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 呼唤型文本 翻译理论 文献综述

前言

尤金・奈达说过,翻译是“人们所能从事的最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为了做好翻译,通过仔细分析翻译文本,对文本的特点进行总结,可以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理论的运用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所以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的研究就极为必要。本文主要根据彼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呼唤型文本的翻译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呼唤型文本翻译的发展历程,希望对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助力于相应的翻译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对主题词“呼唤型文本翻译”进行检索,搜索到从2004年到2016年的相关论文共41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类,其中,涉及到呼唤型文本翻译理论的论文8篇,涉及具体某类呼唤型文本翻译策略的论文12篇,运用呼唤型文本理论进行译本分析的论文20篇,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由检索结果也可以看出,关于此类研究的论文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可见呼唤型文本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文献综述将以这份检索结果为基础,对呼唤型文本翻译研究进行整理总结。

二、呼唤型文本及其相关翻译理论

1.呼唤型文本。文本作为翻译的原材料,其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说,我们通常以题材来区别文本,如科技类、文学类等。而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则通过语言的不同功能来划分文本类型。纽马克在总结布勒(Karl Buhler)和雅各布森(Jacobson)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分为六种: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寒暄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anguage Function)。并根据文本的功能,将文本主要分为表达型文本、呼唤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其中,呼唤型文本主要强调语言的呼唤功能,其核心是呼唤读者做出反应或行动,引起读者的共鸣、思考,主要包括告示、说明书、宣传册、***治口号、广告、取悦读者为目的的通俗小说等。这类文本的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比如广告文本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产生消费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很少有文本是纯粹某种文本类型,很多文本是三者兼而有之。

因此,呼唤型文本翻译要以读者为中心,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对读者的情感呼应。译文应该考虑译文读者的理解能力,使读者能够迅速地理解和接受。鉴于其功能和宗旨,涉及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理论也有很多。

2.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相关理论。与呼唤型文本翻译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交际翻译法、翻译补偿策略、言后对等理论。

纽马克在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之后,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纽马克对语义翻译的阐释是:“译者只在目的语句法和意义的限制内,试***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因此,语义翻译往往会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重视作者的原意。与此相对的是,交际翻译则试***传达原文确切的语境含义,重视传递原文的表达效果,重视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交际翻译给了译者较大的自由,译者可以创造性地发],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以,在进行呼唤型文本翻译时,可以采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国内学者关于呼唤型文本翻译理论的论文大部分都聚焦于交际翻译。

另一个与呼唤型文本翻译对应的理论是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受到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限制。此外,呼唤型文本翻译具有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倾向,翻译过程中源语的信息、功能和效果无法准确地传达出来,就产生了翻译损失。因此,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就十分必要。相应的,补偿翻译需要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来实现,比如转换法、强化法等。

国内针对呼唤型文本翻译补偿策略的研究还很少,学者李玉英、邱晴的论文《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策略》以及陈谱顺、胡勇的论文《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以广告的翻译为例》对这方面的理论有较为详细的阐释。他们的论文对翻译补偿的类型及呼唤型文本翻译补偿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呼唤型文本翻译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做出预期的反应与行动,所以言后对等也是呼唤型文本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奥斯汀(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翻译行为,就是要实现翻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对等。其中,言后对等就是使译文对译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对等。呼唤型文本翻译注重读者的反应,这种效果正是呼唤型文本翻译所要追求的。呼唤型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目的都决定了呼唤型文本翻译实现言后对等的必要。在董爱华的《言后对等和呼唤型实用文本翻译》中提到了这一点。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在翻译呼唤型文本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实现功能等值等原则。

三、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现状

整理的文献中有众多的译本研究和翻译策略总结,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种类和数量都是非常多的,其中又以应用翻译体裁为主。如文献中所涉及的企业简介、公示语、高校简介、旅游文本、电影片名、中文菜单等翻译,都属于呼唤型文本的翻译。应用翻译体裁注重信息传递,注重效果表达,文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根据呼唤型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可以顺利地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大量的应用翻译实践也证明了,将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这一办法是可行的。

由于交际翻译本身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关于呼唤型文本的翻译理论和策略主要以交际翻译为主。其他翻译理论在呼唤型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和研究仍然存在巨大潜力。另外,呼唤型文本翻译的研究是可以选取某一角度进行深化的,如以呼唤型文本中的“广告”为例,可以进行翻译补偿的策略研究,并且呼唤型文本翻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与“归化翻译”又有相似之处,也值得我们进行挖掘研究。

四、结语

当然,无论翻译理论还是翻译策略,都必须依靠译者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翻译能力,它们只是在翻译的宏观策略上为译者指明了方向,代替不了具体的翻译操作和技巧。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于读者。如综合运用交际翻译、翻译补偿理论,又不一味地追求交际翻译和言后对等,造成译文有失偏颇。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

[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李玉英,邱晴.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176-179.

[4]赵婧韬.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及翻译方法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5]惠新华.从言后效果对等的角度透视幽默元素的翻译――走进欧・亨利的幽默艺术宝库[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1.

[6]崔晓彤.呼唤型文本的翻译策略 ――以《创意练习30天》(节选)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7]顾小颖.简论纽马克的翻译二分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7):116-117.

[8]陈谱顺,胡勇.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补偿――以广告的翻译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5:103-105.

作者简介:

周涛,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摘要翻译;交际理论;重写;英译策略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是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是先撰写中文摘要,然后将其翻译为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读者群不同,前者服务于国内的中文学术读者,而后者则服务于国外英文学术读者及国际检索系统的工作者。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行文结构和习惯有所不同,都为摘要英译带来不小的难度。在此,笔者提出增强摘要英译的交际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与重写理论概述

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核心概念,这是他对普通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语义翻译强调忠实原文,重在翻译原文的表达形式及语义内容,在结构和字词安排上力求贴近原文;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注重读者的理解与反应,使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以使译文流畅、地道。纽马克还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提出文本功能分类说。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篇文体类型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表达功能文本,核心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译者应选择语义翻译为主的手法。对于信息功能文本,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所以译者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对于呼唤功能文本,核心是号召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因此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奈达对此评述说,纽马克关注到了文本的广泛差异性,将两个方法和语篇类型相结合,更彰显其价值。

2、 重写理论

译意是翻译的核心问题,意义的转换方式则是重写。中国著名翻译家思果曾明确提出“翻译不是翻译,是重写”,并认为“翻译是翻译,不是写作”是“学翻译的人走不通的胡同”,并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傅雷则将翻译这门学问比作蚕宝宝造丝,“这蚕要是吃了桑叶进去,尽吐些桑叶渣出来,就完蛋了。吃了桑叶,吐出来的应该是丝嘛。翻译的人应当把原文彻底弄明白了、完全消化了之后,再重新写出来。”由此看来,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上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此时译者充当的是手艺精巧的人,用不同的形式重新表达文字,为自己的艺术品重新塑形以迎合观众。在此,“重写”的内涵与“改写”不同,“改写”是指对原文内容或意思进行了更改,而“重写”是在忠实于原文意思和内容的基础上仅对原语表达形式的重新组合。

