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篇1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不断攀升,加上近年来当地降水偏少,水资源问题解决的好坏是关系全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头等大事。由于灌区资金有限,很多渠道不能达到有效治理,跑、冒、渗、漏现象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全面建设节水型灌区作为根本性的战略措施,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平衡,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节水为中心的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设节水型灌区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确保灌区持续利用,贵在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配套改造,维持灌区健康生命,重在水资源科学高度、优化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增强持续利用活力,核心是要为灌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归根到底,幸福灌区建设节水型灌区势在必行。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成立以处领导为灌溉小组组长,主管处长为副组长,工程灌溉管理科具体负责农业灌溉事宜,放水前召开动员会,责任到人,分别负责干、支、斗渠的具体工作,发挥水利行业的“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使全体灌溉人员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灌中来。并且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一票否决,奖罚分明。
加强渠道渗漏工程治理渠道防渗工程面广量大,耗资巨大,小面积治理效果又不明显。国家投巨资对漳南干渠进行治理,漳南技改2008、2009年度工程已经完成,对各支、斗渠进行了必要的清淤和维修,采用C15混凝土护坡、水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加强灌溉基础设施,加强田间工程配套在骨干输水系统上,渗漏、坍塌、阻塞现象经常出现,轻则造成跑水、漏水,重则造成整个供水线路瘫痪,都会使相当多的农田无法得到及时的灌溉,甚至失灌;很多田间工程不配套,严重影响着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与配置,以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有相当部分的土地平整度较差,畦块太长、太宽,部分地区仍在进行大水漫灌、串灌,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田间配套工程。
进行水法宣传,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目前灌区群众对用水概念缺乏较高的理解。尤其实行联产责任制以来,群众的组织性不强。在浇地的过程存在偷水、抢水、大水漫灌现象,更谈不上按序灌溉,出现灌溉管理无秩序的状况。农民水法意识淡薄,对水利设施不能加以保护,甚至出现农民将地里的草、农作物秸秆丢在渠道内,使渠道堵塞严重;部分农民在渠堤上开荒种田,因此必须进行水法宣传,提高水法知识,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支斗渠承包贯彻落实“实事求是”重要思想,逐步摆脱三级供水管理模式,组织群众参与、共同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走以水养水的道路,实行支斗渠承包试点。逐步形成责权分明的管理形式,摸索出农业用水管理新体制,从而发挥水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用水管理成本。探索出一条产权清晰,责职分明,适合灌区供水用水相结合的支、斗渠改革的新路子。
我们应尽力为农业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不错,现在的农业补贴又提高了,可现在是否更应考虑给予农民一定***策优惠,应当在农业灌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民朋友种粮的积极性,挖掘农业发展的内在潜力。改革水价灌区内现行水费计收标准:农业用水0.05元/m3。水价改革的目标:建立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水价改革的原则:调整水价与理顺水价结构相结合、水价制定与供水设施建设相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与防治水污染相结合、供水单位良性发展与节水设施建设相结合、水价形成机制改革与供水单位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结合自身特点,水价改革要根据此目标和原则,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实行收支两条线,约束和降低供水成本,实行水价改革。
作者:顾青林 顾丽萍 任辉 李飞越 单位:安阳市幸福渠管理处 安阳市万金渠管理处
农业灌溉篇2
笔者1978年曾经撰文,把海洋渔业称为“海水农业”,把农业划分为陆地农业和海洋农业。海水农业或海洋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能在海洋环境中将物质能量转换为使用价值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海洋动物采捕和养殖业、海洋林业和海水灌溉耐盐作物业。海水灌溉农业基本上相当于“海水灌溉耐盐作物业”,还包括需要人工增水的滨海湿地的海洋林业。从大农业系统的结构看,海水农业是农业的一个分支;而海水灌溉农业又是海水农业的一个分支。海水灌溉农业的不但区别于一般陆地农业,而且区别于其他海水农业。它区别于其他海水农业的特点有两点:一是用海水或者与淡水混合的水进行灌溉。世界上的植物能与海水相容的很多,由于地球上的海水是淡水的近百倍,海水植物的数量应该超过淡水植物。但是大多数的海水植物直接生活在海水环境中,如海带等藻类,红树林等木本植物,它们无须人工灌溉。灌溉是指通过渠道和管道把水引进田间以满足作物对水需求的生产活动,包括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和空中灌溉——喷灌、滴灌、人工降雨等。目前需要和能够用海水灌溉的植物只是植物王国的极小部分。二是其生物资源可以是海中植物,也可以是陆上植物,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是用海水灌溉陆上植物。因此,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界定:“海水灌溉农业是以海水资源、沿海滩涂资源和耐盐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特殊农业。”海水灌溉农业明显的特点是海陆两大地理单元的资源交叉组合。陆地农业的水、土、苗都是陆地体系的:海洋农业中的海藻种植、红树林栽培,水、土、苗是纯海洋的;而海水灌溉农业中的水、土是海洋的,植物却可以是陆生的。这种资源体系的二元化则海水灌溉农业本质的特征。它体现着海水灌溉农业节水、产品独特等优点,也直接制约着产业的分布,将其限制在沿海岸线的狭长地带,并可能是不连续的(被基岩海岸割断),土地高程一般不高于海平面。
2中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
2.1人均土地资源和淡水的日益缺乏,使得海水灌溉农业成为合理的选择
自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每年净增人口1500—1800万,而耕地面积仅占大陆国土的14%,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数据的1/2,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确定的0.53hm2警戒线。耕地的质量也不高,分布在平原、盆地的仅占34%。中国人的食物主体是粮食,这种膳食结构制约着国民的体质状况,而即使在粮食方面,人均占有量也只有400kg,全国还有6000万人口没有完全脱贫。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不足2400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8位。农业是用水大户,约占用水总量的70%,但是我国还有61%的耕地没有水资源保证。因此,一个拥有大量闲置滩涂和海水的国家选择海水灌溉农业是合乎逻辑的。
2.2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决定了海水灌溉农业的地位
一般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盐碱化、风沙化严重。其原因是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随土地毛细管蒸发,水变成了蒸汽,而把盐碱留在地表。如果改地下水地表蒸发为通过植物叶片蒸腾,地下水中的盐分就积聚不到地面上来,耐盐作物植被覆盖了地面,抑制了风沙,腐败的枝叶和根部微生物活动还会提高土壤肥力。有些耐盐植物如大米草、互花米草等,具有良好的消浪、促淤、护滩作用。从江苏的经验看,大米草种植两年,就可以使草丛滩面抬高10cm。射阳县进行了互花米草保滩护岸生态工程试验,20km海岸每年可节约护岸工程费用200多万元。
2.3独特的产品使海水灌溉农业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由于耐盐作物多数品种是陆地农业所没有的,即便与陆地共有的品种,性状也有较大区别,所以它们有独特的使用价值。据山东师范大学的李法曾教授研究,中国耐盐植物的经济价值有8个类型:药用76种,如补血草、枸杞、甘草、水麦冬等;牧草29种,如滨麦、海边香豌豆、苜蓿等;油脂类19种,如碱蓬、野大豆、月见草等;鞣料类16种,如海莲、红树、海桑等;纤维类20种,如芦苇、筛草、罗布麻等;芳香油类10种,如海州蒿、薄荷等;食物类26种,如大叶藻、珊瑚菜、地瓜苗、沙枣、海菖蒲等;绿化、建材及薪炭类27种,如大米草、芦苇、柽柳、红树、盐桦、海芒果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塔可逊环境研究实验室通过世界性网络,从800种耐盐植物中筛选出一种海蓬子,可用海水灌溉和漫灌,其种籽的含油量占重量的30%,油中含有73%的亚油酸,优于大豆,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油饼还富含40%的蛋白质,是高营养饲料。
