦煌壁画中俯拾皆是[5]。直到宋金时期,即使露台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但露台的功能始终是以祭祀为主,并不只限于歌舞表演。

2.2舞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展现了“亭”作为单体建筑的可观性:从高度上统领画面的视觉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为后世建造戏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西临汾市牛王庙戏台,是早期戏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它***于庭院中,与其它建筑不相连,山门设在最南端,观众看戏,需绕过戏台,戏台属倒座式,如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时修建戏台和寺庙,这时,自然可先建寺庙,在寺庙前留下开阔的空间,待来日有了人力物力,再建戏台,而不影响寺庙的完整性[5]。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的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一时期的戏台还处于“亭”这个阶段,后台与前台的功能没有区别开来,内部装修也简单,整体色彩感也单调,而且也没有完全脱离对庙宇的依附性。

2.3成熟的戏台

明清时期,观戏成为城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观演关系的发展,多发生在明代。[6]戏曲内容在后期发展为两***对打的场景,其所相应的戏台也不得不开始扩大,前后台有了明确的划分,一些戏台的后台甚至比前台规模还要大。此时的戏台在不同地区衍变出各种类型的戏台建筑。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他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之为“庙台”。此时的庙台,常以两进院为主,坐南朝北,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戏台后设厢房,厢房常与山门相连,戏台以屏风或屏门为隔断,形成戏台前后场空间,用楼梯连接。此时的庙台不仅数量巨多,造型也精巧细腻,规模远盛于前例,具有了很高的欣赏价值。

草台,农村临时搭建的戏台。农村在赶上庙会的时候,当地人民都会请戏班,用草席、竹竿或木竿,搭出一个将后台、前台看棚结合在一起的临时建筑。观众看戏多为仰视,通常为一面观。草台可以搭建在陆上,也可搭建在水上,依稀额南方地区也搭在船上,形成一个流动的戏台。

茶楼,也可称茶园,是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台唱戏。开始的时候,这列建筑是以饮茶为主,看戏为辅,到后期却成为专门的看戏场所。这类戏台相对于草台、庙台的区别之处是,将表演场所放在室内,且观众的位置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一般的观众坐楼下的散座,也称“池子”,有钱的人家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这类戏台,观众看戏时三面围观。室内的戏台对光线要求较高,演出的光线也由自然光变成人工光照,相当考究。

3.演变对比

“戏台”,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4]中罗德胤先生给出的定义,为“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这一概念,我认为,将中国戏台建筑的发展、功能及空间都道了出来。纵观中国戏曲建筑史发展,中国戏台建筑在多方面都表现出各种演变形制。

从屋顶形式上来讲:由的露台到歇山顶的戏亭,最后屋顶得到***,各种繁复美丽的屋顶形式都被用与戏台建筑,发展到后期卷棚、悬山、硬山、八角攒尖等等。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的第五个立面,其形式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7]。明清时期,民居多以硬山为主,戏台作为酬神祭祀的舞台,其礼制等级高于民居,但又非官式建筑,因而戏台不得采用庑殿顶。

从戏台装饰上讲:从最初少有装饰近乎简陋到繁杂装饰极尽奢华。后期的戏台,从讲究实用的柱础到雕刻精美的隔断,从名人志士题写的匾额到平仄协调的楹联,从装饰性极强的雀替到交错复杂的藻井,把民间艺人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积淀都镌刻在古戏台一砖一石上。但是在这看似变化巨骤的面目之下,不变的一直都是是一个审美趣味复杂,艺术气质对立,充满矛盾的神庙戏台:神秘与直白、典雅与庸俗、质朴与豪奢等等[8]。民居和神殿装饰所表现出的不同艺术气质和精神追求,源于宗教的神性和世俗的闲适,而神庙戏台作为人神交流的工具和场所,成为人们这两种情感需求的统一体。

4.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它不仅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和重演,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历史。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和活标本,随着戏曲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戏曲的发展而发展。戏曲,在繁华落尽、灯光暗淡之下后,使人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而戏台建筑却始终留在原地,等着下一场节目的盛大演出。它本身所蕴含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敬畏,慢慢发展成为古人自娱自乐的精神寄托。这之中,戏台的演变,发展、繁荣、衰败,都伴随着它建筑本身的一层层加工、雕琢、修饰,发展成为今天成熟的戏台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成为特色鲜明的单体建筑。既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更是我们值得保护、研究,发扬光大的中国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琦华.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8):1-3.