3、 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学术论文摘要是以传播信息和知识为主的非文学作品,信息性是其一大特点。因此,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可以指导论文摘要的翻译。交际翻译强调的传递信息,“量体裁衣”,对译文读者的效果,以及表达形式上的摆脱原语结构束缚,重新组织句法等,不论从摘要写作和翻译的目的来说,还是从读者的对象来看,都符合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标准。交际理论重组语言的结构,实际上与“重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我们提出,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运用重写的方法来进行论文摘要的英译是可行的。

三、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的策略

1、词语意译, 增强跨文化意识

文史类的摘要常会涉及民族及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可谓是摘要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应具备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能简单地将词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一笔带过,让读者不明不白。一些重要文化典籍的翻译,如“山海经”,若简单音译为“Shanhai Jing”则大为失色,并不能传达出原文的形象,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润色,译为“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或是重写解释为“a work of folk geography in ancient china”。其次译者在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对译语进行重新创作,目的是为了扫清读者理解上可能产生的障碍。如汉语成语“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产生和迅猛发展,若译为“be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由于英语文化中“bamboo”是外来词,是不可能产生相似联想的。而英国受气候影响多产蘑菇,人们对mushroom也赋予了快速蔓延的意思,因此译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更为合适。应当承认,两种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间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有时的确是困难重重,作为译者,有责任尽量使译文与原语意义对等,减少交际损失,提升交际效果,平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

2、句子重组,提高可读性

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汉语采用意合法造句,很少甚至不用衔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以神统形,所以汉语的句子结构被比喻为“碧波万顷,层层推进”;而英语重形合,注重句子形式及结构完整,句子多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因而英语句子仿佛是“大树参天,枝叶横生”。 由于中文摘要通常信息量大,结构松散,逻辑性强,这无疑又为英译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按照英语思维和英文行文习惯来重新组织译文,必要的时候可以做拆句、合句以及句子嵌套的处理。

原文1:分析、整理了相关学者对HPFL加固RC结构性能试验研究成果,综合论述了HPFL这种薄层加固材料中高性能复合砂浆材料性能,被加固构件抗弯性能、抗剪性能、抗压性能、抗震性能、抗疲劳性能及抗高温性能等,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公示语 翻译 语料库 频率

中***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9

Analysis of Public Sign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Publicity Methods Related Papers Keyword Statistics based on Corpus

YUAN Changwan, JIN Shuangju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keywords of 2196 CNKI articles on public signs using corpora.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error analyses, theory and method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and that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corpus; frequency

0 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形信息(方梦之,1996)。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吕和发,2004;戴宗显等,2005),它通常被喻为“城市的名片”,规范、得体的公示语翻译是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4年8月),《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7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先后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及其组成部分;深圳市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编制,于2013年9月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译用管理法规《深圳市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各大中小城市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委员会相继成立,公示语译用办法不断出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

研究对象为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因为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具有语言简明、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外,还从内容上客观地反映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主题范围、理论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者突出强调的观点等重要信息。

数据采集基本情况:登陆(2014年9月30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以“主题=公示语(模糊匹配)”为检索式进行简单检索,返回自2002年以来检索结果2278条。选中全部检索结果,CNKI E-Learning文献输出,以excel形式导出。以输出字段“题名”、“摘要”、“关键词”为主要依据,人工辨别论文是否与“公示语”密切相关,对导出文件进行筛选(删除不相关的82条),以实现对目标文献的查准查全,共计余下相关论文2196条。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建设“公示语”论文摘要微型专用语料库。对采集到的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语料库建库清洁、整理、标注。

采用语料库NLPIR汉语分词系统(ICTCLAS2013)对公示语相关论文摘要语料进行分词处理。利用语料库工具wordsmith对关键词等进行量化统计;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及关键词词云***。

2 统计分析

2.1 论文关键词统计

以上述“公示语”相关文献微型语料库中的论文“关键词”为语料(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2196篇文献的8736个(形符)关键词),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将关键词形符分类汇总,将形符转换为类符,类符共计2750个,以及每一类符的出现频次及百分数。

2.2 论文关键词分析与分类汇总

将cnki“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表进行语义上分析和归并汇总。将关键词词频表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归并汇总,这些关键词共计101个(类符),其在关键词中出现的频次占总频次的54.10%。

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公示语”相关概念关键词(括号内数值为该关键词在词频表中的频次,下同),如:公示语(1152)、公示语翻译(208)、公示语英译(47)、标识语(44)、旅游公示语(26)等。其次是“翻译”相关概念关键词,如:翻译(405)、汉英翻译(267)、公示语翻译(208)、英译(137)等。

公示语翻译相关论文主要涉及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等。

常用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138)、功能翻译理论(87)、关联理论(28)、顺应论(22)、模因论(21)、翻译目的论(18)、功能理论(13)、功能目的论(13)、翻译理论(13)等。

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等相关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策略(154)、对策(90)、翻译原则(67)、交际翻译(60)、生态翻译学(57)、策略(55)、功能对等(47)、翻译方法(37)、原则(32)、跨文化交际(32)等。

与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问题(80)、错误(56)、语用失误(54)、规范(48)、规范化(40)、翻译错误(32)、错误分析(30)、误译(25)、翻译问题(20)、翻译失误(19)等。

此外,与文本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如:文本类型(42)、语言特点(18)等;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如:文化差异(39)、跨文化交际等;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如:旅游景区(39)、旅游景点(34)等;其它常见高频出现的还有:外宣翻译(33)、对外宣传(13)、国际化(12)、语境(12)、翻译生态环境(10)等。

3 讨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十年来公示语相关研究集中于公示语的英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示语翻译的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语言风格特征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化内涵及跨文化交际;公示语在旅游、外宣等领域的翻译应用现状等。

结合相关论文及其摘要分析发现:翻译理论、原则与公示语翻译实践联系不紧密。通用公示语(各国家、地区共有的公共场所标识,如:出口(EXIT)、停车场(Parking)、禁止吸烟(No Smoking))的重复研究较多,各自为***,资源浪费。非通用公示语(具有明显区域经济、***治、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的公共场所标识,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天坛(Temple of Heaven)、孔庙(Temple of Confucius))研究有待深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较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公示语纠错、调查、统计占有较大比例,分析、建议有待深入、拓展。

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建立公示语语料来开展通用公示语的纵深方向研究,适当减少公示语翻译相关的实证调查统计。对各国家、地区共有的通用公示语翻译研究应在翻译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实地采集目标语的公共场所标识,搜集、整理建立公示语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工具统计分析,以目标语的使用频率为重要参考,以功能对等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甄别选用恰当、得体、规范的公示语译文。基于目标语国家公示语的语料库大数据统计分析,忽略语言的历时发展、区域变体,重视当代英语的高频使用公示语,有利于公示语的规范、得体,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同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非通用公示语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这部分公示语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重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尊崇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推动源语言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贺学耘,2006)。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批准号:SC14WY23)、2013年度南充市社科联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批准号:NC2013B043)和川北医学院2014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戴宗显等.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2] 方梦之等.汉译英实践与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 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57-59.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告翻译;研究综述;理论研究