2.4海水灌溉农业的成功有可能为内陆盐碱地的农业利用开辟道路
除了沿海滩涂,中国还有大约3.7×107hm2的内陆盐碱荒地,包括咸水湖周边的滩涂。如果解决了海水灌溉的关键技术和农艺问题,尤其是培育出优良的抗盐作物,也就有可能给内陆盐碱荒地的农业利用提供启发和某些通用技术。或许这种连带的、扩展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更为可观,有可能为国家扶贫大业做出意外的贡献。
3中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可行性
3.1自然资源丰富
海水灌溉农业必须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水、滩涂和耐盐植物,这在中国都不缺乏。中国有大陆岸线18000km,海岛岸线14000km,可以利用海水的国土范围巨大。目前有沿海滩涂2077900hm2,由于入海江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滩涂还以每年2.0-3.0×104hm2的速度继续淤长;我国的滩涂分布相对集中,为海水灌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盐生植物即具有适应盐化生境形态和特性的植物区系。根据其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又分为聚盐性植物,如海蓬子、海岸灯心草;泌盐性植物,如柽柳、大米草;不透盐或抗盐植物等。根据其生境特点,又分为沉水类即直接生活于海水中的,如大叶藻属、喜盐草属;湿生类即生于海岸滩涂的,如红树林、水麦冬等;旱生类即生于盐碱土地的,如假木贼属、猪毛菜属等。据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多年调查,确定我国有盐生植物424种,隶属于66科200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库和基因库。
3.2技术问题已初步解决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耐盐植物栽培的研究。在引种优良耐盐品种、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培育新品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等引进英国大米草成功,江苏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面积2000hm2的大米草牧场。1979年又引种了美国互花米草,生命力很强,粗蛋白含量10%,一般2—4m高,可以做畜、禽、鱼饲料,用做栽培香菇、造纸的原料,并可有效地保护侵蚀性海滩,现每年产量达万t。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邢***武从580年前的《救荒本草》关于碱蓬的记载受到启发,经多年观察、试验,筛选并成功培育出一种可在盐碱环境灌溉海水碱蓬品种,种子含油30%,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1.8%,人体必须脂肪酸占80%,可用于生产蔬菜、食用油和保健品,已经取得专利并列入青岛市“火炬计划”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滨海盐土农业工程研究,在堤外滩涂根据生态位原理引进、栽培盐生植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海南大学的林栖凤教授等,以盐生植物为供体,蔬菜为受体,运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海岸耐盐植物红树林DNA导入普通茄子、辣椒,获得了耐盐能力明显增强的后代。山东大学的夏光敏教授等,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耐盐小麦和牧草获得重要进展。他们用小麦的近缘植物、有高度耐盐性状的长穗高冰草与小麦作亲本,通过非对称融合技术,获得的杂种后代能够在0.7%—1%的盐土中生长。总之,全国已有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长期研究试验,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技术成果。现在要做的是对这些成果进行整理、提高,推向产业化。
4海水灌溉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从理论上说,海水灌溉农业是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但是多少年来却徘徊不前,这说明存在某些制约因素。
4.1主观需求不足。沙特***府已经在第六个发展计划中,把“海水用于农业”放在国民经济技术的重要位置。这是他们国家的自然条件逼迫使然。中国虽然面临着12亿人口的巨大压力,但是内陆农业还有一定的潜力,尤其近年来粮食形势好转,不搞海水灌溉农业仍然过得去,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何况这不是一件“短平快”见业绩的事,试验周期可能很长,结果如何也没把握,地方长官如果缺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风格,往往不在任期内做部署。
4.2资源的匹配条件严格。中国虽然有海水、滩涂、盐生植物,但它们不是天然协调组合的。对某一地区来说,有海水不一定有滩涂;有滩涂不一定都用来搞海水灌溉农业,有海水和滩涂,不一定有适宜的作物品种,因为耐盐和抗盐的植物品种,耐盐的程度、生长的气候条件等,也有很大差别。用生物工程技术培养创新品种的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离理想的经济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制约着生产的品种,相应地也制约着产品的用途、市场的规模等等。
4.3用海水漫灌,有可能引起土壤严重盐渍化、必须选择能灌能排的地方种植,并要求有廉价高效的防渗漏措施。
5加快海水灌溉农业发展的措施
5.1建立“官产研”结合的试验示范基地,把海水灌溉形成农艺海水灌溉农业越来越引起各级***府的重视,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府多次召开有关的学术和工作会议进行研讨,将有关课题列入科技发展计划予以支持,但还没有列入国家产业计划。要高瞻远瞩,认识海水灌溉农业对于分担内陆农业压力,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尤其是改造沿海生态环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看到它深远的科学价值。经济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能只看直接产出的。如城市绿化是一种消耗,但是因为创造了优美的环境而提高了劳动者的健康,促进了旅游业,并有利于吸引外资,这个经济帐怎么算?自古以来农作物都是用淡水浇灌,现在打破了这个常规,这就是一种进化,一种***性的发展,它将带来什么样的关联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国家要作为一项特别工程,列入产业发展计划,超前部署。要对盐生植物尤其是稀有濒危品种实行迁地保护,建设盐生植物的种质库或基因库。山东东营市于199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盐生植物园,占地3.5hm2,有525m2的玻璃温室和900m2的冬暖大棚,收集、保存耐盐植物150多种,引种国内外盐生植物80多种。近期拟扩大规模,最终建成集科研、观赏、示范为一体的试验园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在条件比较有利的江苏、山东、广东建立不同目标、品种的试验基地。不能只是科学家在试验室做这件事,农业部门要直接抓,要进大田,要形成生产管理的一套农艺。品种不一定多,选好突破口,成功了,介绍给农户,在更大的面积上推广。
5.2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组织力量协作攻关海水灌溉农业顺利发展的条件中,海水、滩涂是现成的,难得的是符合需要的作物品种,产业突破的关键和技术核心是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路子:①遗传工程,包括杂交、基因转换、克隆技术,前景十分诱人,彻底解决问题的希望可以就在这里,但是技术上难度不小。原因是全世界现有的200多种大宗农作物都不是抗盐品种,其亲缘植物也不抗盐,因此不经处理直接用海水或含海水的水灌溉是不现实的。通过传统杂交方法育种,抗盐能力的提高有限,而且品质退化的难题很大。基因转移的困难在于植物的抗盐基因不明,现在看不是单一基因,而是复合基因,彼此的关系也不清楚,将其导入作物并得到表达,还要继续努力。②选种移植。即从本国或外国现有耐盐植物中进行筛选、引种,逐步改良到能够用海水灌溉的水平。如邢***武选育的品种,美国和沙特选育的品种,他们都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劳动,在此基础上引种应该是最容易、经济的办法。正确的技术路线应该是:近期以选种移植为主,加强耐盐植物的普查,继续寻找新品种,并进行栽培、移植试验,真正有前景的就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同时,在基因技术方面迎难而进,组织精干的技术班子进行联合攻关,在高技术领域寻求突破。
农业灌溉篇3
1.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横县已初步形成甜玉米、茉莉花、桑蚕、蘑菇、甘蔗、优质稻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93%,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优势。这些产业所在的地区如马岭、石塘、陶圩(局部)等乡镇,因水库少或分布不均,农业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成为每年受旱最严重的乡镇。即使是几座中型水库、三大电灌站所在地的云表、校椅、横州、峦城、六景等乡镇,也都因渠系配套不全、抽水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受到旱情威胁,再者,产值高的经济作物都是在高坑地上种植,由于没有水利灌溉无法实现高产增产,而目前县内还是大量种植传统的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如水稻),导致了农业产值耗水量过高,远远达不到国家提倡的节水增产增效的要求。
