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竞临.汉玉印

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必由之路,也是不二法门。《青少年书法》杂志和中国篆刻网通过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联袂推出“经典竞临”,旨在引导读者根植传统、体验经典作品的精深内涵,体验多种风格的技法特点,进而为我所用。这样的形式注重于互动交流,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篆刻临摹创作水平。

《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国篆刻网联合举办2012年第一期经典竞临 汉玉印。此次竞临的三方珍贵的汉玉印范印均为《青少年书法》杂志顾问,著名篆刻家、古印收藏家许雄志先生鉴印山房藏印,他向我们提供了原拓印花和近距离拍摄机会,我们对许雄志先生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此期经典竞临,得到了读者和网友的大力支持。共有34位网友按照要求,提供了临摹作品。经许雄志、谷松章、李平共同评选,选出以下7名优秀作者的作品和临摹心得在《青少年书法》青年版选刊,并加点评。

王有***(河南,网名:归汉室主人)

李振领(河北,网名:品墨一)

张学东(吉林,网名:百印堂主)

焦新帅(河南,网名:大乾)

刘 斌 (北京,网名:刘斌++)

王 炜(山东,网名:萍斋主人)

谢吉昌(吉林,网名xiejichang)

评委又从其中评出王有***、刘斌、王炜为3名优胜作者,另各奖许雄志先生提供的新著《鉴印山房藏古封泥菁华》一册和上述3方汉玉印其中一方的原印钤拓印花。

此次活动的征稿原帖***为,收录了所有的网友投稿,读者可以参看。

玉印之美,摄魄。汉玉印是古印章中异常珍贵的品种,其表现出的清刚雅洁、姣好修美的艺术风格也是篆刻艺术中最为典雅的风格。汉玉印是最适合的篆刻入门范本之一。

《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国篆刻网以前联合举办的“经典竞临”活动中,曾经选择过“魏”等经典的汉玉印名品作为范本。此次之所以选择许雄志先生的藏品,一是可以上手,可以拍摄很多角度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一些我们平常看印花看不到的细节,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汉玉印的艺术风格及其技法成因;二是这3件作品都是近年新见,比较新鲜,容易引起读者参与的兴趣。

首先我们对3方原印进行一下简单分析:

“邓意”(***1),1.9厘米见方。此印原印玉质非常好,呈美丽的琥珀色(见本期封底)。字法是汉玉印常见的全印疏密统一布置。因为印面甚小,所以我们看放大***的时候会感到此印不是很规整,但是我们看封泥***(***2),则还是非常规整,具有典型的汉玉印之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印的线条,砣治的痕迹非常明显。线条细部(***3),可以看到汉玉印先砣出柳叶状线条,再加工成为方线条的清晰痕迹。这种痕迹在封泥拓本中也若隐若现。这对我们了解汉玉印清刚方劲的线条成因有直观的启示。此印的动静对比也很突出,“意”下的“心”部圆笔,对全印的方圆格局起到了调节作用,很生动。

“李童”(***4、***5),1.8厘米见方。此印是一方有拙趣的汉玉印。首先,它的章法还是汉玉印典型的格局。但是,字法的趣味对其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印的横线比较多,方向在大体的平行中有微妙的变化。此印线条没有过分刻画起收,方意不足,也更增加了作品活泼的趣味。

“李唐”(***6、***7),2厘米见方。这是一方带边框的汉玉印,比起前两印,圆笔比较多,因而更加灵动一些。由于有边框的稳定作用,因此,字的外形也没有特别规整。比如“李”字的上窄下宽,如果没有边框的稳定作用,是有些不安定的。汉玉印的制作是砣治,这是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硬质的印面上一下一下地砣,搞不好就会“跑刀”。从这个印面中可以看到到处有“跑刀”的痕迹,特别是曲线处、转折处(***8)。我们平常见到的干干净净、整洁如镜的印面是经过磨平的,这方“李唐”没有过分磨平,留下来多处砣痕。但是我们看它的封泥钤本(***7) 这个状态是古人使用印章的状态,上述的“跑刀”痕迹对使用没有丝毫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3方汉玉印比较生动有趣。汉玉印的生动是其共同特征,但是像“魏”、“任强”等名作比较多地表现在规整格局、端庄字形中线条的细腻优美,而这3方印则表现得更加个性一些,字法、章法、线条都各具特色。加之我们提供的全方位的***版,给人以鲜活的感觉。

