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广州建城2000多年来,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城址基本保持不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广州中轴线作为广州旧城历史悠久而文化内涵丰富的轴线,代表了广州岭南文化和历史的代表,要通过重新精致的城市设计发展这条传统轴线,使其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动人的生机。
关键词:广州中轴线 岭南文化历史空间
传统中轴线是广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段,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历史、传统文化、行***、纪念意味的历史轴线。
北起越秀山中山纪念碑,经中心纪念堂――市***府――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海珠桥连结而成,南北长度为3.3公里。
广州传统中轴线形成和演变历史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南海郡尉任嚣在今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上建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此广州建城之始。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了南国城,扩建番禺城,城周十里,史称“赵佗城”。
唐广州城:广州史隋唐时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也是唐代唯一的通海口岸。城市建设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当时城区向西有所扩展,成千上万的阿拉伯商人来广州经商,并居住在北起中山路,南到惠福路,东至***路,西至人民路的番坊中。
宋广州城:宋末珠江岸线已推移至一德路、万福路一带,今之高第街、濠畔街、清水濠街宋已有之。广州经济发达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手工业,商业中心和对外通商口岸。公元1072年,广州扩大城区,建成中城、东城和西城。
明广州城:将宋、元时期的三城合一,扩大东城、北城,北面扩展至观音山(越秀山)东北山麓,于制高点建镇海楼(当时北城门楼)。现越秀山上之明城墙,便是扩建的城垣遗址。当时城区扩至珠江,形成后倚越秀山,南临珠江之势。
清广州城:整个清代,城垣向南扩展,但无大发展。1918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市***公所拆城墙、筑马路,到1920年广州成为“无城之市”,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骑楼商业街构成了广州新的整体风貌。
广州古城城址具有较为鲜明的向南面珠江扩展的态势,汉代的 城墙在现西湖路―文德路一带;晋代在坡山古渡(现五仙观)―扬仁里(复南路西侧);唐代到今惠福路南;宋代到今一穗路南一镇龙路一线;清代江岸演变至一德路南的盐市街,北京南路的太平沙、镇龙上街,后延至八旗大马路一线;民国时朗基本形成目前的珠江岸线。
宋代在现大南路,王带濠与起义路交界处为盐步门及航海门,城内有盐步司。城外玉带濠为宽阔的运河,盐船来往,繁盛一时。至明代玉带濠以南形成了高第街、大新街等商业街道,居民聚居。极其繁华。
广州古城发展至清代己基本形成了贯穿越秀山,官署衙门、商业区的城市轴线雏形,但规划布局并没有明确体现城市中轴线的设计意***。
民国初期是广州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1919年(民国八年)拆建惠福东西路,同时辟建维新路(起义路)意在承继清代的城市布局,建立北起越秀山,南到珠江的城市轴线。当时因南海镇守使黄志恒要保留“千倾书院”和“梁千乘候祠”而改变线路,形成目前曲折的起义路段轴线,1948年改维新路为中正路。1950年复名,1966年改为起义路至今。
中山路以北地区的轴线建筑也基本建于民国时期,1918年改造原官府花园为现中央公园(人民公园),1929年建立中山纪念碑,1931年建设中山纪念堂,1934年建立市***府大楼,至此基本形成了传统城市中轴线的格局。
中轴线上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及历史文化内涵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中山纪念碑――坐落在越秀山山顶。1926年1月由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兴建纪念***先行者孙中山的建筑物。坐北向南,碑高37米,由花钢岩石砌成。中立巨大的碑身。碑身正面携刻着《***遗嘱》。碑挫南面有――圆拱门进入碑内,然后由平缓的楼梯盘旋而达顶层,便可俯瞰广州全城。
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的市中心区东风中路。1925年3月, 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在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筹建了此纪念堂。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 年动工,至1931年10月完成。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占地6公顷,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由东西南北四面重檐拱托着中央高耸的八角顶。由于力学和声学的巧妙运用,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桁架,内部没有柱子,回音也较少。整个建筑及装饰,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轴线南段的其他节点是市***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等,基本都是民国到建国初建成的,它们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广州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轴线现状中的问题
总结传统中轴线的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民对传统中轴线并未形成共识,定位不明;(2)山、水、城空间格局不明显;(3)市民空间缺少;(4)地段内建筑形态凌乱,高层建筑布局缺乏章法。
轴线空间节点的缺失