1.2灌溉设施老化,水利用率低
蓄、引、提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完好率低、水利用系数低以及粗放型灌溉调水,造成渠道无法正常发挥灌溉效益,导致抗旱能力大大下降。主要表现在:①蓄水工程远未达到设计的灌溉能力。全县1768座蓄水工程每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特别是山塘工程几乎未曾加固过,为确保工程防洪安全,不得不采取低水位运行措施。每年因病险减少蓄水而影响灌溉面积约4.0万亩。因渠系不完善或产业改种降低灌溉能力也较明显,如六蓝水库、云表水库、青年水库、北滩水库、望天塘水库、湴蓬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1.5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6.8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50%左右;②引水工程配套不完善。全县975处引水工程多数渠系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原来大部分的引水明渠是环山而建,易受山洪、滑坡损毁等影响,大部分已经不能使用,完好率、使用率、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全县减少灌溉面积11.1万亩。如黄村、站周、合江等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5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5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1/3;③提水工程使用率低。全县455处电灌站、机灌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许多机电设备已是带病运行或已经不能运行,能耗大,效率低下,正常使用率只占50%,减少灌溉面积18.3万亩。峦城电灌站、甘乐电灌站、刘村电灌站等3大电灌站原设计灌溉面积15.65万亩,特别是甘乐电灌、刘村电灌,原来一级站装机为280kW×3台,流量为1.5m3/s,现因土地集体化、个人承包、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现实际灌溉面积仅为2.9万亩,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5;④渠系配套不完善。全县灌溉渠系配套极不完善,渠道防渗率仅占20%,利用率很低,完好率更差,如国营灌区原设计渠道总长为600.6km,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旱作物或部分经济作物靠天下雨灌溉,致使渠道工程利用率偏低,投入运行的渠道总长仅为97.568km,不到原设计的1/6,面上渠系利用率就更低了。
1.3灌溉工程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
全县虽有194座水库以及1574座小山塘,但分布不均,水库山塘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地带,而且水库在整体上呈自西北向东方向分布,北部及西南乡镇分布甚少。如平朗乡有耕地面积2.5万亩,但仅有2座小型水库,无较大规模电灌工程;马岭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虽有10座水库,但主要分布在该乡镇的北部,中部地区无水库,大部分依靠六蓝水库尾水灌溉,如遇干旱季节,该乡镇受灾较严重;那阳镇有耕地面积3.9万亩,仅有水库6座;南乡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仅有水库8座;石塘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虽有9座水库,但也因水库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连年受旱灾。根据灌溉保证率90%的降水量按干旱地区蓄满产流公式径流量计算方法,全县因缺水而需要从其他地域调水灌溉的大片面积区域有马岭片、百合片、石塘片、平朗片共12.53万亩。这些旱片无条件兴建较大蓄水工程,只能利用郁江及其支流水源建设流动式电灌抽水。
1.4灌溉制度落后,管理粗放
首先是全县小㈡型水库及以下水利工程多数是村管工程,管理经费不足,多数采取租赁、承包方式,没有真正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责任主体,存在包而不管和有人用水、没人管水现象,承包经营者多以养鱼为主,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群众往往得不到灌溉用水,谁想用水就放水,没有统一的用水调度计划;其次是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现状的水利工程建设、维修,还存在“多头管理、***出多门”的现象,如移民、扶贫、财***局综合开发办,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兴修各种灌溉设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投入建设维修后的水利工程又不相互勾通、交接等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第三是横县水利工程量多面广,中央重点扶持大中型灌区,区市对小型灌区扶持能力有限,县乡村配套能力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属于村管的“五小”水利工程,更是出现了资金投向***策盲点,出现了“***府不来管、群众管不来”的局面,以致这些“五小”工程“病态百出”,难以维继,发挥不了灌溉作用。
1.5水利管理机制欠缺,未能发挥群众积极性
现状的水利工作是靠各级***府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水利项目的建设维修,而对日常的水利运行管理和每年的必要岁修没有从根本上去抓,更没发动群众性的水利维修这个必须手段,各灌区的水费征收还未达到100%收缴,观念上还没有将水列为商品,导致“***府投资建水利、群众坐等享水利”的怪现象。
2对策
2.1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区域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优质粮食(含优质稻、甜玉米)、茉莉花、食用菌、甘蔗(含糖料蔗、果蔗)、桑蚕、蔬菜、水产、畜牧、林业等8大农业优势产业。横县属丘陵山区,西部的南乡、平朗、新福及东部的马山、北部的镇龙等乡镇多为山区,水利灌溉设施相对薄弱,高坡地应多发展种植耐旱的经济作物如豆类、棉花、药材、茶叶、甘蔗等,近年来,平朗、南乡等乡镇利用高坡地种植甘蔗4.5万亩。校椅、陶圩、六景、莲塘、平马等乡镇,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优势,应多发展种植甜玉米、优质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及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这几个乡镇近年增加种植甜玉米2.3万亩,茉莉花1.5万亩。东部的马岭、云表等乡镇多为沙质地,且地下溶洞较多,储水能力差,近年来这两个乡镇多为发展种植桑叶、食用菌、水果、蔬菜等作物,并建立喷淋式节水浇灌。
2.2加固改造灌溉设施,提高水利用率
近10年来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治理总投资为105488.67万元,共开展1085项(次)水利项目建设。其中,实施283座(次)水库除险加固投入53730.56万元;实施118处299.2km渠道硬化投入9444.4万元;电灌站技术改造(如:甘乐、刘村电灌为适应土地承包管理体制需要,将大机组改为灵活机动、低耗能的小机组)、水利工程管护设施、水库清障等71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11.6万元。实施治理后,改善灌溉面积22.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4万亩、甘蔗5万亩、甜玉米3.2万亩、茉莉花1.5万亩,桑园2.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8.3万亩,节约抗旱经费500万元/a。
2.3发挥基层***府优势,引导灌区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
横县近年来对农业灌溉工程加大了改造,但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3198处水利工程遍布全县17个乡镇,加固改造灌溉设施还有待努力。全县“十二五”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180388万元,其中上级配套126272万元,县级筹集54116万元。这些小型水利工程规模虽小,但影响面广,影响程度大,要想能顺利地推进农业灌溉治理,必须尽快弥补***策投资缺位这一根本性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引导。一是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财***专项补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在加大对骨干水利工程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开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引导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二是按“一事一议”模式,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鼓励广大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的岁修,清淤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三是发扬过去各级***府部门齐抓水利维修的优良传统,干部带头,更为关键是充分发挥灌区群众的积极作用,按人口或田亩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劳力进行水利维修。通过多渠道努力改造灌溉设施,从而提高水利用率。
2.4规划灌溉工程,提高调配水能力,合理利用水资源