就临摹来讲,这3方印比较有难度。首先,范印都不大,对临摹精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其次,汉玉印精细的技法特点需要临摹者仔细去理解并且适度表现,特别是这3方印又各具特点。第三,我们提供的范本是通过网络,***片比较大,细节展示比较丰富,还原到2厘米左右的印面,需要有个调整的过程。第四,我们也提示过可以根据印面、封泥传达的信息适度对印花有所修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提供了印面***、封泥***等,尽量展示一些汉玉印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印花中看不到的或者表现不出来的,但是这些细节对于我们理解汉玉印的艺术风格以及技法成因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希望网友在临摹前仔细观察一番,也可以用照片表现的细节对印花进行适当的修正。

我们举3个例子:

1.“邓意”的“邓”字局部。我们画出的这个地方,显然印花偏软一点,而印面还是有方的意味。像这些地方在临摹的时候就可以适当修正(***9)

2.“李童”的“李”,印花钤出的转角比较方,其实看封泥***还是圆转的(***10)。

3.“李唐”中“唐”字的竖线条,印花弯弯曲曲,但是看封泥,还是非常流畅(***11)!

此次活动中,网友在临摹作品的同时都写出了“临摹心得”,这既是加深对原印理解的过程,也是总结经验、获得提高的过程。网友的“临摹心得”中表述的对范印的认识全面而且深刻,其中不乏精彩的个性化见解;临作的水平整体很好,有些精彩之作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下面选发网友的“临摹心得”和作品,并加以点评。我们会在点评中阐述我们的一些见解,在前面就不多赘言。通过这样的集体智慧,大家都会加深对汉玉印的理解,提高汉玉印形式的创作水平 这正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关注此次活动的网友很多,帖子点击率超过30000,参与临摹的有34位网友,我们除了选出优秀作者和优胜作者,还选发其他几位网友的作品。我们相信,所有的关注、参与者都会有共同的收获!

感谢许雄志先生,感谢所有关注、参与的网友,感谢中国篆刻网和李平先生!

王有***(河南,网名:归汉室主人)

临摹心得:

此次《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国篆刻网联合举办经典竞临 汉玉印,由许雄志先生提供精彩的藏印为范印,谷松章先生倡导,李平先生提供网络平台,使得广大网友和汉玉印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史料记载,早在明代,篆刻家甘就已明确指出:汉玉印“其文温润有神,愈旧愈妙”。历来篆刻家也都对玉印有极高的评价。

我实临了“邓意”、“李童”,略谈临摹心得如下。

“邓意”一方,我认为最为经典,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谨严和谐的方寸气象,线条方起方收,“邓”字上部加以夸张,“意”字下部布局转中见折、折中含转,意味自然巧妙,形成方寸间静中见动的活泼情调。

“李童”一方又是一种文字结构和笔画繁简一任自然、布局均衡磊落的玉印常见形式,采取以简让繁而获得印面整体和谐的形式构成。线质统一,一繁一简,一实一虚,顾盼有情,相映成趣。

谷松章点评:

王有***在以前的临摹黄士陵作品活动中,表现出了一流的临摹功力,令人记忆犹新。此次临摹,依然精彩。

王有***的临摹,在形似的基础上注重了玉印质感的表现,因而神采甚佳。

“邓意”一印,作者注意到原印砣治的线条所带来的清刚方劲的质感,在临摹中有意识地突出强化这一点。他的临摹线条比原印略粗,方向也比较直,但是他强化了对线条起收形态的刻画,以此打破线条直带来的直白。在这种技法取舍之后,我们看到临作方劲犀利,不求毕肖原印而意态自足。

“李童”原印的线条比较含蓄,王有***的临作同前一方一样,在起收上偏清刚,所以其临作有了些许青涩的气息。对于汉玉印来讲,这种气息是鲜活而生动的。当然,由此带来的线条偏锋需要解决。另外,此印曲笔刻画简单,是为美中不足。

王有***的临摹,往往在大致形似的同时,对范印的线条质感向典型、鲜活方面发掘,因而每每打动人。这未尝不是走向创作的途径。

刘斌(北京,网名:刘斌++)