[中***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146-02

作者简介:郝栓虎(1978-)男,陕西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和英语教学。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研究者开始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广告用语翻译方***和汉语广告英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尚处于广告翻译研究的“起步阶段”。后来,随着广告语言翻译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开始涉及广告翻译过程中的原则和标准。然而从9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到广告翻译疑难问题中,比如意境的可译性、广告语言的艺术性等。本文就中国期刊网上挑选出该领域的86篇研究论文,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析,希望为今后广告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范围

为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广告翻译研究领域近10年的真实情况,笔者对2000—2009年期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有关广告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整理。具体的方法是在期刊网上用“广告翻译”作为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然后对这些论文进行了阅读、筛选与分类,最后选取了其中的86篇论文作为研究材料,并对这些文章按照外语类核心期刊、非外语类核心期刊(包括学报)、其他期刊三个分类标准对文章进行分类统计。

(二)分析与讨论

1.总体上来看,在近10年期间,我国关于广告翻译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5年中所的成果是2000—2005年间的1.6倍,这充分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广告翻译研究的兴趣浓厚,并且使广告翻译研究进一步深化。

2.就近10年来关于广告翻译研究所刊发的期刊来源来看,《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翻译》所占的比例是31%。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刊物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有利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且这些权威的杂志在刊登广告翻译的研究成果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为广告翻译相关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搭建了平台。

3.其他外语类核心和非外语类核心期刊,如《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外语学刊》《山东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商场现代化》等体现出对广告翻译研究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广告翻译研究成果的介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越来越多的外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学者踊跃参加到广告翻译研究的行列,为我国今后广告事业国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目前我国广告翻译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广告翻译理论

1.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基于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普遍认为语言的交际其实就是从明示到推理的过程,并不是像传统交际理论所认为的语言的交际就是一个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也就是说所有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如果接受者明白交际者的交际意***,那么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里找到交际者双方之间的最佳关联。同时还必须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所隐含的意义,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广告其实就是一个“AIDA”的过程,即受众者的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购买欲望(Desire)—采取行动(Action)。这个过程清楚地揭示了广告接受者接受一则广告的心理过程。但是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差异以及广告文体自身特有功能,广告翻译很难实现最佳关联,这时翻译者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通,采用改写或重写的翻译策略(刘芳,2008)。

2.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有些翻译学家曾提出翻译批评应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来重新展开。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赖斯的学生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著名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它是功能派翻译论的核心思想,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忠实法则就不再适用;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不够通顺,“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但二者都必须服从目的法则。从中可以发现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三个法则是怎样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贾文波,2005)。

3.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广告翻译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研究广告翻译时,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差异因素,也就是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比如,胡作友先生就从视界融合视角来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他提出广告翻译的实质是传递广告的生命,使之在新的文化中得以生根、发芽、成长,得到译语读者的喜爱、呵护,并使他们付出实际行动(胡作友,2007)。因此,广告翻译者必须融合作者、译者与读者的视界,以读者为主体,充分考虑其接受心理与审美要求。译者在进行中文广告英译时,必须体察英汉民族文化中人们不同的心理期待,认知了解广告创作者和目标受众的文化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广告翻译研究正在朝着理论化深度发展,但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基本上都是质化和非材料性研究,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二)广告翻译的原则

由于广告文体的特殊性,所以广告的翻译原则也有别于文学和科技翻译的原则。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章进行研读,对广告翻译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广告翻译遵循的原则有变通论、简洁论、对等论等。

1.变通翻译理论。

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适当变通,使译文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激起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欲望。英汉广告翻译过程中需要变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文字只是一个手段。因此,翻译广告时就不应该拘泥于文字层面上的对等;第二,广告语大多数都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如果不变通的话,就不会有出神入化的译文(李克兴,2004)。另外,有的研究者认为就某些特定的广告,变通可能是翻译的惟一出路,特别是以下几种:(1)利用有些知名品牌的文字构成而展开的广告;(2)利用谐音创作的广告;(3)含有浓重民族文化色彩的广告;(4)使用双关语的广告(杨全红,2000)。

2.简洁翻译理论。

广告要做到语言简练意思清晰,吸引广大受众者的注意,有利于他们识别和记忆,因此广告语言的写作应遵循KISS原则,也就是“Keep it short and sweet”(曹顺发,2002)。大量有关广告翻译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涉及到简洁问题,比如,李国庆提出英语广告则用词简单,以口语型为主,而汉语广告往往用修饰语来加强语气,说明产品特征。许多汉语中的主谓词组可以直接翻译为英语的形容词。像“效率高、速度快、行动灵活”可译为“efficient,fast and handy”(李国庆,2008)。另外,著名的学者张基佩先生也曾指出:英汉广告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别,汉语广告中经常使用大量的四字结构,利用排比、重叠等修辞手法来加强语势,但是英语语言却没有汉语这些特点。因此在翻译汉语广告过程中,应抓住中心意思,围绕中心词引出其他方面(张基佩,2003)。

三、我国广告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从目前所收集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广告翻译研究在理论层次上需要加强。目前大多数论文对广告翻译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就某些翻译实例做出总结性描述、阐述研究者个人的心得体会,与此同时,对广告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的翻译问题的研究占到42%。值得一提的是,广告翻译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重复性阐述,研究者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有待进一步拓宽。

(二)广告翻译研究缺乏创新意识

有些论文选取的翻译例句,有浓厚的模仿痕迹。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有些汉译英译文实质上就是对广告做了回译,甚至有些译例只是替换了原来的品牌名称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这种人云亦云的研究方法不但有悖法理,而且还不利产品或者服务的促销。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近10年来广告翻译研究论文的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上述的问题以及有待改善和提高的方面。今后的研究者应从更新的视野和更高的视角来研究广告翻译,促进广告翻译这一领域的发展。笔者认为,研究者应该在增强学科***意识的同时,更需要把广告翻译理论、批评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使这一学科建立在语言学、营销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理论之上。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刘芳.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34-38.

[3]刘杰辉.从功能角度论广告的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153-155.

[4]胡作友.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J].学术界,2007(5):216-222.

[5]李国庆.从文化语境层面谈押头韵广告语篇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08(11):128-130.

