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旁的‘和平里’湘粤菜馆是透着旧上海风情的繁城静隅,老板娘和店里的姑娘都极爱聊天,热情的糯米茶暖暖够回味”彭凌琳认真地在微博上分享她的发现。这位大眼睛的长沙妹佗(姑娘)热衷于把各种美好的事物推荐给别人,其中就包括她为之付出最美好年华的湖湘戏曲。
作为湖南公共频道的首席主持人,凌琳很少化浓妆,略施粉黛甚至素面朝天,才是她的常态。这反而让观众对她有了更深的亲近感。最主要的,凌琳这些年做的一件事——还戏于民——本身就让人觉得亲近。在她看来,唱戏并非专业剧团所独有,只要你能唱、敢唱、想唱,都可以登台表演。凌琳就是那个帮你搭台的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湘山湘水孕育出来的湖南女人非常有灵性,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歌唱家李谷一曾说“我们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凌琳在“还戏于民”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绝妙地概括出这位湘妹子的性格特征。
最年轻的制片人
湖南人记住凌琳是从“金牌小戏探”开始的。
2006年五一期间,湖南公共频道尝试性的创办了《公共大戏台》第一季的广场电视直播,“我们的大戏台是零门槛的,不限表演形式,不限年龄,不限剧种。走过的路过的,都能上台表演,台下是观众,登台是演员。”凌琳全程参与了每天4个小时不间断的现场主持,“以往做电视直播是一定要有台本的,可这次没有,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是谁。”直播在户外进行,五月里烈日当头,化身金牌小戏探的凌琳穿梭于人群当中,及时发掘票友和戏迷间的故事,带领观众请教专家老师,把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段段生动的戏迷故事带到观众的面前。连续七天的电视直播之后,《公共大戏台》成为电视湘***继“超女”之后登场的另一个“超戏”的品牌活动,慧敏而靓丽的“金牌小戏探”凌琳也被大家所熟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此之前,凌琳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戏盲!“最开始,我并不喜欢戏曲。看电视的时候,我会直接从央视10频道跳到12,11是戏曲频道嘛。”说到这些,凌琳也乐了,“不过,既然工作选择了我,我就想必须得把事情做好,不说外行话,让传统戏曲与现代传播表现手段结合,还得创新出彩才行。”
通过恶补戏曲知识,凌琳竟然被其中的魅力所折服。在《公共大戏台》的舞台上她坚守了7年,对于地方戏,凌琳悟出了不少门道,不分戏种,不分雅俗,甚至连长沙巷陌那土得掉渣的“弹四郎”也能让她说得津津有味。
2006年7月,22岁的凌琳被任命为日播栏目《超级戏乐汇》的制片人,刷新了湖南广电最年轻制片人的纪录。《超级戏乐汇》从当年8月26日开播至今,创造性地拍摄了600多部“戏曲连本剧”,日平均收视份额常居湖南广电自办节目的前茅,成为公共频道打造“超戏”品牌、服务定位于中老年观众的创意节目,备受中老年人追捧。
到现在,凌琳与她的团队在三湘四水发起了100多场《公共大戏台》的电视直播。《公共大戏台》不分年龄、不论职业、自愿报名、自选曲目,以“有你就有戏”的口号吸引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登上舞台;甚至《公共大戏台》多次跨出国门,更带领了几百个年轻的孩子和湖南省内的戏曲名家一起,赴美国五个城市及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将东方风情、潇湘特色奉献给世界,让传统的湖湘声音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
推广年轻化戏曲
“戏曲节目不应当只是老年人喜欢,我们的观众、我们的传播手段、我们的表现形式都要有所创新,融入时代的元素,才有可能被青年人接受。”凌琳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被青年人所喜爱,才说得上被传承下来。”为此,凌琳一直琢磨着如何求新求变。
2012年,凌琳拿到了湖南广电的创新节目扶植基金。尽管只有15万,但凌琳和她的团队拍出了三期创意十足的节目——《芒果戏乐汇》。该节目采取戏中戏的形式:主持人凌琳化身为茶楼掌柜,开张之际,她带着店小二招收演员。通过让演员学戏的途径,请明星、百姓,和戏曲名家来学戏、唱戏、斗戏、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碰撞,将多种娱乐化、年轻化新元素融入其中。