临摹心得:

我学习篆刻时间尚不长,一直以临摹为主。临摹多仿汉印,偶尔学习一些文人仿汉的作品。我临摹汉印之初也是多取法玉印,因为玉印严整匀落而线条挺劲有张力,大多保存完好。我临摹基本都是实临,力求做到95%以上的重合。我感觉临摹学习是打下篆刻技法基本功的必经之路,学得像并且得其神韵是第一目的,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既能像原印又不失神韵,又能优于原印,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感谢许雄志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材料,还有谷松章老师在细节上特别好的提醒。我选了“邓意”和“李童”两印,按原大进行实临。水印上石,切刀为主。刻完后将印面以墨拍黑,以点、切的方法追求细节。最后***条起笔和收笔处少许调整。请师友们多多指教!

谷松章点评:

如果说王有***的临摹是偏清刚,刘斌的临摹就是偏蕴藉。

刘斌的临摹,位置极为准确,对原印亦步亦趋,形态上无可挑剔。但是通过和原印的对比,我们发现他的临摹比原印更加规整程式一些。因为是实临,位置很准,这种程式带来的就是平和清雅。如果我们仔细对比“李童”的原印和临作,会清晰地感觉到这一点。

这种差异极为细微,但是感觉依然清晰。篆刻是方寸之间的艺术,在掌握了熟练的技法之后,有意的甚至是习惯性的技法倾向,往往带来作品审美的明显差异。这也是工稳印个人风格的技法成因之一。因为整体彼此大同小异,对于能凸显个人风格的细节就要格外珍视 哪怕它很小。

王炜(山东,网名:萍斋主人)

临摹心得:

汉玉印是我的最爱。记得刚刚学习篆刻时,当知道有“印宗秦汉”的说法后,我就到网上搜“印宗秦汉”的寓意,在“得知有汉”后,就搜“汉印”。满眼的汉印让我目不暇接,一方“翁哉”引起我的注意,从这时起,我知道了“汉玉印”。于是,我就闯进了“汉玉印”的世界……

4年来,我先后临过30几方汉玉印,大都只临过一次,其中“翁哉”、“魏”、“隗长”、“杜成”等汉玉印,我各自临过十几遍或二十几遍。每每临后,都会有些收获,有的临印的体会尽管用语言还表达不出来,但也在我以后的习作中潜意识地得到了运用。我习作中的很多印,就是通过临印过程中的启发后,才确定的内容。

许雄志和谷松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资料,三方印当然都要临。

为了全方位地找找玉印的感觉,我还特意按照许雄志老师收藏的三方玉印的三个各不同的钮式,对石头进行了临摹,这也是蛮有意趣的。

这三方印,有两方不曾经过手(不曾临摹过的类型)。一方是“李童”,另一方是“李唐”。说“李童”没曾经过手,是因为,这一印的线条是玉印中比较特殊的,我没有临过这类的玉印,但线条很有自然质朴的质感,好像浑然天成一般,特别是“童”字的几根横势的线条,感觉冲破了玉印线条以竖取势的边框,取得了以横势线条征服印面的意趣,很值得回味;说“李唐”一印没曾经过手,就是以前临的汉玉印,都是无框的,这方印带有框框。所以,我在临这两方印时尤其注意体会“李童”的线条和“李唐”的内框,注意把握线条的走向和质感,把握框框在全印中的架构和与印文的关系。

“邓意”一印,就如同以往我临过的汉玉印是一样的,是很传统的“汉玉印”印式。在临印过程中,我在把握总体实临的基础上,在局部力求使线条更加自然,也添加了自己的一些小想法。

在临习过程中,我也仿效了许雄志和谷松章老师的做法,打了印蜕并制作了封泥的效果。在像小孩子玩彩泥的过程中,我也掌握了用这种软泥打封泥的技巧。还别说,没有这些技巧,打出的封泥线条肯定没有这么清晰。

在三方印的刻制过程中,也有一些自己不知道或者意想不到的失误,例如,“李唐”一印末笔下端边框处的一个“圆弧”状的东西;再如,“邓意”一印“意”字左侧的一竖线,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弄上去的。

这么多的体会,有很多是自己瞎琢磨的,还请各位老师和广大网友给予批评指正!

