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究其本质是由于“人职不匹配”造成的,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聘招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因此“人职匹配”理论在大学毕业生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在认真地了解自我、了解工作之后,寻求人职最佳匹配方法。
关键词:人职匹配 大学毕业生 应用
1 “人职匹配”理论的含义
“人职匹配”理论是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认为不同个性适合不同职业,人们应该根据个性结构的差异,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以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这样就能从个人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用一句话将其概括起来就是个人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气质类型等与职业要求相匹配。 “人职匹配”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的特性——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2 大学毕业生进行“人职匹配”的必要性分析
2.1 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绝不亚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1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65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2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盲目,造成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薪资水平、职业生涯发展前景、工作自由度、工作环境条件、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劳动强度、职场人际关系氛围、工作压力和挑战性,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薪资水平、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自由度;通过对大学生跳槽的原因进行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薪资水平仍然是导致大学生跳槽的最普遍的原因。看来,大学生们把薪资水平放到了最首要的因素,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求职心理误区。
3 大学毕业生进行“人职匹配”的具体方法
大学毕业生进行“人职匹配”,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匹配,主要包括: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匹配、职业性格与职业的匹配、气质类型与职业的匹配、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做到以上四个方面的匹配,就能找到一份“自己想做、适合自己做、自己能做又做得好”的工作。
3.1 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一大批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人的职业兴趣类型分为六大类: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不同的职业兴趣类型适合不同的工作。大学生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来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毕业时,可以参照此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就业。
3.2 职业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性格,即个人特质,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为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会得心应手;选择不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会“力不从心”。
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社交性、活动性的职业,内向型性格的人适合从事文字性、安稳型的职业,混合型性格的人则根据偏外向或偏内向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气质类型综合确定职业取向。
目前国际最为流行的职业性格测评工具为MBTI性格测试软件,大学生可通过这款软件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可以参照测试结果来确定。
3.3 气质类型与职业的匹配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说的就是人的气质特征。气质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先天性的,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气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人生的历程中很难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如果能选择与自己的气质类型相匹配的职业,就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将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可以在部分职业中有所作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可以考虑气质类型与职业的匹配。
3.4 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 职业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职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又是企业在录用员工时的优先选项。
大学生可以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选择职业时尽量依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进行选择,会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尽量做到适才、适从,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大学毕业生要坚持“人职匹配”原则,通过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气质类型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成功择业。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引导大学生知己知彼,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并正确分析从而合理选择,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来正确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4).
[2]司学红,陈韩梅.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组织体系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3]杨琴.浅谈职业兴趣的内涵及其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5).
[4]李万锦.关于人职匹配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课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10108。
作者简介:
曾艳敏(1980-),女,河北昌黎人,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治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职匹配”理论在大学毕业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