以第二期《芒果戏乐汇》为例,中国漂亮美声王莹作为茶客来赏戏喝茶,兴起之时,以一首自己改编的《不怕不怕》,直接叫板湖南花鼓戏。精彩的表演让主持人感叹:“这美声花腔还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此时,“湖南花鼓地***”长沙代表也已是按捺不住,一嗓子“舌花”直接挑战美声“花腔”。
在节目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小川,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湘剧变脸大师曾金贵,中国漂亮美声王莹,主持人钟山,海外金发美女主持金小鱼,时尚魔术新秀邓男子等名角先后担任嘉宾,为观众献上一场将多种艺术巧妙结合的戏剧大餐。
“我们想做的是推广年轻化戏剧。比如,我们将魔术融入戏曲,创新演绎方式,容纳更多的元素,丰富传统戏曲的表现力,影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观念,弘扬戏曲文化。以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给民族艺术注入新的舞台活力。”凌琳说。
2012年中秋节时,《芒果戏乐汇》作为特别节目甫一播出,就在湖南电视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收视反馈。当年底,2012亚洲电视节SuperPitch创意大赛入围名单正式揭晓,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选送的《芒果戏乐汇》成功入围。
最柔软的一面交给公益
76岁的彭延坤斜靠在病床上,凌琳坐在旁边和他低声细语地聊着天,宛如乖乖女在照看长辈。作为湖南76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和长沙弹词唯一传人,彭延坤的病情一直牵动着凌琳的心。
早在今年5月,彭老爷子病重时已然立好遗嘱,如今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然而,拉着凌琳的手,老爷子一直重复着一句话,“莫让弹词恨白头!”这话使凌琳倍感心酸。
6年前,湖南花鼓戏名家,《刘海砍樵》第一代胡大姐的扮演者肖重奎作为嘉宾出现在凌琳的节目里,“那时候,老太太已经说不清话了,我就琢磨着,得抓紧时间整理她的音像资料了。”没成想,凌琳做好准备工作后,却传来肖老师去世的消息。
4年前,湖南大筒名家卜再庭身患绝症,“大筒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声音低沉得名,是我们湖南地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在凌琳的印象里,卜再庭是用手在演唱,“演员的声音颤抖时,他的琴声也在抖;演员声音高亢时,他的琴如万马奔腾。真的。他的琴可以歌唱!知道他生病后,我就想,一定要想办法延续他的生命,把他的大筒演奏教学记录下来。”尽管筹到了一些善款,但还是没能竞争过死神,半年后,卜老憾然离世。“在他最后的日子里,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已很不好了,但他带着病,守在机房,和我们一起校对文稿,生怕有半点错误——”凌琳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这些经历让我感觉自己一个人能力太小了,抢救传统文化也好,救助贫病中的传统艺人也好,不仅我们自己要做,还应当让更多人加入,这才是我们作为媒体人的意义所在。”为了不辜负“莫让弹词恨白头!”的嘱托,一个念头在凌琳心里油然而生——办个展览,让更多的人感受长沙弹词的魅力。
办个展览,谈何容易!不仅凌琳自己毫无经验,而且人员、场地、展品、资金都没有着落。可是凭借着湖南人的霸蛮,半个月的时间里,凌琳和朋友们整理长沙弹词资料、跑部门、串街道、搜集展品6月8日,世界文化遗产日这天,“长沙弹词·老长沙腔调戏曲展”正式开放。上万人走进了展馆、30多家媒体联动报道了这次文化事件,到6月15日展览结束时,为彭老爷子筹集的善款接近20万。此间,老人家病情好转,已脱离危险。
“15天筹备一个展览,第一次当策展人,方方面面的细节比做电视节目制片人多得多。如果重头再做一次,真不晓得还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冲动。”对于自己策划执行的第一个展览,凌琳最大的欣慰是,“展览让大家明白,他们不仅是在抢救一个人,更是在抢救一种文化。希望这个由小长沙折腾的老长沙腔调能唤起更多关于这个城市的腔调。”她说,如同这次展览传达的主题:快乐的时光老去,记忆不会老。不仅作为媒体人,作为城市生活中年轻的一代,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一个时代留下点什么,让属于我们土生土长的文化血脉不会失了模样,能有更长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