谷松章点评:

王炜的临摹很全面,他提供的有临刻的三方玉印的印蜕、印纽***和封泥效果***,可见他对汉玉印的喜爱和认真。他经常在中国篆刻网的“篆刻创作”栏目发一些汉玉印风格的作品,水平令人刮目相看。

“邓意”,形态非常准,几乎与原印惟妙惟肖,令人赞叹!此印的临摹难点之一就是线条在整体规整前提下的丰富变化,表现不够,作品乏生趣;表现过分,作品闲散乱。王炜的临摹表现适度。如果从较高的要求讲,临作线条较细,稍嫌单薄。

“李唐”,形神毕肖,几乎无懈可击。特别是“唐”字中部的细腻表现,足见作者的玉印修养。

“李童”,清雅而富于趣味,也是很成功的临作。作者的理解很准确,看到了这方印的特别之处,因而有这样的临作是很自然的。

以前,印人临摹作品,都是水印上石,现在有多种新方法。王炜在印稿电脑设计方面是高手,可以设计出非常精确的玉印稿。不知道他这样精彩的临摹是否有技法上的绝技为支撑?

谢吉昌(吉林,网名xiejichang)

临摹心得:

玉质地坚硬,多砣治,线条干练光滑,笔画通常方起方收,显露出峻拔明快的气息。在笔画转折处,畅达自如,婉转流动,珠圆玉润。汉玉印以其端丽、清朗的风韵,为篆刻家所青睐。临摹玉印是学习篆刻的必修功课,也是最见功夫的。此次谷老师所选范印为汉代玉印中的精品,通过临摹,让我对玉印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邓意”为较为成熟的汉印体势作品,结篆严谨,结构匀称。因字布形,“邓”大“意”小。“邓”字左边字头变大,而右部耳部下移变小,使全印均衡匀称,宽绰有余。“意”字的心部圆转灵动,凸显出玉印线条畅达的风神。临习此印时注意用刀要准确、爽劲,笔画力求润而挺,圆转处轻行流畅。笔画两端要注意方挺,略开张,不要柔而无锋。

“李唐”有外框,应为早期汉印。“唐”字如壮士昂首而立,“李”字如舞者姿态翩迁,一静一动,令人拍案叫绝。“唐”字上边字头、“李”字下部的弧线凸显了玉印的温婉。是印不同于“邓意”,临时应注意曲线的柔美,不要过于生硬。用刀要轻快,气息较之“邓意”要温润些。

临习两印均水印上石,力求准确,还有很多不足,请谷老师和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感谢谷老师和中国篆刻网让我们和玉印又一次亲密接触!

谷松章点评:

谢吉昌的临摹相当优秀。

“李唐”的字形、位置准确,线条流畅。“李”字形似较好。而“唐”字比较直白,特别是“唐”字中部的笔画次序以及左右长垂笔的向背,与原印神形有差别,需要作者注意。“唐”字中部的笔画次序,汉玉印“周庚”有类似结构,有清晰的交代,可以参看。“李唐”原印因为“李”字外形不规整,“唐”字要求相对稳定,没有对此过分交代。但是我们临摹时如果修正,我想还是应该倾向于细腻而不是直白。

“邓意”临作,位置相当准确,玉印气息也很浓。印边处理有汉玉印的味道,值得肯定。不足之处是局部线条稍微臃肿,不够清劲。此印有4处“口”部结构或者类似结构,我们从“计白当黑”的角度观察一下其中的方块状留红,原作都是见棱见角,而临作角相对都比较圆,其中差异对线条的清劲与臃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焦新帅(河南,网名:大乾)

临摹心得:

感谢谷老师给了我们一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汉玉印一直是我比较钟情的,我喜欢汉玉印的华丽优美。玉印材质不易镌刻,而作品能做到动人心魄,令人有高山仰止般的敬佩。

我临的三方算是“意临”吧,感觉实在离原印太远,所临的不免匠气,无奈!