[6]张敬.对文化语境的认知与广告语篇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9(5):29-31.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obtained during the recent 10 years,We found that the quantities of paper researching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have been rising, the ranges of researching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have been enlarging, and the subjects of studying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have been diversifying.However, the methods of these studies seem a little homogenized, and they are not systematic.Meanwhile it makes some prospects of studying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in the future and discusses the key questions of this filed.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三元交际过程译者和读者特别是译者都要理解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叫交际者不但要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言外之意,所以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一、翻译的定义

对于翻译的定义不同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界定,随着时间的发展翻译理论也不断在前进发展。根据不同年代著名翻译人士对翻译的定义现综述如下:

(一)传统翻译的定义

首先不同国家的不同翻译人士对翻译都有不同的定义如严复对翻译的界定是“信、达、雅”,一样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下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给翻译下的定义: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倪家耀, 2001)。而前苏联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中给翻译所下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束学***, 1999)。而中国翻译界前辈张今先生也曾于1987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间的交际过程和工具,其目的是促进本社会内的***治、经济或文化进步,把原作的逻辑、艺术影像完好无损的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给“翻译”的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of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s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谢荣贵, 2005)同时奈达也认为:翻译是接受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周雷云, 1996)。翻译是指用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段超英, 2004)。雅可布森(Jacobson)给翻译的定义是:翻译就是通过某种别的语言解释词汇符号。彼得?纽马克认为解释(interpretation)也不失为译者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翻译方法(the last resort),肯定了解释也属翻译之列(赵明,王慧娟,吕淑文, 2005)。Caford给翻译下的定义是:“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substituting of an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 language (targetlanguage) for a textual material inanother (sourcelanguage)(汪精玲, 2001)。综上所述广义的翻译是指语言与语言、语言变体与语言变体、语言与非语言等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它包括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如英汉互译、中日互译等;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如古今语言、不同方言的互译(孟祥春, ***,沈文洁, 002)。综上所述传统翻译的界定无一例外都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专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通过语码转化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所以翻译首先要忠实于原文,尽量表达原文中所包含的意义,其次还要在行文方面尽量做到与原文保持一致,但是在传统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却很少与文化联系在从而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要么比较生硬,要么基本脱离原文含义是翻译大致相当于改写范畴。与传统翻译的定义不同现代翻译更强调文化层面的翻译,现将现代翻译的代表人物对翻译的定义综述如下。

(二)现代翻译的定义

Tourcy 认为翻译是 “taken to be any target-language utterance which is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within the target culture on whatever grounds.” (Tourcy 1985: 20)。而Nord 则认为翻译是: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Nord 1991: 88)。Lefever认为翻译是:A rewriting of original text. All rewriting whatever their intention, reflect a certain ideol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pulate literature to function in a given society in a given way. Lefevere 1992 VII。当代翻译家Baker M. 在其著作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更认为:“Translation theories encourages the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do, how they do and why they do it in one way rather than another. (Baker 1992: 2)。由上述翻译人士对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是以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其具有跨文化跨语言的特点,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交际的成功。相对于传统翻译理论更强调文化层面的翻译而不再过分拘泥于句法和行文格式,它强调翻译在文化层面的等值等效性,所以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在语用方面的关联理论就可以在现代翻译中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二、关联理论的定义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D. Sperber和D.Wilson在Grice的语用相关准则(Relevance Maxi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专著中首次提出交际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有“明示(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连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关联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和交际意***的明示和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他们把关联定义为:假设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即会话过程中的后一话语与前一话语以及会话赖以存在的语境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关系(卜杰民, 2004)。即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所谓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白的表达信息意***,而推理则只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contextual assumption),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除此之外关联的定义也被认为是: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命题即新信息,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体,不仅包括交流中作为语言的话语的上下文,即物质语境,也包括听话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内在化和认知化的其它具体语境。并且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交际意***的知识(何自然, 2003)。

三、关联理论对当代翻译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可以指导交际者如何进行解码和推理并最终实现交际意***,而在现代翻译界看来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而译者要保证作者和读者交际的成功就必须能明白作者的示意以及作者所处语境,并将自己理解信息明白的传达给读者。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示(implicature)两种意义,语言交际双方不仅要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对方的暗示,这样才能了解交际意***。关联理论将翻译看成是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是一种三元关系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译者对原文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又涉及到译者对译文读者进行的明说及暗含意义的表达,还涉及到译文读者对译者隐含于明说之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使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Gutt在《翻译与关联》(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的论述中指出翻译中译文是否能踢过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因素(Gutt, 2004)。

四、小结

综上所述当代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而关联理论对交际有着指导作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利用中明说和推理做到使“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让读者无需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即可成功完成与原文作者之间的交际。在这一原则下,译者应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以关联理论“最大最小”原理对翻译阐释。

参考文献:

Gutt, E.-A.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 Press.

卜杰民. (2004). 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与英语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束学***. (1999). 浅议翻译中的语用学原则. 淮南公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汪精玲. (2001). 对比语用与翻译等效.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周雷云. (1996).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英汉翻译手段.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翻译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 特点

一、概述

前国际译联***、索非亚大学教授安娜・利洛娃1985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概要》中为翻译下了定义:“作为一种过程,翻译是口头或笔头的活动,其目的是把一种语言的口头或书写的话语(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并且保持原文内容的稳定和质量以及准确性。”作为翻译活动的结果,译文是原文的类似物。理想的译文是原文的理想类似物,它是在新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中造成的,并在这一现实中发挥作用,不应把这里所说的类似物看成是原文的绝对的、逐字的语言类似和死板的复制,而应理解为原文的整体、系统的类似,即结构功能的类似。也就是说:翻译,形式上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内容上是把原文中表达的意义完全而精确地转移到目标语言,并且使读者从译文中获得和原文相同的信息。

译者都会经意或不经意地基于某种理论进行翻译。翻译理论着重于为最广泛的译文种类提供翻译方法和框架,为译文提供有限的原则和提示,以及对译文进行批判和提供解决问题的背景。也就是说翻译理论的唯一目的是解决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各种翻译模式。西方翻译理论和许多科目有了紧密的联系,如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同时,中国翻译理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尤其是和汉英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结合。

语言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翻译以进行交流,同时,语言又较为相似,这使翻译成为可能。所以有必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此领域获得巨大成就的为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

(一)尤金・奈达是著名翻译理论家,他对语言学有广泛的研究,语义学、人力学和交际工程学等。他翻译了《圣经》,研究了很多语言,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小语种,1945年起,他撰写了超过140篇翻译理论论文和15本翻译理论专著。

尤金・奈达最著名的翻译理论是“动态对等”,他认为,语言是多功能的交际工具,翻译就是交际,即传递信息。然而交际不是单方面的,没有互动就没有交流。因此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应该面向读者和听众,他基于“效果对等”的基础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一理论,即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和原文基本相同。

奈达理论对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其理论被引入,中国学者与西方理论有了密切接触并产生了极大兴趣。在此期间奈达的专著和论文被陆续翻译出版,其本人也于广州、上海、武汉和重庆进行数次讲座,他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他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

奈达理论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的20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4)在《翻译通讯》(中国最权威的翻译丛书之一后更名为〈中国翻译〉)上有8篇文章介绍了奈达理论:谭载喜介绍了奈达的“词汇偶合”(1982:1)和《翻译科学探索》(1982:4),徐文保总结并翻译了“对翻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1982:6),包振南的“读者反应理论”(1983:5)、劳陇的“翻译的交际理论”(1983:10)、郭建中的“自然对等”(1983:11)、周珏良的“效果对等”(1984:9)以及高厚的“翻译的四种途径”。