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横县地表水资源丰富,过境水资源为珠江流域郁江河段上游,多年平均经流量为375.28亿m3,境内地表水资源为26.2亿m3,地下水资源为2.9亿m3,可利用水资源为161.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60.62亿m3,地下水为0.58亿m3,而每年农业灌溉用水为2.86-6.06亿m3,充足的水资源为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提供基础保障。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充分考虑全县农业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源分布、现状水利设施、作物用水量、并兼顾产业发展趋势,编制全面的、科学的治理规划,治理规划应主要解决现状灌溉设施不合理性和实施治理的主要难题,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区域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从而提高县域综合调水能力。规划必须以一级***府统一审批的规划为依据,任何行***单位不能超越规划、盲目批复;其次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多形式探索筹资、融资渠道。对大、中型水利工程主要有上级***策性投资、特大灾害补助性投资、国债资金、银行支农贷款、水利招商投资、各级配套资金、水规费征用、部门资金整合、市场融资外,对民营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发动受益群众投入,以提高群众管理水利的责任感;第三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这样才能真正能确定实施治理的责任主体,分级分步实施才有组织保障;第四要分步实施灌溉治理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所需资金多,所用时间长,只能根据总体规划,抓住新农村建设、桂中治旱、西部大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大会战、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大好机遇,有计划有组织地分年度分步实施。
2.5改革灌溉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
用水管理模式的改革,农业灌溉管理要从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轨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把水真正成为商品,水市场的交易活起来后节水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府和部门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开拓:一是强化水费征收工作。必须看到,当前的水费征收是极度背离价值规律的水费价格,导致了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下并致使基层水管单位陷入困境。因此,要以强化水费征收为突破口,以维持基层水管单位自我生存和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水费征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市场调节、***府引导、群众监督”的用水管理机制;二是要改革灌溉管理体制,这需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以农户广泛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灌区管理这一特点调动群众积极性,重点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岁修、清淤、养护和管理责任主体缺失问题,维护末级渠系用水秩序,加强田间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进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四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改变现在对水事务的“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现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五是积极推广科学灌溉新技术,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的《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的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这样可使每亩节水150m3左右,又可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作物产量;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可达增产节水效益;或引进高科技抗旱剂“旱地龙”种植作物技术,实现“有旱抗旱、无旱增产”的双重效益。
3结语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横县是个农业大县,应该毫不动摇地发展水利建设,特别是把农业节水灌溉作为重中之重,抓好管好。
农业灌溉篇4
【关键词】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1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现状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人均只有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其中农业用水占据着较大部分。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农业用水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平均仅为45%左右;自然降水利用率低,仅达到56%;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其中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仅有1.0kg/m3左右;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另外,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
广大的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因此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虽然西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年均降水较多且流经的大型河流较多,但是由于当前农业灌溉技术的落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加之近年来干旱天气益发频繁造成了夏秋季节我国南方旱情严重,影响着农业创收。因此,为确保广大的西南地区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在农业灌溉用水上进行科学的指导,推广新技术,提高节水意识。
2 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一)实行间隙性放水灌溉模式
在西南地区农业灌溉大都是通过田间水渠放水进行灌溉,这之中由于日晒与漏水的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用水的需要。因此,可以把传统的连续性放水模式改为为间歇性放水,也即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利用土壤孔隙会自动封闭的特性,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进而使得水流速度而加快,节省了途中的损害。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与连续性放水相比间歇性放水不仅减少了水流的渗漏,而且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在进行间隙性放水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合理选择灌溉时间,避开农田灌溉高峰,或者制动相应的管理制度按秩序进行灌溉,以避免引发事故;其二、加强引水渠的防漏处理,避免因为水渠的漏水现象而减缓水流速度造成灌溉时间的延长,导致水资源的再次浪费。
(二)推广引水渠防漏技术
引水渠(土渠)是我国南方地区放水灌溉的重要设施,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利用田间引水渠来进行农业灌溉的,但是由于引水渠在构造是上并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渗漏处理,因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进行土渠的防漏处理至关重要。另外,还可以通过管道输水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所谓管道输水也即从水库、调压室、前池向水轮机或由水泵向高处送水,以及埋设在土石坝坝体底部、地面下或露天设置的过水管道,此法已经在广大地区得到了运用,带来的节水效果也是较为显著。
(三)合理选择灌溉时间
当前我国南方大部分农民在作物灌溉上,大都是当农田即将干旱时立刻放水进行灌溉,虽然达到了及时补水保障农作物成长的作用,但是并没有遵循科学的灌溉原则。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这样的灌溉方式是可许的。尤其是随着当今气候的变化,降水丰沛的南方在夏季也开始出现了严峻的旱情,因此,合理选择植物灌溉时间是非常在当前的形势下是极其重要的。