汉玉印我喜欢两种,一种是圆润优美的,如汉式饱满型鸟虫玉印;另一种是清刚型的,笔笔见刀,刚劲挺拔,像“魏霸”式的精工作品。

在临这三方印的时候,我还是不知不觉往自己平时创作汉玉印的路子上拐了,想在青田石上跨越材质的区别表现出玉印的高古气息来,似乎偏离了这次竞临的主题,实在不好意思。

玉印的材质是结晶状的,仔细去品味解读,通过微小的一个颗粒残损都能断定其材质。所以,我在临这几方印时钟情于表现材质的特别、表现玉印的高古气息,婉转优美不失笔意。

谷松章点评:

焦新帅采用了一种“六经注我”式的意临。说是意临,其实已经是近乎创作了。“钟情于表现材质的区别、表现玉印的高古气息,婉转优美不失笔意”,作者基本做到了,但是也有一些偏差。

意临是临其大意,遗貌取神。有人把创造性临摹称为“创临”,其实也是意临的一种。意临,既不为原印所囿,又不能与原印毫不相干。邓散木在《篆刻学》中说:“临古要不为古人所囿,临其神不临其貌,取其长不取其短,有似而不似处,有不似而似处,斯为得髓。”这一段话简直可以做意临的注解。实临主要是再现原印,锤炼技法;意临则有一定的创作成分,有一个构思的过程,对原印有一定的改变。构思中要改变哪一部分,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最终是否成功,都是为创作积累经验的重要实践。所以,意临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创作技能。

可以看出来,焦新帅的基本功比较扎实,特别是用刀挺健细腻。对汉玉印的章法、体势、线条也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其技法有一定的习惯性,正如他所言“还是不知不觉往自己平时创作汉玉印的路子上拐了”。这样的结果是优劣参半。其优点是有个性,作品技法协调,在汉玉印式的创作中初具面目;缺点是作品直白,视觉明净而意蕴寡淡。

关于流派印对汉玉印的借鉴与创造,一直是个难题。无论是赵之琛还是胡邻,都避开了汉玉印最主流的风格,其中自有奥妙。

拿“古质而今妍”来评说原作与焦新帅的临作再恰当不过,同时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评说当今的玉印式创作。将视觉明净置于韵味高古之上,避难趋易,不得不说是当代“快餐文化”背景中玉印创作的悲哀 这不是评价焦新帅的临作,而是有感时风而发。

焦新帅是河南的篆刻新秀,和我比较熟,所以言重了……

张学东(吉林,网名:百印堂主)

临摹心得:

临习汉印应循规蹈矩,先得其形再求其神。临摹汉玉印更是如此。

第一,由于玉质的耐腐性,它能经过漫长的岁月而较好地保留本来面目,印面文字精致,章法严谨,笔势圆转。因此,我们在摹写印稿时要相当的精准,渡印稿时要相当细心谨慎。

第二,因为古玉印玉质坚硬,难以受刀,故白文印不可能刻得非常“粗壮”,线条略显“瘦硬”。此次临摹的三方玉印范印就线条而言,光洁之中见古拙,既庄重典雅,又凝炼稳妥;既类似于汉铸印,又有别于汉铸印,因此更要注意的是刀法。我认为应该是以冲刀法为主,冲的过程中还要轻微地捻动刀杆,使线条达到粗看平直规整,再看全无板滞之感。“李童”印“童”字中上部分线条的破损和“李唐”印“唐”字中竖下半部分的变粗,都是岁月残损的结果,在临摹时可原汁原味地表现,也可不必刻意追求“形似”。

第三,收笔的处理尤为重要,双刀产生的“燕尾”一定要果断地“切”,而不是迟疑地“削”,这样才能避免“软”的问题,才能使所临摹的作品更有“味道”,也才更能体现汉代玉印的“高古秀丽、雍荣华贵、气息纯正”的美的情趣。

我一共临摹了两遍,都是实临,第一遍为3厘米见方,第二遍为2.5厘米见方。

谷松章点评:

张学东非常认真,临摹了两遍。我们最后选用的是综合两次临作选出的3方。

整体而言,张学东的临摹偏敦厚,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印泥太湿,钤出的印花棱角不足,有些偏重于铜印的感觉。对于“李童”这样原印就偏含蓄蕴藉的作品,张学东的临摹还是非常好的;对于“邓意”这样原印比较清刚的作品,临作则过于圆浑,神采略逊。