第二阶段(1985―1989)19篇文章引自奈达的观点,主要还是聚集在“功能对等”、“等同读者反应论”及翻译的定义等。如:张复星译奈达的“西方翻译史话”。谭载喜提及奈达1947年《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被联邦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威尔斯称为现代译学研究的起源;罗进德介绍了奈达“有关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若干观点”,等等。

第三阶段(1990―1994)有20篇文章引用了奈达的观点,包括“翻译的定义”、“对等翻译原则”、“功能对等”、“汉英语言差别主要在于形合与意合”、“诗的格律不可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语言共性远远超过其个性”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有文章批评将奈达“等值反应论”评价过高,“其实那只是条理想的翻译的原则”,因为从读者反应批判理论的角度看“对等反应”只是一种幻觉(王守仁,1992:3)。吴义诚认为西方语言学派以“等值”为中心的研究不但不能解释问题,而且会歪曲翻译最基本的问题,因此不应在翻译研究中加以使用(1994:1)。

第四阶段(1995―2000)共有45篇文章引用了奈达的观点,其中翻译的定义引用了7次,关于文化的分类引用了4次。引用的其他观点有,“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翻译过来的东西”、“高质量的翻译永远是一种艺术”等。而批评奈达理论的文章更多了,如:“批评奈达的译文等效过于理想化”(杨忠、李清和,1995:5)、“‘动态对等’适用于以传教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却未必适用于别的作品翻译,甚至未必适用于以学术研究或文学欣赏为目的的圣经翻译”(张南峰1995:4)……

从以上四个阶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奈达理论是最早被系统引进的翻译理论,至今仍受中国翻译界的欢迎。

2.奈达理论十分丰富,中国的翻译家们只是聚集在几个要点上,如翻译的定义、原则(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以及读者反应论。其他方面如符号与意义、符号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则未曾提及。因此,中国的翻译家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奈达的理论。

3.第一阶段主要是引入其理论,第二阶段的引入更多,但是明显出现了对“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论”的批判。第三阶段仍然使用奈达理论来解决问题,但对其翻译理论出现了更激烈和深入的批判。我们引入其理论,取其精华,而不囫囵吞枣;批判继承,而不全盘否定。这说明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

(二)1982年Puksmon出版社出版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研究》,其中包含了一些翻译研究的文章,纽马克认为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主要成就,正如尤金・奈达在序中所说:纽马克的主要贡献在于其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面的详尽讨论。

翻译界中一直存在直译和意译之争,对此,纽马克提出了新的理论:直译倾向于原著语言,忠实于原文,是语义翻译;意译倾向译文语言,具有表达性,是交际翻译。前者意于根据原文意义进行翻译,后者在于使译文在读者身上得到等同于原文的效果。

纽马克的理论是基于两位语言学家Büler和Jacobson的“三重功能”理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效果功能。

每篇文章都包含这些功能,差别在于对其强调程度的不同。文学作品强调表达功能;新闻报道和科技文献强调信息功能;广告和宣言强调效果功能。因此,不论原文是什么类型,翻译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应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

2.翻译的焦点是作者还是读者?

3.目的是劝说读者还是提供信息?

这些问题将引导译者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信息的内容且语言较为复杂和精密,更注重于作者的思路而不是写作目的,另外,由于注重细节,可能会出现原文并不存在的意义,导致过度翻译。交际翻译较为通顺、简洁、明了。然而,它会使用盛行的语言文字来代替原文中复杂的文字,从而导致翻译不足。

纽马克是又一位对中国翻译界影响甚远的著名翻译家。在他之前“直译”和“意译”之争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纽马克详细阐述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扩展了“直译”和“意译”的定义。自此,中国翻译界开始尝试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直、意”之争。两者并非完全相对立,而是翻译的两个方面,有些文章应当被直译而有些文章只能用意译,而大部分文章应当两种翻译方式都加以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中国翻译家们开始将两者结合而不是将其对立。因此,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引领中国的翻译理论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结论

中国的翻译理论始于汉朝的佛经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综观全局,中国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大特点。

1.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发展时间较长,但并不完善、系统。

2.中国的现代是翻译理论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现代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各国可以相互交流学术成就。这使得中国翻译界可以很大程度地引进和发展西方最前沿、权威的翻译理论,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为奈达和纽马克的观点,但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批判地继承并加以吸收利用,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3.中国现代的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这些西方先进的语言学成功的引进必将引领中国翻译理论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4.中国的翻译研究呈多元与多极状态,研究的理论框架、方向、层次和内容都不统一,各种观点与方法共存共生,这种包容性有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只有博广,才能精深,只有百花齐放,翻译研究才能欣欣向荣。

5.中国的学术队伍日趋成熟,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既能继承我国宝贵丰富的翻译理论,也能用其所长,去其不足,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既能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又能根据外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创新,发展适合汉外互译的理论。理论底蕴日益深厚,研究目的日益明确。我们可望在翻译研究领域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虽然我们路还很长,还要做大量艰巨的工作,但我们坚信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达到。

参考文献:

[1]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金堤 & Eugene A.Nida.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4]谭载喜 & Eugene A.Nida.论翻译学的途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1).

[5]金文俊.翻译理论研究基本取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

[6]王宗炎.纽马克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2,(1).

[7]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3,(7-8).

[8]郭建中.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翻译通讯,1986,(5).

[9]林小芹.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用翻译.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87,(1).

[10]林克难.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96,(4).

[11]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北京:中国国际***书贸易总公司,中国翻译,1999,(5).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探究

中***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66-01

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辽宁省英语高考题型中没有纯粹的翻译试题,但是翻译的重要性早已贯穿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始终。《课标》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七级和九级的“写”中提到“能做简单的书面翻译”和“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足以显示出翻译是在听、说、读、写技能之上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西译界备受关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探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标志着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高考英语阅读常见的文体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阅读理解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考虑不同的目标文化取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在功能和交际上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统一。

1. 提高语言基础知识,强化中英文功底

如果说一门语言是一座高楼,那么词汇就是砖瓦,而语法就是钢筋构架。词汇可以让语言更丰富,积句成章,而语法则让语言更富有逻辑性,是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纽带。高考考纲规定考生要掌握3500词汇,而中考考纲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扩大词汇量,而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在长难句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解读能力,划分句子成分,提炼出句子主干。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的水平会制约外语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文理解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相互促进。

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中每一模块的“文化角”(Cultural Corner)部分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龙”的文化意义在中西方差异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与皇室紧密相连,古代帝王要穿“龙袍”,龙是高贵、勇敢、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而中国人也自誉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受到《圣经》及英国古代史诗《贝奥武甫》中龙的形象的影响,龙在西方代表着邪恶和恶魔,是混乱、无信仰或原始兽性的象征。又如,在讲到Module 6文化角中“The Universal Dragon”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篇之后,可让学生用英语复述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的差异。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古通今翻译

