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着眼于凤岗客家民居建筑的演变历史过程,详细介绍了从清朝乾隆年间至民国晚期建筑风格的特色、形式及成因,整理出了一条凤岗客家民居建筑的演变脉络。
【关键词】凤岗客家民居;历史;演变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据凤岗h龙庵清乾隆10年(1746年)《义建崇烈堂碑》序文记载,顺治9年(1653)年,朝廷采取“疏呈招耕”的办法,招募一批客家人到凤岗开垦种植。这批客家人应招募入居黄洞村南门山一带,“蒙霜露,披荆棘,筑居田焉”。至乾隆年间,客家人在凤岗筑居立村30余个自然村落,近40个族姓,人口繁衍超过2000人。序文记述:“今日者里居数百家烟火相连,禾麻互通,游太平之宇耕。”
散落在各村风水宝地的排屋建筑正是凤岗近现代史的缩影。以油甘埔下围仔、江屋,黄洞南门山村、岭南村、榕树厦村、三联排沙围、官井头细河村、竹塘卧龙村的排屋建筑演变特点最为显著。凤德岭上村南门坪的民居受纂香书室建筑风格影响,呈现广府建筑与客家建筑杂糅的特征,也是民国时期凹形排屋的前身。凤岗排屋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嘉庆年间,最晚到民国26年,以祖辈排屋为中心,依次向左右增建横排屋,二间至十间不等,纵深三排至十二排不等,既体现了儒家道德长幼有序的宗法秩序,也保持了客家聚族而居的习惯,同时排屋建筑式样的演变也是一部建筑进化史。
一、凤岗客家民居的历史性
据三联村排沙围房氏宗祠门楼完工日期“嘉庆19年甲戌岁壬申”推断,其他各村相似建筑模式均为同时期前后至清末建成。此时期建筑尖顶双层瓦,青砖砌成,木结构,墙面以灰沙,即黄泥、石灰、沙混合批荡,花岗岩门套、趟栊门与木门双重防盗,杂糅了梅州祖居地围龙屋风格和当时凤岗本土广府建筑风格。室内呈三进格局,第一进是厨房和厕所,分列大门两侧,与门厅形成小天井,是典型民居建筑“四水归堂”格局,第二进为大厅,第三进为居室,居室上方用木板搭建阁楼,用于储存粮食及摆放农具等,布局严谨,并沿用二百余年。排沙围房氏祖屋与乾隆时期纂香书室的层层如意浮雕装饰门楣样式相同,也成为此种建筑样式为嘉庆年间建筑样式的有力佐证。
与清中晚期祖屋紧紧相连的为清末建筑,其风格演变为客家特色的夯土结构,直线型排屋。凤岗的夯土是用河沙、黄泥、石灰为原料夯制而成,以夯土为地基,添加花岗岩长石做为墙角和檐墙支撑,增强稳固性,墙体以石灰批荡呈灰白色,以半探出的红色屋檐作为门楣装饰,简单古朴,富裕家庭会镶嵌牌匾,并出现最早期碉楼,碉楼外墙无装饰,石灰墙面,四至五层高,门楣与直线型排屋装饰一致。
随着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以及海外劳工移民激增,凤岗受到外来投资和本省投资互动影响,经济市场呈现繁荣景象,经济繁荣在建筑上的体现即高大硬山顶檐墙、装饰复杂、碉楼大量出现。排屋建筑样式从直线排屋演复古为清中晚期的凹形排屋,以凤德岭上村清中晚期建筑样式相同为证。门楣装饰上大量运用灰塑、彩绘和封檐板,造型生动、色彩斑斓的灰塑装饰和花鸟鱼虫、诗词书法等彩绘装饰,高大的门楣牌匾,以及檐墙四角悬挂如意纹鳌鱼排水口,凸显出民国早、中期凤岗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同时,此时期的碉楼装饰也体现中西合璧潮流,海外鹰叼花篮灰塑、巴洛克山花装饰、四角的罗马柱或绿色琉璃花瓶栏杆等西式风格,并出现水泥、钢筋等西方建筑材料,这是民国时期凤岗作为海外移民始发地及中转地的历史证据,也是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的体现。
民国晚期,凤岗排屋建筑由复杂的装饰回复简朴,继续保留凹形排屋模式,取消封檐板、灰塑和彩绘等装饰,由二至五间房间为一栋,与碉楼相连,由夯土围墙包围,是***阀混战、社会动荡、匪患横行的环境下形成的特点。
二、凤岗民居建筑的典型性
凤岗民居以大型排屋聚落为主,以油甘埔村下围仔张氏祖屋、江屋和黄洞村田心村新围场最具代表性,每座民居群从聚落的纵深排列即能分析出每座民居的建筑时间和演变历程,从三处排屋群建筑风格来看,有着极大相似性,也是凤岗民居建筑演变历史分析的有力佐证。其中,以油甘埔村下围仔张氏祖屋历史最为悠久,跨越年代最多,最具代表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较为分散,只能从最古老的的民居建筑式样判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并按年代式样依次排列,与江屋遥相对应,因此研究相对完整的江屋和田心村新围场更具说明性。