汉玉印并不是不能表现浑厚,我们欣赏汉玉印,这样细腻优美而不流于轻薄,自然就有一层浑厚在。流派印赵之琛和胡邻都以“切玉法”名世,但是赵之琛偏清刚而胡邻就偏浑厚。但是汉玉印的浑厚与铜印也有区别,汉玉印的浑厚更多地表现在汉篆的端庄稳定与章法的整饬统一,***条上则玉印味突出,与铜印有明显的区别。

“李唐”,临作曲线细腻准确,颇佳。印边略软,美中不足。

“邓意”,如果采用这样偏浑厚的临摹,则“邓”字上部的排叠长竖线条可以直一些,不必再亦步亦趋地表现平行中的变化,以增加力度感。

“李童”,“童”字第二横弯曲过甚,但是瑕不掩瑜,仍属佳作。

李振领(河北,网名:品墨一)

临摹心得:

首先,很感谢《青少年书法》杂志和中国篆刻网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知道,篆刻和书法一样,不经过向古人学习的过程,永远都是门外汉!

我自2009年末开始学习篆刻,基本上是自学,中国篆刻网这个平台很好,创造了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现在是我主要的学习阵地之一。

学篆刻伊始,我就很喜欢玉印,因为她秀丽、遒劲、华美!我欣赏玉印,感觉有两大类,一类就是线条精细、排布匀称、劲挺工整的一类,比如“隗长”、“任强”、“桓启”之类,另一类就是砣治出的柳叶状线条,自有玉质的一种美感。

此次谷老师给出的三方例印,感觉两类都包括在内,“邓意”基本上属于第一类,其他二印可以归到第二类,因为一些笔画没有整齐划一,虽经后期加工,但还没有达到非常标准、规范的境地,但这反而给人以丰富的感觉!

我临印,取水印上石法,除非个别的印不打稿直临 但这样对于玉印来讲难度太大。不临可能体会不够明显,临的过程中会慢慢体会到玉印的千变万化,一些线条的粗细、欹侧,平中见奇!比如,“唐”字的两个中横、“意”字左侧几笔的长短变化、“李”字的方圆转化,等等。而且我认为,此次列举的三印中,有两印(“李童”、“李唐”)虽属砣治,但后期制作之后,笔意甚浓,尤以“李童”为明显。因此,在写印稿时,就要体会如何用笔,以便在临刻时把笔意表达到位。我虽刻印两年,但仍属门外汉,还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所见所想,甚有疏漏和偏见,还请各位老师矫正!

谷松章点评:

“李唐”一印,原印活泼灵动,但是幅度还在统一的范畴之内,加之有边框的稳定作用,技法协调还是很完美的。临作***条的形态上尚好,但是倾斜方向比原印复杂,弯曲程度比原印直白,既不够细腻,也影响到稳定。显然,此印的技法可以再推敲。

“李童”一印,临作也是倾斜方向比原印复杂,弯曲程度比原印直白,作品稍感欠蕴藉。

“邓意”的临摹相对比较好,线条形态刻画到位,具有清刚的气息。此印原印在3方范印中是骨力最强的一方,所以作者这种临摹方式比较适合。

作者在“临摹心得”中讲述了自己对玉印风格类型的认识,很好!但是在临摹中,针对范印不同的风格,在选择相应的技法时不够灵活。

经典竞临.汉玉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典竞临.汉玉印

学习

和谐乐章作文900字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和谐乐章作文900字,内容包括和谐的乐章作文800字,和谐颂歌作文600字。和谐乐章晏子衿讲到奥运,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想到了北京,想到了和谐的交响乐。一、前奏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世界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

学习

浅析建筑工程地面几种垫层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建筑工程地面几种垫层,内容包括地面垫层10公分多少钱一平米,冬天零下几度不能施工地面垫层。摘要:垫层是建筑工程地面质量的重要环节,垫层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地基、地面的工程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垫层的作用,并且介

学习

《爱情像流星》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像流星》,内容包括爱情像流星,爱情像流星完整版。一桩纯美恋情,勾出上一代人的爱情纠葛,然而故事的发展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学习

投票制度管理

阅读(39)

摘要:累积投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历史证明,累积投票制度符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理念,且这一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在我国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除了发

学习

人文荟萃云鹤楼

阅读(67)

高原水乡鹤庆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北进大理的门户和通衢。鹤庆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汉以前属昆明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至唐初,曾属云南、东河阳等郡,南诏、大理国时期建蒙统郡、府,元以降称鹤州、鹤庆至今。