翻译法一直以来是强化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中生的中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英文水平。教师发现,当讲到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一课时,学生能够迅速运用凝练的古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如Man is born good(人之初,性本善),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众生平等),Treat others in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ulers(民贵君轻)等相关的耳熟能详的古汉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情的古诗、文言文,让他们将其翻译成英文,使他们在汉译英的练习中加深对中英文的理解。这样,在加深学生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而在目的语中弘扬中国文化,为阅读理解中构建文化和交际的理解平台。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依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恰当有效的翻译方法,在头脑中进行深层加工,从功能和交际角度理解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原文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样,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再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目的预期的实现程度。而在阅读训练中,加强中英双语的语言功底,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Munday,Jeremy.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电影片名翻译基本原则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是他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 而交际翻译则重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纽马克认为,在翻译中具体采用哪一种翻译方法还必须考虑不同的文本类型。而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灵魂,它的具体译法关乎到电影的成功。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那么对一个特定的影片名到底是采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成为这篇文章的焦点。本文以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得出,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电影类型来确定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同时还要兼顾电影片名翻译的信息、文化、商业和审美价值原则。

一、纽马克翻译理论要旨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也就是他翻译理论的核心,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许 欧等, 2011:73)。 纽马克这两个概念的提出, 扩展了千百年来翻译界存在的直译与意译概念之争,为翻译研究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语义翻译试***尽可能地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所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一种忠实于原文的精确的译文,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 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 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它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New mark, 2001: 39)

交际翻译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 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道、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它很多非文学作品。

总之,语义翻译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而交际翻译则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纽马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两种译法都持肯定态度。在纽马克看来,有时要用语义翻译,有时要用交际翻译。另外, 纽马克主张有时应该强调原文,采用语义翻译,这点当然不错。两种方法相结合也更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马兴腾,2010:123)。

(二)文本类型说

纽马克指出,在翻译中具体采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应考虑不同的文本类型。根据内容的差异,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四类(Newmark,1981:45-69):

1、表达功能: 突出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 这种功能的文本纯文学文本或艺术性较高的文学作品。如: 自传,信件,小说,诗歌等。

2、信息功能: 旨在传递信息, 知识, 意见等。文本的重心为其内容和主题。如: 教科书,学术论文, 报纸、杂志等。

3、呼唤功能: 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做出反应。如: 使用说明, 指示,商业广告等。

4、美感功能: 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文本, 兼顾受众的审美情趣, 给受众以美好的享受。

在纽马克看来, 表达功能型的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而信息功能型,呼唤功能型以及美感功能型的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吴雪萍,2010:89)。电影片名作为浓缩了的电影语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片的号召力。作为一种专有名词,它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或内容, 又能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它的表达功能就是通过片名来突出影片的主要内容,直接揭示主题。它的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影片的内容简练的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它的呼唤功能就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 吸引观众。而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 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因此我们应在片名类型和影片内容的基础上来确定使用何种翻译方法。

二、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影片类型确定采用哪种翻译方法之后,要想扩大影片知名度,赢得观众共鸣,取得好的票房成绩,译文还需兼顾以下四个原则。

(一)信息价值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译者不了解影片的内容,只是根据看到的英文片名来译,这样译名就会偏离原片内容,是翻译片名中最严重的错误。为了更好的把电影的内容传达出来,就要求电影在译名上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

(二)文化价值原则

电影的片名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片名翻译中体现着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译者要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三)商业价值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电影要追求票房,没有高的票房就不能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译者要充分把握语言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译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片名,引起心理共鸣,激发观看欲望。

(四)审美价值原则

实现审美价值首先要讲究语言的精炼,选词时注意音、意俱美,达意传神,要求译者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以艺术家的心态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形式传达影片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纽马克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要用语义翻译, 有时要用交际翻译,还有时要用两种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采用哪种还应考虑到不同的文本类型。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影片类型,确定翻译方法,同时不能忽略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原则。

(一)语义翻译

对一些历史事件, 人物传记以及以片中主角名字命名的影片多采用语义翻译。例如,Avatar直接翻译成《阿凡达》,Harry Potter译为《哈利波特》, Jane Eyre译为《简爱》。当然对一些片名本身也很清晰, 优美的影片也多采用语义翻译, 如: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

(二)交际翻译

当原片名不能很好地反映影片内容或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 为使影片译名对译语观众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与原片名对原语观众产生的效果, 可以以影片内容的正确把握为依据, 抓住原名意义, 抛弃原名形式, 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例如,All about Eve,片名原意为“关于夏娃”,如果直译中文,简直不知所云,违背了电影翻译的信息价值原则。译成《彗星美人》,体现了稍纵即逝的演艺圈的无情更替现实,特别是把俗名“美人”和彗星搭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喻了电影主题,较好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再如巩俐主演的一部电影《漂亮妈妈》,它的片名翻译没有拘泥于原片名, 而是根据影片内容, 着力突出母亲不懈努力终于让聋哑儿子发声这一情节, 译为 Breaking the Silence, 博取 了西方观众的同情与共鸣,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电影的商业价值。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结合

当我们既想保留原片名的字面意思, 又想发挥其深层次的意义, 以达到形似神似的效果,可以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结合起来, 使观众既能从译名上感受到影片的内容,又能体会到原名的艺术美感。如:The Waterloo Bridge 片中的 Waterloo Bridge 是男女主人公相遇, 生死别离的地方, 又极易让人想到拿破仑兵败的滑铁卢。为了避免歧异, 译者对桥Bridge一词采用了语义翻译进行保留, 舍弃易为人误解的滑铁卢。根据其内容, 变通借用蓝桥会的民间传说, 加上“魂断”二字,《魂断蓝桥》既保留了原名的基本样式, 又形象贴切地表达了原作内容, 同时也避免了歧义。再如Ghost的最佳译名为《人鬼情未了》, 既保留了原文内容, 又让人联想到了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 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佳译还有: Speed 译为《生死时速》, The Piano译为钢琴别恋, Runaway Bride 译为《落跑新娘》等。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型文本 文本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将“严肃文学作品、***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归为“表达型文本”;将“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文书归为“信息型文本”;将“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通俗作品”等归为“呼唤型文本”,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是一种侧重源语的翻译方法,而交际翻译注重目标语,强调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容和形式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注重信息翻译、内容准确以及表达自然,根据交际翻译原则,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被动句和主动句互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本文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译文的翻译为例,分别阐述着几种翻译方法的应用。

短语方面:

(1)增添

The period began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role of tourism.

试译:这一时期开始于对旅游业作用的两种不同看法。

改译:这一时期,人们对旅游业的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评论:添加主语“人们”, 句子更符合汉语习惯。

(2)改变词性

Challenges have also come from open expressions of civil opin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relating, for example, to social inequalities, nepotism and corruption.