“水分临界期”是农作物对水分最敏感,也是水分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分界线,而不同的农作物在水分临期上是不同的。因此,在对农作物的灌溉上,就应根据其水分临界期进行合理的补水,这样既能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又可节约珍贵的水资源。另外,在灌溉时间上应尽量不要选择在温度交稿的时间点上,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延长水分对作物的滋养时间。
(四)收集和利用空中水分灌溉
降水是通过空中的水分子与气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在南方降水量相对丰沛的情况下,当干旱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设备来收集空中水分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或者汇集到蓄水池中以供灌溉之用。这一技术在德国已经得到了验证,其利用一根内壁涂有吸聚阳光热的涂料的圆筒,使之与众多的喷嘴管进行连接,最后将喷嘴管埋在两行植物根部之间。当白昼的高温炙烤着地面时,热气就通过圆筒进入到喷嘴管里,到晚间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了露水珠而流到作物的根部,进而给予农作物充足的水分;在秘鲁有研究人员在沿海滩涂的灌溉上就通过在海岸线上悬挂大型的尼龙网来吸收雾气,当雾气化作水后就会流进已挖好的蓄水池中进行作物的灌溉用水。因此,在我国当前农业缺少较为严重的地区,也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利用空中水汽蓄水以补充灌溉用水。
(五)发展精细地面灌溉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变化较大,既有一马平川的平原也有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带,而土地平整是节水和改进地面灌溉的前提和重点所在。在广大的南方地区由于农田面积广,灌溉用水量大,地形起伏不平导致在夏季旱情较为严重,因此,可以在地面相对平整的,面积较大的农田上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方缸,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激光控制平地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土地平整技术,具有高自动化、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等优势,尤其适合于打规模化的作业。激光控制平地设备由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控制器,平地铲运设备等四部分构成。激光发射装备被水平安装在矗立于田间的三角支架上,它产生的激光光束被高速旋转的棱镜反射,在田间上方产生一个激光平面,该平面作为平地作业的基准面。家光接收装置则垂直安装在平地铲运设备桅杆上。平地作业时,铲运机具刀口的初始位置一旦被确定,无论天面地形如何起伏,受激光发射和接受系统的控制,控制器始终通过液压升降系统将铲运刀口与平地作业的基准面保持在某一恒定值,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土地平整。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大幅度改善农田的平整状况,土地平整精度达到了标准偏差值小于2~3cm;通过科学的田间设计与管理,田间灌水效率达到了70%~80%。水利部组织召开现场会,农业部和科技部先后发文,对该项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东北,***,山东等地开始推广应用。在未来的时间内,必将会得到更广发的运用,给我国的灌溉节水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节水灌溉时保障我国农业稳定、良好发展的基础,在当今我国农业缺乏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各地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高节水意识,合理选择农作物灌溉的时间,不断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以达到节水和确保农业丰收的双赢局面。同时我国***府也应不断加强对农民的科学务农的教育,给农民提供科学的指导;加强对农业节水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投入,以加快我国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发展,为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洪,管瑶节水灌溉技术[M].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施林,节水灌溉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张庆华,李天科.农村水利与节水灌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候喜丰.实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高传昌,吴平.灌溉工程节水理论与技术[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农业灌溉篇5
按照农田灌溉监测系统应具备的农田灌溉用水远程测控计量、水质监测、水位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用电远程测控计量、农田电力设施***监测等功能设计了农田灌溉监测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井房。随着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田灌溉智能化在全国正在逐步发展,我省在2013年全国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泵首部位安装智能井房,为今后农田灌溉智能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丰南区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建设
丰南区在2008年开始建设农田灌溉监测系统,2010年9月列入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项目建设之初,丰南区就确立了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一体建设的目标,把农业灌溉用水监测纳入项目建设之中,与管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由传统粗放管水农业向现代化精准用水农业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业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监测中心是关键,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中枢。为此,丰南区建立了2个中心,一个在局机关,另一个在唐山海森电子公司(企业自建),两个监测中心并行,同时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几年的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县级农业灌溉监测系统。以监测中心为中枢,智能控制柜为监测点,形成了灌溉监测网络。二是实现了对农业灌溉各种数据的适时监测,利用数据指导农民灌溉。到2012年底,全区共有农田机井8126眼,目前安装机井智能控制柜2700多套。机井灌溉智能控制柜设施安装率达到30%以上,初步形成了农用机井灌溉数据信息采集及分析。
3.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应用效果
及注意事项农田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以机井智能控制柜为载体,全面提升用水计量设施。以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传统井房是建设灌溉监测系统的突破口,智能控制柜与传统井房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快速安装、使用简便且安全可靠、计量收费公平、准确、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通过实际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工程形象面貌焕然一新。整齐划一、新颖别致的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了破旧的老式井房,使整个工程的可视性大幅度提升。二是实现了单一用电计量向水电双控计量的转型。改变了过去IC卡单一计量电量的方式,使农民可以直观地看到用水情况,增加农民的节水意识。三是操控方便。经过简单的培训,农民可以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根据灌溉周期及个人时间要求,随时进行浇地,改变了过去排队浇地,争水、抢水的现象。四是提高强制管理手段,实现用水、缴费自动结算,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业灌溉收费难的问题,也为开征农业水资源费打下了基础。五是大面积推广机井智能控制柜,为全面建设灌溉监测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农业灌溉自动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在部分务农人员年龄偏大,利用智能手机操作有一定困难,需要技术培训和指导。二是在防偷仿盗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三是全面普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国家没有针对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专项资金,致使农业灌溉智能监测项目发展缓慢。