学习

全球十大神奇疗法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全球十大神奇疗法等,内容包括各种疗法大全,10种治病奇术。美国相关方面报道了“全球十大疯狂治病疗法”,从蜂毒到牛尿,很多你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竟然能发挥神奇的治病功效。

学习

创造公司优势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创造公司优势,内容包括公司优势范本,公司优势说明模板。出色的公司战略并非各种创意思想的随意堆砌,而是由各个部分精心构筑起来的有机体系。它应该指导经理人员针对公司的目标、公司的业务以及公司现有的机构,作出全面考虑后

学习

沥青路面平整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沥青路面平整度,内容包括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沥青路面平整度计算。一、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性

学习

阎延文:关注女性文化的《台湾三部曲》作家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阎延文:关注女性文化的《台湾三部曲》作家,内容包括阎延文新浪博客,女作家阎延文。阎延文在九十年代初,因为其文学理论、评论而引起文学界的关注。这两年来,再度因其用10年时间写成的《台湾三部曲》影视版权被多家海内外影视

学习

想到了就去做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想到了就去做,内容包括想到就去做,想到就去做成语是什么。你们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勇气、命运、人生、因缘,相信现在的点将来一定会连成线

学习

白天不知夜的黑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白天不知夜的黑,内容包括白天不懂夜的黑什么意思,白天不懂夜的黑下一句是什么。1,2,3…10000,10001……

学习

“有心”插柳柳成荫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有心”插柳柳成荫,内容包括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无心插柳柳成荫什么意思。分析《背影》这篇文章,教师,抑或说参考书,大多着眼于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去对面的月台为“我”买橘子的情节,通过对文章动词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

学习

《云南回忆》

阅读(730)

本文为您介绍《云南回忆》,内容包括云南回忆第一乐章中阮独奏,云南回忆第三乐章。一、《云南回忆》作曲者——刘星先生

学习

高层建筑施工的轴线\标高及垂直度的控制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高层建筑施工的轴线\标高及垂直度的控制,内容包括高层建筑物轴线测设方法及要求,高层建筑怎样传递轴线及标高。【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也随之出现。而高层建筑比起普通建筑来讲,施工过程中

学习

钱学森《工程控制论》:重现经典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钱学森《工程控制论》:重现经典,内容包括钱学森工程控制论第3版,钱学森著作工程控制论。2006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95周年华诞,为表示对这位伟大科学的敬意,发扬他的学术思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集中编辑出版了一批钱学森系列学术

学习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

阅读(32)

春天来临,外邪侵袭,外感发热、食欲不振经常发生。在此,特别为大家介绍一名方――

学习

经典的解读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的解读,内容包括经典电视剧解读,经典的解读。【摘要】现代文学史的作品分析模式有分析式和感悟式。前者历经数十年发展逐渐成熟完善,成为文学史写作的固定思路。后者则未能得到发展。重新回顾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学科史,将

学习

微软经典面试题及答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微软经典面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微软面试题有1000个瓶子,微软java技术面试题。第一组

学习

十大经典备胎歌曲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十大经典备胎歌曲,内容包括备胎的网络歌曲,十大备胎之歌。如今的社会,KTV绝对是个释放压力的好所在。而我们可爱的流行音乐制作者们,也为广大备胎族量身定制了众多的专属歌曲。想要抒发备胎的苦闷?唱这些歌准没错!

学习

经典童话:《老雷斯的故事》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童话:《老雷斯的故事》,内容包括老雷斯故事原文,老雷斯的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小镇,表面看似椰林树影,处处鸟语花香,其实所有花草树木都由机器组成,透过计算机全天候控制!偏偏泰德有一个梦想,就是寻找一棵活生生的树木。全因

学习

经典普洱茶书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普洱茶书,内容包括普洱茶书,普洱茶鉴赏书推荐知乎。普洱茶文化热起来,是许多人、许多媒体一起努力的结果。如今,虽然网络、影视等各种立体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势头,似乎远远压过了书籍、刊物、报纸等平面媒体,但在普洱茶文化

学习

女人经典问题及应对教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经典问题及应对教程,内容包括给女人的22个建议,女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女人和小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时喜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过面对纯真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用真理来回答,再不济也可以将问题推给学校里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