试译:此外,挑战还来自互联网上有关于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民意公开的表达。

改译: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就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这也是挑战的一种来源。

评论:将动词“come”翻译成名词“来源”;并将名词“expression”翻译成动词“表达”,读起来更加通顺。

(3)语义融合

Indeed 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 people were actually able to take three one-week holidays, known as ‘Golden Weeks.

实际上,通过调休,人们可以享受三个七天的假期,又被称为“黄金周”。

评论:将“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翻译成“调休”, 而非直译为“重新安排相邻的周末”,更简洁。

(4)语义拆分

Domestically this was a period in which China underwent remarkable changes…

试译:这是一个国内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改译: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评论:将 “period” 单独译出,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句子方面:

(1)调整结构

Th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s the true rate because it excludes workers laid off after Enterprise Reform, since they still receive a basic portion of their salary.

试译: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因为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他们还拿着基本工资。

改译:由于企业改革后的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他们没有被算进去,所以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

评论:原文包含三个意群:“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将这三个意群的顺序重新排列,新的句子结构更加通顺。

(2)语态转换

This is reflected in CNTA's policy document ‘Tourism as New Growth Pol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hich suggested…

试译:这反映在中国国家旅游局***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中,文章指出:……

改译:中国国家旅游局***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反映了这一观点,指出……

评论:将原来的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句子主语变得鲜明。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论证了交际翻译是翻译信息型文本的有效方法。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内容及通顺的表达是关键,因此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语态转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刚.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庆华.翻译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郭富强.新英汉翻译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渗透;职业胜任力

引言

针对翻译理论是否是高校翻译课程必要内容的相关讨论,学者们一直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是学科专家的科研工作,对于尚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不必过多讲授;另一部分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工作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了翻译理论,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实际工作。翻译理论如何有效渗透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将影响日后学生在商务翻译活动中的职业胜任力,也反过来证明了翻译课堂上教授翻译理论的必要性。有效渗入的翻译理论,能被学生顺利理解,能很好的指导翻译工作。而无效强加的翻译理论,学生会觉得艰涩难懂,也无法开展翻译工作。本论文拟在证明,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采取科学的理论渗入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和优化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1.研究背景

中国入世以来,国际经贸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对增加经贸、金融等方面知识的要求非常迫切,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重视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全国高校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采用单一的培养模式。21世纪初开始,应对用人市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外语人才被要求具备复合应用能力。也就是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还应掌握经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财会、媒体广告、酒店餐饮、全球化品牌等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以满足就业及市场需要。由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近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主修课程,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新增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矛盾、商务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欠缺、商务背景知识缺乏等方面影响,商务英语毕业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职业胜任力不强。因此需要通过适宜的教改探索和优化研究,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商务英语相关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也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报告和新编课程教材也不断涌现。根据权威统计可得,仅本世纪初在国内出版的商务英语翻译方面教材就高达几十余本。从论文方面看,本世纪初期在国内翻译类期刊《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及《中国科技翻译》的达到了百余篇。这些论文作者多以北上广的高校外语教师为主,范围集中在商务活动较为活跃的大城市及江浙东南沿海地区。以研究内容方面看,以上三种期刊中,论文以金融,经贸,财会英语及商标广告英语为主。从理论依托方面看,论文中理论接入的角度与深度有着明显差异。论文多数运用语用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中较新的譬如翻译目的论,译者主体性及生态翻译学理论等涉及的不多。如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翻译理论仅以补充的形式简单带入,教师不能将理论与教学渗透,则翻译理论学习将收效甚微,无法高效指导翻译实践。正如翻译学家穆雷所言:“在对待方***的态度上,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方***对任何一个学科和专业都非常重要,但在从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能真正关注并有效建立相关方***的翻译学者还是少之又少。”

2.2现有商英教材中理论渗入概况

穆雷总结与翻译课程教师的交流和研究后发现,“教师们的意见相对统一,到达本科高年级阶段,此时翻译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了翻译的定义与分类、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并通过相互联系和比较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字数的汉英互译,就达到了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求。”而现实中,关于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渗透已在高校翻译教学中逐步开展。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已开始应用部分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翻译学习。尽管一些高校翻译教材的编纂者已认识到翻译理论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能更好结合,但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材更多专注于语用学和语言学层面的翻译,而较少有灵活程度较高、实践性较强的翻译理论指导,因此应该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课程优化创新研究。

3.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创新及优化方案

3.1三维翻译教学

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三维即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从事商英翻译教学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三维”翻译意识,明确渗入翻译理论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从单纯的语言能力培养转变为翻译理论和翻译能力并重。要认识到翻译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和语法(语言维),更多的是要熟悉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技巧,了解文化差异(文化维),熟练交际运用(交际维),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翻译技巧及翻译背景的三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培养重心由过去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反应快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3.2提高翻译意识

在现有翻译专业单一课堂教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模拟翻译现场,增加现场教学内容,即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模拟商务翻译现场,进行相关翻译难点讲解,让学生深切体会翻译现场实际,结合翻译理论指导工具,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的现场英文表达。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各角色进行翻译实战,加强翻译课堂实训,增加听说练习,模拟商务交流及其他相应的翻译活动,可使学生熟悉原本陌生的商务交流细节,提高学生商务翻译意识和能力。

3.3拓展讲义课件

教师应适时增加理论渗透,编写针对性更强的课堂讲义。即商务英语课堂讲义要更好的针对学生翻译双重能力加强锻炼:一是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二是锻炼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并灵活使用翻译理论的能力。因此,应在现有翻译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讲义中增加与实战商务翻译相关性更强的实践内容。并针对不同商务情景,设计商务角色扮演,逐步渗透商务背景知识,增加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并拓展相应的情景教学翻译讲义。通过以上的实践课程,完善商英课程讲义,增加学生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双重能力,从而实现翻译技能和语言综合素质共同提升的目的。

3.4创新课堂内容

教师可采取多手段、多场景、多角色的多维度教学方式进行翻译课堂创新。理论的渗透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还可以通过翻译实践活动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课堂内容应该增加更多的商务翻译实例,强调商务场景翻译实践,拓宽基于商务背景下的延展性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人才,融理论传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积极渗透以译者主体,文化交际,关联功能为主导的翻译理论,探索潜移默化的理论渗透方式。3.5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或单一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的教学方法,根据翻译文本需要,渗透不同的翻译理论技巧,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及翻译潜能。教师可采取讨论型教学模式,如鼓励学生进行商务角色扮演演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商务情景讨论,以及必要的商务实战活动等。

3.6电子资源使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书馆资源,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模拟平台及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积极帮助学生查阅最新理论文献及电子期刊书籍,了解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最新研究内容及方向,不断提升学生翻译知识和技巧。3.7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积极谋求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校外实习机会,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从实战的角度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服务加以配套。另一方面,成功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培养商务型翻译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职教师可利用假期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在职培训,学校也可邀请相关商务英语优秀翻译人才来校进行课堂交流及示范教学等校企合作活动,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的商务知识能力,并增加商务英语翻译锻炼。自发组建翻译团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翻译比赛及相关实践活动。3.8多元考核标准摒弃以笔译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从多角度进行学生课程考核,即建立包括针对性笔译考核、情景口译考核和模拟现场实践考核三个角度的三维立体考核模式,从而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商务翻译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商务翻译练习,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水平。弱化单纯而死板的理论考核,强化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平时分及期末总评。

