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劳动法的主体,与劳动关系和劳动权属于同层的重要词汇,整部劳动法的构成都离不开这三个词汇,劳动者的含义是决定劳动法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劳动法在本质上是为劳动者特定的一套法律,然而,我国的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定义并不够严谨,在我国现行社会中,劳动者的同义词非常之多,例如:打工者、白领、蓝领等等,因此,造成了人们对劳动者的含义了解并不透彻。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含义本身并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类别,例如:劳动者、学生、教师等等,因此,不同体系、不同法律法规中对于劳动者的定义不尽相同,导致现有的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含义模糊,缺乏专业性和严肃性。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宪法、社会保险法以及劳动法三部有关劳动者的重要法律法规中对劳动这的含义进行分析。
一、法律上对劳动者的界定
在我国法律上,劳动者是法律主体之一,是通过法律来赋予劳动权利与义务的自然人,但由于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和立法宗旨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的法律中,劳动者的含义也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中,劳动者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宪法中的劳动者含义
在我国宪法上,对于劳动者的定义并未直接做出阐述,而是在各项条文法例中间接表现出来,在我国2004年修正的宪法中,对劳动者的定义主要有:第一种是指相对于剥削阶级的阶级群体;第二种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群,例如农民、城市劳动者等,在我国宪法的第8条和第42条中对此有解释;第三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人群,我国宪法的第43条和第44条对此有解释。
(二)社会保险法中的劳动者含义
社会保险法主要阐述的是被雇佣者与雇佣单位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险法的保障人群范围正在不断的夸大,并将公务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加入其中,增加了受保障人员数量,更好的帮助了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保障对象是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时,也包括了退休后的劳动者,除此之外,劳动这的分类具有很多种,例如:国家***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员工等等,根据劳动者所参与保障的险种不同、以及劳动者所在地域的保险***策不同,又可以分为更多的种类。根据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的相关规定,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指劳动者,这里的劳动者指的是职工和雇工,职工是指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各种劳动形式的劳动者,雇工是指与有雇佣权利和资质的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非确定期限以及劳动形式的劳动者(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二、两大法系对于劳动者的含义解析
世界各国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都是因地制宜的,且***策不同、国情不同都会影响劳动者含义的界定,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种,接下来,本文将重点阐述劳动者定义在两种不同系别中的区别。
(一)英美法系中劳动者的含义
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的产生是以美国和英国作为主要主体的,在美国和英国中,劳动者被称为employee,它起源于主人与仆人的老式说法,听从主人的吩咐的人群即劳动者,还有一种含义是指***工作者,也叫自雇劳动者,即为自己工作,没有雇主,后者不存在劳动权利和劳动争议处理等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主人和仆人的概念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雇主和被雇佣者,但雇主不再控制被雇佣者的所有行为,只是思路或某项决定,对于执行情况,雇主不再有权进行控制,因此,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已逐渐停止使用。
(二)大陆法系中劳动者的含义
大陆法系对劳动者含义的解析是依据自然人的人格属性做基础的,在大陆法系中,劳动者是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根据他人的决定提供具有人格的从属性劳动,这里所指的人格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在接收到雇主的指挥、决定后提供劳动服务的行为。例如:劳动法中第5条规定:本法称受雇人者,谓劳动者及使用人,学徒亦包括在内。无劳动契约关系,基于特定他人之委托,为其计算而给付劳动者之人视同受雇人。由此可见,相对于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定义更具有实用性且更符合当代社会对于劳动者的定义。
三、结语
劳动者是劳动法的主体,与劳动关系和劳动权属于同层的重要词汇,整部劳动法的构成都离不开这三个词汇,劳动者的含义是决定劳动法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劳动法在本质上是为劳动者特定的一套法律,然而,我国的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定义并不够严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宪法、社会保险法以及劳动法三部有关劳动者的重要法律法规中对劳动这的含义进行分析,充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法律,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上对劳动者的定义详细阐述,以期对我国的劳动者定义提供帮助。
作者:陈晨颖子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含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