传统中轴线上的历史节点非常丰富,结合地形地貌,空间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随着城市的发展及空间扩张和改造,大量的标志性节点如今正在面临着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威胁,空间节点正在逝去。这些节点的缺失对于广州旧城的整体风貌控制和城市中轴线的秩序和完整性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恢复这些节点的努力则面临着城市功能多元化、交通和用地等方面的挑战。
轴线空间秩序的紊乱
起义路的南段中轴线空间目前已经面目全非,路面狭窄,两侧挤满了小型商业店面,连行道树的生长空间都被建筑挤占,街道原来的尺度受到严重失真,轴线空间逐步放宽的意向也完全消失。市井文化活动场地也被建筑物挤占。
轴线周边建筑的失控
目前周边建筑体量较为巨大,导致轴线区段建筑和街道尺度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建筑高度、尺度都对中轴线上的控制性节点造成很大程度的干扰。由于建筑物尺度失控,城市轴线赖以存在的环境肌理受到严重的破坏。对这种状况的改造比恢复一栋古建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轴线的景观与交通功能的矛盾
作为传统中轴线,城市景观没有形成明显可感知的空间效果。轴线北端问题主要是轴线起点的空间意象不鲜明。轴线南段主要是起义路现状景观缺乏特色,缺少对人活动的支持,气氛比较冷清,沿线缺少标志性景点。而且街道空间环境较差,机动车交通量大,污染严重,人行道被摩托车、汽车到占用。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工和交通设计,强化某些街道的交通疏解功能,通过对周边道路系统和交通的合理组织分散其交通压力。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1)轴线特色不明显:大部分广州市民和旅游者都未能明显感觉到这条轴线。起义路与旧城其他道路没有明显的区别,功能定位不明,气氛比较萧条和冷落。整个区域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活动使用的可达性尚有欠缺,市民心目中意象不明,无轴线连贯印象。2)行为不连续:从中山纪念碑至海珠桥,不论步行或车行都很从南到北体验轴线。3)绿地功能不连续:轴线北段越秀山公园、纪念堂地块、人民公园绿化环境较好,但相互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应元路分开了越秀山和纪念堂地,市***府人大和东风路隔开了纪念堂绿地和人民公园。
中轴线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重新对传统中轴线进行定位,本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化环境,精心设计,整饬,力***重新显示轴线的历史魅力。
1、 生态轴
传统中轴线的形成体现了古人“负山带海"、“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思想,宋代古人已把广州城描绘成“六脉皆通海,青山伴玉城”的生态城市。
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以塑造城市传统格局,展现其特色风貌为目标,因此它应该是联系白云山系及珠江水系的绿色走廊,是一条“生态轴”,传统中轴线地区应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保障、促进、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把广州建
设成最适宜创业发展、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创造条件。
2.历史文化、旅游轴
传统中轴线地区是广州古城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地区,自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在现西濠涌与教育路之间建设“西城”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传统轴线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近代以来,轴线地区更成为城
市建设及***活动的重点地区,因此传统中轴线纪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古城文化旅游的主要通道,因此它是历史文化、旅游轴。
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并加以重现,对城市肌理加以疏理与保护。轴线地区作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地区,应重视其旅游价值的开发,以传统中轴线为核心建立旅游网络及旅游标识系统,对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及全面的服务。
3.公众活动轴
传统城市中轴线贯穿了城市公园,城市行***办公区,城市商贸旅游区,沿线集中了多样化的城市公众活动场所,譬如:越秀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城市广场及海珠广场等,是市民在旧城中心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它是公众活动轴。
规划在完善其北部各公众活动空间的基础上,重新开辟与建设起义路段的公众活动空间,结合地域特点及文化历史背景建设相应的主题广场,为各年龄层次的市民及游客提供活动场地,同时成为***路――北京路城市中心商业区之间的休闲场所。
传统文化内涵的延续和发展
为了延续中轴线的传统文化内涵,针对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选择适宜的发展和保护策略,通过精心设计,让传统轴线重新焕发活力,再现魅力广州。
1、从历史文化名城角度,突显“云山珠水,一城相系”为最主要特色的传统中轴线精髓。设计重点是通过对旧城核心区的疏理整治,突出传统中轴线的统领作用,致力于弥补和重塑从越秀山景区一直到珠江滨水区的步行观光、绿色开放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连续性。
2、从现代广州城市的角度,设计重点强调突出传统中轴线的特有肌理形态和历史氛围,与新城市轴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时空的变化和城市的有序发展;
3、保护体现古城形态从北向南扩展特征的东西向路网和建筑形态格局,对旧城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进行整合,使整个旧城格局清晰可辨,并突出其鲜明的公众性和高品质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4、加强市级商业中心第十甫、上下九、北京路步行商业街经由传统中轴线的空间和行为联系,并明确传统中轴线北段(中山纪念碑――中山路)以纪念、行***、旅游为主,南段(中山路一一海珠桥)以文化,历史纪念、商贸旅游与公共活动为主的功能格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再现广州传统中轴线的历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