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内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与白广路交汇处西侧,呈东西走向。广安门是旧时北京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当时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所以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外省进出的门户。地铁站内的墙壁上雕刻着众多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场景,展现着广安门一带的多元民族文化。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矢志出家当和尚,于是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并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一起统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
如今的报国寺,是京城著名的旧货和收藏市场之一,以经营书籍、邮票、钱币为主。在明末清初,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改革开放后,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旧货收藏经营市场,内设中国扑克馆、中国连环画馆、中国钱币馆、中国徽章馆、中国票证馆等多个展馆,供收藏爱好者参观、交流。
中国扑克博物馆位于报国寺收藏市场内,2005年3月9日正式开馆,集展销为一体,共有近5万种不同风格的扑克牌。全馆共分为四个展厅,各有侧重。黑桃厅现为办公室,红桃厅内的扑克种类主要以自主开发为主,梅花厅内的扑克主要以精品扑克为主,方块厅内主要以国外扑克为主。扑克馆内馆藏扑克种类繁多,无论是珍贵的老北京城门、风光旖旎的壮美河山,还是充满回忆的童年动画、书香浓厚的四大名著,在这里都能找到,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报国寺内幽静雅致,与外面的喧嚣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寺内,静静感受古老的建筑,细细聆听鸟啼虫鸣,心也为之宁静。各种珍贵的收藏品,记录着过往的岁月,记载着已不复存在的美景,看到这些,不禁勾起自己对昔日光景的怀念,也能深深体会到文化积淀的厚重。如果幸运的话,还能淘到爱不释手的收藏品,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不虚此行。
北京空竹博物馆
抖空竹是***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便写过一首《空竹赋》;宋朝,宋江用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来描绘空竹。北京空竹博物馆的建立,使得人们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的空竹文化。
北京空竹博物馆位于北京报国寺南广场西侧的一座小四合院内,这座四合院为古老的抖空竹和制作空竹技艺增添了北京特色。狭小的院落,幽静安逸,可以令人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抖空竹的声音,感受传统风俗的乐趣。
展厅分历史、工艺、技法三大方面展示空竹的发展演变历程、制作空竹技艺的流变及抖空竹的各种花样,并设有大量的空竹实物、典籍和历史照片,供游客欣赏、学习。
博物馆所有藏品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有关空竹的故事。印证空竹出现年代最早的藏品是一件仿制的明代永乐年间的红色漆盘。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听说存在这样一件雕有孩童抖空竹场景的明代永乐年间漆盘,便四处寻找其下落。后来得知,这件古董现藏于美国洛杉矶博物馆,而在国内能一览其庐山真面目的方式就是阅读台湾某博物馆馆长所著的一本收藏专著,那里面有漆盘的具体介绍和***片。于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找到那本书,并找到工艺制作大师重新仿制了这件漆盘,使得观众可以在北京空竹博物馆欣赏到如此珍贵的空竹见证物。
牛街
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街的一条街道,因为这条街是回族聚居区,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使其闻名于世。
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大修,近年又有修缮装饰。寺院面积不大,但建筑集中、对称,许多建筑都带有***风格的穹顶。全寺布局紧凑,形制完整,正门牌楼高悬“达天俊路”金字匾额,主体建筑有礼拜殿、唤礼楼、望月楼和碑亭等。礼拜殿坐西朝东,殿宇宽敞,殿内圣龛遍雕阿拉伯文和各种花卉***案。唤礼楼是一座歇山顶重檐方亭建筑;望月楼平面呈六角形,重檐攒尖顶,构件装饰带有浓厚的***教风格。这里是***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开斋节这天所有回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听教长讲经布道。牛街这个名称的历史远远没有这条街悠久,明朝嘉靖年间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尚无牛街的记载,只有一条名叫“礼拜寺”的街道,相信就是今天的牛街。牛街地名来源于***先民喜种枣树和石榴树,于是逐渐把东西走向的两条长街称枣林前街和枣林后街,把南北走向的街叫“榴街”。久而久之,人们说起“榴街”不如“牛街”顺口,又因回民多从事养牛、贩牛、屠牛和售牛肉行业,所以习惯上便把“榴街”说成“牛街”了。1902年,慈禧太后让牛街改称“太平街”,但没有被沿用,至今人们仍称“牛街”。如今的牛街居住着回族、满族、朝鲜族、***族、蒙古族、汉族等2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除了悠久的文化积淀,牛街的美食也颇为著名。面茶、豆汁、豆腐脑、杂碎汤、糖耳朵、糖火烧、焦圈、麻花、炸糕、奶油炸糕、螺丝转、墩饽饽、豆馅火烧、豆馅酥、驴打滚、豌豆黄、蜜三刀、姜汁排叉、卷果、爆肚等各类小吃做工考究、品种齐全、色香味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即使是长时间排队等候,也希望能一尝为快。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明代古刹长椿寺内,大门隐藏在胡同之内,若不是马路边矗立的路牌,还真不容易找到。北京旧城西南的一块藏珍蕴秀的宝地,清代文人称之为“宣南”,它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是京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学者精英客居宣南,兴一代学术之风流,集百家著作之大成。博物馆环境宁静幽美,能让人静静品读这部城南史书,感受宣南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体味老北京文化的独特韵味。
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明神宗为其生母孝定李太后敕建,以供养水斋禅师。万历皇帝赐名“长椿”,取健康长寿之意,时有“京师首刹”之称。清中叶以后,长椿寺开始衰败。2005年,长椿寺内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博物馆好像一部关于宣南文化的百科全书,长椿寺景区也成为了展现北京古都风貌的一处亮丽风景。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内设有悠悠宣南、民族团结、城南乐园、梨园胜景等多个展馆,从历史、商业、艺术等不同角度,向游客展现老北京的文化。黑白的老照片,铁锈斑驳的文物,将人们带入这部历史画轴,往事一幕幕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其中,悠悠宣南展厅纵穿历史漫漫长河,从3000多年前“幽都”在周武王克殷反商的推动下诞生“蓟国”开始,历经秦汉、越隋唐、辽金、明清等朝代,演绎了古都北京沉雄的历史。民族团结展厅从建筑、活动、美食等方面介绍了回族传统文化,传统小吃的模型制作得栩栩如生,令人垂涎欲滴,欲尝其滋味。百年兴商展厅展示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历史变迁。城南乐园展厅展现了京师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色彩绚丽的雕塑,重现了旧时厂甸、天桥摩肩接踵、百戏争艳的景象,耳畔仿佛传来热闹的吆喝声,眼前好似呈现身怀绝技的怪,令人不禁拍案惊奇。梨园胜景展厅,向人们介绍了京剧从诞生到走进黄金时代成为“国粹”与宣南结下的不解之缘,200年的京剧史,一章一页都在宣南留下了痕迹。在这片沃土上,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京剧艺术大师。
此外,为纪念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用近半年的时间展出英烈后人收藏的珍贵文物,每一件物品都讲述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光阴里的故事,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丑恶、凶狠与战士们的英勇、艰辛,更能从另一个角度深切感悟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以及可贵的民族精神。