[2]田雪鹰.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J].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报.2008,(3):1-5

[3]乔忠延.山西古戏台[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4.

[4]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高琦华.戏台考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6)

[5]薛林平,陆凤华. 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48

[6]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3,(3):10-11

[7]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1

[8]徐力凡.明清古戏台建构的装饰性与南北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9]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6):5-9.

[10]薛林平.湖南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期刊.2009,(2)

[11]乔艾艺.江苏书院建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2]吴健.祁门古戏台场地建筑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3]薛林平. 浙江传统祠堂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2008,(6)

[14]张超丽.发声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声学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6)

[14]何红妙.绍兴古戏台的研究和保护[D].硕士学位论文.2012(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戏台形成及其演变

学习

坐 井 观 天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坐 井 观 天,内容包括坐井观天全文阅读,坐井观天全文故事。【设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

学习

滑坡监测系统的设计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滑坡监测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滑坡监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滑坡监测方案。《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杂志》2015年第一期1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和构成监测系统主要是由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模块、管理模块组成。1.1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由监测

学习

杨志伟:尽力而为就好

阅读(39)

二十多年,他以数字为镜,见证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他以数字为语言,讲述着各行各业的变化;他以数字为证,印证着他的热情和执着、付出和责任!从不奢望“会当凌绝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求用心,只要尽力。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

学习

石屏天籁海菜腔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石屏天籁海菜腔,内容包括石屏海菜腔最新消息,石屏海菜腔名段欣赏。“礼社渔家乐,风清晚泊舟。歌怜喉舌巧,出爱水天秋。欺乃波纹碎,轻肠月影浮。鱼羹常一饱,不似把人忧。”这首五律是明人袁润在云南石屏隐居时听到山中彝族樵夫高

学习

浅谈铁路列车防护报警和客车列尾系统在京九线的应用

阅读(52)

【摘要】本论文是一份关于铁路列车防护报警设备和客车列尾系统在济南铁路局的使用情况的介绍。首先论文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及实现的功能,其次分析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在第三部分简述该系统在实际的运用和日常维护情况。【关键词】CIRKLWDLBJ一

学习

浅谈地下汽车库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地下汽车库,内容包括地下汽车库危险等级,地下汽车库消防储烟仓。【摘要】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私家汽车的数量快速递增,地下停车库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应用新技术,如何设计得更科

学习

浅析动车组检修管理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动车组检修管理,内容包括动车组检修工艺管理工作思路,动车组检修技术干什么的。[论文关键词]动车组检修管理[论文摘要]按照我国中长期客运专线网规划,福建省内的快速客运专线有5条,作为即将配置并担当动车组单位之一的福

学习

机遇与风险同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机遇与风险同在,内容包括机遇与风险同在,风险与机遇并存全文。一位油茶高枝嫁接茶花大树的探索者,2004年在金华注册了金华绿满地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并在金华蒋堂创办了一个占地100亩的绿化苗木场。三年来,他利用油茶高接换冠茶

学习

中美关系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浅议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中美关系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浅议,内容包括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和趋势,试析中美关系的未来趋势如何。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世界局势产生重要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是必然的

学习

轻骨料混凝土内空隔墙施工工艺探究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轻骨料混凝土内空隔墙施工工艺探究,内容包括轻骨料混凝土板隔墙质量通病,轻质混凝土条板内隔墙施工方案。【摘要】:以总参北京某幼儿园综合楼为例,介绍轻骨料混凝土内隔墙及楼地面垫层的施工工艺。楼面垫层浇筑轻骨料混凝土,以