油甘埔村江屋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排屋坐北朝南,背靠狮岭,南望梧桐山,是该村江姓族人集居之所。每排排屋中间设有1.8米宽的正巷,分为东西两边,东边8排68间房屋,西边9排95间房屋,每排有3至4户人家,每户2至5间房间,共163间房,每排房屋由东西走向小巷分隔前后,每排出口处设石墩,即敌人入侵时可将全部排屋包围起做防御之用,并在排屋东侧入口,南北分别建有3座碉楼,先是1920年在北面建造9层“永升楼”,后1934年在南面建造2座5层“石金楼”和“勋堂楼”,进可攻,退可守,是梅州围龙屋演变的结果。从江屋建筑式样看,式样较新,符合民国时期演变特点,从装饰简单的直线型排屋到凹形华丽排屋再到简朴的凹形排屋过度,家家户户正门装饰都很考究,浮雕壁画,设计精美,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诗词歌赋,饱含寓意,体现了客家先辈的智慧,也是客家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江屋西南面还建有占地700平方米的“华庆书室”,作为***子弟启蒙馆所及宗族婚寿宴客活动场所。江屋整体体现了客家人“耕读为本”和儒家“孝悌”、“仁爱”的思想文化。
三、凤岗民居建筑的特殊性
广府民居以凤德岭上村南门坪民居为代表,是凤岗民居特殊形式,受纂香书室和广府民居影响,呈现与周边客家民居不同的建筑形式。纂香书室建于清乾隆中期(1786年间),由上村张姓十七世祖张超群(字拔萃)千金兴建,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三进两厢砖木瓦结构,凤檐高翘,鳌尖高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纂香书室是凤岗镇唯一一座清代书院,清嘉庆年间,岭南才子宋湘在此任教多年并亲笔提写“纂香书室”四个遒劲大字,至今保存完好。在纂香书室周边建有张氏故居,形式与客家排屋相同,但建筑式样采用客家民居与广府民居杂糅的形式。从屋顶龙舟脊推断为最早一栋建筑起向东纵深依次排列。最早一座张府坐北向南,面阔 12.8 米,进深 9.9 米,高约 8.5米。砖木结构,为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硬山顶,檐下施砖雕装饰斗拱,精美龙船形灰塑正脊,二层青砖墙体,外墙使用磨砖对缝工艺,梁架为广府地区清代典型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形式,至今保存完好。向东延伸建筑,依旧采用砖木结构,青砖墙体,但门楣装饰已演变为凤岗客家民居清末至民初装饰风格,形式也趋同于客家民居建筑。由此说明凤岗民居建筑的历史演变一致性和趋同性。
凤岗客家排屋及排屋楼二百余年间,经历复杂、简单、复杂再简单的历史进程,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也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教科书,是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册・凤岗篇》.
[2]廖晋雄 《东莞凤岗排屋楼特色浅识》(《凤岗客侨文化论坛》 中国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3]冯琼辉 《凤岗排屋楼――客家民居的文化符号浅析》(《凤岗客侨文化论坛》 中国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4]《民国时期广东社会经济史》张晓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东莞凤岗客家民居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