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延文在九十年代初,因为其文学理论、评论而引起文学界的关注。这两年来,再度因其用10年时间写成的《台湾三部曲》影视版权被多家海内外影视权威机构跟踪,而备受海内外各方关注。她历时两年编剧的36集电视剧《沧海百年》,2004年10月1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这是第一部表现台湾建省前百年历史的电视剧。作为央视的年度大戏,该剧编剧、原作者――女作家阎延文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阎延文是个怎样的人,她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何以用10年的青春来写这样一部有关台湾的历史小说,难道她还是个历史学家?
出生: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阎延文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这从她的成长经历就可以看出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30周年纪念日即1972年5月23日,一个女孩子在北京呱呱落地了,曾经是老红***的父亲为了纪念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就给女儿起名“延文”。
1985年阎延文经数学竞赛进入北京人大附中理科实验班,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开始发表《风波》等短篇小说,90年代初开始理论写作,1997年25岁的她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学博士。她先后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上发表文学理论、诗歌评论100余篇,出版《明日帝国》、《比尔・盖茨的秘密档案》等专著、译著4部,撰写《中
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台港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台港部分)。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遭遇历史,她也许会在学术和理论研究中,一路顺畅地走下去。
博士作家:23岁“走进台湾”
对阎延文来说,博士只是一种学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是在1995年出现的。
当时阎延文正在准备博士论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承接了《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史》台湾部分的写作,开始了台湾文学史的研究。逐渐地,一种兴奋感逐渐笼罩了阎延文。海峡两岸惊人的文化同构性,似乎预示着某种历史的奇迹。
当时只有23岁的她,对台湾近代史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后,才从理论研究进入小说创作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阎延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来书写台湾的痛史、血史和两岸不可分割史。
走入台湾题材创作,对阎延文来说是生命的偶然也是必然。这不仅是因为她出生在一个***人家庭,更因为她从小沉浸于中国历史,对历史掌故耳熟能详,古典文学功底相当扎实。近代台湾史,展示了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当中华民族遭受劫难时,她的台湾子民们却没有一个愿意分离出去,而是倔强地担当起拯救的责任,自愿地抛却家园、财产、爱情甚至生命,直面血淋淋的杀戮和残酷的命运。因为他们身上有一根无法挣脱的血缘纽带,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所赋予他们的民族灵魂。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阎延文感到自己这一代与众不同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的作家,她要创作“台湾三部曲”,拨开历史尘封,把被遮蔽的历史展示出来。她要写台湾近代史,追问中华民族的希望、梦想和生命力。
艰难磨砺,铸造生命的财富
然而,在一个轻松娱乐的时代,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土地、家园、历史、民族……当阎延文沉入到这种锥心刺骨的历史沉思时,生命便进入了另一个时空。9年漫长的创作过程,变成了如此令人难忘的创作体验。她不断经历着精神的磨砺,也不断承受着意外的惊喜。全美中国作联***冰凌先生在给延文的信中鼓励她:“要把自己的创作,放在世界文坛的大背景里来,沉浸到文学本身的创作。全力写好‘台湾三部曲’。这最后一下的用力非常重要!惟有艰难才有希望!”