4.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今年,丰南区还将依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全区建设智能井房1119座,以便监测项目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用水动态信息,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灌溉用水情况、用水效率、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利用丰南区现有的农田灌溉监测系统平台,对现有农田灌溉监测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将投影仪、投影幕布升级为LED大屏,对现状的操作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数据传输费用等。为重点县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为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供基础依据;为灌溉用水计量、实时监控、水费征收、地下水预警等提供基础保障;为实现河北省地下水压采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灌溉篇6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水资源;节水农业体系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66
0 引言
面对我国日益复杂化的水问题,发挥农业的节水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在我国的农业灌溉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相关的技术,使水资源能够在农业灌溉中充分发挥其效果,同时,农业节水灌溉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国科学发展观,因此大家农业节水灌溉的推广力度,不但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强烈的***治意义。
1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
相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灌溉系统,我国的农业灌溉系统因为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节水理念,而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自从1999年以来,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逐年递增,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我国宝贵的水资源,还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但相对来说,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紧缺的现象,就是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农业还停留在粗放式,缺乏相应的节水理念,因此节水灌溉的措施的实施力度有限,这也是限制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落后
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系统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缺乏,因此相应的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相应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因此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作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先导,但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职能认识不足,国家对于这个行业的不理解,导致其基础科学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节水系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不利于我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1]。
2.2 盲目引进,节水灌溉设备水土不服
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设备导致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与节水灌溉设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农业节水系统的正常发展,让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呈现畸形的发展趋势。导致大量的节水灌溉的基础设备浪费的现象,甚至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2.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不到位
由于我国基本的国情,我国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长期出于较为低下的局面,许多农民种田依靠的是经验,缺乏科学知识作为其农业方面的指导,这给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相关从业人员,使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推进效率非常低,导致农民在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时出现不会用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的节能事业。
3 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水平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并执行好相关的法律法规
将农业节水写进法律是提高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能够从根本上加强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水平,从而让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的社会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农民的心中,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可行性[2]。
3.2 完善节水农业体系
想要优化农业节水灌溉,首要先从完善节水型的农业体系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节水体系,能够提高农业节水各环节工作的协调性。并且在节水设备的厂商与农户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促成农业节水朝着良性循环的趋势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农业节水系统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借此保证农业节水系统的稳定性,促成施肥用药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增强我国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水平。
3.3 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资金支持依靠社会力量与***府力量,***府的理解扶持是保证我国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要保障,不但要给农业节水灌溉提供技术与基础设施上的支持,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节水灌溉的示范园,以此引起其他农户的加入,强化农民的节水意识,为后续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推进提供一定便利,同时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培训工作,通过长期的培训增强农民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认识,从而让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得到充分的推广应用[3]。
3.4 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节水灌溉设备
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必须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平衡,否则就会造成节水灌溉技术远远落后于节水灌溉系统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与当地发展水平不平衡另一个缺陷在于,会造成大量农业基础设施浪费的现象,对于资源贫瘠的我国农业系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要求加大科普力度,建立可持续的节水灌溉系统,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忧患意识。相关技术人员对某地开展节水农业灌溉推广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的开展具体的节水农业系统的建设
4 结语
节水灌溉是利用相关的技术,以最低的能源达到最大产量收益的一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因此对于资源贫瘠而又是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我国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立坤,卢铁光,付强.农业节水灌溉的概念及措施[J].农机化研究,2014,01:109-110.