4.结语

在***[2014]4号文件中可以看到:“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外语类教学应根据自身实际科学定位,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企业资源,强化教学成果,拓宽知识层面,增强就业技能和职业胜任力。时代的快速变迁以及翻译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商务翻译的高难度及灵活性,学生仅仅通过较为浅显的翻译基本理论、有限的课本知识及少量的课堂练习,很难掌握处理复杂问题和呼应复杂场景的能力,在翻译实践中会出现顾此失彼、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的缺陷。因此,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在课堂上加强翻译理论渗透、遵循翻译理论的发展规律,以理论指导实践,健全翻译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职业胜任力高的商务翻译人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

学习

绿色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内容包括绿色冬奥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是什么意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于室内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开始的强调实用

学习

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的计算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的计算,内容包括财务报表中流动资金怎么分析,经营预测分析中流动资金怎么填写。叙述了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的概念;介绍了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及各数据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项目,详细描述流动资金的计

学习

学习卡耐基的成功诀窍章

阅读(30)

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

学习

保密管理论文范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保密管理论文范文,内容包括保密管理论文,保密奖惩制度的论文。保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1、人员保密意识薄弱高校集中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每年都产生大量先进的科研成果,而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校内许多专家、教授

学习

城市温度 第9期

阅读(26)

真正的朋友带给你的快乐,没有爱情炽烈,却比爱情长久和宁静。一个城市的温度就是一个朋友的热度。朋友没有了,城市便空了。城市很大,从城北到城南,要马不停蹄地转两个小时的公汽。我与东一起在城南的高校同窗四年。然后,所有的同学都像鸟

学习

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标准探析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标准探析,内容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包括宾馆房间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最新司法解释。非法侵入住宅罪中“非法”与“侵入”的内涵,非法的本意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入一

学习

关于话剧《四世同堂》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话剧《四世同堂》,内容包括话剧四世同堂演员名单,北京人艺四世同堂话剧。改编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因为,老舍先生提供的太多了,改编只需要在人家丰收的果园里面摘到果子,懂取舍,重挑选,便能把

学习

老谋子司马懿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老谋子司马懿,内容包括司马懿老谋深算全集,司马懿怎么谋位的。关于司马懿的作用,史书只留下了一句“每与大谋,辄有奇策”,至于都有哪些奇策,都已经出我之口、入君之耳,烂在了司马懿和曹丕的肚子里。通过这一句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

学习

挪威罗弗敦群岛:24小时都是阳光灿烂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挪威罗弗敦群岛:24小时都是阳光灿烂,内容包括挪威罗弗敦群岛游记,赞美挪威罗弗敦群岛。在挪威西海岸、北极圈以北,一群小岛如明珠般散落在北冰洋与挪威大陆之间,在地理学上,这群小岛被统称为罗弗敦群岛。准确地说,所谓罗弗敦群

学习

两只小猪的故事作文500字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两只小猪的故事作文500字,内容包括两只小猪的故事500字,两只小猪故事。从前,有两只小猪,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他叫做情,她叫做意。他们在山坡上过着惬意的生活,情和意在阳台上共同养了一盆法国吊兰,二只小猪用爱来滋润、养育它。情干

学习

女人如花花似梦范文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如花花似梦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女人如花散文随笔,女人如花亦如诗的美文。女人如花花似梦篇1女人的生命花,绽放在红尘中,憔悴在红尘中,凋零在红尘中。这是女子的宿命,拥有美丽的灵魂,上苍注定了要她承受一种凄楚,一种无奈,一种哀

学习

启动/备用变压器热备用改为冷备用的探讨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启动/备用变压器热备用改为冷备用的探讨,内容包括变压器冷备用转为运行的条件,变压器冷备用是什么状态。启备变是启动/备用变压器的简称,是指机组尚未发电投产前,对新建机组设备进行单体送电、调试,整套设备调试,机组整体启动提

学习

漫画赏析 第1期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漫画赏析 第1期,内容包括质量漫画赏析让质量意识走心,漫画作品赏析。内地“县官”陪上面来的领导过多,难以有时间下基层。疲惫而无奈的“陀螺”■赵晓苏一般人提起县里的领导,印象中总是吃吃喝喝,贪腐和包情妇的也不在少数。我

学习

我国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内容包括班主任德育论文怎么写,班主任德育论文新颖题目。一、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一)有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中学德育教育主要目的是保障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学德育从法律意识、民族

学习

英汉语中“驴”及相关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阅读(51)

驴的形象憨傻,因此“驴”(donkey)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均有“蠢笨”的含义。随着其在语用环境中的使用,衍生出的很多与驴相关的习惯表达,也多为贬义。但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驴也有其他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与驴相关的表达时,了解驴在中西方的文化

学习

浅谈英语习语及其翻译

阅读(36)

英语习语是英语国家长期使用、有广泛接受度的固定语言习惯。习语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地理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在英汉翻译中,英语习语不可避免。翻译与译者对习语的理解相关。只有了解习语文化内涵才能翻译好习语,传达出原文

学习

陈西滢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翻译选材

阅读(32)

摘要:作为“现代评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陈西滢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深信渐进、法治和有自发秩序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他在《现代评论》“闲话”栏目上发表的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他的翻译虽然不多,但带有很强的时代性

学习

三位翻译家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三位翻译家,内容包括三位翻译家及其翻译标准,2019年离开的三位翻译家。近几年去世的文学家中,最让我痛惜的是三位翻译家:德语翻译家钱春绮先生、俄语翻译家谢素台女士、日语翻译家叶渭渠先生。他们的代表译作,我大都看过,比如钱

学习

浅谈王佐良的文化翻译观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王佐良的文化翻译观,内容包括王佐良翻译风格浅析,王佐良的文化翻译观。【摘要】本文探讨了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第一,分析了他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对其翻译思想的影响;第二,王佐良的翻译思想是一种文化翻译观;第三,他

学习

英语夸张修辞的语义表达功能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夸张修辞的语义表达功能,内容包括英语修辞夸张的定义,英语夸张修辞的特征词。【摘要】在语言交际中,不同的修辞手法以其独有的语义表达功能,对点缀着语言表达,推动语言交际的成功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本文就英语夸张修

学习

日译汉时日汉同形词的翻译问题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日译汉时日汉同形词的翻译问题,内容包括日汉同形异义词大全,汉日翻译和日汉翻译哪个难。日汉同形词是指汉语和日语都在使用且标记相同的词。同形词固然会给汉语母语者理解和使用日语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同形同义词毕竟是少数,更

学习

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内容包括翻译茶花女的林纾简介,林纾的翻译。对我国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林译)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林译研究分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