学习

财险很管用之职业责任险 职业责任险:为“金饭碗”保驾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财险很管用之职业责任险 职业责任险:为“金饭碗”保驾,内容包括财险公众责任险,财险公司责任险包含哪些险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责任险所谓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DirectorsandOfficersLiabilityInsurance,简称D&O保险

学习

韦达定理的巧用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韦达定理的巧用,内容包括韦达定理教程完整版,韦达定理全文。韦达定理,即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设x-px+q=0的两个根为x、x,则x+x=p,xx=q,是初等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

学习

浅谈阿尔莫多瓦作品中的后现代特征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阿尔莫多瓦作品中的后现代特征,内容包括阿尔莫多瓦导演作品在线观看,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推荐的电影。[摘要]西班牙电影大师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当代影坛后现代星空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他自20世纪80年代起,编剧、导

学习

一部失眠人士的催眠电影

阅读(30)

取材自经典童话故事《绿野仙踪》的电影《魔境仙踪》自开拍起便备受瞩目,全球数亿美元的票房也足以让它担当起成功的商业电影的名头。但从制作上看,也是大腕云集,这部童话大片由《蜘蛛侠》系列的导演萨姆·雷米执导,《穆赫兰道》的摄影师彼得

学习

东莞凤岗客家民居演变研究

阅读(80)

本文为您介绍东莞凤岗客家民居演变研究,内容包括客家民居的演变,赣南古代民居。【摘要】本文着眼于凤岗客家民居建筑的演变历史过程,详细介绍了从清朝乾隆年间至民国晚期建筑风格的特色、形式及成因,整理出了一条凤岗客家民居建筑的演变脉

学习

古代柳州的荷叶包饭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柳州的荷叶包饭,内容包括荷叶包饭的荷叶怎么制作,荷叶糯米鸡肉包饭的做法。柳州峒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鹅毛御腊缝山,鸡骨占年拜水神。愁向公庭向重译,欲投章甫作纹身。――柳

学习

古代盗墓贼不是啥都盗

阅读(34)

2010年10月,河南洛阳的考古人员在邙山地区发掘了一处大规模唐代壁画墓葬。在墓道天井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具奇怪的骸骨――并非正常躺姿,而是蜷曲成一团;骸骨旁边既没有棺椁,也没有墓葬边缘痕迹;加之骸骨上方均为虚土,考古人员判断,这是一具盗

学习

略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略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内容包括谈中国古代爱情观,原创关于古代爱情观。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因此较之现代而言,它忠贞、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但又淡泊隽永。受古代社会

学习

秦岭古栈道:古代的部级“高速路”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秦岭古栈道:古代的部级“高速路”,内容包括翻越秦岭几条古栈道,古代穿越秦岭的栈道有几条。路顺着秦岭河边弯弯曲曲地延伸向远方,那些从石缝中绽出的不知名篙草不知已与她相伴了多少个春秋,昔日马帮的欢声笑语和疲惫曾经溢满

学习

古代藏文辞书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藏文辞书,内容包括古代藏文书写,藏文的历史传说藏文版。摘要藏文辞书随着藏文字的创制、普及和规范应运而生。公元9世纪,藏族历史上第一部辞书――《翻译名义大集》,由吐蕃国王颁布使用。自此,这部梵藏文对照的经典双语词

学习

中国古代冤案略议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冤案略议,内容包括中国历代冤案书籍,古代冤案电视剧。冤案,没有罪而按有罪进行判决的案件。我们翻开《二十四史》,虽不像鲁迅说的,满页都写着“吃人”二字,却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冤假错案被史学家所记录。在民间,也有许多类

学习

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内容包括古代化妆师给女子化妆,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化妆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的质朴清纯,魏晋的雅逸秀美,唐代的奢靡夸张,宋代的清新淡雅,女性妆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审美文化的变迁。那么古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