由于是业余写作,创作孤独艰辛,她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娱乐、放弃了许多机遇和属于年轻的快乐情感,承受了许多女作家难以承担的压力。动笔以来,她几乎从未在午夜以前入睡,甚至在陪伴病中父亲的床前、父亲病逝后的伤痛中仍没有停笔。作为老红***的父亲,对女儿的写作也给以了莫大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从1995年到现在,阎延文用10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抒写着台湾数百年沧海桑田的故事。
大陆女作家10年打造“台湾三部曲”
在阎延文《台湾三部曲》的创作过程中,她常常能感受到中华大家庭儿女们和她一样,对两岸早日统一的急切渴望。
《台湾风云》出版后,主人公丘逢甲的后代两岸聚会,举行了隆重的家庭纪念仪式。更让她意想不到的还有两件事。一是,2003年4月台湾出版了《台湾风云》繁体版,引起了台湾岛内的强烈关注。在***肆虐的时候,仍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发行业绩。二是,2003年7月6日,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强磊出版社、《东方》杂志社和美国“中国作家之家”在康州麦迪逊的“中国作家之家”联合召开了新书会,向美国汉学界、新闻媒体和广大读者隆重推介《台湾三部曲》。一次次意外的喜悦,使延文更坚信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对于成功,延文认为这并不是她个人的成功,而是中华民族对那段痛史的追忆,对《台湾风云》主人公丘逢甲等一代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是对两岸统一热切呼唤的成功。
2000年底,《台湾风云》出版后,阎延文开始投入《沧海神话》的创作。2001年4月,一件令延文感动的故事发生了。台湾雾峰林家基金会会长、84岁的林双忆女士看到《台湾风云》的相关报道后,专程从台湾赶来,拿出日据时期的珍贵材料,向延文讲述了另一段尘封的悲壮历史。当时,滚热的泪水浸润了延文的眼眶,她感到了一种信任,一种职责,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感。于是她放下了已创作了十余章的小说,2001年5月和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签约,开始了内容完全不同的《沧海百年》电视文学剧本的创作。创作总量达到300万字。2002年6月,电视剧经过中央台影视部剧本论证会后,进入了紧张的投拍阶段。
历史文学,女人当家
不仅如此,阎延文更一改历史小说中男性打头阵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写作规律。延文《台湾三部曲》的历史小说,是女性文学有意识的写作突围。小说提示了一种新的创作态势:那就是在男性化的、帝王权谋主题的传统历史小说之外,出现了对历史重新诠释的女性历史作品。阎延文的历史写作,同时又是对女性私人写作的历史颠覆。阎延文认为在东方文化中,男性是伦理的,而女性是生命的。雾峰林家是台湾首屈一指的百年望族,又是台湾最富传奇色彩的家族。延文在创作电视剧《沧海百年》描写雾峰林家时,就重点突出该家族女性的戏分,可以说是女人当家。过去的历史都是男人说,说男人,《沧海百年》则尝试女人说历史,以女作家的敏感笔触,去透视台湾的百年沧桑。
在《台湾三部曲》第二部《沧海神话》创作中,延文延续了这种鲜活的创作体验。她改变了《台湾风云》过去宏大的风格,既注重厚重的历史画卷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又以女性作家的敏感,体味婉曲微妙的人际情感,追求“以情感人,以事动人”的艺术效果。尤其对渡台先妈木头嫂、阿束社女酋长娥吉、与天地会红旗香主、情人叶省双双殉难的绝色女子阿月等家族女性人物的塑造,一改常规的家族模式,突出了女性缔造历史、感天动地的传奇性格,并融合汉族和原住民神话传说,体现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系列。小说试***在一种荡气回肠、风云跌宕的亲情、友情、爱情,家恋、婚恋、国恋的变幻中,展现中华民族开拓台湾的千秋功业,以及台民抗侮保台的悲壮史卷。因此,美国媒体和汉学界评价:“《沧海神话》填补了台湾拓荒史的创作空白,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
现在《台湾三部曲》的第三部《青史青山》也即将面世,这是以1895年割台――1945年光复,日据50年间,台湾人民抗日保台、皈依祖国母体的悲壮史诗为素材,描写了一段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历史。《青史青山》宏观上是民族的心灵史,而微观上则是书写一群人的生命之诗。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阎延文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汲取大地的血脉和营养,最终完成从拓荒、兴台、割台、保台到光复的“台湾三部曲”,书写民族的百年沧桑。延文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倾心打造,把她写成一部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民族的作品。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阎延文表示:她准备积淀一段时间。这位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的女作家说:目前电视剧处于文化旺角,而诗歌则处于低谷。她希望能为诗歌多做点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阎延文:关注女性文化的《台湾三部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