[2]叶培聪.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315):288-289.
[3]吴红.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农业灌溉篇7
一、交口灌区基本概况
交口抽渭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是一个以渭河为灌溉水源、灌排并举的大型电力抽水灌区。灌溉面积119.7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2.96万亩。灌区西起临潼区石川河,东到大荔县沙苑地区,东西长48.6km;南临渭河,北靠蒲富卤泊滩,南北宽31.9km。灌区辖灌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阎良、临渭、富平、蒲城和大荔六个县(区),涉及33个乡(镇)。灌区总人口79.9万,其中农业人口77.5万。灌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春季少雨多风,气候干燥;夏季高温炎热,常有伏旱和局部暴雨;秋季气候温凉,多连阴雨;冬季晴冷干燥,风多而雨雪稀少。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41.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34.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28倍,素有“十年九旱”之说。灌区共建有抽排水站31座,安装机组137台,总装机容量29,627kw。其中:抽灌泵站26座,安装机组108台,总装机容量24,852kw。目前,灌区泵站能源单耗综合为5.2kWh/ktm,综合装置效率为52.3%。灌区建有总干渠1条,长度36.2km;分干渠4条、长度55.7km;事故退水渠1条、长度5.2km;支渠34条、长度250.5km;干支渠建筑物1,714座。干、支渠已衬砌长度各为79.2km、127.77km,干支渠衬砌率为60.4%,原已衬砌渠道损坏长度55.0km,衬砌渠段损坏率为26.6%,干、支渠实际完好衬砌率仅为44.4%。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长期徘徊在0.50左右,水资源浪费尤为严重。
二、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意义
1.是解决我国农业面临“水多”、“水少”双重困扰的必由之路
“水多”是浪费的水太多。长期以来,由于蓄水能力低,汛期天然降水和河道上游来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水白白流掉;另外,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以及采用传统落后的灌水技术等原因,传统的土渠输水近一半的水被渗漏、蒸发掉,水资源被浪费在无形当中。“水少”是我国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世界第109位。大量的实践证明,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双重困扰”问题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
2.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近年,随着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增加,农业用水比重不断下降,若仍采取大水漫灌传统用水方式,过度开发水资源,势必加剧本来就紧缺的有限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通过发展节水灌溉,不仅可以缓解农业、工业、城镇用水的矛盾,而且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性措施
传统、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实行节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节水、节能、节地、节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交口灌区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随着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根据交口灌区的发展以及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分析,该灌区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渠灌区节水灌溉模式
渠灌区是我国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三,地面灌溉是渠灌区的主要灌水方式,交口抽渭灌区是一个以渭河为灌溉水源、灌排并举的大型电力抽水灌区。经过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加之管理手段、技术落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较低。根据灌区情况,首先做到渠系配套、骨干渠道防渗、平整土地、改进灌水技术,实行节水灌溉制度,结合农业措施,减少蒸发量,制订科学水价,逐步推行激光平地、管网化和信息管理等先进技术,该灌区的地表水水源主要为渭河交口断面河源来水,由于渭河上游不断的开发利用,渭河交口断面河源来水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渠灌区节水型地面灌溉对该灌区的的农业节水有重要作用。
2.机井灌区节水灌溉模式
鉴于渭河上游不断的开发利用,渭河交口断面河源来水呈下降趋势,而交口抽渭灌区地下水总资源量1.68亿m3,可开采量1.30m3,其中宜井灌区总资源量1.27亿m3,可开采量1.02亿m3,现状灌溉开采地下水量0.162亿m3,工业、生活开采地下水0.21亿m3,因此规划2015年机井数量达到3,500眼,供水能力175万m3/日。同时还规划沿干支渠两侧,打机井500眼,直接提取地下水,日供水能力43.2万m3。但发展井灌区,会使这一地区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不但使大量机井报废,还引起地面下降、海水倒灌等生态问题。因此应全面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和喷微灌,地下水超采区应采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综合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联合调度与高效利用,合理利用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同时推广非充分灌溉,以供定需,粮随水走,压缩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比例。
四、交口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1.干、支渠技术
干、支渠是向田间毛渠送水的输水渠道,一般是高出地面,流量较大。因此提高干、支渠的渠系利用系数,其节水效果较为明显。干、支渠,防渗渠的型式有明渠、土渠衬砌、暗渠三种。(1)明渠(砌筑渠道)是指高出地面的砌筑渠道,其断面有梯形、U形、矩形,其材料有圬工砌体、砼或钢筋砼现浇或预制。其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渠道比降、断面积、渠顶标高、断面型式。(2)土渠衬渠是指在土渠表面进行护砌,其断面有梯形、U形,其材料为砼现浇或预制和三合土或其他圬工砌体。由于糙率减少,渠道流速可达1.0m/s(一般土渠不大于0.8m/s),因此其断面较土渠大大减小,从而达到节地、节水的效果。(3)暗渠是指在地面以下的输水渠道,主要有管道、涵洞,一般均为有压,其强度必须满足内水压力和地面荷载的作用。暗渠断面设计,主要确定管径、抽水站压力水池高程、各个放水井的标高以及管道内压力。
2.低压管道技术
低压管道技术是以地埋管道代替沟渠,将低压水输送到田间农田的一种灌溉新技术,与土渠灌溉相比可节约水量25.5%~40%,平均为32.8%,减少渠灌占地10%。一是采用田间固定或移动的管网,采用退水管法浇地;二是采用田间明渠输水沟灌水,在田间进行畦灌、沟灌等地面灌水方法。具有造价低廉、快速输水和便于管理等优点。
3.改变灌区种植结构
农业灌溉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中***分类号:S6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节水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高效益产出目的的农业技术措施。农业节水技术的合理利用,会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达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
二.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2.发展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用节约农业用水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从源头节水,严格控制上游用水,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遏制地下水进一步超采和减少地质灾害。同时,可以缓解下游用水紧张矛盾,遏制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支持。
三.国内外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动态
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农业灌溉技术发展方面的焦点。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上,国外以微灌中的渗灌出现得最早。在1860年,德国首次利用了排水瓦管进行地下渗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渗灌可使种植在贫瘠土壤上的作物在产量上增加倍余。1920年,在水的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的突破,并且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带有微孔的陶瓷管。而这种带有微孔的陶瓷管能够使水流沿着管道从孔眼输送到土壤。在1923年,苏联和法国同时也进行了管道灌溉研究实验。而荷兰与英国则应用管道灌溉技术灌溉温室花卉与蔬菜。二战后,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塑料灌溉管道。由于塑料灌溉管道易于穿孔,且连接方便、价格低廉,使节水灌溉系统在管道输配水技术方面实现了第二次较大的突破。基本形成今天节水灌溉的技术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色列研制成功了长流道管式滴头,使在滴灌技术的输配水发展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很多国家对节水滴灌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使节水滴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1. 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设备、水泵、管道等)将水加压后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喷洒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可以节水30%――50%,并且灌溉均匀度高,节省劳力50%。推广先进的喷灌技术,使农业灌溉喷灌化,是节水的霞要措施之一。我国70年代开始发展喷灌技术;80年代喷灌面积达60万左右;90年代全国约已形成喷灌面积80万ha,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当前我困灌溉设备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按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塑料或混凝土等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同定式王种.常用材料有PVC管、水泥沙管、现浇混凝土管等。其优点是:输水快,灌水及时,管道输水利用率可达95%――97%;节能增产,省时省上省地;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便于推广。缺点是维修不太方便。
3.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当代国际上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灌溉水直接的送入作物根层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滴灌等地表灌溉造成的地表蒸发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在此技术中不会发生,渗灌技术还能使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地表温度增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发展推广的商效节水灌溉技术。
4. 储水灌溉 技术
土壤属多孔介质在0~100cm的土层中,由于耕作施肥等农事活动土壤孔隙一般变化在40~50%之间,也就是整个土体差不多有一半是孔隙,而这样大的孔隙除容纳必要的空气外,主要是承纳作物赖以生存的水分即土壤水。储水灌溉的原理就是利用土体内的孔隙储存一定量的水分,尤其是增加深层土体内的容水量,这样可使根系下扎,较多的利用深层土壤水。在储水灌溉条件下即使表层土壤处于干燥状态下,作物并不受旱从而减少棵间土壤蒸发量。储水灌溉可在用水不紧张的季节向休间地内灌水,把水存储于深层土体内,供作物生长期使用,减少了生长期灌水次数,并大大缓解了用水高峰期的矛盾。
五.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策
1. 提高节水灌溉认识
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方面,必须加强水危机的宣传工作,推动全国人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习惯,充分利用杂志、简报、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标语、移动宣传车、网络等,整改以往漫溉、喷灌等粗放型用水方式,转向集约型节水灌溉方式改变。采用科学灌溉设备并实施扶持***策;大力鼓励和提倡节水行为,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上,主要针对农作物生长的特点,推广节水,营造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 节水灌溉符合农村实际
为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把科学规划摆在位,本着“因地制宜、分期开发、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全局和长远着眼,严格管理、慎重决策,以保证节水灌溉建设的合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工程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只有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才能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才得意持续快速地发展。按照地面水灌溉区、山丘区和井灌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结合各个地区经济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及管理模式。
3. 灌溉系统多功能化
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是以资源合理配置、水分高效利用为宗旨,实现最大限度提高设施的利用和产出效率的目的。因此,多方位服务的功能必须应用于灌溉系统中。目前应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微灌条件下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包括精量注肥技术及设备、水动精量注肥器、精密低成本文丘里流量计等;研制在微灌系统中具有最小结晶度的液体肥料,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蔬菜和不同果树研制相应的专用液体肥料以最优产量和品质及防止地下水污染为目标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等,都是我们今后发展微灌事业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六.结束语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以农业节水为中心,具有很强综合性的体系,其实质是解决农作物需水和农业用水等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作物高产高效。通过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我们应大力宣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2] 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3] 郭东辉.浅析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有效措施.现代园艺,201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